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本特松《平均律钢琴曲集》(Op.157)第一首赋格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左云瑞

  摘要:18世纪初,“巴赫的两套键盘乐器前奏曲和赋格,每集各有二十四首前奏曲和二十四首赋格,用遍各种大小调,用实践证明键盘乐器按'平均律'调音的优点①”。20世纪,匈牙利作曲家本特松,尼尔斯・维戈在1964年到1996年间居然写了13套《平均律钢琴曲集》。两个多世纪之后,本特松以他独特的音乐语言使这种由巴赫首创的音乐体裁重放异彩。本文是对本特松《平均律钢琴曲集》(Op.157)中第一首赋格进行的和声分析。
  关键词:本特松 《平均律钢琴曲集》 赋格 套曲
  18世纪初,伟大的复调音乐大师巴赫写了48首前奏曲与赋格,这就是被人们称为音乐中的旧约全书的《平均律钢琴曲集》,它对后世的创作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
  20世纪以来,一部分音乐家因为不满上一世纪浪漫主义的感情泛滥和夸张的作风,提出了要回到巴赫去的口号。随着这种新巴洛克主义的兴起,前奏曲与赋格这种套曲形式又重新引起作曲家们的兴趣。兴德米特、肖斯塔科维奇、谢德林和本特松等人相继写下了自己的赋格曲集。本文是对丹麦作曲家本特松,尼尔斯・维戈(Bentzon, Niels Viggo 1919―2000)《平均律钢琴曲集》(Op.157)中第一首赋格进行的和声分析。
  这是一首C大调三声部赋格。全曲由呈示部、中段、再现部三大段落组成。
  主题由异质材料构成,前半部分在C大调上进行,上行的八分音符通过隐伏声部的写法将旋律分成两个平行进行的音阶,后半部分转到降D大调,旋律变为十六分音符的下行音阶式进行。这个主题的前后两部分无论在进行方向、时值分配,还是旋律写法上均构成了对比。接下来是在上方七度B调进行的答题, 但是后半部分整体提高半音回到主题后半段调性降D调,在这一答题下方的对题调性为降A,上下两声部形成双调性。第五小节开始的间插仍用了双调性写法。呈示部中主题最后一次出现始于第七小节,它是主题低八度的原样重复,上方两声部则汇聚起来以平行小三度下行以及三六度的转换构成对题声部,此处仍保持双调性写法。紧随其后的是一段由非序列无调性写法构成的间插,旋律材料已扩展到全部十二个半音,由于重复音还是自由存在,因此不是序列性质的扩展。在这个间插中偶尔有和弦的出现,它们都是不协和的,都以横向线条的平稳与流畅为先决条件,承担了排斥调性的作用。至此,呈示部结束,从谱例(1)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该段的全部进行。
  例(1)
  该赋格的中段包含了主题的四次变形,以及在它们之间起连接作用的三次间插。第一次主题变形体现在前半部分最后四个八分音符通过节奏的紧缩变形为四个前后顺序做了调整的十六分音符,隐伏声部中下面的音阶整个提高了一个音。另外主题后半部分抓住最后一个音组进行模进,扩充了主题,但调性仍为C转降D。再看对位声部前半句为平行小三度上行,后半句转位为平行大六度下行。这一写法与呈示部最后一次对题写法类似且方向相反。中段第一次间插仅一小节,上声部是减三和弦b d f的分解和弦,下声部又是通过隐伏声部的写法将左手分成两个反向的半音进行。中段主题第二次出现时去掉了弱起音,上移六度,尾部仍有扩充。对题只是一些流动的音阶式进行,调式调性不明确。下面的间插仍为非序列无调性写法。主题第三次变形为去掉弱起音的下二度移位,其中隐伏声部中上面的音阶下调了四度,并出现了断层,后半句回到降D调。而对位声部出现了平行的大四六和弦,落于B大调,上下两声部形成了双调性。接下去的间插下声部是一些调性模糊的音阶,上声部也是非调性的手法,而且在尾部又通过隐伏声部拉出一条下行的音阶。中段最后一次主题是以C为轴的倒影形式出现的,形成了无调性,结尾处恢复原形并做了一个小结尾,以便在合适的节拍位置引出再现部的主题。上声部是由十二音构成的一些模仿与模进,其中有一些调闪烁,但终未形成调性。以上便是中段的展开,参见谱例(2)。
  例(2)
  中段最后一次主题变形结束后,紧接着出现了再现段。主题于原调再现,在其下方对题以降D调上的音阶式进行与主题形成对位。由于主题调性为C转降D,因此与对题在前半部分形成双调性,而后半部分调性则统一于降D调。接下来的间插上声部是由一些平行三度及隐伏写法构成,调性不明确。下声部是连续小六和弦、半音关系三和弦以及连续大三和弦的分解进行,调性也处于游离状态。主题最后一次出现,后半部分变化并扩充为全曲的结尾。上下两声部形式上为非严格倒影,实际上以隐伏声部的写法将上下两声部分为四个线条,其中两个外声部以音阶式进行反向到达主音(上声部为半音阶),两个内声部也以波浪式进行反向到达主音与属音。另外,在到达主和弦的一刹那,最高声部奏响了主和弦的三音E。这样,全曲结束在了完全的主和弦上。参见谱例(3)。
  例(3)
  二十世纪是赋格再度辉煌的一个世纪。作曲家们对于赋格都是以新的思维方式、以发展的眼光在浇铸着,以便从中获得启发,达到表现自身独特风格的目的。以上分析的这首本特松赋格曲在继承传统的体裁、曲式、主题发展方法等方面,融入了新的调性写法、调性布局等手段,赋予乐曲紧张度与不协和音响,突出了时代特征。
  注释:
  ①《外国音乐辞典》汪启璋、顾连理、吴佩华编译,钱仁康校订,上海音乐出版社,1988年版,第849页。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58173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