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这个“冷门”不该“冷”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教育振兴是一个国家振兴的重要标志。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动力之关键就在人才,而人才之根本就在教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因此,教育新闻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教育新闻的功能在于,传播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解读新的教育政策,宣传教育领域的典型事件、人物、学校,剖析特殊的教育现象,及时为广大教师、学生、家长传递服务类信息等。有鉴于此,报道教育新闻需要把握好三方面关系―――服务性、可读性和引导性。教育新闻是直接关乎民生,覆盖人群广,与千家万户相连,中考、高考、就业等许多问题广受百姓关注,需要大量的服务类信息。而既然教育新闻直接面向群众,就应该做得深入浅出,贴近实际,让人们喜闻乐见。同时,需要传媒将主流价值观渗透于教育新闻,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这是教育新闻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遗憾的是,目前有的记者和传媒在选择报道对象时,片面地考虑吸引“眼球”、一味迎合某些颇有偏差的社会心态,对教育格局的协调发展、教育质量的提高、素质教育的促进等关乎全局关乎长远的重要问题的报道,却置于脑后,自觉不自觉地削弱了传媒的报道权、话语权。因此,当前研究如何在教育新闻中把握好服务性、可读性和引导性的关系,显得尤为迫切。
  
  一、教育新闻有过于“逐热”的倾向
  近年来,无论是党报还是都市类报纸,都不惜版面,给教育新闻提供了充裕的空间。除了新闻版面外,许多报纸还开辟了“教育家园地”、“大学”、“升学周刊”、“教育周刊”等专刊,加强对教育新闻的报道力度。
  如以类别分,教育可分为学前教育、小学和初中九年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因此,新闻报道的天地十分广阔。但是,不少教育记者在选择报道内容时,往往按照自己设置的“社会热点”进行报道,而且这些“社会热点”如同“四季歌”,一成不变。
  例如,每年高考时节,相关报道铺天盖地,从考生心理辅导到高考订车,再到提醒考生不要迟到、带齐考试用品等,事无巨细,一一道来,将考试氛围搅得“火药味”十足。事实上,上海高考录取率这几年已达到80%以上,高考录取途径也呈多元化格局,对许多考生来说高考并非“定终身”,但一些传媒被传统的思维定势所左右,偏好“炒作”高考报道。
  又如,在普通高中教育领域的报道,往往喜欢盯着一些名牌重点中学报道,津津乐道于哪个学生得了竞赛大奖,哪个学生在美国SAT考试中得了满分,哪个学生被国外名校录取等等。而对于其他非重点中学的改革思路和发展状况,却很少关注。同样,在高等教育报道中,名校的“声音”在媒体上此起彼伏,但是一般院校即便在某方面办学很有特色,也很少在媒体上“露面”。
  各类教育新闻中,职业教育新闻尤其“冷门”。一些媒体和教育记者认为,职业教育在教育领域处于“弱势”地位。许多老百姓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上高中,而不是读职校;希望孩子念本科,而不是读高职;认为只有坐在四季如春的办公室里,当个白领或公务员,才算是人才,而整天泡在一线车间,太苦太累没出息。既然老百姓不推崇职业教育,那么不少传媒也就将职业教育“边缘化”了。教育部门召开职业教育方面的会议,发布相关政策和文件,往往只是应付式地报道一下,教育记者自己“沉”入职业学校,捕捉职业教育领域的新鲜素材,则积极性不高。不少记者认为,与其去挖掘“冷”新闻,还不如去报道那些原本就有“热度”的教育新闻,容易形成“卖点”。于是,“冷门”越来越冷,“热门”越来越热,教育新闻强化了两者间的落差。
  社会大众关注的“热”与“冷”客观存在,社会心态也不是可以轻易转变的。但是,我们应该看到,随着国家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类别中的“冷”与“热”在不断调整和变化。从职业教育看,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2005年10月,国务院下发《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其立意在于“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迫切要求,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所以在教育新闻中,职业教育新闻不该“边缘化”。大众传媒需要在反映社会热点和引导社会舆论方面掌握好平衡点,担当起应有的社会责任。
  
  二、职业教育新闻不该缺位与边缘化
  无论从职业教育的社会功能,还是从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来看,职业教育都不应属于“冷门”。
  任何社会,人才都是呈“金字塔”结构,在“金字塔”的中下部是庞大而坚固的底座,那是由技能型人才构成的。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结构和形态发生变化,一部分优秀的高技能人才也可以“升”至“金字塔”的上部,与研究型人才“平分秋色”。目前,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规模与普通高中教育规模相当,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占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一半以上。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群体。
  但从总体上看,职业教育仍是我国教育事业的薄弱环节,发展不平衡,投入不足,办学条件比较差,办学机制以及人才培养的规模、结构、质量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技能型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短缺,已是“老大难”问题。为此,“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计划投入140亿元发展职业教育。2008年4月3日发表的国务院2008年工作要点,在“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专门有一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出要进一步扩大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等等。不少职业教育界人士喜称:“职业教育的春天来了!”
