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从苏格拉底之死论述柏拉图的灵魂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从古至今众多哲学家都研究过“灵魂”的含义,而柏拉图的灵魂观对后来哲学家的研究具有奠基性的价值,他通过对话体系著作展现了自身独到的观点,建立了相对完善的灵魂学说。他的灵魂观受到泰勒斯、毕达哥拉斯、苏格拉底等人的影响,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加以补充和发展,形成自己的灵魂观。通过讨论柏拉图的对话录《格黎东篇》和《斐洞篇》中的思想内涵、及柏拉图对苏格拉底之死的描述,浅析柏拉图灵魂观的内涵及产生条件。
  关键词:格黎东篇 斐洞篇 灵魂 德性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05-0239-02
  公元前399年,在古雅典城邦的监狱里,年逾七旬的苏格拉底饮下一杯毒酒,在他的朋友们和妻儿们的哭声中永远地离开了。苏格拉底离开得很安详,没有丝毫恐惧与愤怒,在死前甚至安慰送别他的朋友们不应为他的死亡而难过,而应为他能摆脱世俗的躯体,获得灵魂的真正自由而高兴。在最后的日子里,苏格拉底仍然与来探望他的众人进行着讨论。
  一、《格黎东篇》——用生命贯彻美德
  柏拉图在他的对话录《格黎东》篇中描写了在狱中的苏格拉底与好友格黎东关于死亡的一番对话。格黎东来探望苏格拉底的时候,苦口婆心地劝苏格拉底听从众人的意见救自己,格黎东这样做的原因有二:其一,有一些人,只要给他们钱就愿意放苏格拉底离开雅典;其二,告发苏格拉底的那些人本身贫穷,可以用适量的钱把他们的嘴堵住。而所需的钱,格黎东和一些外邦人可以承担。另外,对于苏格拉底曾在法庭上说出担心流亡到外邦不知如何自处的问题,格黎东给出了明确的解决方法,那就是有很多地方,只要苏格拉底过去就会很受欢迎。与此同时,格黎东对苏格拉底在法庭上的申辩抱有疑问。苏格拉底原本可以很好地为自己申辩逃脱那两个莫须有的罪名,但在苏格拉底定罪后,法庭允许被告自择刑罚时,苏格拉底的那一段陈述对自己并不利,可以说最后是他亲手将自己推进了监狱。格黎东指出苏格拉底这样的做法没有考虑自己的子女,没有尽一个父亲应该有的责任,与苏格拉底穷尽一生都在追求的高尚的美德背道而驰。但是,此时的苏格拉底泰然自若,没有丝毫囚犯面对死亡应该表露出的那种恐惧。
  “人生如在狱中,不能自己越狱潜逃”[1],我们必须考虑是否应该听格黎东的话。苏格拉底一贯奉行的是听从道理,不能由于身处险境就把之前自己讲过的道理抛诸脑后。不需要听取人们的全部意见,也不需要听取所有人的意见。明白的人就是内行的人,内行的人深知正义和不正义、美和丑、善和恶等,这样的人说的话即是真理的象征。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该做不正当的事情,即使遇到他人不公正对待,也不应该以怨报怨。反之,当人们意识到某件事情是正当的,则必须去做,而逃跑就是在做不正当的事情。雅典身为一个城邦要有配套的法律才可得以发展,法律赋予城邦每位公民出生、学习和自由的权利。他熟知雅典的法律并且愿意按照法律的要求过着自己的公民生活,他热爱着这个国家。苏格拉底已经同意法律的协议,并依法过着公民的生活。他绝不会背弃他所达成的协议而潜逃。而且,真正不公平的不是法律,而是人,因此,苏格拉底更喜欢法律。为义而死,不做不公义的事。
