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世界遗产申报对居民地方感的影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郑群明 夏赞才 罗文斌 刘媛媛

  摘要:地方感已成为旅游研究的新热点,国内外关于旅游者、旅游地居民的地方感实证研究不断涌现,但关于重大外部事件对居民地方感的影响研究较少。本文以湖南崀山为例,通过设计量表以测量世界遗产申报作为外部事件对社区居民地方感的影响,通过发放问卷和访谈等方式进行实地调研。研究发现,世界遗产申报使居民对崀山有了全新认识,并对地方认同、地方依赖、自然环境感知和社会文化感知等4个方面产生了较大影响。虽然不同利益群体的居民对待申遗和旅游业的态度不同,但总体上世界遗产申报强化了居民的地方感,提高了其对当地旅游发展的期望和支持度。
  关键词:地方感; 世界遗产地; 世界遗产申报; 社区居民; 崀山
  收稿日期: 2012-12-08; 修订日期: 2013-06-03
  基金项目: 湖南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项目“大型节事筹办对城市生态与社会的影响研究”(2012BQ06)。
  作者简介: 郑群明(1972-),男,博士,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旅游景区管理、森林旅游与生态旅游。夏赞才(1962-),男,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院长,教授,博导,研究方向为旅游伦理。罗文斌(1982-),男,博士,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土地利用与旅游发展。近年来地方感(sense of place)研究成为旅游研究的一个新的热点。人文地理学中地方感是人与环境作用的产物,包括两个含义:地方固有的特性(地方性)和人们对这个地方的依附感(地方依恋)(Tuan,1977)。地方感是一个不断进行且活跃的地方作用过程(Blizard,2005),由人赋予又反作用于人的体验和行为。目前对地方感的研究主要涉及地方依恋、地方认同、地方意象和机构忠实等研究。旅游地居民地方感即居民对社区认知和情感联结方式,居民地方感的差异决定了居民个体不同的旅游发展感知和态度(许振晓,等,2009)。地方感研究的对象主要包括旅游者、居民、旅游从业者、旅游管理者和公众,而不同主体地方感的维度、属性、特征和影响因素等是需要研究的重点(唐文跃,2007)。因此,外部性事件是否会影响社区居民的地方感,也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2010年8月,包括湖南新宁崀山在内的全国6处丹霞景区捆绑的“中国丹霞”申报世界遗产(下文简称“申遗”)成功。为申报世界遗产(下文简称“世遗”),新宁县花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向世界推介崀山,申遗对崀山地方经济、社会等各方面都起到了一定的梳理和重构作用。作为利益相关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地居民在申遗前后的社区角色发生了变化,其经济和社会地位相对申遗前都有所不同。申遗成功带来的这些变化是否改变当地居民对家乡的看法和感情,对他们的地方感会带来怎样的影响,下文将以崀山为例进行具体分析。
  1国内外研究现状早期的环境心理和感知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1974年段义孚把恋地情结引入地理学中用于表示人对地方的爱恋之情,认为地方感是地方本身所具有的特质及人们自身对地方的依附(Tuan,1977)。Williams 和Roggenbuck(1989)提出“地方依恋(place attachment,PA)”的概念,并阐述了地方依恋的理论框架,指出,地方依恋由地方依赖(place dependence,PD)和地方认同(place identity,PI)两个维度构成,地方依赖是人和地方之间的一种功能性依恋,地方认同是一种情感性依恋。同时,还设计了地方依恋量表用于测量个人与户外游憩地的情感联结关系。Bricker等通过实证研究,分析了美国游憩者与白水河的依恋关系(Bricker,Kerstetter,2000,2002)。Gu和Ryan(2008)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研究地方依恋与居民对北京什刹海胡同旅游和遗产保护的态度之间的关系,得出居民对胡同的依恋程度很高,人们对遗产本身的关心超过了对经济利益的关心。