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简析“了”的语法意义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了”是现代汉语学界的一个热门研究对象,“了”的定义和划分数不胜数。以吕叔湘先生对“了”的划分为标准,并以贾平凹《读书示小妹生日书》一文中的14处“了”为例,来简要讨论“了”的语法意义。论证“了”并非单纯表示过去,不是完成体和完整体的标记;探讨“了1”和“了2”各自的语法意义;通过“了”的习得先后、难易顺序研究,指出对外汉语教学时,在不同的教学阶段应该如何安排“了”的教学顺序。
  关键词:了 习得 语法意义
  中图分类号:I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10-0079-03
  “了”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学术界对其研究可谓不胜枚举,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多维度、多角度、多功能、多层次地对“了”进行定义和解析,从研究层面到实际应用层面,从教学层面到学习层面,“了”的出现概率也得到科学的对待。贾平凹先生《读书示小妹生日书》中共有36處带“了”的句子,本文摘取其中16句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归纳、划分、举例,并加以简要分析。
  所选的14句如下:
  (1)过了2月21日,已到了而立之年。
  (2)7月10日,是您生日,咱们家又有一个大人了。
  (3)你那时说:“哥哥,我长大了,一定给你买书!”
  (4)天快黑了。
  (5)读到伤心处,我便哭了。
  (6)书只看了五分之一,要回去,我就偷偷将书藏在怀里。
  (7)把你的脸蛋都咬出了一个红牙印儿。
  (8)只是可怜了咱俩。
  (9)一走十年,竟总是忘了你生日的具体时间。
  (10)那时你到了4岁,刚刚学会说话。
  (11)看着满架书籍,我就记想那时的可怜了。
  (12)当然有的天分太高了,便不是一时一阵便可理得清的。
  (13)就给你念书听,你竟不哭了。
  (14)这道理人往往以为不信,走过来了方才醒悟。
  (15)他可以使你得益,也可能使你受损,永远在他的屁股后了。
  (16)这你是该骂我的了。
  一、“了”的定义和划分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何谓“了”,“了”是一个多语法意义、多功能的词。
  《现代汉语八百词》中将“了”定义成助词,吕叔湘先生把“了”分成“了1”和“了2”进行探讨研究。“‘了1’加在动词后,意思是句中的动词动作的完成。‘了2’在句尾,表示此句意思已经表达完毕,且句中的情态有已变化或将变化两层含义。”
  《语法讲义》将“了”定义成动词的后缀。朱德熙先生认为“了”表示动作完成的意思,“了”有两种:第一种是动词的后缀“了”,第二种是语气词“了”。这两个“了”虽然写法一样,读音也一样,但是所包含的语法意义是完全不一样的。第二种作为语气词的“了”可以加在体词后面,一般出现在句末,表示“一种新的状态、情况的出现”,被认为是一种时态的标记。
  余又兰在第六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中也总结了“了”的定义和分类,肯定“了”是助词,根据其在句子中的位置,分为情态“了1”和语气“了2”。
  因此,总的看来,语言学界对“了”的看法较为统一,即将其分为两大类:了1(动作助词),了2(语气助词)。本文也是按照吕叔湘先生对“了”的这两种分法进行研究的。
  二、“了”并不是表示过去
  现代汉语学界认为“了”不是体范畴的标记,既不属于实现体的范畴,也不属于完整体的范畴。
  (一)“了”不是实现体的标记
  实现体指的是动词、形容词或者谓词形式的词义表示为一种事实的状态。这种事实有三种情况:表示已经发生并且完成;表示还没有发生;表示已经发生动作但是还未完成。对这三种情况的理解与判断,主要取决于说话者、听话者所默认的相应的参照时间。
  例如:
  (1)过了2月21日,已到了而立之年。
  (2)7月10日,是您生日,咱们家又有一个大人了。
  (3)你那时说:“哥哥,我长大了,一定给你买书!”
