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从曹操墓看曹魏薄葬风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杨潇雨

  摘 要:在秦汉帝王“厚葬”“事死如事生”观念的影响下,曹操作为乱世英雄却选择薄葬。曹操高陵“因高为基,不封不树”广为人知,并引领曹魏时期乃至魏晋时期的薄葬风潮。曹操生活中尚俭戒奢,死后丧葬从简。将考古发现与史籍所载结合起来,研究曹操在薄葬风潮中所起的引领作用,窥探薄葬风潮,意义在于丰富中国古代葬制、葬俗。薄葬作为曹魏时期兴起的丧葬方式,虽然之前已有薄葬思想,但作为制度大规模推行在中国历史上是首次。在特定历史背景与社会环境下产生的薄葬风潮为我们研究社会礼俗、丧葬观念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思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关键词:曹操墓;薄葬风潮;曹魏时期
  在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时就出现了薄葬思想,到两汉时多位皇帝也曾提倡,但薄葬从未形成风潮,相反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很长时间内厚葬作为丧葬制度的主流存在,积累了不少社会弊端,本文以曹操高陵为例进行探讨。曹操作为曹魏政权的实际开创者,作为一代枭雄,备受学界关注,其下令薄葬也第一次让相对于两汉厚葬而言的薄葬成为一个时代的制度存在并流行。曹操推行薄葬丰富了社会丧葬方式,具有极强的代表性,对研究我国历史时期社会习俗制度有重要意义。随着曹操墓与其他两汉时期诸侯王墓的发掘,考古资料逐渐丰富,有充足的论据可以进行对比例证,从实际文献中对社会丧葬礼俗的记载与墓葬形制出土遗物对照,真正做到考古成果与历史文献相对应。在东汉末年到三国魏晋时期,国家由繁盛走向衰落,由统一走向分裂,社会生产停滞,在此背景下往往会产生大变革、大动荡,由于战争被迫进行的民族融合,对社会习俗也产生了重大影响。研究薄葬风潮对我们探寻乱世中社会习俗变迁有重要参考作用,也是丰富中华文明内涵的重要一点。
  1 曹操墓形制、规格、随葬品皆显示为薄葬墓
  将与曹操同身份的墓葬与曹操墓进行对比,能够清晰地看出曹操墓薄葬的事实,将历史学与考古学结合起来,真正使用“二重证据法”。安阳市西高穴二号墓①位于西高穴村,西依太行,北临漳河,南倚南岭,地势较高,距西门豹祠7000米。西高穴二号墓坐西朝东,未发现封土,平面呈甲字形,为多室砖室墓,墓道位于东侧,由墓道、木门、甬道、前后墓室及东、西四个侧室组成,总长60米。斜坡墓道39.5,上口宽9.8米,底部宽2.7米。墓门为砖抱双券拱形门,外券四角攒尖顶,青石铺地。
  发掘汉诸侯王墓50座,东汉有8座,其中晚期3座、中期3座、前期2座,从西高穴二号墓、山东济宁东汉墓、长沙砂子塘西汉墓、曲阜九龙山汉墓、河北定县北庄汉墓、河北淮阳北关一号汉墓、河北定县43号汉墓等的发掘报告对比来看,大多数两汉时期诸侯王墓都有地上封土,棺椁内以玉衣为葬具,多金属制品、玉制品,并且这些墓葬都有被盗掘的经历,曹操墓中模型明器数量少且简朴,随葬陶器都为素面,没有纹饰,不施彩绘。值得注意的是,在墓葬被盗扰严重的情况下,随葬品的多寡不是判断墓葬是否薄葬的决定因素,墓葬形制、地面建筑才是最直观与最明显的标准。
  曹操墓出土器物从数量上看不少,但多为陶器,一些玛瑙等饰品为日常服装中的配饰,与曹操身份相比,可以称为薄葬。将曹操墓和其他同等级诸侯王墓进行对比,比如彭城王、中山王等墓葬皆有封土,也有诸侯王凿山为墓,这也是封土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并且诸侯王级别墓葬中多有玉衣片,表现其多用玉衣为葬具,在随葬品方面曹操墓中多陶器和军事用铁器,这些器物可看作是曹操日常生活中使用过的物品,而非专为陪葬所另新制的明器,这一点从出土石牌中的“常所用”即可得知。曹操墓中也有井、磨、仓、灶之类的模型明器,但皆素面,是当时丧葬器物组合的定制,并无不妥。反观其他诸侯王墓中多有精美漆木器,陶器也多绘有纹饰,车马器、装饰物等数量众多,葬具方面也成套出现,说明墓主人为自己准备了一套下葬用品,虽不一定属于厚葬,但绝不是薄葬,原因就在于地面上的封土堆。由于盗墓之风屡禁不止,地上有明显封土的墓葬几乎都被盗墓贼洗劫一空,经历朝历代的盗掘,有价值的金银玉器大都流失,只有陶器等价值不高的随葬品幸存,所以不能完全以随葬品数量的多少判断薄葬与否,一些墓葬被破坏的程度越高,可能其随葬物品的种类与奢侈程度越高。同时仅凭出土随葬器物的多少不能断言一个墓葬是厚葬或是薄葬。
