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崔永元幽默永远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宋桂奇

  一次活动中,有记者问崔永元:“郭德纲和周立波,您更喜欢哪一位?”面对这二选一的难题,他笑道:“都一样,他们的表演就像不同的戏曲门类,京剧、沪剧各有各的风格。”“如果让你们3个名嘴来个PK,结果会怎样呢?”记者再问。“那就是他们俩争亚军呗!”如此“大言不惭”,自让人乐不可支。只要有崔永元出现的场合,人们总能领略其幽默的风采。
  强加因果,调节气氛
  2014年4月27日,央视名嘴水均益的新书《益往直前》在首都图书馆举行了首发式,作为多年好友的崔永元自然要前来助阵。由于水均益存有一个巨大的心结,2003年他在报道伊拉克战争时,因故中途被撤回,以致多年来一直被人骂为“逃兵”。于是,借着新书发布之际,他便谈起“逃兵”一事,待说到自己多次酒醉后,都像祥林嫂一样重复着“哥们没逃啊”时,倍感委屈的水均益不自觉地动起了感情,使得现场的气氛顿时凝重起来。见此,崔永元随即玩笑道:“他受了那么大委屈,这么多年才说,这本书就是为了说这事。光这点事凑不够一本书,所以又说了点别的。他写伊拉克那两章真精彩,其他的,主要是写我的那篇特别不靠谱。”此语一出,水均益也禁不住和观众一道,发出爽朗的笑声。
  见水均益因忆及往事而陷入伤感,以致影响到现场气氛,崔永元急忙插科打诨。他先借主观臆测予以调侃:为了说出自己心中的委屈,所以才写这本书;又因为“光这点事凑不够一本书,所以又说了点别的”。这两次明显的强加因果,已足以让人忍俊不禁;再加之“写我的那篇特别不靠谱”这一不合时宜的公开“批评”,自然令水均益和观众乐而开怀。
  典例解说,引人向上
  2014年6月20日,崔永元接受了《中国新闻周刊》的专访,当记者问他“为何离开央视”时,他则露出标志性的笑脸,回答说:“为了发微博方便。”“发微博方便?”记者自然是大惑不解。“是啊,台里有关于微博的若干条管理规定,要我们签协议,不让说这不让说那。于是,我这个精神病人就只得犯病了。只要跟时事有点关系的,我自己都要审查好几遍,用中心主任的眼光审查一遍,用台长的眼光审查一遍,用纪检委的眼光审查一遍,然后才点击。”惹得记者忍俊不禁之后,他随即话锋一转:“可我跟人家微博上都已经掐起来了,我不说怎么办?现在,网上遇到浑蛋,我就跟你练,练到凌晨4点,熬到只剩下我一个人。我就这么活着,无所谓。我不在中央台了,也不是道德楷模,不嫖娼就不错了。”
  崔永元曾说:“当年的《焦点访谈》《实话实说》《新闻调查》,那多有力度。现在的追求就是完成任务,所以我们看到的是内在的精神品质和追求不断下降。”这种“下降”,显然与管理机制有关。于是,他便以“发微博”为例,在解释离开原因的同时,亦顺及对央视诸多限制和社会上某些浑蛋的不满,让人笑过之后也不自觉地滋生出一种家国情怀。
  尺水兴波,营造欢乐
  《解放日报》第二届“文化讲坛”上,嘉宾崔永元一开场,就让听众笑声不断。他说:“看到和我同台演讲的是龙永图先生和吴建民先生,我心里就打鼓。然后,我看了第一届三位嘉宾的名单:余秋雨、曹景行和赵本山,就明白是什么意思了――每次组合都是‘两个学者加一个农民’嘛!”一阵哄堂大笑后,他发动观众道:“让我们把热烈的掌声给龙永图先生,因为他让数以亿计的中国人知道了三个英文字母W-T-O。(全场鼓掌)我再提议把热烈的掌声给吴建民先生,因为他让数以亿计的外国人知道了两个汉字‘中-国’。(全场鼓掌)第三,我再提议大家把最热烈的掌声给我。(全场鼓掌)确实比给刚才两位的热烈,这就印证了我的观点,越没有文化的人得到的掌声越多。”于是全场爆笑不止。
  崔永元先将两届嘉宾作比,听者自会做出小崔犹如艺术大家赵本山之判断;而待知晓他之所比是“农民”身份后,人们也就能从这自嘲之语中,感受到他的谦逊和幽默。引发笑声后,他再起波澜:由于给龙、吴鼓掌均是极为正面的理由,听众给小崔鼓掌时,自然也会有正面之预期。而他竟以“没有文化”言之,如此出人意料的巨跌,能不让人爆笑不止?
  反复自虐,启迪思维
  在《成语英雄》节目现场,一对祖孙选手比赛时,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外公,怎么也猜不对孙女画的是什么成语,主持人崔永元便提示道:“我这人老不聪明了。像我这样的人,要考哈工大,该怎么办?”“笨鸟先飞!”笑声和掌声之中,老先生终于松了一口气。可接下来又卡住了,小崔再次提示:“像我这样的人,竟考上了哈工大。”“石破天惊!”又是一片笑声和掌声。猜第3个成语时,他仍承接前说:“像我这样的人,考上了哈工大,被开除了,又复学了。”待老先生说出“破镜重圆”后,点评嘉宾钱文忠便忍不住戏谑道:“你用自虐的方式提示了老先生,说明你不是真正的笨鸟。不过笨鸟它笨啊,要是向相反的方向飞去怎么办?”“那就飞到广播学院去了。”崔永元不假思索道。
  崔永元曾说:“想要幽默,首先要有自我牺牲的精神。”此中,他即是不惜牺牲自己,用一种自虐的方式来开启老先生的思维,且一而再、再而三;不仅于此,这3次提示还像一个连续剧,在讲述着“我”这个笨鸟与哈工大之间的因缘。而待钱文忠进行“刁难”时,他仍紧承剧情并化虚为实――以自己的工作单位答之。如此智慧幽默,怎能不让人叹服?
  (编辑/张金余)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63145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