  (1)句中,意思非常明显,2月21日这一天是生日,2月21日之前还没有到30岁,一过了2月21日这一时间节点,就是30岁了。“已”表示已经过去,三十而立之年,表示已经发生并且完成。(2)句中,“7月10日”让读者不太清楚,说这句话是在7月10日之前还是之后,如果是7月10日之前,那是对未来将要发生的事实的一种表达;如果是7月10日之后,是对已经过去的7月10日这个时间的肯定。因此没有明确的时间标记,造成“了”的难以理解,“了”是已经完成还是没有完成,都可以这样进行表达。(3)句中,“我长大了”这个动词“长大”非常模糊,不是一个清晰的具体动作,而是一种状态。到底怎样算长大,是身体达到多高算长大,还是完成一个成年礼算长大,这都不确定。要根据句子具体语境进行理解,可以推断出是作者小妹具有自己赚钱的能力后叫作长大,而不是一个具体的年龄,具体的时间点。
  (二)“了”不是完整体标记
  完整体是指从情景的开始到结束,即包含起点和终点。需要注意的是,完整体需要有明显的开始和明显的结束,不是含糊的概念,强调的是将叙述的整个情景纳入观察的范围中。
  例如:
  (4)天快黑了。
  “黑”是一个模糊的色彩界定,怎样的色彩叫作黑,浓黑、乌黑、暗黑、淡黑等都是黑色。“天快黑了”从语境上判断,此时天还没有完全黑,还是有点亮光的。在这个句子中,“了”呈现的并不是一个完整的情景,而是句子表达里情景中的某一时间段。例(4)句显然不满足完整体的定义。天黑这个情景不是由一个黑点出现开始的,也不是由某个时间节点界定的。它是天空逐渐变色,最后变成黑色,是一个色调逐渐变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变化是模糊的。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出,将“了”概括为完整体的标记过于武断,欠缺深思。   三、“了”的语法意义
  (一)“了1”的语法意义
  “V+了”格式
  “V+了”格式表示这句话中的动作已经彻底完成,但“了”只有语法功能和意义,在句中并不表示词汇层面的意义,即“了”已经虚化,因此把动词进行归类来分析“了”的用法很有必要。如:
  1.具体动作性动词
  具体动作性动词指的是有明确发生起点、持续进行和终止点的动作。比如“吃”“喝”等。在现代汉语的动词中,具体动作性动词占比大。“具体V+了”主要的含义是具体动作开始,到具体动作是否在持续、最后具体的动作是否完成,均与具体动词、上下文语境有关。
  例如:
  (5)读到伤心处,我便哭了。
  (6)书只看了五分之一,要回去,我就偷偷将书藏在怀里。
  (7)把你的脸蛋都咬出了一个红牙印儿。
  以上三例中,“哭” “看”“咬”都是具体的动作性动词,指的是动作的彻底完成。这三个动作就是非常具体的,有起点,有持续,有终点。
  2.状态动词
  状态动词有起点,可以持续,却无终点。比如,“苦”“生病”等。“状态V+了”表示的是某一种状态的出现。
  例如:
  (3)你那时说:“哥哥,我长大了,一定给你买书!”
  (4)天快黑了。
  (8)只是可怜了咱俩。
  以上三例中,“长大”“黑”“可怜”都是表示状态的动词,指的是动词的一种状态,有起点,但没有明确终点。“长大”到什么时候算不长,是身体上的,心理上了的,能力上的,还是其他方面的;“黑”到具体几点才算黑,具体什么色度算黑,这都需要根据上下文来理解,状态也无法终止。
  3.瞬间完成性动词
  瞬间完成性动词指动作在一瞬间就从发生到了完成,没有持续进行的一个阶段,也无法分辨这个阶段。比如“开”“死”等。“瞬间V+了”表示动作一开始就完成了,起点和终止点重合在一起。
  例如:
  (1)过了2月21日,已到了而立之年。
  (9)一走十年,竟总是忘了你生日的具体时间。
  (10)那是你到了4岁,刚刚学会说话。
  以上三例中,“过”“忘”“到”都表示动作瞬间开始又瞬间结束了。(1)句,没有一直处于“过”生日的状态,那个节点转瞬即逝,2月21日一过就是2月22日,因此这个“过”是瞬间性的。(9)句“忘”,想不起来就是忘,从想不起来到想起来,是一刹那的事情,因此“忘”是一种瞬间性的。(10)句同上。
  从以上的“具体V+了”“状态V+了”和“瞬间V+了”中可以看出,“具体V+了”“状态V+了”需要根据听话者或者阅读者根据实际语境、上下文意思来判断这个“了”前的动词是开始、持续进行还是状态;而“瞬间V+了”表示彻底的完成意义。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尤其需要注意。
  (二)“了2”的语法意义
  吕叔湘先生认为助词“了”有两个,“了2”用在宾语后。卢福波先生对“了”进一步区分,认为“了2”放在句末,表示某种情况或性质发生改变。
  1.动词+了,对既定事实的肯定
  例如:
  (15)他可以使你得益,也可能使你受损,永远在他的屁股后了。
  (16)这你是该骂我的了。
  以上两例都是对既定事实的肯定,强调客观存在,认为事实本身已经完成,或者可能会发生并且会完成。
  2.形容词+了,对既定事态的肯定
  例如:
  (4)天快黑了。
  (11)看着满架书籍,我就记想那时的可怜了。
  (12)当然有的天分太高了,便不是一时一阵便可理得清的。
  “快黑了”“可怜了”和“太高了”加入作者自己对事实的肯定和主观评价的感情色彩,表明作者的立场和评价,凸显了较强的个人化感情色彩,增强语句所要表达的那种肯定、确信的意思。
  3.动作发生了变化
  例如:
  (3)你那时说:“哥哥,我长大了,一定给你买书!”