  原告们希望苏格拉底死,法庭结果也偏向了他们那边,但是挚友们希望苏格拉底活,并给他提供了逃跑方式与逃亡的去处,只要他肯按照这个方法执行,就可避免一死。但是苏格拉底道出了不能这么做的原因:他既不想让挚友因为参与帮助囚犯苏格拉底逃跑而背上罪名,更不想因为死亡而背叛他一生都在追求的崇高美德。不想因为他人的不公正而作出和他们一样不公正的事情,既然身为雅典的公民,就应该尊重雅典的法律,哲人更应该如此。
  二、《斐洞篇》——哲人的灵魂
  (一)灵魂在人出生前存在
  1.死亡的状态
  《斐洞篇》在柏拉图的著作中占有舉足轻重的地位,“讲的是苏格拉底在雅典监狱中临刑服毒以前,和他的朋友及学生们就哲学家如何对待生死问题从而论证灵魂不灭进行的一场对话”[2]。为什么有理由认为死亡对苏格拉底来说是一件好事,柏拉图早在《苏格拉底的申辩》中已阐明。苏格拉底认为死亡有两种状态:一种是绝对虚无,死者没有意识。就像睡着一样,永远的沉睡,既不会做梦也不会醒来,是真正虚无的世界。另一种是灵魂从身体迁移到另一个地方。就是说可以与先前存在过的聪慧的智者、公正的法官、写下史诗的诗人们等正直的神人们共处一处。苏格拉底表示他甘愿死一百次也要与他们见一面。有人对此还有疑问,若是生前罪大恶极的人,死后是否也会和好人们在一起。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苏格拉底肯定一条真理:一个真正的好人无论是活着还是死去,他都不会遭遇不详,神灵是不会忽视他的幸福的。苏格拉底虽然被判死刑,那些一心想治罪苏格拉底的人却活着,可是两者相比,谁又能说那些要苏格拉底死的人会比苏格拉底更幸福呢?
  为什么普遍有人说自杀是不能被容许的事情呢?人们都会同意神灵是人类的守护者,人类就像神灵的所有物一样,如果未经神灵的同意人们就结束自己的生命,岂不是对神灵的不尊不重视,是在惹怒神灵,为此切不可选择自杀这种行为,必须得到神灵的命令才可以结束自己的生命。苏格拉底在法庭上就说过,自己有一种神灵的征兆,当作不妥的事情时,就会有个声音阻止他这样做,但是当要出庭申辩直到法庭得出结果,这个声音一直都没有出现阻拦他的行为或者言语,这就是说神灵并没有觉得他的做法和言辞有不妥之处,因此就算是要判处死刑,也无妨。
  2.哲学家的觉悟
  哲学家应该准备好去死。“一般人大概不知道,那些真正献身哲学的人所学的无非是赴死和死亡”[1]。苏格拉底指出何谓死。死亡是灵魂独立于身体存在或身体独立于灵魂存在的状态。灵魂高于身体,身体高于金钱,三者的排序是典型的柏拉图学说。肉体对于哲学家来讲是一种障碍,身体的感官不是绝对靠得住的,它们有可能会带来错误的认识,靠感官来探求得知的真理需要进一步验证,没有人会肯定地说凡是感官感觉不到的就是不存在的。类似的灵魂如果靠感觉来指路将永远看不到真理。灵魂是在思考中探求真理的,哲学家尽力将注意力集中在思想上,他们藐视肉体,努力保持灵魂的独立不倚,为此哲学家穷尽一生都在摆脱灵魂与肉体之间的联系,也就是一直都在练习更接近死亡的状态。   哲人具有明智和勇敢的美德,除哲人外的人,都是因为恐惧而勇敢、因为放纵而克制的。每一件有对立面的事物都是不可避免地从它的对立面产生出来,并且只从对立面产生。每一对对立面之间都有两个产生彼此的过程,比如大和小是一对对立面,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的过程就是变小和变大。前面说过,苏格拉底将死亡类比成睡觉,睡的对立面是醒,从一端到另一端的过程就是睡去与醒来。现在可以说一下死的对立面了,就是活,产生过程就是去死和活过来。从死可以产生活物,包括活着的人,这不就是灵魂在出生前存在于另一个世界的很好证明吗?换一种说法,如果事物产生的过程不是在两个端点间循环往复(即从A产生B,从B再产生A),那么到最后一切事物都成了一样的,都到达同一个状态。比如,睡着的人如果不会醒来,那么他将永远沉睡,整个世界最终也都将陷入沉睡。如果一切有生命的东西都会死,并且永远处于死的这个状态,最后的结果世界也终将死亡,没有一个活的。如果活不是从死产生,是从除死之外的产生,而活又必将要死,那么一切事物都将不断地寻找死,但又是不死的。复活是存在的,灵魂从死里复活。