  由此可见,大众传媒完全应该把报道职业教育新闻放在相当突出的位置上,并积极引领社会舆论。要通过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报道力度,将“冷门”变得渐渐“热”起来,提升大众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在有关职业教育方面的新政策颁布后,可以深入解读,让职教界人士以及学生和家长,对新政策更加了解。也可以报道职教领域的典型学校、个人、事件等,或提供经验、或深入思考,引导职业教育在良性发展的轨道上越走越顺畅,在全社会形成尊重职业教育、尊重技能型人才的氛围。社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迫切需求,而职业教育在发展中又面临不少难题,这实际上都是新闻报道的题目。
  不得不正视,目前传媒对职业教育的报道,与其重要地位相比,并不相称。笔者选取了2007年上海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3家报纸,试做一些比较与分析。
  从报道类型来看:这3家报纸在职业教育新闻中,反映政府工作的报道较多。例如,“今年上海将组建两大职教集团”、“鼓励学生选择职业教育松江部分农业户籍学生读中职校学费将减半”、“3.2亿资助中职生沪籍非沪籍生均享受”、“政府补贴培训高技能人才”、“中职教育将扩招逾50万人”、“教育部出台《办法》确保中职学生实习安全健康”、“本市添14个职教实训中心”、“上海定单培养高技能人才”等。这些报道将党和政府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制定相关优惠政策、职业教育的发展态势等方面信息及时传递给读者,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
  除政策类新闻外,也有反映职教领域学校典型、人物典型、事件典型的新闻。如,解放日报报道的“南湖职校新鲜事―――班级‘改建’成模拟公司”,“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记永康职业技术学校校长华康清”;新民晚报报道的“一条线看服务一厘米见真功―――职业技能大比武让中职学生对职业前途充满自信”等,就是记者深入基层学校捕捉来的鲜活素材。但是从数量来看,此类报道还是太少,一年中也就这么零星几篇。而职教领域的深度报道、思考性报道就更加难觅。
  从报道比重来看:虽然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同属“高中阶段教育”,而且两者每年招生数量相当,但是教育记者明显对后者更为关注,对重点中学和重点中学的优秀学生更加“青睐”。记者喜欢报道重点高中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这些学校的尖子学生得了哪些大奖,有哪些国外名校到这些高中去“抢”生源等等。虽然高职院校的学生数量占整个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记者明显对重点大学、本科院校更为关注。一年中,3家报纸对复旦、上海交大的报道各有六七十条,对其他本科院校的报道数量也不少,对高职院校的报道却极少。
  另外,职业教育报道中有一个倾向需要注意,即有的报纸将职业教育定位在“弱势”阶层,习惯于劝慰学生和家长“考不上高中,进了职校不要气馁”、“落架凤凰也能成才”。尽管从客观来说,职业教育受传统思维影响,社会声望还不高,但是教育新闻若不能把握好报道的基调、口吻、语言和方式,反而将强化这种“弱势”,使得矛盾更加凸现,这就与报道的初衷相悖,适得其反。
  
  三、让职业教育新闻更具引导性
  国家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记者应如何作为,提升职业教育新闻的引领水平?
