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全球旅游研究格局的综合分析(2003―2012)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基于Mill& Morrrson的旅游系统理论,文章构建了由6个主类和61个亚类组成的旅游研究系统分类框架(The tourism research system categorization framework),选取31本国际旅游期刊在2003-2012年期间的10058篇文章,从而提取出13669个关键词(其出现频次为41624)并进行归类,运用演绎分析和统计方法对旅游研究主题进行大数据整理。文章识别出旅游学研究的跨学科特征和各个旅游研究主题的受关注程度:从主类来看,最受关注的是“目的地”领域,其次是“需求”和“营销”领域;从亚类来看,最受关注的是“市场细分”和“吸引物和节庆”领域,而“基础设施”、“交通(旅游目的地内部)”和“旅游客流”等领域受关注度最少。最后,本文试图寻求与旅游学学科树进行理论对话,重新检验了近10年国际旅游研究在国内分类框架的学科特征与演变趋势。
  [关键词]旅游研究系统分类框架;关键词分析;主题分类;国际旅游期刊;旅游学学科树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2-5006(2015)07-0108-11
  Doi: 10.3969/j.issn.1002-5006.2015.07.011
  引言
  旅游活动涉及社会发展的多个方面,旅游研究也需要对社会发展的问题进行多维度分析,并采取多学科领域的多元化分析方法。因此,旅游研究包括不同理论和方法,以及多种研究侧重点与主题,如Jafari&Ritchie的“旅游研究――学科与方法的选择”(study of tourism: choice of discipline and approach,1981: 23页)、Tribe的“旅游知识的创造”(the creation of tourism knowledge,1997: 650页)等模型有效地反映了旅游研究跨学科、交叉学科的特征。
  由于旅游学的复杂性,许多文献已经通过研究学科分类、研究主题、统计期刊信息等来评估旅游研究趋势。自20世纪40年代Tourism Review出版以来,国际旅游期刊的数目不断增加,到20世纪70年代期刊数量达到10本,而据Thomson Reuters(旧名ISI)的IP&Science Master和SJR(SCImago Journal Rank by Scopus)的期刊目录显示,目前国际旅游学的研究范围扩展到旅游、酒店管理、休闲、运动等多个方面,两项目录列出的期刊数量分别达到38本和52本。至于国际学术论文呈现的研究主题,往往能够代表学者的研究目的和该领域的研究方向,所以现有研究高度重视对旅游和酒店管理等领域的期刊分析。但是在国内外旅游学研究成果中,还没有针对旅游、酒店管理、休闲与节事等领域的广泛综合分析。
  本文基于Mill和Morrison的旅游系统理论,构建了崭新的旅游研究系统分类框架(the tourism research system categorization framework),以识别出旅游学研究的方向特征和研究主题的受关注程度。Mill和Morrison (1985,2012)提出的旅游系统理论是基于目的地、营销、需求和旅行等4个领域与其链接,发现了旅游学的知识谱系与互联互通性,并为本文的6个主类和61个亚类研究主题提供分类准则。根据B enckendorff和Zehrer的研究显示,1996-2010年间Mill和Morrson的《旅游系统》是被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和Tourism Management等期刊论文引用最多的著作之一,这充分说明其具有高度的影响力、可信度和可借鉴性。
  首先,本研究小组选取31本国际旅游期刊于2003-2012年间发表的10058篇文章,收集到41624频次的关键词;然后,依据理论框架对每一个关键词进行整理、编码和归类。通过大量数据的统计分析,再配合多元的视角解释统计结果,从而得出近10年国际旅游研究的主题特征,以及研究主题的发展趋势,还弥补了已有研究在数据范围、内容分析等部分的不足。
  简言之,本研究将主要涉及以下4个方面:(1)总结旅游研究系统的6大领域(主类)的关键词及其词频特征;(2)分析近10年旅游研究的热门与冷门主题;(3)比较旅游研究系统各个主类中显要的研究主题(亚类);(4)运用Thomson Reuters ISI学科网(Web of Science database,简称WoS),分析词频最高的20个核心关键词的时间序列特征(1980-2013年)。
  1 文献综述
  通过回顾现有研究成果,文章从不同的视角进行发现、分析与总结。
