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人格是一面镜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文 戈

  闻敏的一篇《吕荧――唯一敢为胡风申辩的人》,让我感到震惊,在那个知识分子自相践踏的年代,吕荧的存在,为这个苦难的民族挽回了一点点尊严。吕荧这个名字将和陈寅恪、顾准、张中晓等人的名字一起刻在历史的纪念碑上。
  许觉民、涂光群、李希凡、蓝翎等众多在场者的回忆都提到了张光年,当吕荧发言:“胡风不是反革命,他的问题是理论上的,不是政治上的。”话未说完,“张光年很凶的,高呼口号:‘不许为胡风反革命分子辩护!”’对此,张光年尽管不无轻描淡写:“我突然站起来,向正在发言的吕荧同志提出质疑。”但也承认“整个儿是个人迷信,执行上面的决策……吕荧同志我不熟,很对不起他。”舒芜则是另外一种态度,他称吕荧站出来“不过是个小插曲。蛮有戏剧性的。”显然带有“看戏”的心态。在场的文人无不认为吕荧是个“书呆子”,“离现实太远。”
  在那些聪明人看来,随波逐流、见风使舵乃至落井下石才是识时务者,吕荧只是个“笨拙”的异类,是个不合时宜者,是个远离现实的“书呆子”,也正因为如此,他成为唯一为胡风辩护的人。“胡风不是反革命,他的问题是理论上的,不是政治上的。”这声音如在耳畔,穿过时空,刺痛着每一个人。
  1955年,只有他公开说出了这句话。这不是什么学问,不是什么创作,但这句话的分量远大于吕荧作为学者、美学家、翻译家的全部作品,仅这句话就足以载入史册,激动后人。那是人格的力量,在历史的天平上,一头是吕荧一个人,他让另一头其他的文人失去了重量。我由此懂得历史往往不是“聪明人”书写的。
  
  编辑 张金余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29959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