  曹操明白治理国家需要的不只是没有战争的安定社会,更需要良好的社会风气,官员、皇室、贵族的表率作用是最能够影响人民的,所以曹操实行薄葬最明显的特征便是“不封不树”,不起坟丘,不大费周章,从而自上而下地做出改变。我们需要特别强调曹操有着超于普通诸侯王的地位,地位虽高但其墓葬却与两汉诸侯王墓相差甚远,从没有地上封土到随葬品简单,都彰显曹操墓薄葬的真实性。那么,作为一国政权的奠基人,曹操为什么要实行薄葬,薄葬又是如何形成风潮的,薄葬制度对当时社会形成什么影响等问题都是值得我们深究的,还需考虑当时战乱,军队要行军打仗,就少不得跋山涉水,随着军队从南到北、由北到南,各民族不断交流融合,社会习俗交融,各地的思想和信仰也交互相通,这也使社会习俗也渐渐融合、同化,佛教、道教思想也渐渐交融。佛教主张轮回因果,“孝”的伦理思想在佛教很少涉及,也不存在扫墓祭祖的规矩,此外道家则尊奉老庄“无为”思想,墨家“强本节用”的思想也受到推崇。当时社会主流思想便是及时行乐,这在建安文学中多有体现,所以在普遍选择薄葬的时期并形成風潮也是大势所趋,是必然的选择。当然少不了统治者的表率作用和大力推行,并形成有文字的规定,它们都是薄葬能够贯彻执行的重要原因。
  2 厚葬与薄葬特点
  厚葬的特点主要有二:一是长丧久葬,二是“事死如事生”。长丧久葬,表现在帝王的预修寿陵制度上。“事死如事生”的厚葬表现就是大、多、广,即丧礼规模大、陵冢坟丘大、墓地范围大、衣敛服饰多、随葬明器多、墓主身份广。①《汉书·游侠剧孟传》:“孟母死,自远方送丧盖千乘。”②汉代厚葬的表现形式由地上建筑和地下设施组成,地面上有高大封土或直接以山为陵,有树碑,有用于祭奠的祠堂、神道石刻等。东汉时厚葬之风表现为在地上建家立祠,设石柱、石兽,地下建豪华的砖石多室墓,绘壁画,设画像石,随葬物品丰富华丽。《后汉书·礼仪志》载:皇帝死后“黄绵堤增金缕玉押如故事。”“诸侯王、列侯、始封贵人、公主亮,皆令赠印玺、玉押银缕,大贵人、长公主铜缕。”③曹操墓大大简化了秦汉时的规模与程序,地面上的标志被废除,只保留地下部分,随葬品不再包含模型明器,也不再使用玉衣。   所谓“不封不树”“薄葬”是指禁止以前盛行的高大坟丘、神道、寝殿、碑刻等,随葬品要简约。④曹操墓没有醒目的地面建筑,以日用之物随葬,没有明器、玉衣,地下墓室相对简化。到曹操这里不再使用玉衣的原因是没有多余的社会资源来制作昂贵的玉衣,这也是曹操想建立一个新政权所做的有别于前朝的一点。
  在笔者看来,讨论曹操墓是否真正薄葬需要注意薄葬的标准。首先是否与身份相称、僭越与否、是逾制还是降级。安史之乱时就有降级现象,乱世中因礼崩乐坏,葬制容易混乱。除了考虑身份,比如皇帝、诸侯王、列侯、大臣品轶,还需考虑是否封赏。其次要考虑时代背景、统治者是否提倡薄葬,西汉文帝虽提倡薄葬但未形成风俗,曹魏时期形成风俗,与当时社会经济、人民与统治者生活是否富足有关,与当时社会流行思想也有关。最后就是随葬器物丰富与否及随葬品的纹饰、材质等,墓葬形制是否与身份匹配,即形制是否相配、随葬品是否相配。但有些墓多遭盗掘,无法准确掌握资料。所以需要参考文献记载的礼仪志、风俗志、人物志,可看薄葬是否提倡、是否贯彻,這样才能真正做到“二重证据法”。薄葬与厚葬并不是两个极端,厚葬的丧礼、随葬品可以很少,薄葬的丧礼、随葬品可以很多,都是相对于身份地位而言的。薄葬并不完全意味着随葬品极少、葬制简陋、完全没有地面设施。以曹操墓为例,其略高于诸侯王级别的墓葬形制显示出曹操的身份,礼制合理且不僭越,地面没有封土也没有凿山节省了人力、物力,随葬种类齐全但丝毫不华丽,造成这种的原因除了当时战乱经济凋敝之外,也因曹操认识到厚葬不利于社会安定,于是下决心推行薄葬以扭转两汉厚葬的风气。
  3 曹操薄葬思想及影响
  薄葬思想直接来源于墨家节葬,百家争鸣时墨家主要思想为“尚俭”,《墨子·节葬下》中有“若人厚葬久丧,实不可以富贫众寡,定危治乱乎,则非仁也,非义也……故古圣王制为葬埋之法曰:棺三寸,足以朽体;衣衾三领,足以覆恶;以及其葬也,下毋及泉,上毋通臭垄,垄若参耕之亩,则止矣。”①已经有“不封不树”的雏形。