  从研究对象来看,现有研究对期刊文章的分析分为三方面:第一,针对特定期刊的回顾性分析,如旅游研究纪事(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旅游管理(Tourism Management)、旅游学刊,以及对这些主导性期刊[19-20]进行比较;第二,对特定时间段的多本期刊进行比较;第三,专注特定研究领域,如旅游或酒店管理,以及进行不同领域之间的比较等。
  从统计要素来看,主要选取期刊信息、研究方法和内容进行分析。在期刊信息方面,主要包括作者、研究机构(作者所属大学单位)、地理区域的排名或评级、期刊的计量分析等。在研究方法和统计技术方面,Wu,Xiao,Dong,Wang& Xue(2012)列出了研究方法有关的关键词,结果表明旅游研究领域长期较多采用定量分析法,而与定性分析法有关的关键词极少出现。内容分析方法包括两种途径:一是对期刊文章客体的元分析,它检验的范围包含作者信息、研究方法和研究主题领域等;二是对期刊文章信息的收集与分类,例如关键词、中心词、题目等。概括地说,现有研究虽然采用多种方式来分析旅游研究的学科知识和成果,但是仍然存在两方面的局限性:一方面,较多研究分析作者或研究机构(大学)的学术贡献和学术联系,但这些成果却与研究主题的关联性较弱;另一方面,即使一些研究对全文、题目等进行内容分析,但是收集的样本量都在1000以下,所得结果的支撑仍显得不够充分。   从信息来源上看,学者们获取主题信息的途径包括:期刊的编辑焦点(journals' editorial focuses),特定期刊的主题索引(subject indices),题目、摘要或全文,关键词。Jamal,Smith&Watson和Ballantyne,Packer&Axelsen的研究发现既是期刊编辑的视野反映,又可以探讨研究主题和方法,Cheng等梳理了旅游期刊涉及的范围和目的,也对各个期刊的学科焦点进行了分类。由于关键词是作者自己编纂的,往往能够充分地反映研究主题、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地理聚焦点等文章的核心概念。虽然它在旅游研究的内容分析容易被忽略,但在企业管理研究领域已有基于关键词分析而构建的学科研究框架。Romano和Fjermestad针对客户关系管理(CRM)的相关文章进行了关键词分析,并强调了关键词分析的研究意义。Kevork和Vrechopoulos的后续研究也强调了关键词的标志性,而基于CRM研究文章中的关键词分类,建设了CRM研究领域的概念性框架。在旅游研究领域,Wu等曾尝试通过三大期刊文献的关键词分析旅游研究的知识体系,但本学科仍然缺乏基于旅游系统理论的概念性分类框架。
  从主题分类指标来看,早期研究的市场导向性比较强,评价标准局限于管理、营销、财政和产业部门等。后来,Botterill,Haven&Gale试图创建以学科为基础的主题分类标准,并探索旅游学术知识圈,他们收集了1990-1999年间发表的旅游专业博士论文的题目和摘要,以CABI主题指标等21个标准对论文主题与研究方法进行分类。随后,Ying和Xiao的研究基于社会网络视角对博士论文(1994-2008)展开分析,解释了旅游学科的结构变化,如“文化人类学”、“社会结构”、“少数民族和族群”等新兴主题的出现。但是,现有研究的主题分类标准仅限于单层结构,尚未形成旅游研究主题分类的多层系统。为了延伸已有文献的研究深度,本文正是继承了国内外“旅游系统”的研究成果,构建三层结构的旅游研究分类系统。
  2 研究方法
  本研究所选的期刊主要参考了三份经典期刊目录:Morrison的目录、Thomson Reuters(旧名ISI)的IP&Science Master期刊目录“酒店管理、休闲、运动和旅游”范畴中的38个期刊、SJR期刊目录(the SCImago Journal Rank by Scopus)“旅游、休闲和酒店管理”范畴中的52个期刊。其后,再根据研究目的,从期刊名录上删除了一些与旅游没有直接关系的期刊,如旅行医学和传染病、实用地理、城市与其他等,最终得出包含31本国际旅游期刊的数据信息(表1),其中有16本SSCI期刊和15本非SSCI期刊,一些新近出版的期刊也被纳入进来。同此,本研究探索传统期刊与新出版期刊的整体研究趋势,并将研究领域也涵盖了旅游、酒店管理、节庆与活动、休闲等方面。
  在选定31本国际旅游期刊之后,本研究小组将各期刊在2003-2012年期间发表的论文排列出来,共得到10058篇;其次,提取各论文的关键词,并对这些关键词进行合并和统一(如单数与复数、名词与动名词、连字号、缩写等);最终得到13 669种不重复的关键词,其出现频次共41 624次,平均重复率为3.04。
