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富二代刘松琳:独立创业成为商业领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齐人乔峰

  只用了8年时间就将企业打造成“中国培训业十大领导品牌”,年营业额达6亿,其本人被《财富》中文版评为“中国40位40岁以下商业领袖”。这就是刘松琳,一个80后的富二代。他远离家族企业,以羚羊跳跃般的独立创业经历,诠释着80后的个性、激情和经营创造力……
  三次出走,成就他创业前的历练
  刘松琳祖籍山东荣成,1981年出生于吉林省通化县抚民镇。刘家在抚民镇算得上首富,80年代“万元户”风光的时候,刘家的资产已过百万。但父亲却坚信“多读书不如早做事”,刘松琳16岁那年,父亲让学业优秀的他辍学到家族企业帮忙。
  到了家族企业,刘松琳与父亲的冲突就不可避免了。父亲雷厉风行,十分强势,对刘松琳动辄大发脾气。可刘松琳与父亲是同样的倔强、刚烈,父子二人针尖对麦芒,对着大吵的场景出现得越来越频繁。刘松琳辍学仅几个月后,因为一件小事,父亲大发雷霆,并骂道:“他妈的,你给我滚!”刘松琳愤然决然离家出走。父亲余怒未消,对着刘松琳的背影还大声说:“你要走,我的家产一分钱都不会给你!”
  刘松琳转过身咬着牙回应父亲:“我就是要饭,也不要你一分钱!”
  但刚离开家门不久,刘松琳就有点后悔了。以前他从没出过远门,离家后要到哪里去?如何生存下去?他一点也没有考虑过。但狠话已放了出去,倔强的他当然不会就此回头。思前想后,他带着身上仅有的四五百元钱回了山东老家。那里有他许多亲戚。
  回到老家,刘松琳才体会到,没有学历想找份养活自己的工作是多么困难。辗转多日后,他已身无分文。无奈之下,他只好去找舅舅,在舅舅那里赊酒来卖。由于这种酒水在当地没有名气,刘松琳推销起来非常困难。被逼急了,他想到了“先铺货再付钱”的方式,就是把酒水先摆在别人的店里卖,卖了后再结账。这种在当地酒水行业很少见的办法,为他的酒水打开了销路。一年时间里,他靠销售酒水赚了二三十万元,初步显示出了他的经商能力,体验到了赚钱的喜悦,增强了信心。
  就在这时,父亲的电话来了。“儿子,就算我错了,回来吧。”这是刘松琳离家出走后父子二人的首次通话。刘松琳的眼睛湿润了,他第一次发现刚强的父亲也有这么脆弱的一面。带着歉意,他回家了。
  可就像一山难容二虎,和谐了没多久,父子间便战火再起。于是,2000年的一天,19岁的刘松琳再次离家出走。这次由于机缘,他找到了慕名已久的国家著名化妆师毛戈平,并向这位“魔术化妆师”学习化妆和形象设计,很快掌握了化装技法和技巧。刘松琳曾为那英、吕燕、马艳丽、李咏等名星化过妆,这让他颇有成就感。可当他积累够了资金准备自己开个化妆店时,母亲的电话又来了,叫他回家。他不愿让母亲伤心,虽然不情愿,却仍是选择了顺从。
  “总是在事业有点起色时,就被叫回家。”刘松琳躁动的心越来越按捺不住。他觉得,自己二十多岁了,也经过了一些历练,该是独立创业做出成绩的时候了。于是,这一次刘松琳依然没有在家留很久。2003年3月,他不辞而别,登上了火车。这次他的目的地是深圳。
  创业起始,推广培训新模式遇困境
  有一天,刘松琳在书城里看到了号称“华人第一成功学专家”陈安之的培训课程广告。对成功有着强烈渴求的刘松琳,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去听课了。参加培训的有200多人,场面非常热烈。就在听课过程中,刘松琳表现出了他的与众不同。他一边听讲,一边却在心中如此盘算:现场是200多人,如果变成1000多人,每人交3000元,每场就能收300多万;若以成本不超过30%算,每个月一场,那10场下来不就可以净赚2000多万?而且人数多了,同样的成本分担下来,学费还可以大幅度降低,从而让更多的人来学习……
  一场培训课,让刘松琳充满了灵感与激情。他马上对培训市场做了调研,发现了当时培训市场的两个基本矛盾:一边是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一边是课程价格昂贵;一边是培训产品单一而且主要集中在基本层次上,一边是企业对有价值的培训充满了渴求。刘松琳认定,如果能很好地切入培训业,并解决好这两种矛盾,就一定会取得极大成功。
  他开始有意结识培训界专业人士。不久后,他得以与在陈安之的机构工作了3年的罗恩会面。刘松琳先向罗恩请教了些问题,觉得挺投缘。罗恩临走时,刘松琳忽然问,你有没有兴趣自己创业?如果你想创业,随时给我电话。
  几天后,刘松琳真的等来了罗恩的电话,相约再次面谈。和罗恩一起来找刘松琳的,还有周嵘。周嵘向刘松琳介绍了他早几年设想过的一种叫“初级学习卡”的培训模式:会员购买一张学习卡就可以听到多个老师的课,学员听一堂课划一次钱。最后,周嵘告诉刘松琳,这种模式没人做过,不一定能成功,投资需要50万,问刘松琳能不能承担。
  刘松琳觉得周嵘的这种培训模式,恰好能解决他前面总结出的培训业的两个矛盾。于是,他就很干脆地回答说:“行,我来找钱。”
  但三天后,周嵘再次致电刘松琳,说需要投资100万,因为这个模式存在风险,得有一笔资金作为风险基金,才能保证不半途而废。刘松琳又答应了,给家里打了电话,筹集到100万元资金。