Amanda和Robert以美国缅因州为例,研究了乡村地区居民地方依恋和风景保护之间的关系,发现对地区依赖性更强的居民更支持资源保护政策(Walker,Ryan,2008)。Leila和Robert(2010)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综合形成了一个关于地方依恋的“人-过程-地方”的3P模型,并深入阐述了地方依恋的功能及3P模型的作用。2006年,黄向等将地方依恋理论引入我国,并采用了“场所依赖”一词,提出了场所依赖(place attachment,PA)由场所依靠(place dependence,PD)和场所认同(place identity,PI)构成,并运用数学方法示意解析场所依赖的结构,构建了场所依赖理论的CDEEM研究框架。随后,唐文跃等(2008)以皖南的西递、宏村和南屏等3个古村落为例,设计量表测量了古村落居民的地方依恋,通过建构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了居民地方依恋与当地资源保护态度的关系,发现地方依赖和地方认同对居民的资源保护态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地方依赖主要是通过地方认同影响居民的资源保护态度。许振晓等(2009)引入旅游发展期望值作为中间变量,以九寨沟旅游核心社区为例构建了居民地方感对旅游发展支持度的内部影响机制的理论模型,并验证了由居民地方感、发展期望、感知获益、感知成本、支持度等5个结构因子及其分维度所构成的理论模型的合理性。此外,也有学者从旅游者角度探析了其地方感和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唐文跃,等,2007;汪芳,2009)。检视国内外研究成果,发现世界遗产申报等外部性事件对地方感影响的研究很少,仅在张朝枝和邓曾(2009)、张朝枝和游旺(2009)的研究中有部分涉及。本文从崀山居民的地方感着手,系统分析申遗对其产生的影响,丰富我国旅游社区居民地方感的研究。2案例地概况和研究方法
  2.1案例地概况崀山位于湖南省西南部,处于大桂林与大湘西旅游圈中。崀山以丹霞地貌而闻名,其丹霞地貌青年、壮年、晚年各个时期都有发育,是中国丹霞地貌发育丰富程度和品位最有代表性的景区,被誉为“丹霞之魂、国之瑰宝”。目前有天一巷、辣椒峰、夫夷江、八角寨、紫霞峒、天生桥等六大景区,总面积108平方公里。2001年以来,崀山先后被列为国家地质公园(2001年)、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2002年)、国家自然遗产(2006年)、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10年)。2010年8月2日,在巴西利亚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由湖南崀山、广东丹霞山、贵州赤水、福建泰宁、江西龙虎山、浙江江郎山等六地捆绑组成的“中国丹霞”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湖南崀山正式成为世界自然遗产地。崀山风景名胜区涉及14个村,居民17 100余人。近年来,景区投入近4.5亿元,按照世界自然遗产及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标准,实施基础设施和游览设施建设,推进社区环境治理,引导居民参与旅游,景区面貌焕然一新。目前,崀山正在努力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申报世界地质公园,致力于将崀山打造成为湘西南旅游的核心增长极 根据《湖南崀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旅游总体规划(2011-2020)》(新宁县人民政府)整理。。   2.2研究方法调查问卷设计。问卷的第一部分借鉴Gu和Ryan(2008)面向北京什刹海胡同居民地方依恋的研究以及张朝枝和游旺(2009)对开平碉楼居民的世界遗产价值认知变化的研究,对他们的测量问卷题项加以修改,运用从1(代表非常反对)至5(代表非常赞同)的5分制李克特量表,设置了26个陈述句用以测量居民对崀山遗产申报给自身和当地带来的变化的感知(见表1)。第二部分则借鉴Williams和Roggenbuck(1989)的地方依恋测量理论和方法(即地方依恋由地方认同和地方依赖两个维度构成),以及Bott(2000)设计的一个用于测量人工环境地方感的由自然环境因子、文化环境因子、情感因子和功能因子等4个方面构成的心理测量量表,根据本文的研究问题并结合崀山的实际情况,设计了由18个陈述句组成的5分制李克特量表,用以测量由地方认同(PI)、地方依赖(PD)、自然环境感知和社会文化感知等4个维度构成的地方感(见表2)。问卷的第三部分则主要涉及性别、年龄、职业等人口统计学特征。访谈设计。访谈面向崀山当地社区居民,对象主要有纪念品经营者、农家乐和家庭旅馆经营者、村干部、普通居民、学生、崀山志愿者等22名,以弥补问卷所忽略的问题。访谈问题集中在居民对崀山申遗前后的价值认识、世遗申报给当地带来的变化及其性质、居民对崀山申遗及参与旅游业发展的态度和意愿以及对崀山环境的保护意识。
