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本报连线北京广播电视台赴武汉采访记者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1月27日,北京广播电视台记者颜葵、王晓龙、陈博、王劲清随北京市属医院医疗队奔赴武汉,用镜头、声音与文字记录下抗疫前线的感人瞬间。本报已刊登对颜葵的专访,本期继续连线王晓龙、陈博,讲述他们在武汉的所见所感。下期将刊登对北京新闻广播记者王劲清的专访,敬请期待。
  王晓龙:
  入行近30年危急险重我可以
  本报记者 程戈
  在采访BTV新闻中心要闻部摄像王晓龙之前,刚跟他在北京台的同事聊过,提起晓龙老师,全竖大拇指,“所有的苦活累活都冲在一线。”从1991年在北京电视台实习算起,王晓龙已经入行近30年。2003年,他报道“非典”疫情,隔一天就进一次重症监护室,还要经常在救治和运转患者的救护车上拍摄,一干就是两个多月;2008年,他去珠穆朗玛峰记录奥运圣火点燃的盛景,刚结束工作就得知汶川地震的消息,立即改变行程直接去了汶川,冒着余震的危险深入受灾最严重的北川县,用摄像机拍下灾区的真实画面,被国内各大媒体纷纷引用。这些只是王晓龙干过的“苦活累活”的一部分,地震、洪水、泥石流……每一次重大灾害发生的时候,他几乎都在现场。而且他还曾报名援藏,在那里度过了三年时光。在王晓龙看来,作为一名新闻记者,到一线采访是义不容辞的职责,所以这次武汉抗疫,他怎能缺席。
  1分钟报名6分钟出门 85岁的父母没顾上说一句话
  1月27日,大年初三,连续工作好几天的王晓龙,难得在家休息。不知道为什么,他心里有些不安,总有一种要上前线的预感。果然,13:50,微信工作群里领导问:“马上随北京医疗队集结去武汉采访,谁报名?”13:51,王晓龙回复:“我可以”。13:52,新闻中心主任打来电话,告知王晓龙工作安排,要求他15:30到北京日报门口集合。在电话里,主任再次确认:“有没有困难,身体可以吗?”“没有,我可以。”王晓龙坚定地回答。
  就在通话过程中,王晓龙的母亲听到了“武汉”两个字,一下子走出房间站在他身边,欲言又止。时间太紧了,王晓龙一边想着要回台里拿哪些器材,一边嘱咐上大学的儿子赶紧帮他收拾行李。6分钟后,王晓龙拎着行李走出家门,又用40分钟的时间从西五环外的家疾驰到北京广播电视台。然后集合出发,与北京医疗队会合,开始采访拍摄。直到一张没有回程日期的飞机票在手,他才意识到,自己走之前只说了一句:“我要去武汉采访。”而85岁的父母竟然没顾上和他说一句话。
  拿着摄像机和北京医疗队员在一起 感觉自己的血是热的
  1月27日深夜抵达武汉,1月28日一大早,北京医疗队队员们就分头投入工作。“一批医生去对口援助的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实地勘查,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帮助医院改造出安全合格的传染病房。一批医护人员紧急清理北京带来的物资。第二天,医疗队里长发的姑娘们互相帮忙,剪去了秀发。也是在这一天,北京医疗队开始收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确诊患者,医护人员穿着纸尿裤走进了隔离病区,争分夺秒,要把病人从病毒的魔爪中抢回来。”