  曹操推行薄葬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推行薄葬的念头从未改变过,推行薄葬的理由分别为以下几点:一是战乱导致经济凋敝、民不聊生,这是大的时代背景,是曹魏薄葬的根本原因;二是汉末盗墓之风盛行,不仅是军队盗墓,平民百姓也盗墓,盗墓是分割国家后各地统治者搜刮聚敛财富最简洁有效的途径。在袁绍讨伐曹操的檄州郡文中提道:“又梁孝王,先帝母弟,坟陵尊显,松柏桑梓,犹宜恭肃,而操率将校吏士亲临发掘,破棺裸尸,掠取金宝。至令圣朝流涕,士民伤怀。又署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过堕突,无骸不露。”《吴书》中“吴景帝时,戍将于广陵掘诸家,取版以治城,所坏甚多”,说明有势力的一方霸主在破坏前朝墓葬的同时,也将他人墓葬中的随葬品据为己有,毫无避讳与敬畏。曹操自己本身也是指挥盗墓的行家,为什么所盗之墓尽是贵族墓,正是因为地面上高大醒目的封土与碑刻,这些封土与碑刻让盗墓活动变得十分有针对性,曹氏家族在盗墓活动上本就“臭名昭著”,他们自身最能体会到墓葬被盗后的惨剧,甚至可能尸骨无存,并且墓葬被盗会破坏“风水”。在玄学谶纬盛行的影响下,曹氏家族格外重视自身墓葬,为了在未来不会重蹈覆辙,曹操一方面参照诸侯王身份规格下葬,保有诸侯王的体面与地位,一方面展示出自身节俭、不愿铺张浪费,以此能够赢得世人的好感,这也成就了曹魏时期的薄葬风潮。
  薄葬风潮盛行一时,作为历史时期新出现并形成潮流的丧葬方式,对我们研究历史上的社会生活、礼俗制度有重要的意义。曹魏皇室的薄葬本身就是一种对各级官吏以及大、小地主丧葬的制约力量,而且各级地主、官吏中的有识之士力主薄葬,比如司空王观薨于家,“遗令藏足容棺,不设明器,不封不树”。侍中高堂隆卒,“遗令薄葬,殓以时服”。中山恭王曹衰,“吾既好俭,而圣朝着终诰之制,为天下法。吾气绝之日,自殡及葬,务奉诏书”。太中大夫韩暨临终言:“夫俗奢者,示之以俭,俭则节之以礼。历见前代送终过制,失之甚矣。若尔曹敬听吾言,殓以时服,葬以土藏,穿毕便葬,送以瓦器,慎勿有增益。”等等诸如此类,足可见曹魏薄葬推行不止存在于官吏、贵族阶层,百姓也竞相薄葬,加上曹魏政权休养生息的民生措施,使社会民生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薄葬制度不仅扭转了厚葬奢侈的风气,缓解了社会压力,也抑制了猖狂的盗墓之风,虽然曹操墓依然被盗掘,但其“不封不树”已经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不然也不会出现“七十二疑冢”的戏说了。
  4 结语
  “高陵的出土文物,证实了曹操其人有通达的个人素养,他身体力行开一代丧葬风气之先,一扫两汉以来奢靡的丧葬习俗,在魏晋南北朝三百多年的陵墓制度中、文化的时代性上,不经意间我们都能看到曹操主政期间建安文化的影子。曹操的贡献不仅局限于丧葬制度的节俭上,在社会文化特质的重构上也是居功甚伟,曹操的作为,影响后代社会文化的发展路径”。②古代帝王的薄葬历来以“不封不树”作为十分重要的内容与标志,让活人能够看到死者的薄葬,不封是最直观的,实际上也是被古人视为最重要的薄葬内容。丧葬形式的规范化和制度化是古代天道与人伦观念的反映,也是整饬社会秩序的重要途径。③从地面设施到地下空间,曹魏薄葬都已经与汉代厚葬的模式不同,地上没有标记性建筑,地下“事死如事生”的作用减弱,只作为埋葬用的空间,这种变化不只是葬制的简化,也是薄葬风潮兴盛在特殊社会背景下人们生活礼制转变的一个方面,影响深远。本文分析了曹操选择薄葬的原因,在讨论薄葬与厚葬标准的基础上,通过对比汉代诸侯王墓与曹操墓,直观地得出曹操墓是薄葬墓的结论。最后简述薄葬经推广形成风潮产生的深刻影响,得出曹操墓是薄葬墓且曹操对薄葬形成风潮有重要推动作用的结论,填补了曹魏薄葬的相关研究成果,不足之处,请多包涵。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3945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