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贵州省大龄未婚男性的攻击性与羞怯的关系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为探讨大龄未婚男性攻击性与羞怯关系,采用羞怯量表、攻击性问卷,以网络调查的方式调查了贵州198名大龄未婚男性(26-45岁),其结果为:(1)大龄未婚男性攻击性总体水平偏高,而羞怯总体水平中等偏低;(2)羞怯各维度与攻击性各维度呈显著正相关;(3)羞怯对攻击性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结论:大龄未婚男性的羞怯水平越高表现出越多的攻击性。
  关键词:大龄未婚男性;攻击性;羞怯
  引言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大龄未婚男性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但目前社会各界对于“大龄未婚”的界定依然比较模糊,因此参考以往学者界定的标准及研究需要,将“大龄未婚”界定为26至45岁[1]。国外学者根据行为主义理论提出,攻击是个体向另一有机体施加有害刺激的一种行为反应[2];国内研究者也提出攻击性可转化为对其他人或物的有目的的侵犯、争夺或破坏行为[3]。羞怯指在社交情境中伴随情绪上的沮丧、不舒服或抑制,恐惧消极的评估[4];同时伴随有生理上的、情绪上的、认知上的和行为上的综合表现[5],如长此以往会导致同伴之间交流减少,社交能力也会随之下降,从而影响同伴关系[4],而不良的同伴关系与攻击性关系密切,即羞怯个体可能会表现出攻击行为。
  已往有关攻击性与羞怯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学生或者大学生,而针对大龄未婚男性的甚少,因此本文主要探究贵州省大龄未婚男性的攻击性与羞怯的关系。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网络发放问卷的方式,使用问卷星调查了贵州省内236名大龄未婚男性,篩选出了198份有效问卷,有效率约为84%。
  1.2研究工具
  1.2.1 Buss—Perry的攻击性问卷
  采用李献云[6]等人修订的中文版Buss和Perry攻击性问卷,共30个条目,5级计分,分为身体攻击、言语攻击、愤怒、敌意、指向自我攻击共五个维度。本研究中该问卷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9。
  1.2.2 羞怯量表
  采用王倩倩[7]修订的Henderson和Zimbardo中文版大学生羞怯量表[4]。量表共17条目,5级计分,有寻求赞成、自责、对拒绝的恐惧和表达的自我限制四个维度。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 α为0.87。
  1.3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23.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描述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
  2.结果
  2.1大龄未婚男性的攻击性的现状
  对贵州省大龄未婚男性的攻击性和羞怯进行描述性分析发现,大龄未婚男性攻击性总体水平偏高(题平均值为3.88),而大龄未婚男性羞怯总体水平中等偏低(题平均值为2.68)。
  2.2 大龄未婚男性的攻击性与羞怯的相关分析
  表1说明大龄未婚男性的羞怯与攻击性各维度呈显著正相关(P<0.01)。
  2.3大龄未婚男性的攻击性对羞怯的回归分析
  以攻击性为因变量,羞怯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大龄未婚男性的羞怯对攻击性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预测率为20.2%,建立的回归模型为攻击性总分=2.456×羞怯总分+4.521。
  3.讨论
  3.1 贵州省大龄未婚男性的攻击性和羞怯的现状分析
  大龄未婚男性的攻击性处于较高水平,以敌意为主,与侯川美[8]、李琳[9]的结果不一致。其原因是:此前研究对象为以青少年,他们处于青春期阶段,情绪体验强烈且不稳定,在遇到强烈的刺激后,其情绪体验迅速、强烈、难以控制,从而表现更多的身体攻击。大龄未婚男性虽然各方面压力大,但由于人格发展成熟稳定,自我控制强,因此常表现出敌意。
  大龄未婚男性的羞怯水平总体较低,这与朱媛媛[10]的研究结果相反。其原因是研究者研究的对象是在校大学生,大学生生活的人际圈子小,与人面对面交流少。而大龄未婚男性人生阅历多,人际关系复杂,接触的人多,使得大龄未婚男性的羞怯水平较低。
  3.2大龄未婚男性的攻击性与羞怯的相关讨论
  本研究结果认为,大龄未婚男性的羞怯与攻击性呈显著正相关,与韩磊[11]、高峰强[12][13]的研究结果相同。根据Henderson 和 Zimbardo提出的社会适应模型认为羞怯者将社交情境中的失败归因于他们自身,却将社交情境中的成功归因于外部的、暂时的、不可控的因素。从对社交情境的恐惧演变为逃避社交情境,自责过后会对他人在该过程中可能表现出来的蔑视看作威胁并产生怨恨,此种情绪的累计最终会导致攻击行为的产生[14]。