  从这一刻起,摄像机几乎没有离开过王晓龙的手,和136名北京医疗队队员在一起,他能感觉到自己的血是热的。王晓龙的摄像机拍摄到了医疗队临时党支部第一次支部大会;拍摄到了为同事试穿纸尿裤、交流经验的护士长蔡卫敏;拍摄到了把“有事找我”写在额头上的医疗队长丁新民;拍摄到了脱下防护服、全身湿透的大夫们……还拍摄到了落泪的北京中医院分队护士刘海楠,“有一天凌晨2点她出发去接班,没怎么吃东西,到病房以后又出了好多汗,穿上防护服在隔离区里待了一个小时,就感觉头疼、恶心。因为病区里一个萝卜一个坑,她怕给战友添麻烦,硬是坚持了两个半小时。后来实在坚持不住才出去,一出去就吐了。我们采访她的时候,她說着说着哭了,觉得对战友感到愧疚。颜葵一把抱住她,我们都在安慰这个坚强的姑娘。”
  忙完工作总要和医护人员聊聊 把感人故事记录在文字里
  每天忙完工作,把拍摄的素材交给其他记者,王晓龙总要到驻地酒店的大堂坐一坐,和交班归来的医护人员聊聊天,相互纾解一下压力。因为聊天,他记住了几十位医护人员的名字,也记住了许多感人的故事。“医疗队里有不少年轻人,在家都是父母的掌中宝,在这里他们所面临的情况和要干的工作是普通人难以想象的。有一天,一位患者站在病房门口叫北京医疗队的护士进去,说屋里味儿太大,没法儿待。北京中医医院的刘娜马上进屋,打开卫生间的门,里面一片狼藉,有患者失禁了,排泄物从门口到屋里,墙上、洗手池上、马桶上……溅得到处都是。小姑娘蹲在那儿一点点地擦,新冠肺炎患者的排泄物是带病毒的,和危险那么近,她没有一丝犹豫。擦干净以后又全部消完毒,再请站在门口的患者过来看,确认没问题了小姑娘才离开,临走还不忘叮嘱患者赶紧回屋去吸氧。”
  一天天地看着、听着,王晓龙的胸中有一股力量在激荡,他把所见所感都记录在了文字里。“正月十五是我们到达武汉的第13天,本该是家庭团圆的日子,但是有太多太多的人在这一天选择了坚守一线。宣武医院的护士孙雪莲说这里是战场,来到这儿就是一名战士,是战士就必须往前冲,打赢这场仗。医疗队里年龄最小的王皓自嘲地说:没想到我24岁就穿上了纸尿裤,穿上后更理解了人失去健康后的不易,愿他们早日康复,希望武汉早一天恢复生机!”
  和全国人民一样,王晓龙也盼望着战胜新冠肺炎疫情的那一天。当年抗击“非典”报道结束,他用一件特殊的纪念品来庆祝胜利,“我让采访拍摄过的医护人员在一件防护服上签名留念,来武汉之前,我还把它翻了出来,又想起了很多难忘的日日夜夜。这次在武汉,如果有可能,我也想留一件纪念品,记住这些‘美丽逆行’的白衣天使。”
  本报连线北京广播电视台赴武汉采访记者
  陈博:
  疫情结束时 我想看看这座城市
  本报记者 程戈
  陈博是BTV新闻新媒体记者,生于1994年的他这周刚过完26岁的生日,在整个北京医疗队和媒体团里,都属于年龄最小的那一拨儿。上大学时,陈博有一个梦想——当一名战地记者。如今奋战在新冠肺炎武汉战场上的他,用另一种方式圆了梦。   告别新婚妻子奔赴武汉 原计划1月份举办婚礼
  得知北京广播电视台要派记者去武汉的消息时,陈博正在台里,除夕那天他刚做完一张新媒体要推送的过年居家指南长图,大年初三本不该值班,但是为了帮助新入职的同事,他主动来了,一来就赶上了赴鄂记者报名。陈博当即向领导申请,获得批准后马上赶回家,只用了5分钟就收拾好行李,开车回台里集合。“回家的路上,我先给父母打电话,没打通。接着给我媳妇打,我们登记结婚刚一年,本来准备1月份办婚礼。电话里她的声音很平静,说你去吧,做好防护。我没多想,忙着出发、登机,直到1月28日凌晨抵达武汉驻地酒店,我才看到手机里有一条岳母发来的微信,说我媳妇挂了电话一直在哭。”
  陈博在新媒体科工作刚三年,驰援武汉这样紧急又危重的任务,对他来说是首次,“我们到的第一天,北京带来的援助物资放在武汉协和医院西院一个小体育馆里,堆成了山。采访协和医院后勤处处长时,他说他们的物资一直省着用,扛到现在,我们来了,他们就安心了。”
  每天凌晨三四点才睡 熬夜制作穿脱防护服的视频教程