  问卷发放和访谈。经过前期培训后,调研组于2011年1月17日至23日深入崀山风景名胜区5个典型村落进行问卷调查。5个村子分别是位于崀山街的崀芴村、位于辣椒峰景区的石田村、前往辣椒峰景区途中的联合村、位于天一巷景区的半山村和位于八角寨景区的黄背村,它们均是崀山风景名胜区内与景区联系最为密切的社区,与申遗息息相关。调查问卷采用当场发放当场回收的方法,在调查过程中对村民不清楚的问题进行详细的解释。计划每个村子发放问卷60份,共300份,但实际发放284份,回收283份,整理后得到有效问卷268份,问卷有效率达94.7%。运用统计分析软件EXCEL和SPSS 17.0录入并分析调研数据。在发放问卷的同时随机进行访谈,调研人员迅速记录访谈主要内容,方便时进行录音,回来后根据访谈大纲整理笔记和录音。调查样本概况。运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调查所得的268个样本中,男性稍多,占57.68%;受访者大多数为土生土长的本地人(88.43%为本地出生,88.05%在本地居住超过10年);受访者年龄集中在20岁至60岁之间(占78.73%),且学历普遍不高(初中及以下占54.85%),在家务农比例最大(40.67%),其次是在外经商和打工,本地做个体等工作;有63.81%的家庭没有参与旅游业,仅有4.48%的家庭多半或全部从事旅游业;同时,56.34%的受访者的家庭收入与旅游业无关,仅有5.97%的受访者的家庭收入主要或全部来源于旅游业;50.37%的受访者家庭年收入少于1万元;与申遗前相比,收入没有变化的占50.75%,增加的有36.19%。这些情况都比较客观地反映了崀山的实际情况,也较真实地反映了当地居民的旅游收益。3研究发现本文将地方感解构为由地方认同(情感性依恋)、地方依赖(功能性依恋)、自然环境感知和社会文化感知4个要素构成。结合表1、表2的问卷测量结果和实地访谈结果,本文即从4个方面对崀山申遗事件对居民地方感的影响进行分析。
  3.1世界遗产申报对居民地方认同的影响地方认同(place identity,即PI)是一种情感性依恋。从情感和象征的意义来看一个地方,是个体对客观环境有意或无意的想法,并且借由态度、信仰、偏好、感觉、价值观、目的、意义和行为趋向的结合,以达到对于该地的情感依恋与归属感(Proshansky,1978)。申遗前居民对崀山的认知仅停留在表面:我们世代生活的地方,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也无特殊价值。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砍树伐竹卖给加工厂是老百姓的主要经济来源。访谈中一位大妈感慨:“山区可耕种土地少,每个人分到的田少,够自己吃就很不错了,哪还有粮食卖啊,日子过得紧巴巴的。”调查发现,在对崀山区位的认知上,出现两种对立观点。联合村一位大叔看到问卷题项“崀山是个不为人知的偏远落后地区”,立刻反驳说,“谁说崀山没有名气啦,新华字典上对‘崀’字的解释只有湖南地名即崀山,再也没有更多的说法,这还不证明崀山很出名啊!”尽管如此,多数居民还是赞同崀山山远地偏的说法(赞同51.87%,非常赞同13.43%),只有7.84%的人“非常反对”和13.81%的人“反对”。访谈中还发现,人们对申遗前崀山更多的认识还较为集中在“环境好,空气清新”。在申遗过程中,政府宣传和报纸、电视等媒体宣传改变了当地人对崀山的传统印象,促使其进一步了解家乡。他们明白崀山具有更大的价值,崀山价值因申遗而增加,崀山知名度大增,“名气大啦,来的人比以前多多了,前两天还看到外国人了嘞”,自豪之情因申遗成功而溢于言表。居民认识到,崀山不仅是世代生活的地方,更是世界瑰宝,而这些认识都是前所未有的。作为参与申遗的主体之一,经过这个过程,居民感觉到自己是崀山的一份子,和崀山有着特别的联系,对崀山的认同和依附感因而增强了。显而易见,遗产申报使得居民对崀山的情感性依恋得到加强,地方认同得以强化。
