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以文化为导向的大学英语课程优化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通过研究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发现,长期以来,大学英语教学忽视了中国文化知识的输入。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应改革教学方法,将中国文化英语知识的学习有效纳入英语课堂,进一步加强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适当使用学习软件促进学习,同时改善考评标准。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应重视中国文化和意识的输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成为兼具国际视野和中国情怀的双向跨文化交际人才。
  关键词:中国文化 跨文化交际 考评系统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10-0182-02
  中国文化在世界多元文化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只有掌握了国际通用的语言才能将其传播到世界各地。因此,精通英语并熟悉中国文化、具有国际视野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成为当前最迫切的需求。
  独立学院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具备双向跨文化交际能力、能使用国际通用语言传播中国本土文化人才的重任。近年来,大学英语教学不断改革,英语教学水平和成果也有了显著的提升,学生对英美国家的语言和文化都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但是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积累远远不够,导致中国文化失语症。应将中国文化的英语讲解融于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出拥有中国情怀的国际化复合人才。
  一、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现状
  长期以来,大学英语教学都忽视了中国文化知识的输入。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往往更重视对西方文化背景的讲解,而在中国文化知识上却存在盲点,即中国文化失语症,独立学院的大学英语教学也有同样的情况。近年来,对中国文化失语症的研究越来越多,此类文章大多分析了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但未能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许多语言研究专家认为,英语教学应该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因此,大学英语教学不能仅停留在语言技能的培养上,而是要提高英语学习者的文化意识,实现不同文化交流。
  1.过度关注西方文化,忽视中国文化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的不同于中小学教学目标,不仅要培养大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通过学习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深刻理解外国人的意图,并有效地将中国文化传播出去。许多教师认为,文化交际是为了了解目的语文化,为了取得有效交际,实现得体交流。独立学院的大学英语教学往往重视对西方思想文化、思维方式、习俗等的详细介绍,以便学生在与西方人交际时能有共同的话题。但是,交际是双向的,中国学生可以和西方人交流西方國家的文化和价值观,却无法传播中国人的思维和价值观,无法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传播出去。成功的交流是双向的且有反馈的,英语教学需要文化对内吸收和对外传播,两者缺一不可。文化内传播指输入西方的文化,而文化外传播则是要向西方国家输出中国文化。
  2.跨文化交际和中国文化英语混淆
  许多学者和教师认为中国文化是跨文化交际的一个分支,其实两者并不相同。跨文化交际重点研究中西方文化的异同,对两种文化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然而中国文化英语的重点是使用英语将中国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重视跨文化交际而忽视中国文化英语,必然导致中国文化失语症,使西方文化“走进来”,而中国文化却无法“走出去”。中国文化失语症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大学生对中国文化有所了解,但并不知道相应的英语表达,如许多同学知道西方的节日,却不知道中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中秋节”的英语专有名词的说法。二是大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少之又少,无法与外国人进行有关中国文化的交流。
  二、“一带一路”背景下独立学院英语教学改革路径
  1.将中国文化融入英语教学中
  教学内容的选择至关重要,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教学内容是英语学习的重要载体,因此,加大中国文化知识的输入应从英语教材入手。虽然目前教材中多为西方人执笔的文章选篇,但是英语教师可以通过研究文章主题和内容,适当引入中国文化英语知识,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轻松提高中国文化修养。
  如在讲授《新视野大学英语教程》第一单元“Toward a brighter future for all”时,可以让学生分享中国大学生的生活和美国大学生生活的不同;在讲授 “Heroes among us”时,文章中提到许多西方国家的平民英雄,不妨让学生思考我们身边的平民英雄;在讲解国外的传统节日时,也要增加有关中国传统节日的介绍,等等,并且让学生以英语会话的形式表演出来。可以将学生两两一组,一名学生扮演中国学生,而另一名扮演外国留学生,设计相关情节、场景,使学生能立即输出所学知识。
  2.加强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英语语言学习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英语教学使学生掌握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然而这不是英语语言教学的最终目标。多年来,由于“应试教育”“证书英语”等教学理念的束缚,大学英语教学主要集中于对“听,说,读,写,译” 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将英语作为一种文化来传授,忽视了对学生人文能力的培养,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也是中国文化失语症产生的主要因素。因此,面对新的挑战,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改革势在必行,将工具性和人文性完美地统一起来,让学生在学习西方先进文化的同时,学习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实现中国文化的“走出去”战略。
  3.合理应用教学应用软件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并频繁使用手机中的应用程序,这些应用程序种类繁多,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不乏优秀的英语学习软件,如使用率很高的外研社Unipus、“超星学习通”等。将此类学习软件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尤其是中国文化英语的渗透中,不仅丰富了教学手段,还将英语学习延伸到课堂以外,学生可以通过手机里的应用软件随时随地学习英语,向教师提问并得到教师的及时反馈。这些学习软件内容丰富,是对课堂内容的补充,有助于学生学习中国文化知识,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组选一个组长;向各个小组推送有关中国文化的英语阅读资料,如传统节日,名人介绍,名胜古迹等;定期测评学生掌握的水平,让学生在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中感受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中国文化主题的英文电影,在娱乐的同时学习知识,比较中外文化的不同,提高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
  4.改善考评标准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仅在课堂进行是远远不够的。全国性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考察主要是英语基础知识,包括对词汇的理解,对语法、句法和篇章的把握,等等。老师不得不根据考评标准讲解训练。因此,国家的考评系统急需改革。“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国家英语考试进行了相应的调整。2013年12月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将原有的“句子汉译英”改为“段落汉译英”,其内容大多集中于对中国文化知识的考察,如中国的传统文化介绍、时事政治、国家发展等。此次考评制度的改革,促进了英语教学的改革步伐,有效加强了师生对于中国文化的学习,从测评手段上起到了督促的作用。
  三、结语
  中国灿烂的传统文化经历了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沉淀,为了使中国文化可以在世界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大学生肩负起传承和传播的历史重任。独立学院的大学英语教学也应顺应时代,接受挑战,对教学内容作出调整;在介绍西方文化的同时,介绍中国文化知识,重视中国文化和意识的输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成为兼具国际视野和中国情怀的双向跨文化交际人才。
  参考文献:
  [1]吕岩.“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学融入中国文化的策略研究[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8(2).
  [2]何东.“一带一路”背景下职业公共英语教学中母语文化的融入[J].跨文化交流,2017(1).
  [3]陈芙,陆嘉.“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文化引领大学英语教育的需求分析[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6).
  [4]周红.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研究与策略分析[J].渤海大学学报,2013(3).
  [5]王瑞芳,袁玲红.“一带一路”倡议:超越传统西方地缘政治的中国智慧[J].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9(1).
  责任编辑:孙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2649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