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从转换生成角度分析英语句法歧义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于艳

  [摘要]英语句子存在很多歧义现象,从而使得言语交际过程中产生很多误会。因此,本文重点从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相关理论出发,探讨深层机构与表层结构的真正内涵及关系,希望能以此为出发点,探讨出一套新的方法帮助英语学习者深入了解歧义现象,掌握句法结构,从而达到更理想的言语交际效果。
  [关键词]转换生成语法 深层机构 表层结构 歧义
  [中图分类号]H31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2-0052-02
  Chomsky的转换生成语法(Transformational Generative Grammar),简称TG grammar。该理论随着时日的发展而日趋精密,成为目前西方最有影响的理论之一。他将句子分为深层结构(deep structure)和表层结构(surface structure),在句子由深层结构向表层结构转化生成的过程中施加一系列的操作手段或规则,其中包括七个子系统,又称七种理论,即:x价理论(x bar theory)、题元理论(θ-theory)、格理论(case theory)、管辖理论(government theory)、约束理论(binding theory)、界线理论(bounding theory)以及控制理论(control theory)。它们之间既互相独立又互相联系,汇成一个错综复杂的系统,制约着人类的语言。
  按原则来说,所有属于深层结构的NP1-Aux-V-NP2均可进行被动化转换,从而得到形式NP2-Aux+be+en-V+by-NP2,该规则包括三点:①改变名词短语的位置;②被动形式中第二个名词短语前加by;③动词的主动形式变成被动形式。
  “表层结构(surface structure)”来源于乔姆斯基(N.Chomsky)的理论,指平时看到的或听到的一种语言形式,根据一定的文法组织起来的一串词,也就是一般所谓语言的形式结构。深层结构是种抽象结构,强调说话者试图表达的意思。通俗点讲就是深层结构是言语者的心理认知,而表层结构就是言语者表达的具体形式。他们之间可以通过平行、并列、对应等不同形式经过投射衍生等进行转换。句法歧义(syntactic ambiguity)又称语法歧义(grammatical ambiguity)或结构歧义(structural ambiguity),是由于句法结构原因而造成的多义现象。当同一表层结构或表层结构的一部分具有不同的深层结构时就会产生歧义。(徐烈炯,2007)
  歧义现象是指一个语言片段可以做两种或两种以上语意理解的一种语言现象,是自然语言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例如:某句话里出现两个或多个同音异形、同音同形词或者语法、词汇、句法结构等就会使句子表达意思不明确,让读者模棱两可,影响人们的阅读和交流。英语句法歧义产生的原因分析如下:
  一、修饰语界限不清引起歧义
  英语中很多歧义句有时候是因为修饰语在句中位置或者修饰的范围不定而产生的,如下面这个句子就有六种不同解释:“The seniors were told to stop demonstrating on campus.”
  (1)高年级的学生在示威,校方在校园要求他们停止示威。
  The seniors were demonstrating and were asked,on campus,to desist.
  (2)高年级学生在示威,校方要求他们停止在校园中示威但可在其他地方示威。
  The seniors were demonstrating and were asked to desist on campus (although they could demonstrate elsewhere).
  (3)高年级的学生在校园示威,校方叫他们停止示威。
  The seniors were demonstrating on campus and were asked to desist.
  (4)有人在校园中示威,高年级生被要求去制止他们。
  People were demonstrating on campus,and seniors were asked to stop them.
  (5)有人在示威,高年级生在校园中被要求去制止他们。
  People were demonstrating and seniors were asked,on campus,to stop them.
  (6)有人在示威,高年级生被要求去制止他们在校园中示威(但他们可在别处示威)。
  People were demonstrating and seniors were asked,to stop them from doing so on campus (although they could do it elsewhere)
  二、从句关联词引发歧义
  如果英语句子从句部分由that引导也会产生歧义,因为它可以用做从属连词引导名词从句以及副词从句,也可以用做关系代词引导形容词从句。在引导从句时,关联词“that”还可以被省略。此外,它还可以是指示代词,指示形容词以及副词。譬如例句:The students complained to everyone that they couldn't understand.由于对that的不同理解就有如下几种解释:
  (1)The students complained to everyone about the fact that they couldn't understand.   学生向所有人抱怨他们无法理解。
  (2)The students complained to those who couldn't understand.
