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探访雁门关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宏川

  从云岗石窟参观出来,返回太原途中,由于时间尚早,在导游的建议下,大家决定拐道去雁门关看看。
  通往雁门关的是恒山山脉大狭谷中的专用公路,两侧峰峦错耸,幽曲静谧。正值7月上旬,南方已是酷热难耐,而这里却纷纷扬扬下起雨,透着些许凉意。大约一个小时,车驶进一个简易停车场,导游说已经到了雁门关景区。透过车窗望去,停车场一侧有一条宽大但干涸的河床,裸露着被河水冲刷得玲珑剔透的岩石,跨河新建了一座颇有气势的拱桥,在简朴陈旧的环境中格外醒目。几位先下车的游客又纷纷跑上车,连声叫冷,拉箱开包找外套。关道上的风很大,大家两三人挤一把伞,跟着导游,沿青石板路跌跌跄跄向前,路的左侧有零星破败的低矮民房,有些明显废弃的院落成了留守村民的羊圈。导游告诉大家,村子就叫雁门关村,因为当地自然条件太艰苦,大多村民都迁走了,目前仅存20多户人家,都是当年守关人的后裔,主要以养羊为主。遗憾的是,我们没有遇见一个村民。
  导游边走边介绍,雁门关有北、西、东三道门,西、北两门之间的瓮城面积虽小,但对于守关御敌却是非常重要,最后一道关门面东而开,又称“天险门”。
  古人曾把万里长城上的九座名关称为九塞,雁门关正好位于中部要冲,“天下九塞,雁门为首”,正所谓“得雁门而得天下,失雁门而失中原”,因此,雁门关被称为“中华第一关”。雁门关建筑多于战火中被毁,现在的雁门关关城仅存东门、西门、小北门三个门洞和靖边寺遗址前的一对石狮、一副石旗杆、一块明镌李牧碑石,以及寺后的数株青松。
  大家冒雨径直来到筑有关楼的东门,经过城门洞时,导游指着地面厚长青石板上一条条清晰深凹的痕迹说,这些都是古时战车和商人货车车轮辗轧形成的,可见,当时雁门关来往的人车之多。出了城门洞,视野豁然开朗。极目远眺,莽莽苍苍,断断续续的长城与雁门关浑然一体,脚下的道路一直延伸到目不可及的远方。导游说,整个恒山只有这么一条大狭谷,是进入中原的必经之地,守住了这里,就如扼住了咽喉。2000年来,在雁门关,较大规模的战争发生了1000多起,早在战国时期,为防止匈奴入侵,李牧曾率军驻守雁门,使胡人数十年不敢来犯。秦灭六国之后,大太子扶苏和大将军蒙恬也被派驻这里戍边屯垦。汉朝名将卫青、霍去病、李广,唐朝名将薛仁贵、郭子仪都曾驰骋雁门,出生入死。在烈烈燃烧的战争火焰里,最为耀眼的还是北宋杨家将精忠报国、英勇抗辽的故事,直到今天,这些悲壮的故事还在当地百姓中流传。一时,我仿佛听到了冷兵器时代金戈铁马、战马嘶鸣的壮烈,仿佛看到了昔日商贾穿行、军旗猎猎的盛况。
  进入关楼内,发现现在的关楼看似二层,却是不能上楼的。历史上,东、西两座关门上都曾建有关楼,抗战时期已被日军焚毁。我们现在所处的东门关楼是代县1979年重修的,当时因为经费不足没有修上楼的楼台,关楼两侧的长城也没修起来。2001年,雁门关作为明朝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雨越下越大,天也渐暗,容不得我们细看,大家只有匆匆朝停车场返去。和雁门关短暂的亲近,令我陷入久远的怀想无以自拔。归途,我连连回首,渐行渐远处,远离战火的雁门关如一位蹲缩在墙根的老人,微合双眼,任凭风吹雨打,于暮色苍茫中独自睡得那么安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23962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