  基于Mill和Morrison的旅游系统理论,本文构建了各自专属的旅游研究领域( mutually exclusiveresearch areas)的分类系统。旅游研究系统分类框架分为6个主类和61个亚类(其中,“地理区域”未区分亚类),6个主类分别是“目的地”、“营销”、“需求”、“旅行”、“地理区域”和“其他”(表2)。在各主类中,“目的地”含25个亚类,“营销”含13个亚类,“需求”含11个亚类,“旅行”含4个亚类,“其他”含8个亚类。“地理区域”是指国家和区域的名称,所以不含亚类。根据此分类框架,对所有的关键词进行归类,一些含义模糊的关键词通过参考该文章的题目和摘要确定其归类项。
  3 研究分析
  3.1研究主题分析
  图1展示了旅游研究系统分类框架的组成结构。“目的地”是占据关键词出现频次最高的主类,作为“营销”亚类的“市场细分”是具有最高频次的研究主题。
  对关键词进行词频统计和排序,可以明确旅游研究关注最多和关注最少的领域。针对研究主题的排序分析,只限于旅游系统的4大领域,排除了“地理区域”和“其他”等方面。整体来看,出现频次最高的前20位研究主题占总频次数的54.4%,其中,“目的地”的12个亚类占31.4%,“需求”的4个亚类占12.33%,“营销”的4个亚类占11.7%,主类“旅行”没有任何亚类出现在前20位的研究主题中(表3和图1)。前20位热门的研究主题是:市场细分、吸引物和节庆、形象和感知、游客行为、旅游设施、人力资源、动机和需求、资源管理和环境影响、旅游管理、企业、市场(游客)特征、目的地发展、服务和服务质量、营销渠道、品牌和识别度、接待和好客度、教育和培训、营销战略和计划、经济影响、可持续旅游发展等(图2)。
  “市场细分”和“吸引物和节庆”的出现频次均超过2000次(分别为2429和2144次)。所属“市场细分”的关键词是与“营销”有关的细化产品和它们提供的旅游主题,出现频次最多的20个关键词包括:市场细分(126)、生态旅游(125)、细分(112)、乡村旅游(81)、遗产旅游(76)、文化旅游(70)、自然旅游(41)、资源者旅游(39)、城市旅游(34)、葡萄酒旅游(32)、朝圣(29)、黑色旅游(28)、背包客/社区旅游/电影旅游/运动旅游/扶贫旅游(各27)、野生动物旅游(26)、宗教旅游(22)和本土旅游(20)。所属“吸引物和节庆”的关键词包括:文化(128)、遗产(93)、节庆(70)、世界遗产(45)、国家公园(38)、运动(36)、国家文化(33)、活动(31)、主题公园(27)、博物馆/体育赛事(各24)、旅游景点(21)、文化遗产/娱乐/大型活动(各18)、奥运(16)、会展/影视/历史/音乐(各15)。 另一方面,研究数据也显示了前20位冷门研究主题(图3),硬件设施方面的关键词出现频次很低,比如“基础设施”(35)和“交通(目的地内部)”(99)等。近10年的旅游研究已很少关注旅游目的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交通系统等主题,但是从地理区域上看,又高度关注中国、印度、南非和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图4),因此,未来研究有可能会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建设和旅游基础设施等方面的研究。   “季节性”(73)与目的地影响、游客满意度这两大旅游研究领域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对时间性变量与空间性要素产生拉动作用,但是“季节性”方面的研究成果比较少,其出现频数只有73次,排在所有亚类中的第51位,位列冷门研究主题的第3位。基于现有研究的成果,未来旅游研究需要从两个维度思考目的地季节性的影响因素:一是从目的地的视角分析当地的气候等自然因素对吸引物(举办相关会展、节事等)、设施和服务等供应因素的影响和管理战略;二是从游客角度分析社会习惯的影响,例如,客源国的黄金周分布、游客的宗教背景等。
  “外部性因素”(234)虽然是20个冷门研究主题之一,但是有效地反映了后“9・11”时代旅游研究的侧重点与变化趋势,主要包括了三种重要的关键词:“9・11”和恐怖主义(31%)、SARS (11%)、其他疾病(20%)。从时间分布来看,关于“9・11”的关键词大量出现在2003年(19%)、2004年(31%)、2005年(19%);从内容分析来看,2003年发表的文章仅在地方层面关注“9・11”的影响与旅游危机管理等,后期研究(2004-2006年)延伸到“9・11”的影响与航空产业的相关研究,以及后“9・11”时代(2008-2009年)穆斯林人行为等社会地理领域。
  3.2“地理区域”与“理论和方法”分析
  除了上述4个主类,旅游研究系统还包括“地理区域”和“其他”。“地理区域”的关键词包括本文所选案例地的国家和城市名称,它的出现频数为2960次,占总数的7.1%。通过将城市、州(省)、岛名称统一为国家名,文章共得到296个关键词,可以看出近10年的旅游研究探讨了全世界各国的旅游目的地。具体来看,出现频次最高的前20个国家是:中国(540,含中国香港125)、中国台湾(75)和澳门(33)等)、美国(203)、澳大利亚(181)、英国(175)、西班牙(85)、土耳其(83)、新西兰(71)、韩国(65)、加拿大(63)、印度(55)、泰国(52)、希腊(46)、意大利(41)、南非(39)、日本(37)、葡萄牙(37)、印度尼西亚(36)、马来西亚(35)、新加坡(33)和墨西哥(24)等(图2)。