  学生向所有无法理解的人抱怨。
  三、省略引发歧义
  在英语使用过程中,为了避免部分重复使句子简洁流畅,句中某个部分或多个部分常被省略从而产生歧义。如:
  Kate loves her father more than her mother.
  (1)Kate loves her father more than her mother loves him.
  凯特比她母亲更爱她父亲。也可以理解为:
  (2)Kate loves her father more than her mother.
  和母亲相比,凯特更爱她父亲。
  四、词类理解偏差引起歧义
  词类理解偏差导致句子成分变化引起的歧义,如果一个同形异义词的几种意义在同一句中都能成立,那么不同学习者对该词在句子中的词类解读不同就会造成歧义。不同的词类在句中担任不同的角色,即句子成分。如:dress一词既可做名词又可做动词。但有时在同一句中既可理解为名词又可理解为动词,这样就会产生歧义。如:Please make her dress fast. 此句就有两种解释:
  (1)dress做名词:请赶快缝制好她的套装。
  (2)dress做动词:请让她赶快穿衣服。
  歧义是语言的一种普遍现象,首先占据主动地位的表达者应该在表达过程中注意歧义的消解,而作为接受方,可以在语言接受过程中,依据语境和交际的目的从歧义里做出正确理解的选择。
  从深层结构到表层结构的转换,要通过一定的规则来实现。这些规则包括短语结构规则和转换规则等。按照短语结构规则,一个句子(S)可以转换为名词短语(NP)+动词短语(VP)(规则1);然后,一个名词短语又可转换成冠词(Art)+名词(N)(规则2);一个动词短语可转换成动词(V)+名词短语(NP)(规则3)……按照这些规则,可以将句子“The boy will hit the ball”构成一运用短语结构规则可以把某些表面结构相同而深层结构不同的句子区别开来。例如,歧义句“They are cooking apples”,可以用不同的树形图来表示。在图2-a中,cooking是一个分词,它和系词are联系在一起,因而,整句的意思是“他们正在烹调苹果”。而在图2-b中,cooking是形容词,它修饰后面的名词,因此,整句的意思是“它们是正在烹调中的苹果”。
  转换规则是说明句子的深层结构与表层结构转换关系的规则。例如,我们可以把句子“The boy hit the ball”转换成“The ball was hit by the boy”。这种转换关系可用被动的转换规则来描写:NP1+V+NP2→NP2+Was+V+by+NP1。通过转换,相同的深层结构就可用不同的表层结构表达出来了。
  当学习者用表层结构或树形图都不能解释某些句子的歧义时,我们只能从语境中推测它应选择几种歧义中的哪一种解释。有时候歧义的产生可能只是由于句子或词组游离于一定的语境而造成的。如果将句子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根据上下文再借助常识和逻辑来判断,学习者就能准确把握该句子在特定的语境下的含义,从而自然而然就消除了句子的歧义。
  歧义是一种比较复杂的语言现象,存在于人类每一种自然语言中,在语言交际过程中,英语歧义句语义含混,模棱两可,妨碍人们准确互通信息,是语言交际的障碍。转换生成语法化简为繁,化繁为简,用一套明朗的规则方法帮助语言学习者正确理解英语语句,探讨怎样消除歧义现象,对语言理解、写作和翻译有着实际意义,对语言学理论的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傅友相.英语句法歧义分析[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2(7).
  [2]范丽群.从转换生成语法视角认知英语结构歧义[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5).
  [3]李湘群.英语句法结构歧义的认知分析[J].吉首大学学报,2008(6).
  [4]吴秀玲.转换生成语法对语言特点的描写[J].上海电力学院学报,1994(9).
  [5]徐烈炯.生成语法理论[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8.
  [6]俞如珍,金顺德.当代西方语法理论[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年2月.
  [7]张成材.转换生成语法评价[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
  1993(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41033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