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职业指导中新技术新方法或新工具推介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当前,高等教育院校中职业生涯教育的开展已经被视为高校促进大学生个体职业生涯可持续性发展、实现大学生充分、合理和有效就业的重要手段。微信,作为当下非常重要一种生活方式,支持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可以群聊,仅耗少量的流量,适合所有智能手机。因此联合当前新型沟通软件对大学生进行合理有效的教学职业指导,成为可探索和实践推广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
   关键词:职业指导;微信;新工具
   微信,是于2011年初推出的一款能够安装在手机中,提供通过网络快速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支持多人群聊的即时通讯服务软件。账号分类,一种为服务号,一种为订阅号。订阅号为媒体和个人提供一种新的信息传播方式,构建与读者之间更好的沟通与管理模式。服务号给企业和组织提供更强大的业务服务与用户管理能力,帮助企业快速实现全新的公众号服务平台。
   一、微信支持下的混合式学习研究对象
   微信的出现给在网络全覆盖环境下的高校学生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学习交流平台。笔者选择“职业指导”作为微信支持下的混合式学习研究对象,主要从如下几点考虑:
  (1)大學生职业指导内容陈旧,信息量少。在教学过程中依靠课本知识,脱离当代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生搬硬套国外的理论,职业指导内容缺乏与时俱进的思想,一些内容不符合实际情况,信息量停留在理论上。
  (2)指导授课方式单一,很难有感染力和吸引力。针对职业指导,缺乏课后的跟踪以及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反馈与评价。在授课方式上还是传统的一块黑板,外带PPT,缺乏实例以及学生可参与的职业生涯模拟场景,导致学生容易上课一听,课后即忘。理论实际相脱离,课外的辅助个性化教育缺失,难以构建职业生涯计划体系。
   (3)学生职业规划茫然,缺乏灵活性。学生除了在课堂上接受职业理论指导,在授课后学生实践的职业生涯计划往往偏颇了原来的计划或者是没有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现状进行合理的调整。
  (4)针对不同的情况,大课室教学,缺乏个性化指导。在现在的授课中,学院往往采取大教室合班授课,可能在一次授课中,针对了几个不同的专业,每个专业都有自身的特点,如果传统的进行职业指导,效果可想而知。
  二、微信支持下的混合式学习模式构建
  (1)前期规划。利用微信平台,加强师生沟通,拓展交互空间。注册学校的服务号和公众号,让学生首先了解普及职业指导的必要性,同时利用学校公众平台,推送学校资讯,打造学校品牌,不仅节约学校宣传成本,让学生获取个体咨询信息,也让学生对自身有一个合理的定位。
   在职业指导前期,利用微信网络上设置一些学生性格专业测评专业,在学生了解自己的基础上进行前期规划,不仅有利于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也可以让教师在授课前对学生个体有一定的了解,找出该课堂学生存在的共性和个性,提高备课质量,以便于中期职业规划的进行。同时利用微信群,进行专业分类,以方便教师教学前期的专业个性了解和后期的细化辅导。利用这样的微信平台,可以实现职业规划的师哥学姐带动刚进校的学生,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学习成功者的经验,避免别人走过的弯路,大大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面对困难的勇气,了解更多方面知识,为实现自我职业生涯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正能量。
  (2)职业指导工作展开,通过微信即时分享思想。通过图文并茂,以及视频的展示塑造学习氛围的建立。虽然微信的信息是碎片式的,但是一旦所有的碎片都围绕一个热点来进行,容易形成浓厚的学术舆论氛围,占据思想教育制高点。利用微信平台,教师可以开始微课堂,针对性的开设讲座,请企业、请优秀学员来讲授服务教学,将各种优秀的资源通过网络汇聚,让学生得到更多的知识和经验,在课后学生和老师可以随时保持联系,分享职业指导策划中的心得,提高大学生信息素质,将课堂中的知识真正与课后实践连接起来,将原来的灌输式教学演变成体验式,由最初的被动接受演变成主动拓展自我职业素质,将过去的以教师为中心演变成以学生为中心,构建相对完善的职业指导体系。
  (3)监督与调整。利用微信随时随地的接受信息,在课后的职业生涯规划中,教师可以起到一个很好的监督作用,了解学生个体之间,学校各专业之间在职业指导中的不同点,比如针对艺术类专业要求学生知识面就比较广博,在成为一个优秀的设计师前,不仅在专业方面要求学生掌握必备技能,同时还要有很好的交流沟通能力,在职业发展方向上根据自己的性格特点确定方向,时刻洞悉市场的需求变化,确定自己去做一名校色师,还是剪辑师,或是摄影师。
  (4)反馈与评价作为。作为一门指导课程,笔者认为不能泛泛而谈的讲授跟踪就结束,我们要对这门课程进行反馈与评价。通过反馈,我们可以发现和整理在整个职业指导过程中学生的进步以及我们自己还需要改进的问题,并开发网络测评软件,通过这些数据的反馈、评价让更多的人了解自己以及别人的职业规划,利用数据来指导我们更好的为学生做好职业指导工作。而微信的短、平、快功能正好可以符合这一要求,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的完成这个过程并随时随地的可以得到反馈。对于专统的纸质测评,过程化测评显得更合理。
  此外,建立就业数据信息库,将有效的信息汇总在一起,学生可以快捷的查找到需求单位的信息,减少查找讯息的时间,同时建立毕业生就业方向信息库,展现学生自己的工作定位、特长、专业爱好,以便于用人单位检索,实施需求单位与学生之间的了解互动,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
  微信作为一个学习的辅助工具,不能依仗它解决所有职业指导学习中遇到的所有的问题,合理的利用微信帮助教师和学生实现最大的学习成效,同时也不能忽略教师本身在授课指导中的自身重要性以及学习者的自我规划与坚持,这是我们应注意和避免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毅芳.高校职业指导的现状、问题、原因及对策研究[J].思想干究,2009(SI).
  [2]慕名.微信们要革谁的命[J].通讯企业管理,2011(8).
  [3]杨立淮,徐百成.“微博”网络生态下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J].青年研究,2011(11).
  基金项目:
  2018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思政专题)《基于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路径演化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标号(2018SJSZ24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0866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