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二仙”文化流布与小南村二仙庙价值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岳莉培

  摘要:“二仙”—乐氏二姐妹是晋东南地区特有的地方性神灵,北宋时期受到宋徽宗敕封,将姊妹二人加封为“冲惠”“冲淑”仙人,赐庙号“真泽”。文章以晋城市泽州县小南村二仙庙为例,结合实地调查,对“二仙”信仰进行了梳理,并对小南村二仙庙的建筑及碑刻做了初步的研究与记述。
  关键词:陵川;“二仙”;建筑
  《礼记·祭法》曰:“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纵览两千多年的古代社会,对于封神立祀的国之大事,历朝历代均以此为标准,似乎对身份地位、性别出生并无偏颇,官方祭祀体系同样讲究天人合一、阴阳相合。
  1“二仙”信仰的起源与发展
  “二仙”—乐氏二姐妹,是晋东南地区特有的地方性神灵,北宋时期得到了朝廷认可,受到宋徽宗敕封。查诸碑刻、县志,对于“二仙”的身世有三种说法,其中一种说法是“二仙”为晋朝时期陵川人,先世家陵川商微子之后。“二仙”信仰源起于唐,发源自壶关、陵川紫团山区。晋东南地区特指长治、晋城两市辖区,留传在这里的二仙庙以壶关、陵川为中心,遍布高平、泽州、长子等县(市)。
  1.1“二仙”信仰的相关记载
  汇集碑刻史料,关于“二仙”的早期(唐、五代、宋)碑刻记载离不开祈雨和佑战。对其最早的记录是由进士张瑜所撰,勒石于唐乾宁元年(894)的《乐氏二女父母墓碑》。碑文记载了“二仙”父母重葬时现五种祥瑞,并“二仙”应验,求之即雨,还将唐末战乱的平息也归功于“二仙”神威。因此可知,“二仙”信仰在唐末已兴盛。
  陵川县平城镇苏家湾村保留着一块勒石于后周显德三年(956)的《乐氏“二仙”圣德之碑》,记录了乐氏“二仙”的感应故事,同时又用大段篇幅为大周皇帝歌功颂德。
  陵川西溪二仙庙保留着赵安时撰,金大定五年(1165)《重修真泽二仙庙碑》,碑文完整记录了“二仙”的传说:真泽“二仙”圣迹于陵川县北,地号赤壤,山名紫团,洞吐紫气,团团如盖。故称之为紫团洞。姓乐氏,父名山(小)宝,母杨氏,生二女。二女出生之日均与释迦牟尼有渊源。生俱颖异、来同凡人,静默不言,七岁方语,出口成章,合乎规矩,方寸明了,触事警悟。继母李氏,暴虐嫉妒,单衣跣足,冬令采茹,泣血浸土,化生成一筐芒苣,继母仍发怒,又令拾麦,无所得,畏惧继母淫威,仰天号诉。忽降黄云,妹妹腾云,又降黄龙,姐姐乘龙而去。两姐妹换仙衣戴宝冠,伴仙乐升天庭,成仙时,姐姐十五岁,妹妹十二岁。同时此碑刻还记载了“二仙”能兴云致雨,凡有感求应而不拒的感应故事。记述了金皇统二年(1142)夏四月,县境干旱向“二仙”祈雨,应验有灵,甘雨滂霈一事。此外还记录了北宋徽宗崇宁年间(1102—1106),在一次宋朝对西夏用兵的战争中,宋军粮草断绝,被困军队被二女舍饭救度,饭瓮虽小,取之不尽。经过一番访问考证,朝廷访得两个女子是“二仙”所变,宋徽宗便将姊妹二人加封为“冲惠”“冲淑”仙人,赐庙号“真泽”。
  1.2“二仙”信仰盛行的社会根源
  晋东南地区古称“上党”,此处山高地贫,水资源紧缺。在古代,百姓因干旱所迫,渴望一种祈雨灵验的地方信仰来保障日常生活。因此,向“二仙”祈雨应验的相关记载,见之于诸多碑记。
  唐末社会出现动荡,五代更是战乱不断,晋东南地区守太行要冲,为兵家必争之地,此地自然会屡受战争袭扰。到了宋朝,边患不断,连年征战军费开支巨大,政府对钱币的需求量增大,在泽州设有钱监。人力、财力在战争中消耗,人民深受其苦,也渴望一种地方信仰来实现和平稳定的生活,因此在碑刻记载中出现了“二仙”助战的诸多文本。“二仙”的出现,同时具备该地区老百姓对“祈雨”“和平”两方面的心理需求,使之在当地快速发展。后来,求子、问病等祈福内容也被列入其中。
  宋代朝廷笃信道教,宋徽宗崇宁四年(1105)赐二仙庙号“真泽”,政和元年(1111)又敕封“二仙”为冲惠真人、冲淑真人,提高了“二仙”的地位,视其为官方认可的祭祀正统,将“二仙”信仰推至顶峰。金元时期,“二仙”信仰蓬勃发展。明清时期,新儒家学说“程朱理学”“心学”先后成为朝廷正统,这时的“二仙”信仰被植入了孝文化的内容,“二仙”信仰仍在当地延续但没有太大的发展。
