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济慈诗歌翻译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诗人济慈出生于1795年的伦敦,是浪漫主义的代表诗人之一,与拜伦和雪莱齐名。1821年,济慈身患重病不幸离世,年仅26岁。年少逝世的他却为世人留下宝贵的作品。其代表作有《恩底弥翁》《夜莺颂》《希腊古瓮颂》等,诗歌风格真挚、浪漫,细腻的表述下蕴含人间真性情。早在20世纪,济慈的诗歌就流传到中国。通过简述济慈诗作在中国的译介,介绍乔治·斯坦纳的阐释学理论,并采用斯坦纳的阐释学理论对济慈诗歌的中译本进行研究,探讨济慈诗歌的译介对中国的影响。
  关键词:济慈 诗歌 乔治·斯坦纳 阐释学 翻译
  中图分类号:I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15-0074-02
  诗人济慈于1795年出生,曾学过医学,在学医的过程中,他见到了人世沧桑,生命的脆弱和极致的美使他感到震撼。后因肺痨于1821年去世,年仅26岁,他的代表作有《恩底弥翁》《夜莺颂》《希腊古瓮颂》等,典型代表作便是他的颂歌,其中反映的矛盾与美为济慈整个诗歌创作生涯插上了翅膀,深受读者赞叹。
  一、济慈诗作在中国的译介
  正如《夜莺颂》中展示的宁静与纷扰的对立,济慈歌颂世界上最真实的苦难。济慈的诗句真诚而美丽,浪漫且富有韵律,他写花草田园,亦是在写生命,这些生命深刻唯美,诗人自身的真实想法融入其中。我们或许可以称他为艺术家,因为他的诗作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这种艺术来源于对生活中的不安与渴望,正如在喧嚣的人世间,诗人的名字及他的诗和着风在诗歌世界的悬崖边作响。20世纪初,中国兴起新文化运动,早在那时济慈的诗歌就传入中国,穆旦、孙大雨、屠岸等都翻译过济慈的诗歌。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有更多的译者投身到济慈诗歌的翻译和研究中。但是现在对济慈诗歌和诗歌翻译的研究尚显不足。本文结合乔治·斯坦纳的阐释学理论对济慈诗歌的现有中译本进行分析。
  二、乔治斯坦纳阐释学
  阐释学,也称解释学,是一种对文本意义理解和解释的理论或哲学,最早在古希腊语中指的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商业、旅者、小偷和畜牧之神赫尔墨斯,赫尔墨斯是宙斯的传话官,他的职责是解释和翻译神的旨意。阐释学派翻译理论代表人物有施莱尔马赫、海德格尔、伽达默尔、乔治·斯坦纳、安托瓦纳·贝尔曼等。阐释学阐释学派认为翻译,或者说整个语言研究的过程均为阐释的过程,认为翻译应该在广阔的视野中进行,因为翻译涉及社会学和哲学等广泛的学科,比较典型的是,阐释学派认为翻译并非为一门科学,而应该是一门艺术。本文将重点结合乔治·斯坦纳的阐释学理论分析和研究济慈诗歌翻译。乔治·斯坦纳1929年出生于法国巴黎,以德语、法语、英语为母语。曾担任《经济学人》杂志编辑,后在剑桥大学和日内瓦大学等知名大学授课,斯坦纳的研究领域涉及文学理论、比较文学,并提出了重要的“翻译四步骤理论”,代表作有《通天塔之后——语言与翻译面面观》《马丁·海德格尔》《语言与沉默》等。其中,《通天塔之后——语言与翻译面面观》一书使得斯坦纳名声大噪,被称为“系统研究翻译理论的里程碑式著作”。海德格尔认为每种翻译都是解释,所有的解释是翻译。斯坦纳在海德格尔的理解基础上提出应该将翻译的过程看作阐释的运作,他认为理解也是翻译,因此将翻译分为四个步骤,即信赖、侵入、吸收和补偿。接下来,作者将根据乔治·斯坦纳的阐释学理论分析济慈诗歌中译本。
  三、结合斯坦纳阐释学分析济慈诗歌中译本
  乔治·斯坦纳在其著作《通天塔之后:翻译与语言面面观》中提到阐释学,斯坦纳的阐释学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容。首先他认为理解即是翻译,无论从形式还是内容来看,翻译都是一个理解和解释的过程。其次,理解和翻译这个过程中体现了译者的主体性,并不是简单的一字一译,而是不可避免地包含了译者的经历和思考,涵盖了译者的思维和感受,因此,接下来将结合斯坦纳的阐释学和诗歌翻译的特点来分析和研究济慈诗歌中译本。
  济慈在其《献诗:给李·汉特先生》一诗中写道:“And I shall ever bless my destiny,that in a time,when under pleasant trees Pan is no longer sought,I feel a free,a leafy luxury,seeing I could please with these poor offerings,a man like thee.”译者将其翻译为“我庆幸:在这时代,在林荫里,固然没有了牧神,我尚能感觉葱茏的恬美,因为我还能以这束贫乏的献礼,给你喜悦。”其中“Pan”一词没有直接翻译为“潘”,因为在中国文化中不存在对应的事物。“潘”在希腊神话故事中指的是半人半羊的山林和畜牧之神。因此译者在这里将“潘”又解释为“牧神”,对于汉语读者来讲更加方便易懂。“leafy”一词原意为“多叶的”,“luxury”指的是“奢华”。如果直接照搬两个词的原意,则不符合济慈诗歌清新的田园特点,因此,译者在这里充分发挥了译者主体性,将其译为“葱茏的恬美”。“恬美”一词源于陆贾的《新语·辅政》:“君子远荧荧之色,放铮铮之声,绝恬美之味,疏嗌呕之情。”用于描写人或生活的恬静美好,与诗人诗句中整体想要传达的意思相符。因此,可以看出在翻译过程中,特别是诗歌翻译的过程中对原文进行理解和解释是非常重要的,翻译过来的诗歌风格得到升华。