  3.2世界遗产申报对居民地方依赖的影响地方依赖(place dependence,即PD)是一种功能性依恋,指使用者进行特殊性活动时对当地特殊环境或设施的依赖,即地方在实质功能上的重要性,只有在这样独特的环境或设施中才能提供这样的功能(Williams,Patterson,2007)。从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新宁县政府出资在崀山风景名胜区内整饬民居2 170余座,搬迁关停污染企业41家,硬化入户道路37.7公里,粉刷外墙23.34万平方米,新建沼气池600多口,完成12.3万米杆线入地 根据《湖南省新宁县旅游业发展规划(修编)》(2012-2020)(新宁县人民政府)整理。。在遗产申报所引起的变化中,居民感知比较强烈的主要包括修建道路、环境整治、民居整饬、森林保护、参与旅游发展等(见表3)。总的来讲,居民基本认同申遗所带来的变化,肯定“申遗整治了周边环境,使整体环境变好”、“民居、道路的新建和改造方便了生活”、“在申遗过程中形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等等。基于申遗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无论是居民的经济来源还是生活方式,都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变化。在新形势下根据所处的地位和扮演的角色,以及与自身紧密相关的利益分配问题,居民对发展旅游业的态度主要表现为是否参与旅游发展。有能力参与旅游发展的居民都支持旅游业的发展,而没有能力参与的居民则多持观望或反对的态度(见表4)。可见,无论是关于申遗还是旅游发展,居民的态度都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   居民真切地感受到了遗产申报给崀山带来的变化,也肯定了申遗成功的价值,“幸好是成功了,如果申遗失败的话,那老百姓就要过苦日子了”。由于居民的文化水平有限,他们的认识仅从自身出发,关心的也是和自己密切相关的利益。但世界自然遗产申报成功的确给莨山居民勾勒了一幅和传统农业不一样的发展蓝图,让他们看到了新的希望。作为崀山人,他们因崀山成为世界遗产而倍感骄傲,申遗成功让其有更多机会参与到本地的旅游发展中。今后居民自然将更关注和重视崀山的发展,也从主观上认为“崀山自此会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总体上,崀山居民对申遗成功这一事件更多的感情还是自豪,满心期待申遗后家乡的美好未来,对外来游客的到来表示欢迎,也乐意向他们介绍家乡,同时更渴望有能力和条件参与或更大程度地参与旅游业。有经营家庭旅馆的居民就表示:“现在家里空间有限,只能接待散客,如果房子大点,就能接待团队游客。”由此可见,居民对崀山的地方依赖通过世界遗产申报得到加强。崀山的物质环境在申遗过程中发生了变化,无论在这种变化中是否获益,居民对当地的功能性依恋都增强了。对于获益的居民来说,生活条件的改善让其不愿意离开这里。对于未获益的社区居民来说,看到申遗成功带来的发展机遇,就想通过努力改变现有生存环境,也不愿意离开。
  3.3世界遗产申报对居民自然环境感知的影响在申遗过程中,无论是核心景区居民还是其他非核心景区的居民,大多以各种形式参与了崀山风景名胜区的建设和改造。这些活动和外来游客的影响,使居民认识到崀山的自然环境与其他地方不同,“这里山好、水好,来这的人都说崀山不错”。申遗中各种渠道的宣传使居民意识到丹霞的特殊性,“崀山和桂林很不一样呐”。通过媒体的关注、游客的互动、居民之间的交流,居民对丹霞地貌价值的认识不断提升,自豪感不断增强,感觉自己也是“中国丹霞”的一分子,和丹霞景观融为一体。居民认识到崀山自然资源的价值,改变了原来对崀山土地贫瘠的认知,从而更加爱护崀山的山水树木,并逐渐产生了保护崀山环境的强烈意识。
  3.4世界遗产申报对居民社会文化感知的影响在数年的世界遗产申报过程中,当地居民有着共同的理想和目标,即申遗成功。大家配合政府搬迁、改造房屋、整饬环境等,通过这一系列活动,居民逐步转变对家乡的认同感,部分在外打工的居民开始返乡从事旅游业,开办家庭旅馆,觉得“家乡越来越好”,“一点也不比外地差”,甚至自豪地认为“崀山是最美的地方”。居民对崀山的归属感和根深蒂固感(Place Rootedness)(Hammitt,Stewart,1996)增强,居民的凝聚力空前强大。相对申遗前,居民工作和生活“更带劲”,同时,居民幸福感有所增加。 “成功的消息一下就传开了,整个崀山都沸腾啦”,“所有的老百姓都好兴奋,我从没见过这么多人因为一件事情这么开心过”。访谈中居民如是说。
