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生命的隐痛和亮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全民

  从1967年开始到世纪末,整整三十多年的时空跨度,电影讲述了一个普通家庭悲欢离合的故事。
  这是所有文学艺术惯用的手段,他们喜欢从一个很小的视角切入,就这么一个家庭和几户邻居,就这么几个人物,而背后的时间可以拉得很长。他们就这样来表现人性和时代背后及深处的那些隐秘的东西,而这样的刀口,有时比起那些宏大的叙事模式来说,反而切入得更深。
  如果看过张杨的电影,譬如《洗澡》,你也会对同样是张杨执导的这部电影从一开始就表现出来的那种压抑有所心理准备。
  刚开始那个年代的荒谬和冷酷,儿子张向阳与父亲张庚年之间近乎一辈子的冲突,使得这部电影的叙事在很长时间内无法让人的心情舒展开来。除了院子里父亲张庚年种下的几棵向日葵,给影片埋下一点希望的伏笔;除了从干校改造回来与妻子别离十年的张庚年在床上和妻子温存的那几个镜头,但只是这燃烧着人性烈火的劫后温存也被醒过来的儿子打断,儿子冲到父母的床前,面对着从出生不久就未见过面的陌生的父亲,他充满敌意地嚷道:“你为什么欺负我的妈妈?”
  这种敌意从那刻起,就一直没有消除过。而后,在剧团工作会画画的父亲为了管教淘气的儿子,决定让儿子画画。而儿子就用手指自残、逃学、在公园里卖贺年卡攒钱准备坐火车南下做生意来进行反抗并借此摆脱父亲的束缚。
  也许,父子之间的冲突本身就是一种人性深处化解不开的宿命,谁也会遭遇,谁也会纠结。
  直到电影中那个冬天在公园里结冰的湖面上滑冰的女孩出现,电影才有了一段鲜明的亮色。爱情,总是所有电影中最激动人心的地方。那个女孩戴着红线帽,围着红围巾,舞姿优美。那抹红色在雪白的冰面上在灰暗的世界中是那么醒目。那是生命的亮色。她的名字叫于红。
  在公园里卖贺卡的少年张向阳,一下子被那女孩迷住了,他拿出了他的速写本,画下了那女孩最优美的每个瞬间。那抹红色,唤醒了张向阳心中的无限柔情,像阳光一样,融化了他一贯叛逆冲动的坚冰。他从小拒绝但又不得不学的画画在这最动人的时刻却为他人生中最华美的抒情提供了条件。
  但事实上,最后真正走进一个男人生活的往往不是生命中第一次遇见并一见钟情的女孩子,最后和张向阳结婚并生下孩子的不是于红,而是韩静,一个同样美丽的女孩子,只是沉默寡语。张向阳和于红的爱情,由于父亲的干预,就像于红腹中怀上的胎儿,没多长时间,就被迫流产了。
  爱情在这部电影中,并不是主题,而是插曲。
  解读这部电影的线索还有很多。譬如父亲和同一个剧团的邻居刘叔叔之间下了一辈子的那盘棋,就把两家人的历史恩怨纠缠在一起,直到最后父亲的一招绝杀,使得这盘棋有了个结局的时候,刘叔叔才一个人在被即将拆迁的胡同院落的旧房子里无限复杂而又无限孤寂地离开这个让他一直背负着很大心理包袱的世界。譬如开头儿子张向阳的出生到结尾张向阳儿子的出生,前后呼应,预示着一个生命的轮回,既是起点又是终点,之于恩怨,之于时代。譬如那画画,张向阳一开始拒绝的东西,最终却成为张向阳表现生命和伦理思考并借此一举成名的存在方式。譬如,三个十年的跨越,把时代转换和突变后那种失落和觉醒刻画得震撼人心。
  还有向日葵,从开头父亲在院落里种下的向日葵,到影片结束时张向阳画室门口出现的那盆向日葵以及远方的那大片大片的金黄色的向日葵,都会让我们的思考深深地陷入到电影中去,欲罢不能,欲言又止。
  我们只是感到自己在灵魂的深处隐隐作痛,但又没让你绝望,而是让你看到生命的亮色。
  影片信息
  片名:向日葵
  导演: 张杨
  编剧: 蔡尚君 / 张杨 / 霍昕
  主演: 孙海英 / 陈冲 / 王海地 / 张凡
  类型: 剧情 / 爱情
  制片国家/地区: 香港 / 中国 / 荷兰
  语言: 汉语普通话 / 英语
  上映日期: 2005-09-10
  片长: 127分钟
  又名: Sunflower
  【责编/九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37412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