  在武汉协和医院西院,陈博见证了北京医疗队为抗击新冠肺炎病毒所做的努力,“北京医疗队已经在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开了三个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病区,我们一步步都跟着,每天都会把采访拍摄的视频传回北京。一开始我传剪辑好的成片,后来同事们觉得我太辛苦,就让我传素材,他们来编辑制作。到目前为止,我至少已经发回四五十条素材,每天都会传一到两个小时的素材。”为了保证北京的同事早上上班就能看到新鲜的素材,陈博每天凌晨三四点才睡,有时候早上8点又要起床去采访。
  和医护人员相比,陈博觉得自己这点辛苦不算什么,为了减轻他们的负担,他主动做了一件事。“武汉协和医院是一家综合性医院,对防护服的穿脱没有经历过‘非典’的北京医护人员熟练,每次进隔离区之前都要给他们培洲。但是院感科只有四个人,有时候实在没时间,只能让刚下班的一线大夫来示范。他们才脱下防护服,又得穿上,就算是演示时简单穿一下,也需要7分钟,而脱防护服的整套流程更是长达1个小时,相当耗费精力。我就跟院长说,让老师讲慢点,有些细节多给我演示一遍,我给大家剪个片子,缩短到五分钟,把要点提炼出来,可以看着视频去练习。那天拍完,我熬到凌晨四点,剪出来穿、脱防护服的两个视频教程,很陕就在武汉协和医院西院的医护人员中流传开了。”
  京鄂两地同坚守 被医护人员的正能量深深感染
  因为拍摄,陈博认识很多患者,每当有患者逝去,他的心里都特别难受。“我叫不出他们的名字,但是一说床号我就能对上。有一位患病的老爷爷,我拍了他的素材不久,有人在微信群里说几几床刚刚不在了,我脑海里马上浮现出他的样子,忙问是那个老爷爷吗?‘是他。’那一刻,我很难过。”
  逝者已矣,生者的坚强不屈是对逝者最好的祭奠。陈博化悲恸为力量,投身于忙碌的工作中,被身邊医护人员传递的正能量深深感染。“北京同仁医院90后男护士韩遵海是我的同龄人,他对患者特别好,陪他们聊天,安慰他们,自费买水果、买生活用品送给他们,患者们特意录了一段视频表达对他的谢意,还写了一封感谢信,赞他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医疗队里有很多医护人员的家人都在北京的医院抗击疫情,像北京胸科医院重症医学护师刘继星,他的妹妹刘继月是地坛医院重症监护室的护士,兄妹俩都在抗疫一线。2月14日情人节,我拍摄了一对夫妻,在武汉的丈夫邢正涛是北京宣武医院护师,在北京的妻子白钰也是一线医护人员。邢正涛第一次进隔离病房前,就把自己和妻子的名字写在了防护服上,并写下‘我爱你’三个字。这种特殊时期的浪漫更让人感动。”
  用一碗方便面庆祝生日 最想在返京前好好看看武汉
  陈博的妻子是老师,一放寒假就回了河南老家,而陈博要留在北京值班,所以夫妻俩的春节分隔两地,本来准备节后在京团聚的计划也泡了汤。“往年春节,我在北京,她在驻马店。今年春节,我在武汉,她开车过来只要4个小时,可以说是我们之间距离最近的一个春节,却因为疫情不能相见。2月18日我过生日,她原定早些天回京给我庆祝,虽然见不到她,有她的祝福就够了。”在医疗队,过生日的医护人员有特殊的待遇,“酒店前台专门放了一个小本子,大家路过,都会在本子上为过生日的同行写下祝福的话,签上自己的名字。寿星晚上还有‘小灶’——康师傅牌长寿面。”就这样,陈博用一碗方便面庆祝了自己26岁的生日,“特殊时期,不能要求太多,我很满足。”
  在武汉待了半个多月,陈博一直没有去过医院和驻地以外的地方,他有一个心愿,希望疫情结束返京之前,能够好好看看这座城市。“我以前没来过武汉,第一次在武汉待这么久,也没有机会去看看街景。我最大的愿望就是离开前能有一两天的时间看看这座坚强的城市,看看我们为之奋战的地方。”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1261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