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业务不敌“官本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笔者手头有一份资料:某市级新闻媒体在人事制度配套改革中,对有职务的人员,一方面进行岗位补贴,另一方面在奖金分配上又采用“系数”奖励。也就是说,只要身上有一官半职,其收入就远远超过一般的记者、编辑。
  我通过调查,发现此改革方案出台后,许多业务骨干对业务工作失去了虔诚与热情,取而代之的是对“官位”的羡慕。一些精通业务的记者编辑,忍痛割爱,去竞聘物业管理部、安全保卫部等与自己专业毫不相干的“官位”。如某电视台新闻部一位曾被台领导誉为“后生可畏”的年轻记者,几年前就被内定为新闻部主任的候选人,他也立志一辈子当记者。但现实是残酷的,由于没有“背景”,这位“后生”在前几次的竞聘中都“名落孙山”。他决定另辟蹊径,去参加办公室副主任职位的竞聘,仍没被聘用。后来他竟然去竞聘食堂主管的职位,结果还是落选。无奈之余,这名“后生”就在外面开了一家公司,名义上在单位上班,暗地里却在干私活。这虽是个别现象,但由此可见,“官本位”意识对新闻媒体采编人员的影响。
  “专心搞业务的人其待遇远不如一顶小小的‘官帽’;有‘官帽’的人,不仅收入高,而且在评职称、评先进、作品创优等方面都能得到好处”,这是当前许多媒体注重业务的记者、编辑的感叹。事实也是如此,一些新闻媒体在改革后,凡有“官位”者好处多多,不仅收入高,而且可以指手划脚,不做具体的工作;有了评职称的机会,戴“官帽”的又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因此,许多业务精英对“做业务”失去了兴趣,他们千方百计托关系、找门路,铺设通向“官位”的台阶。
  “官本位”意识实在不利于新闻媒体的改革。一是挫伤业务骨干的积极性。改革是为了调动大部分人的积极性,如果只有一小部分人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那这个改革就不能说是成功的。事实上,目前新闻媒体的好多改革,由于制订政策的人都是“官”,改革后,“官”得到的实惠往往多于一般的员工,因而“官位”就成了人们争夺的目标。很多原本潜心做业务的骨干记者和编辑趋之若鹜,而对业务工作,采取消极的方式,得过且过,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都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二是激化单位内部的矛盾。一些人的“官位”不是靠真才实学得到的,而是靠拉关系走后门得来的,因而缺乏群众基础与威信。某报社的一个新闻部主任由于业务不精通,有一个记者有意在稿件中写入一些与主题无关的内容。次日,阅评组指出了这个问题,主任就去找记者。记者说,吃什么粮,拿什么枪;你是领导,稿子不是由你把关的吗!这样的紧张关系自然难以开展工作。
  三是业务氛围难以营造。由于受“官本位”的影响,一些人心里想的是如何削尖脑袋向上钻,谈及业务,就会说一文不值,谈这何用!某电视台就流传着“三天三夜做一条大片,还不如三秒钟说一句大话”的说法。意思是说,用三天三夜的时间去做一条有影响的片子,还不如在领导面前吹牛皮、套近乎来得实惠。这家电视台,以前由于业务氛围较浓,大家创优的热情十分高涨,在年度优秀新闻作品评比中,省级大奖几乎各个奖项都有,国家级的大奖也屡屡摘取。而最近两年,由于注重业务的采编人员收入减少,许多人在伤心之余,放弃了对业务的钻研,台里新闻作品的质量也今非昔比。两年中,仅在省里获得一个二等奖,而且还是“平衡”来的。
  四是导致新闻从业人员作风散漫。新闻媒体中滋生“官本位”的意识后,少数从事新闻业务的骨干,由于与“官”无缘,收入受损,地位偏低,就会产生“堤内损失堤外补”的想法,利用手中的工具,拉赞助、拉广告、做新闻“猎头”,有的甚至搞变通的“有偿新闻”。所有这些,既严重损害新闻记者的形象,又损害了新闻媒体的公信力。
  因此,新闻单位在实施改革过程中,必须克服“官本位”意识,树立“业务优先”的观念,积极地培养和推出名记者、名编辑、名主持人,让那些做业务的人感到有奔头,使人人都能尽其才。这实为新闻事业发展之大幸。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80795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