  (13)就给你念书听,你竟不哭了。
  (14)这道理人往往以为不信,走过来了方才醒悟。
  這里的“长大了”“不哭了”和“走过来了”都是表示动作发生当时动作没已经开始,但是没有终止,但是到说话的此刻语义表达上,都是“已经长大了”“哭了”和“走过来了”,语义内部较之前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可以是现在看来发生的变化,可以是当时对比的变化,也可以是即将出现的变化趋势。不能单纯地将它看作时态上的标记,它的功能是强调“变化”。
  四、对外汉语教学中“了”的教学顺序安排
  高顺全先生认为“了”字已经被语法化了。语法化指的是已经虚化的部分进一步被虚化,即实词演变为虚词或词缀等。
  “V+了+O”中,“了”表示“完成”。在语言历史使用和演变过程中,表示完成的大致如下:汉代用“V+O+完成V”格式表示完成,如“饮酒罢”;到了唐五代,“了”就出现在文本里,且在动词位置上,如“才了蚕桑又插田”;唐后期宋时,“了”字可以表示完成的意思,如“樱桃谢了梨花发”。
  对“了”字从语言习得顺序和难易度先后进行线条化解释,如:
  了1:动词——结果补语——完成体标记
  了2:动词——完成体标记——语气词——类构词成分(话语标记)
  意思是动词“了1”比助词“了2”容易习得,而在第一条锁链上,以大于号小于号等号表示难易程度。动词“了1”习得≥结果补语“了1”≥完成体标记“了1”;动词“了2”≥完成体标记“了2”≥语气词“了2”≥类构词成分(话语标记)“了2”。
  孙德坤先生对两位英语为母语的留学生使用“了”做了一个关于习得的跟踪调查,结论是留学生习得“了”存在着个体的差异。留学生A在课堂上习得“了”,会把所有“了”定义成“已经发生”;留学生B在课堂外习得“了”,觉得有很多用法,在具体使用中尽量避免“了”。A是大量使用导致经常出现泛化,B是避而不用。他们对“了”的习得都呈现出一种极端。由于学习者个人的习得顺序、习得过程、语言迁移、学习特点、性格因素、心理想法等都会影响“了”的习得和使用。
  杨素英、黄月园等学者通过分析中介语语料,得出结论是在刚开始学习汉语时,“了”很少被错用。奇怪的是,随着汉语水平和等级的提升,到了中级或高级阶段,“了”字错误率反而比初学时要高得多,“了”字的习得过程并不能随着汉语等级水平的提高而降低错误率,这说明,作为体标记意义的“了”在程度上较难掌握,在时间上也是比较晚被掌握的。
  总结上述,可以发现,在对外汉语教学时应该把握好“了”的分配和课本中“了”的出现顺序,要将理论学习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要分层级、分难易度、分出现概率、掌握规律进行科学安排。比如:初级阶段,“了”的完成意义比较容易习得和掌握,因为大部分学生的母语中动词过去式与“了”初级教学时的意义吻合,利用迁移理论,或者与母语相对比的方式进行教学,可以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在中高级阶段,要分类、分层次在不同的真实生活语境中进行反复对比教学讲解,让学生较为自如地运用“了”。同时,应该时刻注意引导学生,注意学生的中介语、个人性格及其爱好对学习“了”的影响。总之,分析“了”的习得顺序,有利于更好、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对外汉语教学。
  参考文献:
  [1]高蕊.欧美学生汉语体标记“了”“着”“过”的习得研究[D].北京:北京语言大学,2006.
  [2]艾冰.动态助词“了”与“过”的对外汉语教学[J].科教导刊,2010(11):201.
  [3]唐菁.浅析语气助词“了2”的语法意义[J].安徽文学,2010(9):226.
  [4]高霞曹,晓宏.现代汉语“了”、“着”、“过”的相关研究综述[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1(26):22-29.
  [5]张家珍.粤方言和普通话体标记的对比:以“了、着、过”为例[J].中国科技信息,2007(20):152-153.
  责任编辑:赵世鹏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2651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