  3.5世界遗产申报强化了崀山居民的地方感综合以上4个维度分析结果可以得出结论:崀山申遗强化了居民的地方感。如前文所述,通过申遗,居民重新认识了崀山,改变了对崀山的传统印象。对崀山的认识不仅仅停留在“山好、水好、空气好、环境好”,还感知到了以前感觉最平常不过的丹霞地貌的“与众不同”。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游客的不断到来,居民眼中的崀山也增加了新的功能和作用,为居民带来新的经济收入,“野蕨根、冬笋都可以卖钱,北大门的特产店来收购”,这些都增强了居民的地方认同和地方依赖。表2显示,遗产申报增强了居民对崀山的认同和依附感,认识到自身和崀山的特别联系。长年生活在这里,再加上申遗以来所发生的变化,没有特殊理由居民都不愿意搬离崀山,“不愿意离开这里啊,舍不得这里的一切,除非是统一搬迁或政府强制搬迁,要不还真离不开这里的山山水水。”一位居住在天一巷景区附近的村民如是说。多数居民也亲身参与申遗工程,他们意识到自己也是中国丹霞的一分子,更加珍惜崀山的一草一木,“不希望这里的环境遭到破坏”。同时,申遗也使崀山人民凝聚力空前增强,“大家听到申遗成功了都好兴奋”。4结论与讨论
  4.1研究结论研究发现,崀山申遗作为一种特殊的重大外部事件,改变了居民对崀山的传统认识,强化了当地居民的地方感。世界遗产申报对地方经济、政治、自然环境、文化环境等各方面产生了重构作用,无论是居民的生活方式、收入来源还是惯常的生活环境,都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改变,对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变化的感知增强了居民对当地的地方认同和地方依赖。(1)在崀山申遗过程中,居民通过广泛参与环境整治、民居整修、管网下地、拆迁腾地、修路、封山、禁猎等行动,逐渐提高了对崀山价值的认同,更加热爱崀山,从而增强了其地方认同。(2)申遗成功后,为申遗出过力的居民觉得申遗成功有自己的一份功劳,自己与崀山有了更“特殊的联系”,从而进一步认可崀山,认为这里已“成为生命中的一部分”,“更离不开这里”,地方依赖感增强。(3)在申遗过程中,政府的大力宣传和强制性的保护措施,让居民更深入地了解了崀山独特的自然山水,理解了崀山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居民通过践行封山育林、禁猎禁渔,认可了保护山水树木就是保护崀山自然遗产的观念,增强了自然环境保护的意识,也认同了崀山独特的丹霞地貌与良好的自然环境不可分离。申遗成功后,更是感觉与崀山景观“融为一体”,增强了居民的自然环境感知。(4)在申遗过程中,大量专家考察、游客探访、政府宣传,使居民对崀山的独特性、吸引性、文化情感、乡情民俗的认同加深了,地方凝聚力不断增强;申遗成功更是提升了居民自豪感和幸福感,社会文化感知不断加强。
  4.2研究启示研究表明,在崀山居民地方感强化的过程中,世界遗产申报如同催化剂,为其描绘了一个不同于传统的“理想”社会,建构起新的社会网络,间接使居民对当地的情感深化。 这与许振晓等(2009)的研究结论“居民地方感通过发展期望,强化了自身旅游发展影响感知及对旅游支持度作用”具有一致性。崀山不再仅仅是当地百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偏远落后山区,她展现了新的姿态、新的身份,即世界自然遗产地。随之而来的是世界的关注、外来游客的增加、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等,使当地居民有机会以有别于传统农业的新形式参与旅游业、融入崀山。居民对崀山的地方情感在重新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直观表现为“更不愿意离开这里”。在对发展旅游业的态度上,从旅游发展中感知获益较明显的一部分居民对旅游业呈现出积极态度;反之,利益受损的一部分居民则持观望或反对态度,期待目前境遇有所改变。必须指出,居民地方感虽然得以加强,但目前暂未形成主动保护意识。因而对政府而言,要完善旅游收益分配机制,全面提高居民的满意度,这对居民地方感的保持和加强意义重大,也有利于促进其形成对崀山的主动保护意识,从而保证整个地区的和谐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在申遗过程中,媒介的宣传力量对居民地方感的加强影响巨大,它使居民获得了超出经济利益的价值认同,因此在未来的遗产保护过程中,媒介的力量应继续受到重视(张朝枝,游旺,2009)。   4.3研究不足在中国,遗产申报的过程对国家、省(市、自治区)以及遗产地而言都是重大事件。由于遗产申报涉及当地居民眼前的或长远的利益,其必然会对居民的地方感产生很大的影响。本文选取了崀山进行个案研究以探讨遗产申报对居民地方感的影响,其结论是否适用于其他的世界遗产地还有待更多的论证。此外,崀山申遗成功时间不长,对当地的作用和影响或许并未完全显现,因而遗产申报对崀山居民地方感的长期影响也值得进一步跟踪研究。而申遗失败又会对居民的地方感产生怎样的影响,其影响的机理如何,则更值得今后深入研究。(感谢中山大学张朝枝教授对本文写作提出了诸多建议。)
  参考文献:
  [1]黄向,保继刚.场所依赖(place attachment):一种游憩行为现象的研究框架[J].旅游学刊,2006(9):1924.