  “地理区域”的统计结果与现有研究的作者工作单位所在的国家排名分析比较,两者的出现频次(或排名)有相当明显的差异。Zhao和Ritchie研究了旅游学界著名学者所在大学单位的地理分布特征,发现80%以上的学者分布在5个英语国家即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新西兰,与之相比,中国香港、韩国和新加坡等亚洲的大学只有极少的著名学者。虽然31本期刊中只有2个是以亚洲地区研究为主的期刊(亚太旅游研究杂志和中国旅游研究),但“中国”作为关键词出现的频次非常高,而且中国、韩国、泰国、日本等7个亚洲国家在前20位地理区域研究中占有41.9%,显示了亚洲地区旅游研究的重要地位。亚洲国家,特别是中国,已成为近10年国际旅游研究领域最具吸引力的研究对象,国外学者对中国的旅游研究已经扩展并深入到中国的酒店产业、扶贫旅游、遗产以及少数民族研究等方面。
  “理论和方法”(4225)是在“其他”主类中出现频次最高的亚类。近10年旅游研究较多采用的理论和方法包括:定性研究(80)、结构方程模型(69)、因子分析(56)、聚类分析(54)、内容分析(53)、IPA评估法(45)、数据包络分析(39)、尺度分析(38)、GIS (38)、计划行为理论(35)、案例研究(29)、模型设计(26)、时间序列分析(25)、社会交换论(24)、扎根理论(22)、联合分析(22)、类型学(22)、跨文化研究(20)、逻辑回归(19)和生存分析(18)等。值得关注的是,虽然数理统计的研究方法占了较大的比例,但国际旅游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反映出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均衡状态,社会科学、管理学和地理学等跨学科理论和模型也被纳入到旅游研究中(见图5)。
  3.3核心关键词的时序特征分析
  为了反映关键词的时间序列特征,运用Thomson Reuters /S/学科网,选取词频前20位的核心关键词。由于学科网只提供1980年以后的数据,因此,本文分析1980-2013年间词频前20位关键词的研究趋势(表3)。设定学科网的搜索条件为“主题( topic)”,分别输入核心关键词,就能显示出相关文章的发表数量。
  尽管Thomson Reuters /S/学科网的分析结构存在数据丢失、数据模糊等局限性,但它充分显示了20个核心关键词的时序特征。“旅游”、“营销”、“休闲”、“旅游发展”、“动机”和“满意度”等核心关键词一直是旅游研究中稳定且强势的研究对象。具体来看,1980-2013年间共有7227篇以“旅游”为主题的文章,另有2727篇以“营销”为主题的文章。这两个核心关键词不仅是传统被重视的研究主题,而且在近几年仍呈现大幅增长的研究趋势。
  以“中国”为主题的文献数量表现出明显的时间变化特征。首先,随着20世纪90年代中国政府海外旅游的开放,在学科网中出现了第一篇以中国旅游研究为主题的文章。接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成为国际旅游研究关注中国的一个驱动力,这一年的文献数量(46)几乎是前一年(16)的3倍;到2010年上海世博会,这一年的文献数量(204)比前一年(48)又激增了3倍多。虽然2008年和2010年的数据增长可能是多因素的复合作用,但这一数据反映了目的地与大型活动(mega-event)之间的紧密关系和相互影响。
  随着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1990年初才出现的“可持续旅游”(775),已成为了旅游研究领域日益重视的核心主题,远超过比它更早出现的其他主题如“目的地形象”(422)、“市场细分”(200)和“餐馆”(459)等。
  3.4基于旅游学学科树的分析
  为了进一步掌握旅游研究系统分类框架的学科属性,本文将研究主题(亚类)与吴必虎和邢珏珏的“旅游学学科树”进行理论对话,既可寻求学术归属方面的联系,也能探究旅游学各分支学科的研究现状。在根据学科分类的常规标准上,本文特别做了以下安排:第一,市场、企业与经济等与旅游产业有关的供给维度亚类归为“旅游经济学”的范畴;第二,游客动机与限制、感知与行为等与需求维度相关的亚类归为“旅游心理学”和“旅游人类学与社会学”的范畴,从而建立起旅游学的立体框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72421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