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景德镇青白瓷烧造分期举隅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尚宾

  窑口的分期,是陶瓷考古领域的重要课题。它涉及窑址发掘、实物印证、文献对照以及现代科技支撑等诸多方面。笔者供职的“景德镇宋元青白瓷(影青)研究所”长期致力于窑址调查、标本收集、数据测试及仿真复制等相关工作,对景德镇地区青白瓷的烧造分期粗有认识。现略陈浅见,以就教于同道。
  一、创烧期——五代、北宋初
  景德镇青白瓷的烧造,可上溯至五代。
  景德镇窑之所以能烧造青白瓷,无疑是先有烧造青瓷、白瓷的基础,再逐步发展而来的。南方瓷器的釉色,原本以青为上,与北方瓷器以白为上相映成趣。五代时期,北方战乱频起,景德镇和整个江西都较为安定。于是,一些烧造邢窑、定窑白瓷的工匠随着南迁人群纷纷来到江西,同时也带来了白瓷烧造技术。渐渐地,青白融合,便产生了青白瓷。
  当然,这种融合也需要物质条件,景德镇恰恰具备。因为瓷釉是用风化较浅的瓷石掺以釉灰配成,景德镇周围的瓷石中都含有铁成分,而釉灰的主要成分为石灰石,经煅烧后即成氧化钙。只要是在还原气氛下烧成,其中的铁与氧化钙便会产生淡青的色调。这就是青白瓷的呈色机理。这种介于青白之间,青中有白、白中有青的瓷器,就是青白瓷。
  这时期的青白瓷生产以杨梅亭、黄泥头、湘湖、南市街、半路港、银坑坞、湖田等窑场为代表。根据这些窑址发掘出来的标本可以确定,当时成型工艺仍以圆器和琢器为主,但在装烧方法上有了重大改进。至宋初,已彻底摒弃了唐末、五代时期的重合叠烧,普遍采用一匣一器的匣钵仰烧法。这是陶瓷工艺史上的一次革命,它能避免坯体直接受火,从而极大程度地降低了损耗率。但由于还原技术尚未完全掌握,致使器物釉色的透明感和胎质的坚致感均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产品质量不稳定,次品也多。不过从出土和传世器物看,已有少量精品出现(图1—图5)。
  青白瓷生产的鼎盛期是北宋至南宋初年,以湖田窑为主,湘湖窑、南市街窑等窑场亦有较大市场。
  这时期,器物成型工艺有了显著进步,烧造过程中还原技术的运用也越来越娴熟,制瓷水平极大提高。特别是支圈组合窑具的采用和对定窑覆烧法的借鉴,让北宋与南宋初年景德镇青白瓷以一种全新面貌出现在用户面前。覆烧法也使这一阶段器物有了一个重要的断代标志:芒口。因为以这种方法烧制的圆器有个明显特征。就是口沿无釉。加上这种器物的成型是以二模上印工艺为主,而模印既有装饰效果,同时又能在成型的过程中起到内外规范作用,故而质量相对稳靠,产量亦大大提高。
  除模印外,青白瓷的划花工艺亦十分精湛,典型器有娃娃碗、鸾凤枕以及鸳鸯莲池纹盘,时代特征明显。
  据文献记载,景德镇的青白瓷在宋代不仅供应国内,还远销海外。受其影响,江西地区有条件的窑场都竞相效仿,广东、福建等沿海地区的大小窑口也争相烧造青白瓷出口。所以,宋代以景德镇为代表的青白瓷成为外销瓷中的大宗(图6—图13)。
  三、衰落期——南宋中后期至元
  这一时期的青白瓷产地已开始由湖田向市区发展。由于恶性竞争、无序生产,加上社会动乱,青白瓷烧造步步走向衰落。
  从窑址发掘物和传世器物看,这时的盘、碗之类的圆器大都为印花装饰,不如前期的刻划花生动活泼。壶、瓶琢器成型也多采用外模印的方法,所以精品少见。
  不过,由于元代对外贸易的兴盛,青白瓷的烧造在数量上可能仍不会大减于当年,只是发展态势已不如前,质量略逊罢了。
  但是,衰中有盛,釉面失透的卵白瓷与通透的影青正好相互印衬(图14—图18)。
  以上所言,仅是对宋元景德镇青白瓷分期的大致描述。这些窑场虽然明代仍有青白瓷的烧造,已是强弩之末,余绪而已。所以,笔者认为这样分期应能概括青白瓷从创烧、兴盛到衰落的历程。至于其他地区大小窑口的情况,窃以为亦基本如是。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45061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