  [2]刘德秀,秦远好.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与态度——以重庆南川区金佛山为例[J].西南大学学报,2008(4):133138.
  [3]唐文跃.地方感研究进展及研究框架[J].旅游学刊,2007(11):7077.
  [4]唐文跃,张捷,罗浩,卢松,杨效忠.古村落居民地方依恋与资源保护态度的关系——以西递、宏村、南屏为例[J].旅游学刊,2008(10):8792.
  [5]唐文跃,张捷,罗浩,杨效忠,李东和.九寨沟自然观光地旅游者地方感特征分析[J].地理学报,2007(6):599608.
  [6]汪芳,黄晓辉,俞曦.旅游地地方感的游客认知研究[J].地理学报,2009(6):12671277.
  [7]许振晓,张捷,Geoffrey W,曹靖,张宏磊.居民地方感对区域旅游发展支持度影响——以九寨沟旅游核心社区为例[J].地理学报,2009(6):736744.
  [8]张朝枝,邓曾.旅游发展与农民土地意识变迁——开平碉楼与村落案例研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9(6):3134.
  [9]张朝枝,游旺.遗产申报与社区居民遗产价值认知:社会表象的视角——开平碉楼与村落案例研究[J].旅游学刊,2009(7):4347.
  [10]Blizard C R(2005).Fostering childhood sense of place through storytelling in a previously inhabited forest landscape[D].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11]Bott S E(2000).The development of psychometric scales to measure sense of place[D].Colorado State University.
  [12]Bricker K S,Kerstetter D L(2000).Level of specialization and place attachment:an exploratory study of whitewater recreationists[J].Leisure Sciences,(22),233257.
  [13]Bricker K S,Kerstetter D L(2002).An interpretation of special place meanings whitewater recreationists attach to the South Fork of the American River[J].Tourism Geographies,4(4),396425.
  [14]Gu H M,Ryan C(2008).Place attachment,identity and community impacts of tourism—the case of a Beijing hutong[J].Tourism Management,(29),637647.
  [15]Hammitt W E,Stewart W P(1996).Sense of place:A call for construct clarity and management[C]∥the Six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on Society and Resource Management,State College,PA,5,1823.
  [16]Leila S,Robert G(2010).Defining place attachment:A tripartite organizing framework[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30),110.
  [17]Proshansky H M(1978).The city and selfidentity[J].Environment and Behavior,(10),147169.
  [18]Tuan Y F(1977).Space and Place:The Perspective of Experience[M].Minneapolis: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WalkerA J,Ryan R L(2008).Place attachment and landscape preservation in rural New England:A Maine case study[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86(2),141152.
  [20]Williams D R,Roggenbuck J W(1989).Measuring place attachment:Some preliminary results[J/OL].Leisure Research Symposium of National Recreation and Park Association Arlington,October 2022.http:∥www.fs.fed.us/rm/value/docs/nrpa89.pdf   [21]Williams D R,Patterson M E(2007).Snapshots of what,exactly? A comment on methodological experimentation and conceptual foundations in place research[J].Society & Natural Resources,20(10),931937.
  The Impact of World Heritage Declaration on Residents’
  Sense of Place: A Case Study of Mount Lang
  ZHENG Qunming, XIA Zancai, LOU Wenbin, LIU Yuanyuan
  (College of Tourism,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1, China)
  Abstract:The sense of place becomes a new hotspot of tourism research. Studies of sense of place of tourists and residents in sightseeing places continue to come forth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while few studies of the consequences of significant external events on local residents is seen. This paper took Mount Lang in Hunan Province as an example and designed a set of scales to measure the impact of world heritage declaration as external events on community residents’ senses of place by doing questionnaires and interviews. Based on an onthespot investigation through questionnaires and interviews, this paper found that heritage declaration helped residents to get new understanding about Mount Lang, and produced larger effect on place identity, place dependent, natural environment perception as well as socialcultural perception. Although confronted with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attitudes of different groups of share holders, world heritage declaration, on the whole did reinforce residents’ sense of place and enhance their expectation and support of local tourism development.
  Key words:sense of place; world heritage site; world heritage declaration; community residents; Mount Lang
  (责任编辑:车婷婷)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49251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