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跨文化交流视角下的英美文学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英美文学》这一课程在英语专业教学中占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因为它不能产生显性的效果,只对学生长久的文化意识和人文素养有意义。本文针对跨文化研究与英美文学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培养英美文学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进行探析。
   关键词:英美文学;跨文化交流;教学
  
   《英美文学》这一课程在英语专业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有助于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英美文化,提高学生的个人文化修养与素质,增强学生的语言及思辨能力,提升学生的拓展学生的视野和写作水平。然而文学教学不会有立竿见影的显性效果,导致该课程不断被边缘化。那么文学教学的意义何在,它和文化教育之间又是怎样一种关系呢?
   一、跨文化研究与英美文学的关系
   学习一门外语,一般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就是学习语言,这其中就包括了一些最基本的交流手段,比如怎么说,怎么写,怎么阅读,怎么翻译。第二个层次就是学习它的文学。一个国家的文学不仅仅是它的语言艺术,还夹杂着这个国家人民的爱恨情感,以及对真善美的追求。第三是学习文化,了解它的哲学历史与宗教艺术,以便对其国家和人民进行顺畅地沟通与了解。第四次层次也就是最高层次,就是学习他国的文明,这是影响最深远、内容最丰富的概念。在现阶段,很多学校都着重于训练具有“听说读写译”这五个有显著效果的基本技能,忽视了不能立竿见影的人文素养。如果一个英语专业学的学生只有第一层次的学习内容,而没有其他深层次的能力和素养显然是缺少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这样和等级考试考分高的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比起来也没有太多的优势。英语学科不应该成为被人文精神遗忘的角落。只有学到文学和文化这个层次,学生才能进行批判性思维,才能进行更加复杂、更加深入和更加富有想象力的思考。因为学生所看到的问题都是开放性的,所以他们应该用一种理性的方式来进行判断。这时候跨文化交流的理论和实践以及一种大人文的情怀,就显得弥足轻重了。
   跨文化研究并不是一个新的命题,在多种文化的碰撞与交融中,选择英美文学作品作为研究的对象是理解、消化不同文化的一种便捷且高效的方式。英美文学作品是西方国家文化现状与审美情趣的综合体现。所谓跨文化,就是要尊重文化之间的差异及风俗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差异。而文学作品恰好符合我们跨文化交流的需求。因为我们重视语言的交际性,比简单交谈更为深刻的交际性迫切需要通过对英美文學作品的研究来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近日,杭州市与意大利维罗纳市结为姊妹城市。这两个城市的共同点是它们都曾发生了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罗密欧与朱丽叶》。 这两个故事很好地诠释了跨文化意识在文学作品鉴赏中所起到的作用。
   虽然这两部作品中的男女主人公都犹如飞蛾扑火一般,为了被封建势力阻挠的爱情走向毁灭,但是他们折射出了迥然相异的文化氛围。
   (一)悲剧人物的不同
   中国古典悲剧的人物都是一些受到侮辱和损害,处于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多半还是女性。因为在中国传统的思想里,女性就是弱者,所以把弱者作为主人公更加会引起他人感情上的共鸣。在《梁山伯与祝英台》中,在爱情中比较主动的女方就是个弱者。尽管可以女扮男装读书,到了婚姻大事还是无法自主。除了以身殉情,她对包办婚姻毫无抗争之力。这种无力感几乎贯穿了整个故事。靠主人翁卖惨赚眼泪的故事,其实也体现了一种感性占上风的思维方式。与之相对照的是西方古典悲剧中的人物,他们大多是帝王将相,通过自己的努力和神力相助,取得了丰功伟绩。在西方人看来,影响历史的是这些大人物,因此他们的悲欢离合看上去场面宏大、波澜壮阔。 这和古希腊文学对于欧美文学的影响密不可分。因为古希腊文学是崇尚以人为本、讲求理性和英雄崇拜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男女主人公都来自维罗纳市的豪门望族。
   (二)虽然两个故事中的青年男女都出生于封建家庭,他们的性格根植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尽相同
   梁山伯和祝英台明显含蓄得多,两个人表达爱意可以说是用足了小心思:女方想告表白,但一直没挑明,暗示了半天,又是用牡丹鸳鸯等传统的爱情象征又是邀请梁山伯拜堂。偏偏男方是个直男,怎么也不能把同窗好友和恋人联系到一起。到最后祝英台都受不了了,说梁山伯是只呆鹅,哪怕自己急得上火,还是没有打开天窗说亮话。现代读者看了就觉得祝英台人不能够像朱丽叶一样直抒胸臆,太不爽快。
   朱丽叶也出生豪门,但是他们不像中国的贵族小姐那样矜持,可以说是毫不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爱意。她和罗密欧两个人都热情、真诚、直率,他们相爱的过程几乎没有什么悬念就水到渠成了。男主人公和女主人公在舞会上一见钟情,罗密欧毫不吝啬地用他能想到的美好的词句来赞美朱丽叶,并采取行动直接翻墙进了朱丽叶的家。在他眼里缘分是天定的,但机会是靠人争取的。当女主人公在阳台上感慨如若罗密欧不是卡普莱特家族的就好了,然后翻墙进去的罗密欧立马跳出来表达爱意,深情款款地山盟海誓。
   (三)对于命运的抗争程度也完全不同