  在《给我的弟弟乔治》一诗中,济慈写道:“Its voice mysterious,which whoso hears must think on what will be,and what has been.”译者将其译为“还有神秘的海声令人悠悠想到过去和未来。”“what will be”和“what has been”是两个名词性短语,译者没有直译为“会是什么”和“曾是什么”,而是将其译为“过去”和“未来”,更加符合诗歌简洁有韵律的特点,体现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诗歌的理解和阐释。这首诗中还有一句写道:“Cynthia is from her silken curtains peeping so scantly,that it seems her bridal night.”译者将其中的“Cynthia”一词翻译为“月神”,而没有直译成“辛西娅”,因此更能衬托出整个诗篇的浪漫情感。英語词汇往往一词多义,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根据上下文和整个篇章内容进行选词,这也是体现译者主体性的一个过程。另一首诗歌《给—》中诗人写道:“I’ll gather some by spells,and incantation.”译者将其翻译为:“我将要凭咒语把露水采集。”将原文中的“spells”和“incantation”两个词合译为“咒语”,避免了重复堆词带来的烦琐,却又不失原文的真实含义,这是译者对原文进行了充分的理解和阐释最后进行翻译的体现。   在《漫长的冬季》一诗中,济慈写道:“The anxious month,relieving from its pains,take as a long lost right the feel of May.”译者将“the anxious month”翻译为“痛苦的日子”,并没有直译成“痛苦的月份”。我们常常会在诗歌翻译中看到,译者会将“month”“year”“day”等词翻译成更加抽象更加具有诗意的一个词“日子”,这是诗歌翻译的一大特点,译者在理解全文的过程中要始终记住译文要贴合诗歌行文的风格,简短而浪漫,清秀而深刻。斯坦纳阐释学理论中提到的理解即翻译,首先,是出于对原文内容和格式的理解。其次,译者要分析和融入对两种语言自身的特点。在汉语中,“日子”一词的含义是广阔的,它既可以包含一天、一个月,也可以包含一年。它指的是日常时间的宽度和深度。在这种无限的时间宽度和深度中,诗意的浪漫得以显现。
  再比如,在另一首诗中,济慈写道:“Since I was tangled in thy beauty’s web”。直译的话意思是“自从我被你美丽的网缠住了”。但是“tangle”一词本身就是“缠结”的意思,强调了诗人被对方的美丽所迷住,如果将“美丽的网”照搬翻译,整个诗句显得生硬而尴尬,译者就在此处做了取舍,将其翻译为“自从我被你的美所纠缠”。这样既不会失去诗歌原本想要表达的意思,又在诗歌风格方面得以升华,变得更加简洁,干脆爽利。
  翻译济慈诗歌的译者努力使济慈诗歌的清丽风格尽情展现,这一切诗意都是取决于译者理解的结果。正是译者的理解与阐释,读者才能更加深入地跟随译者体验济慈诗歌中的爱,体会其中的悲伤和喜悦。因此,理解这一过程在诗歌翻译中尤为重要。
  四、济慈对中国诗歌译介的影响
  诗人济慈是杰出的英国诗人之一,浪漫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而当时的英国在科学、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等各个学科方面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英国诗歌更是英国文明发展史上较为辉煌的一笔,许多中国作家譬如老舍、钱钟书、徐志摩等都曾前往英国学习深造,无疑,济慈诗歌对中国作家影响深远。例如,徐志摩的诗歌中常常会看到济慈诗歌的影子,诗句清新、隽美。早在清末民初时期,英国文学作品就大量翻译成了中文。20世纪初,新月派在中国流行,成为中国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闻一多、徐志摩、卞之琳、孙大雨、梁实秋等都是新月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新月派的出现推动了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在中国的译介,其中济慈的诗歌广受中国诗人和翻译家的喜爱,赵景深曾在1931年就翻译过济慈的《夜莺颂》,朱湘、徐志摩等人也都翻译过济慈诗歌。在中国诗人的诗歌中我们能看到济慈诗歌中的浪漫主义深深影响了诗人及其诗句。
  五、结语
  济慈诗歌在中国的译介推动了中国诗歌风格的发展,鼓励了更多的中国诗人拿起笔来通过诗歌抒发情感反映历史,在此基础上也推动了中国对英国诗歌的研究。在翻译英国诗歌的过程中,中国翻译家结合汉语自身的语言特点发展翻译理论,深化我国翻译理论的研究和发展,对文学、哲学、社会学等各个学科都做出突出贡献。我们为济慈诗歌中的浪漫与真实动容,同时也感谢广大翻译工作者坚持不懈地翻译和研究济慈诗歌,使济慈诗歌在中国广袤的大地上开花。
  参考文献:
  [1]方华文.20世纪中国翻译史[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5.
  [2]冯庆华.文体与翻译[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3]惠宇.新世纪汉英大词典[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4]李淑玲.济慈诗作在中国的译介、影响与研究[J].社会科学论坛,2010.
  [5]陆谷孙.英汉大词典[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6]卢炜.跨文化语境下的济慈诗歌中译[J].东方翻译,2015.
  [7]乔治.斯坦纳,庄绎传编译.通天塔:文学翻译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1987.
  [8]GEORGE S.After Babel:Aspects of Language and Translation [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9]王佐良.英國诗选[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
  [10]翟赫.试论翻译文学的价值:以“意象派”的出现和济慈研究为例[J].鸡西大学学报,2009.
  责任编辑:景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3227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