  2小南村二仙庙的价值
  小南村二仙庙位于山西晋城市泽州县金村镇,创建年代较早,这里完整保留着近千年的宋代建筑、彩塑和精美的宋代小木作天宫楼阁。
  根据庙内保存的宋代《新修二仙庙记》《二仙庙记》碑刻记载,小南村二仙庙初创于宋绍圣四年(1097)五月,正殿建成于宋政和七年(1117)秋,以后历代均有增建和重修。
  2.1建筑布局与形制
  二仙庙坐北朝南,共二进院落。向着西南开庙门,进门就见一个宽敞的院落,最南面是一座戏台,东西厢房均为现代仿古建筑。两进院落中间由二道山门隔开,山门两边设耳房,中门紧闭,从两边掖门出入。二道山门屋檐上的脊刹、脊兽工艺精美,圭角稳坐一位身形威武、面目狰狞的武士。进掖门方觉别有洞天,明清宋代古建一线排列,后院中轴线依次为二道山门、乐厅、献厅和正殿,正殿两边是垛殿,东西两侧为厢房。
  二道山门与正殿之间为乐厅与献厅。乐厅面宽三间,装饰古朴简洁。在乐厅东西墙看到两块清代碑刻,分别与取水祈雨、迎神赛社有关。献厅面宽五间,东墙砌民国流芳碑,北面的四根木柱彩绘四条巨龙,色调笔法同正殿外梁架、斗拱彩绘相仿。清嘉庆十八年(1813)《重修前庭碑序》记载了重修献厅一事。
  正殿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歇山顶。“殿阶三尺,效尧庭之遗基;台甃九层,同楚宫之玉砌。”檐下硕大的斗拱采用宋代流行的建造形制,偷心造、计心造、鸳鸯交首等均在宋《营造法式》中有记载。正殿两侧屋檐下各立一块保存完好的碑刻,西边为勒石于政和七年(1117)的《新修二仙庙记》、东边是勒石于大观元年(1107)的《二仙庙记》,两块碑刻相互佐证,完整记录了二仙庙的创建经过。殿前廊下东边石柱上有宋建中靖国元年(1101)信眾施柱题记。正殿两边是垛殿,东垛殿敬龙王,西垛殿敬关公。
  东西厢房各十间,根据东厢房最北端石柱题记记载,11根石柱均为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更换。并依据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重修“二仙”观高禖祠三曹殿西陵祠五道殿碑记》记载得知,东厢房的十间殿宇曾划分为四个区域,分别供奉高禖、三曹、西陵和五道众神,殿前每对石柱均以对联的形式题记,赞颂所奉神灵。
  “……则不但庙貌焕然,气宇轩昂,而农村教育亦可藉以栖息,培育英才,是一举而数善备焉……”出自嵌于西掖门西墙民国二十六年《重修“二仙”观正副山门暨两下耳房东西厦碑记》,这一现象符合民国时期“庙产兴学”的政策。新中国成立后,东西厢房也曾作为校舍使用。当时,东厢房是学生宿舍,西厢房被改建为教室。
  2.2天宫楼阁式的帐龛
  正殿内造型精美宋代小木作基本符合《营造法式》佛道帐的标准,造型设计和天宫楼阁双杪三下昂八铺作斗拱的运用却突破了《营造法式》所规定的标准。上层是天宫楼阁,与下层神龛并不在同一个立面,两者由东西两侧的过渡性廊屋连接,从而形成三个立面。天宫楼阁东西两边的配楼是高高的阙台,连接阙台的是一座横空架设的廊式虹桥,虹桥正中有楼阁。在阙台的支撑下虹桥楼阁呈腾空之势,恍若天宫。小木作整体施彩绘,色泽淡雅,颜色以金、绿、红为主。“二仙”端坐于木制神龛之中,四周站立着的侍女、女官、男仆均为宋代塑像。神台正中是一方勒石于宋崇宁五年(1106)《“二仙”铭记》碑刻,叙述了社众谢恩立铭之事。
  2013年至2015年,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对这座小木作帐龛进行了详细勘察与科学实验,证实这座帐龛为北宋末期作品无疑。
  小南村二仙庙不仅是“二仙”信仰的载体,更是宋代大木作和小木作建筑的杰出代表,对研究地方营造技艺和科技水平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3895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