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思想政治教育下大学生志愿服务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志愿服务在现代社会中的呼声不断提高,而大学生作为青年志愿服务组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志愿服务对其的影响也在不断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着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发展。大学生志愿服务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辅相成,但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某些方面仍难以发挥作用,需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志愿服务
  一、 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意义
  大学是小型社会,是现实社会生活的“缩影”,其很多方面都反映着社会的现实状况。志愿服务就是社会现实情况的反映形式之一。参与志愿服务不仅有利于大学生积累实践经验,而且对于大学生多方面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影响。
  (一)志愿服务促进了大学生的“社会化”
  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活动更多的是社会性的活动。大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为其提供了一条更便捷的参与社会,接触社会的途径与方法。加之,现代社会的发展,大学生成长于信息化的时代,不愿意仅仅停留在学校这个“象牙塔”之中,不愿固步自封,墨守成规,更愿意接受更多的新事物,愿意在实践锻炼中,发挥自己的长处,实现自身价值,更好参与社会,融入社会,为未来步入社会做准备。
  (二)志愿服务提升了大学生的知识技能
  志愿服务组织的不断扩大与发展,其专业化水平和知识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大学生能够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在志愿服务中不断的巩固与扩展,做到学以致用。此外,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大学生会根据志愿服务的需要,不断促使自己去学习一些新的技能与技术,并且通过专业的培训,使得自己所掌握的技能更加的专门化和成熟化,大学生也从中掌握了一项新技能,有利而无害。
  (三)志愿服务培养了大学生的道德修养
  志愿服务是个体在不求任何回报的情况下,主动自觉的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社会活动。其奉行的“奉献、有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1]其在很大程度上符合了大学生的心理需求,鼓舞着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大学生作为青年志愿者,在志愿服务奉献爱心的同时,也传播了文明,传播了追求责任和理想,传播了“爱心献社会,真情暖人间”的精神。[2]志愿服务组织的团结有爱,培养了大学生团结一致,关爱他人,乐于奉献的高尚道德修养,并通过志愿服务将这种高尚的道德修養传递给更多的人,普遍提高了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准,从而更好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四)志愿服务增强了大学生的责任感
  志愿服务是一个组织,单靠一个人的力量难以完成这项神圣的任务,只有在每个成员的相互帮助,相互协作,共同努力下,才能真正的完成志愿服务工作,真正的做好志愿服务。志愿服务组织极强的团结协作精神与凝聚力,深刻地影响着每一个大学生志愿者。大学生志愿者积极行动,不断奉献自己的力量,其担当感与责任感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增强。志愿服务组织的爱与无私奉献,也深刻影响着大学生志愿者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促使大学生志愿者立志于为社会的共同发展尽一份力。
  二、 大学生志愿服务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践行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所说的道理就是:任何理论的知识都要运用到实践活动中去,才会深刻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知识是理论知识,尽管其在社会中的宣传是没有间断过的,但要想让其对大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就必须将其在志愿服务活动中落实,通过志愿服务来践行思想政治教育。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提供了实践化的途径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类型的多样化,进一步加强了大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的实践化和社会化。大学生通过志愿服务,更加自觉的参与社会,服务社会,融入社会,关注时事热点,把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在活动过程中传播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实质。并且大学生根据在志愿服务中的收获,不断的自己提升各方面的能力,努力将自己培养成一个综合型人才,以更好地服务社会。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是思想政治教育“知行统一”的表现
  志愿服务组织的不断壮大,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参与志愿服务的机会。作为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思想素质、道德素质不断提高,责任意识的增强,为他人服务,奉献力量的愿望越来越强烈。思想政治教育中所讲的人生价值,在于一个人对社会和他人的责任与贡献。通过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大学生能清楚的认识自己,明确自己的目标与追求,并通过不断的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来提升自己的经验与阅历,更好的奠定自己人生路上的基石,真正的做到了所学知识的“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三)大学生志愿服务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普及化
  志愿服务的无偿性与公益性决定了其是一种具有示范性和宣传性的活动。 由于志愿服务活动的多样,内容丰富,参与人员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与吸引力,激励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作为志愿服务的主要成员,作为接受过系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带头人,在志愿服务中主动承担起宣传工作。 在校园志愿者风采展中,大学生志愿者们依靠自己扎实的理论功底,流利的语言和富有感染力的话语,吸引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不断传播思想政治教育,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普及化。
  三、 思想政治教育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
  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的传播既是学校的教学任务之一,也是每一个大学生都必须接受的。其既对大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三观”的形成具有深刻的影响,也对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开展具有重大的影响,推动着大学生志愿服务常态化。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普及化,提升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素质化