  灵魂在人出生之前就存在了。根据上面的论证,可推出灵魂在生前就获得一切知识,就像我们说的美、善等这一类实体一样,只要这些实体是存在的,那灵魂在人出生以前就存在。
  (二)灵魂在人死后存在
  死后灵魂依然存在。一切活物都是从死物里产生的,我们前面已经证明灵魂在出生前存在,那么灵魂在跟随活物的肉体一起降临时,它只能是从死或者死的状态中出生的,而不是除此之外的任何地方。灵魂由于可以从死后再同新的肉体一起出生,那么它必然会在之前的肉体死后仍存在于某处。人可以分成两个部分,即身体部分和灵魂部分,身体是由肉、血液、骨骼等物质组成,可以被感官所感知;灵魂总是一样的。它不能被感官看见、触摸或感知。当灵魂通过身体的感官感知外部事物时,这就是灵魂和身体的结合。
  当一个人死去,他的身体即可見部分,留在这个世界上,随着时间的消逝,会不断的分崩离析,就算尸身状态和储存环境极好,仍然抵不过时间的雕磨。灵魂,无形的部分,将进入另一个与身体完全不同的无形、永恒、不朽的世界,其中有智慧、善良、美丽等各种美德。具有这些性质、本性的灵魂在身体死后,不会随着身体一同消散,也不会藕断丝连。它会走得干净利索,不带任何与身体有关的成分离开。因为它在身体活着的时候就力求摆脱与身体的联系,进入真正的、纯粹的自我思考,这是它不断学习、不断回忆起知识的过程,是正确地追求哲学,不断练习死亡的状态。“苏格拉底以此要求首先研究人自身,通过审视人自身的心灵的途径研究自然。他认为人的心灵内部已经包含着一些与世界本原相符合的原则,主张首先在心灵中寻找这些内在原因,然后再依照这些原则规定外部世界”[3]。
  三、柏拉图的灵魂观
  柏拉图相信灵魂是完美的,它拥有所有的知识和最高的美德,它是不朽的。柏拉图把灵魂和身体比作理性和欲望。当理性支配身体时,灵魂控制身体;当欲望支配身体时,身体会感染灵魂。身体所携带的欲望、疾病、情感都是会扰乱灵魂的安歇,无法让灵魂自在思考,因此柏拉图痛斥欲望,把将这些欲望自由放纵的灵魂称为“无法无天的”。柏拉图将灵魂视为不朽的、纯粹地、智慧的、不变的,身体则与之相反是可消亡的、混合的、随机的、可变的。但是,灵魂需要净化才可以变得纯粹,通过学习,获得知识,使灵魂回忆起自己本来拥有的智慧,到达高尚的境界。柏拉图点出,哲学是具有净化灵魂功能的,学习哲学可以帮助灵魂摆脱肉体的束缚,不至于和肉体同一,因此,哲学家的灵魂是最纯粹的,最高尚的,他们一生都在努力摆脱灵魂与肉体之间的联系,不断寻找一种接近死亡的状态,这也就是苏格拉底为什么坦然赴死的原因。柏拉图通过苏格拉底道出,为什么哲学家在面对死亡时很平静,并且认为是肉体对灵魂的解放。那是因为,只有死亡才可以将他们的灵魂真正解放,去往更高尚、更纯粹的真理殿堂。
  参考文献:
  [1]柏拉图.裴洞篇[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2]汪子嵩,范明生,陈春富,等.希腊哲学史: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696.
  [3]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40.
  责任编辑:张蕊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1814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