   在封建包办婚姻制度下的中国古代青年男女抗争方式就软弱无力得多。恋爱时,他们经常使用手帕与扇子等私密的小物件来表达爱慕之情,《红楼梦》中贾宝贝就送过林黛玉几方旧手帕来表达难以言传的眷恋。而且在封建时代,抗婚的方式也很有局限性,男的并没有一点点有骨气的或者是有实际意义的抗争方式,只会抑郁而终;女主人公也只会绝食,总之他们都只能用死亡来逃避人世间的种种纷扰。因为爱情在现实面前如此软弱,人们实现梦想的方式就只能是做梦,换句话说,在虚拟的世界中通过化蝶这种虚幻的情节来打到自己在现实中无法企及的爱情心愿。《牡丹亭》中的杜丽娘走的也是这条路,只有魂魄离开身躯这样离奇的情节发生了,爱情才有可能圆满。换而言之,没有白日做梦,什么姻缘都成就不了;没有什么现实的力量能改变“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可能是受到西方传统的英雄故事的影响,或者是骑士精神的影响,当罗密欧和朱丽叶遇到爱情上的阻碍的时候,他们想尽一切办法在一起,绝没有寻常女儿态的凄凄惨惨切切;而是奋不顾身,勇于抗争。这场景像极了《贝奥武夫》及其他一些民间传说和圣经故事中的英雄——不畏强暴,哪怕邪恶势力再强,也要勇往直前地冲一冲,哪怕有危险,也要战斗到生命最后一息。面对罗密欧被放逐,父母的反对,朱丽叶心如磐石,居然用了喝毒药假死这样危险的方法,来实现自己对爱情的追求。不巧的是信使没有及时送到信,出现意外,罗密欧与误以为朱丽叶已死,也毅然决然追随朱丽叶而去。    (四)悲剧结尾的不同
   前面提到中国式的悲剧故事,到故事结尾,往往体现出作者不甘心失败的心情,因而硬生生续上一个幻想出来的“大团圆”结局来实现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美梦。他们没有抗争过,也不知道该怎么抗争,没有收获抗争的果实也很理所当然。但是他们在内心深处又非常渴望自由美好的生活,所以只能发挥想象力了。相比之下,西方的悲剧结局比较简单自然,人物性格遇到某一个情节产生的悲剧已然发生,那就不会再有其他横空出世的救世主来扭转局面,除了酸楚而又绵长的回味,不会再加上其他的佐料。
   二、如何培养英美文学中的跨文化意识
   (一)培养阅读兴趣
   深入了解一个国家风土人情最佳的方式,并不是照死记硬背一些地域特色理论上的条条杠杠。比如,要了解一个美国这个国家民族性的渊源,不妨看看反映刚到殖民地的人们生活的小说《红字》。小说中初到那种蛮荒地区,人们自强不息,然而又固执偏见,作者丝丝入扣的描述会比较真切地还原当年的场景。
   (二)通过一些影视作品来了解文化差异
   英语专业的人都经常会提及美国梦,也经常会说美国梦的破灭之类的话题,但是到底是什么是美国梦,为什么它的破灭起来让人内心震撼,这时候就不妨借助一些优秀的影片来加深印象,如《了不起的盖茨比》,影片中极尽奢华之能事,灯红酒绿。凡此种种热闹景象和盖茨比死后的萧条落幕相对照起来就发现悲者更悲。影片前半部,黛西在阳光明媚的鲜花丛中谈情说爱很美,撞死人之后,她毅然离开顶包的盖茨比,甚至都不给为她而死的盖茨比送一朵花。从而无言地抨击了空虚浮华的美国梦和上流社会华服之下冷漠自私的人性。
   (三)结合地域特色来分析文学状况
   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Sonnet 18中有一句“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要了解这段这句话的含义,必须要知道英国所处的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带,因此夏季天气晴朗,不炎热,蓝天白云且百花盛放。了解了这个背景之后,我们无疑就能知道这个比喻是对人对事无限的赞美。否则按照中国南方的气候判断,夏天经常意味着闷热难耐,毫无美的意趣,非但没有赞美,都可以算得上批判。这种文化误读使得我们无法把握诗歌的灵魂。
   从上述例子我们就可以看出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比较分析能力,从而进行多元文化的梳理与比较,强化学生对文学内涵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引出作品创作的文化氛围及意图,来帮助学生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特征和文化特点。了解了文学作品产生的土壤之后,更进行积极地对比和思考,学生对于作品的主旨认识会更加深刻。
   (四)注重積累,完善跨文化教学技能
   可以说,教师的知识储备和教学能力是学生提高文学鉴赏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基础。因此英美文学教师不仅仅要夯实自己的文化底蕴,还必须具有良好的文学修养,平时重视理论知识的积累和更新,善于思索和总结,以此保障英美文学教学的有效性。
   如讲解毛姆的作品《人性的枷锁》时,如果仅仅看到菲利浦个人成长这个层面,这是非常单一的。看似很励志,但缺少思维的深度。这不妨让学生去思考我们中国传统文学名著《红楼梦》中一个不起眼的人——贾瑞。他们都是父母早亡,管教他们的长辈都不得法,导致他们人生走了弯路。可是他们结局截然不同,一个从错误中学到了人生真谛,过上了平凡但充实的生活,一个看着风月宝鉴执迷不悟而死。如此对照着看,菲利浦的人生轨迹似乎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启迪。
   三、结语
   综上所述,跨文化视角的英美文学教学应遵循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了解其差异并分析其作者时代特征后,认真品读和感受作品语言的基础上进行探索。这个过程看似复杂,但是当代外语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只有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跨文化交际的实战技巧,提升其语感,促进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长足发展。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
  
   作者简介:
   吕尔欣(1976-),汉族,副教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0865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