  思想政治教育的普及化,引起了学校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思想政治教育遍布校园,老师以身作则,教学内容的生动有趣,激起了大学生的学习热情,大学生的道德素质的不断提高,参与志愿服务的能力提高,更多的为他人考虑,尽心尽责,做到了服务他人与发展自我相结合,做到了志愿服务的素质化与专门化,为以后志愿服务的开展奠定了更好的基础。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境化,营造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文明化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精神支柱,是学校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为文化软实力的一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校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地位的提高,使得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更加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融入,努力营造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并将其融入到大学生志愿服务中去,提高志愿服务组织的整体素质,营造志愿服务的文明风尚。在这种情境下做志愿服务,不仅有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有利于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志愿服环境建设上的作用,形成志愿服务文明新风尚。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化,推动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常态化
  现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不在局限于传统的理论教育,更加注重实践化的理论教育。通过实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们对其精神实质的领悟与体会更加深刻,更愿意在志愿服务中展现。“三下乡”,关爱孤寡老人等志愿服务活动已成为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组织的常规化活动。志愿服务的常规化极易引起共鸣,也就意味着志愿服务在以后很可能会是社会生活中的一种普遍现象,是每个人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四、思想政治教育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面临的困难
  尽管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活动具有很大的推動作用,但由于志愿服务组织类型的多样,志愿服务组成人员的各具特色、参差不齐,思想政治教育对于进一步推动大学的志愿服务仍有一定的困难与阻碍。
  (一)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自我意识强
  现当代大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自小就是在父母的宠爱下长大,高傲、不易与人亲近,尽管加入了志愿服务组织这个充满爱的大家庭,那种“为我独尊”“以我为中心”的想法仍很难改变,导致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他人的感受,不能真正的服务他人,损坏志愿服务的名称与声誉。并且自我意识强烈,还停留在佛罗伊德所讲的“本我”“自我”“超我”道德原则的“本我”阶段上,仍以追求快乐为重心。思想政治教育在这种情况下,尽管已经采取各种教育措施提高和转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但效果甚微。
  (二)社会实践少,责任意识淡薄
  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生活是学习、吃饭、休息“三线一体”的,根本没有一点空闲时间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即使是在周末,依旧被各种补习班抢占。没有经历过社会实践的大学生,当进入大学后,成为某个志愿服务组织的一员时,更多的是感到新奇与有趣,对于志愿服务的专业知识一无所知。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教育还是实践教育在志愿服务组织中都是很难展开的,难以提升其各方面的素质与修养。
  (三)志愿服务组织成员的低年化
  志愿服务组织中的成员,真正的骨干成员少之又少,一半以上都是刚进入大学的大一新生,对志愿服务的精神实质几乎是没有了解,导致志愿组织的整体素质偏低甚至是不合格。在这样的志愿服务组织下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难上加难。加之,改变意识形态,提高道德认知,本身就是一个长久且具有挑战性的过程,很容易出差错。
  五、思想政治教育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措施
  教育是一项长期性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亦是如此,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中的作用,就要进行持续性教育,就要从加大志愿服务的宣传入手,以加强志愿服务的管理为保障,并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教育来完善大学生的志愿服务。
  1.加强志愿服务精神的宣传
  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作为大学生选修课程中的必修课之一,是每个大学生都必须学习的。学校要牢牢抓住这一点,将志愿服务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并以大学生所喜闻乐见的,认可的大众传媒等方式对大学生进行宣传教育。此外,大力推广志愿服务活动,营造一种乐于助人、积极向上的校园志愿服务文明风尚,使大学生在思想上加深对志愿服务精神的领悟。
  2.完善志愿服务管理体制
  高年级大学生作为一个组织的主要负责人,其道德修养一定要有带头作用,要主动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实质,并在组织成员中积极宣传。志愿服务组织也应有自己相应的考核制度,对于考核不合格的成员及时给予警告,并要求其在规定时间内改正, 如若被多次警告而没有明显进步的成员,就将其从该组织中除名,以此来引起其它组织成员的重视,提高整个组织的素质与凝聚力。同时学校也要加强对志愿服务的管理,尤其重视对志愿服务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大学生首先在思想上参与志愿服务,进而以实际行动落实,参与到志愿服务中去,从而达到优化志愿服务管理机制的目的。
  3.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化
  互联网时代,5G时代的到来,加快了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化的步伐。实践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得教育元素融入实践活动之中,提升了实践活动的现实意义。同时,实践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在虚拟实践化过程中也有一定的突破,进一步提高了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兴趣,并积极采取行动由虚拟转变为现实。在此过程中,大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实质,并以身作则,大力宣传志愿服务精神,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志愿服务,壮大志愿服务组织。
  总之,大学生志愿服务不仅有利于大学生的发展,而且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化;而思想政治教育地位的提高,加大了其对大学生意识形态领域的影响,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更加积极的参与到志愿服务中去,真正的实现了二者的有机统一。
  [参考文献]
  [1] 中央文明委《关于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EB/OL].http://www.cvf.org.cn/show/44.html,2008-10-08/2016-08-08.
  [2]潘仁君,陈镖.浅析高校青年志愿者服务的意义及可持续发展[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1,(6).
  (作者单位:四川省绵阳市西南科技大学,四川 绵阳 62100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3038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