  刘松琳、罗恩、周嵘,三人聚在一起,在深南路2号新闻大厦租了一间小办公室,深圳市聚成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就此诞生了。周嵘做了10多年销售,便自告奋勇当销售总监;罗恩任总经理。刘松琳问周嵘:“周大哥,我做什么?”周嵘说:“你就做董事长吧!”。一个月后,有丰富管理经验的陈永亮加入聚成。罗恩便让贤,让陈永亮担任总经理。聚成的高管架构基本成型。
  实践证明,刘松琳是个合格的董事长。在聚成早期,刘松琳每天必做的是早上开门,晚上锁门,打扫卫生,买办公用品,调和下属间的矛盾……做到了用好人,分好钱,保持着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聚成的“初级学习卡”模式,也可以称为“培训超市”模式,就是让培训课程像超市一样,既便宜又能自由选择。具体来说,聚成一年的课程定价10800元,顾客每人每听一次扣300-500元,有效期一年,期内可以退。   但两个月过去了,“学习卡”只卖出几张。更出乎刘松琳等意外的是,同行们都对所谓“培训超市”嗤之以鼻。甚至有人直接说,“聚成能活过半年,我把脑袋给他们”。
  面对着困境,刘松琳跟父亲赌气时的那股倔强和好胜心又被激发了出来。他一身兼着董事长、保安、文员、会计、业务员等多个职位,每天开车带着伙伴们四处推介聚成的课程,累了就回办公室趴在桌子上休息。几个月后,他把从二手市场淘来的桌子给“睡塌了”……
  理智调整,80后要造百年企业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3年8月,聚成在深圳银湖度假村举办的“总裁魅力沟通与领导管理”培训课一炮而红。400多人的现场,反响热烈。一位60多岁的老企业家听完课后非常激动,给刘松琳和主讲张锦贵各鞠了一个90度的躬,以示感谢。聚成由此在业内声名鹊起,“学习卡”开始热销。聚成开始了一路狂奔的发展历程。
  2003年,聚成年收入450万元;2004年,3926万元;2005年,1亿元……但在这种高速的扩张之下,刘松琳却感到了对未知的恐惧:很多高管还不会用电脑,员工也没电脑,在公司内连个财务软件ERP也无法推广,摊子大了怎么办?要是没有一套制度,大家还像原来各凭本事,肯定要出事儿的。这时的刘松琳,已开始酝酿着公司的正规化管理和转型。
  就在刘松琳忧心时,聚成仍然在狂奔着。2007年,世界行销大师杰·亚布拉罕在世界营销管理大会上称,聚成的员工规模、年培训人次已经位居世界第一;2008年,聚成年收入达3.5亿元;2009年,聚成已有会员企业5万余家,员工4000多人,子公司遍布国内40多个省市,培训内容涵盖了企业发展战略、市场营销、人力资源、财务管理、生产管理、团队建设、客户服务、品牌战略、企业文化、国学与现代企业管理研修等十大类别,产品包括大型公开课、在线商学院、商界领袖博学班、企业内训咨询、精品班、全球商界领袖大讲坛及其他高端论坛;2009年,聚成的年收入达到5.8亿……此时,刘松琳却越来越心虚了。他深知,以聚成当时的制度、产品、业务员的能力,就是累死它,打死它,喂它最好的草料,一直这样跑下去的话也肯定会出大事儿。是继续扬鞭奋蹄,还是放慢脚步夯实内部?刘松琳站在了抉择的十字路口。
  夜深人静,辗转难眠,刘松琳要理清自己的思路:“我为什么做聚成?我从小没缺过钱,赚钱对我的动力不是很大。我创业,是要让聚成成为一份让人尊重的事业。因此聚成不能种花,而要种树。因为花只是昙花一现,树却可以基业常青。我心目中的聚成,是一颗百年大树。”
  终于,刘松琳作出了决定。他要实施从内部管理、到薪酬制度、到外部推广模式的全方位改革;他要让聚成化蛹为蝶,从野蛮生长的野孩子到规范运作的好孩子,为聚成上市变成公众企业铺平道路。改革所付出的代价是运营成本增加,发展速度变慢。刘松琳认为这一切是值得的,因唯有根牢了,树才能参天。但以创业元老周嵘为代表的一些中高层却仍然认为,继续高速扩张、疯狂市场圈地仍是聚成的不二选择。两种观点产生严重对立。最终,周嵘等一批中高层人员退股变现、退出公司,刘松琳得以推行自己的改革计划。
  联想投资、和君咨询等机构非常认可刘松琳的理念,并于2010年4月8日与聚成签署了投资入股协议。聚成的上市计划按部就班地进行,走在了通往IPO的路上。
  到2013年1月,聚成已在全国有50多家分公司,近7万家中小企业客户。“最具影响力本土培训品牌”、“中国培训业十大领导品牌”、“全国十佳创业家摇篮企业”等荣誉,都冠到了聚成头上。年仅31岁的刘松琳,也于2011年被《财富》中文版评为“中国40位40岁以下商业领袖”。
  刘松琳脱离家族企业独立创业,发展时一路狂奔,壮大时又主动调整以保基业长青的激情与明智,给了公众关于80后富二代的另一种形象和版本,也能给人们关于创业、财富方面的许多启示。
  (责编 清 埙)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43897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