  3.3大龄未婚男性的攻击性与羞怯的回归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羞怯可以正向预测攻击性,即羞怯水平越高,出现攻击性的可能性越高。本研究与孙树慧[5]梅雪云[15]夏敏[16]的研究结果一致,只是研究对象不同,且以自尊为中介作用[17]。本研究虽未研究大龄未婚男性的自尊,上述研究对象均是成年个体,生理、心理方面差异不大,结合本研究中大龄未婚男性羞怯水平低、攻击性水平高的特点,究其原因,羞怯的大龄未婚男性内心敏感,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常用消极的评价方式评价自己,回避的应对方式解决困境,极力压抑负性情绪,这种消极的态度对自尊及自尊稳定性极其不利,当大龄未婚男性再次遇到困境,由于之前压抑、极度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自我控制消耗了大量自我控制资源,导致大龄未婚男性处于自我损耗的状态,无力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感受到自尊受到威胁,直接爆发攻击性。
  [参考文献]
  [1]姜全保,李波.性别失衡对犯罪率的影响研究[J].公共管理学报,2011,8(1):71-80.
  [2]Buss AH, Perry M. The Aggression Questionnaire[J].J Pers Soc Psychol,1992,63(3):452-459.   [3]王晓蕾.未婚男性的心理行为问题研究——基于心理健康、攻击性和危险性性行为视角的实证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2.
  [4]Henderson L,ZimbardoPG.Shyness as a clinical condition: of Social Anxiety[M].International Handbook:The Stanford Model,2001:431.
  [5]孫树慧.大学生的攻击:基于自尊与羞怯的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3.
  [6]李献云,费立鹏,张亚利,牛雅娟,童永胜,杨少杰.Buss和Perry攻击问卷中文版的修订和信效度[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1,37(10):607-613.
  [7]王倩倩,王鹏,韩磊,宫瑞莹,高峰强.大学生羞怯问题研究[J].心理科学,2009,32(01):204-206.
  [8]侯川美.青少年情绪智力、道德推脱与攻击性行为的关系.[D].青岛:青岛大学.2019.
  [9]李琳.中职生自尊与攻击性行为的关系:自我增强的中介作用.[D].郑州:河南大学.2018.
  [10]朱媛媛,姚本先.大学生羞怯现状调查与分析.[J].心理健康.2010,(1):21-25.
  [11]韩磊,窦菲菲,朱帅帅,薛雯雯,高峰强.羞怯与攻击的关系:受欺负和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6,24(01):81-83.
  [12]高峰强,薛雯雯,韩磊,任跃强,徐洁.羞怯对攻击的影响:自尊稳定性和偏执的多重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6,24(04):721-729.
  [13] 高峰强,杨华勇,耿靖宇.相对剥夺感、负性生活事件在羞怯与攻击关系中的多重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7,25(2):347-350.
  [14] Henderson,L.,&Zimbardo,P.G..Extreme fear and shyness:Origins and outcomes[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
  [15]梅雪云.男性服刑人员自尊与攻击性关系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5.
  [16]夏敏.大学生自尊稳定性与攻击性相关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9.
  [17]王倩倩.大学生羞怯特点及其与自尊、孤独、人际情境觉察能力的关系[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7.
  基金项目:2018年贵州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大龄未婚男性的攻击性及影响因素研究”(编号:2018521412),项目负责人:杨娅,指导教师:谢玲平副教授(通讯作者)。
  (作者单位: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贵州 兴义 56240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3038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