  从根本上说,职业教育新闻要着眼于潜移默化地转变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偏见,确立正确的人才、择业、就业观念。我国就业和经济发展正面临新变革,要把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适应社会的实际需要,发展职业教育就势在必行。因此,做好职业教育的新闻报道,绝非权宜之计,而需要持之以恒,并不断探究高明的报道方式,提高有效的引导艺术。
  如今不仅只有职教界人士在呼吁社会重视职业教育,而且许多著名专家学者也在多个场合为职业教育鼓与呼。如杨福家院士在多次演讲中提及,“我认识一个美国高中毕业生,凭成绩可以进哈佛,但他却选择进了一所烹饪学院。所学院的录取率和哈佛一样低,学费比哈佛贵,据说世界上很多烹饪大师出自那个学校,家长很尊重孩子的意愿”、“如果有一天,我们有一半以上的优秀高中生不想考北大、清华了,我国的经济就会发展得更好”。这样的“声音”出现在大众传媒上,会产生很大的震动。在报道职业教育新闻时,要巧妙地选取报道内容和角度,营造这样的舆论氛围: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智能特点,由此来选择适合自己的高一级学校,即普通高中或者中专、职校、技校;学生进入职业学校学习,也有多途径升学的“通道”,有广阔的就业和发展前景,也能以成功者的姿态进入社会。
  具体来说,职业教育新闻怎样才能“出彩”?这里提出几条建议:
  其一,有关职教的工作性报道,不要满足于报道数据,枯燥的做法,要对相关政策和做法进行深入解读,使之更加贴近老百姓。例如,去年上海推出“每年3.2亿资助中职生”的优惠政策。许多传媒的报道仅仅说3.2亿元分设几等奖,每一层次资助多少金额等。如果深入采访一些中职学生和他们的家庭,反映政府的资助到底给他们带来些什么,以及这一政策推出后,对于吸引初中毕业生报考中职起到怎样的作用。这样报道效果将更好。传媒对于高考政策的解读,例如今年市里推出的高考平行志愿填报政策,总是不遗余力。同样,对职业教育的新政策,也应该热情、主动地进行报道。
  其二,典型类报道,包括学校典型、个人典型等,应该加大报道力度。可以选择办学特色鲜明,毕业生就业率高的职业技术类学校进行报道,总结经验,提炼办学思想和理念,对全社会具有借鉴意义。例如,解放日报的“南湖职校新鲜事――班级‘改建’成模拟公司”一文,报道了该校教学中的”亮点“,即给学生创造新的实训环境,将班级改建成模拟公司,学生上专业课时如同“上班”,提早接触并熟悉业务。题材新颖,采写深入,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至于个人典型,可以报道职业技术院校中有“光彩”的教师和学生,也可报道一些优秀职校毕业生的成长故事。把他们定位在一个“成功者”的位置,给读者以启示。
  其三,观察思考类的问题性、分析性的深度报道要加强。眼下此类报道非常缺乏。记者应选取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难点、热点问题,深入采访,宏观与微观结合,写出有深度、对行业发展有影响的稿件。例如,有关教育机构开展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状况研究”结果显示:中职生自我评价乐观,约72%学生对自己的前途表示“很有信心”和“有信心”,绝大部分中职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但是,有80.7%的教师认为中职学校中“差生多”。这一反差就很值得深思,可以折射出教育者本身在人才观方面的缺陷。但是,一些传媒仅仅报道了这些数据,而没有展开深入分析,浅尝辄止,令人遗憾。
  总之,大众传媒只有真正从思想上重视职业教育新闻,精心策划报道选题和角度,才能使之更具引导性,也才能更好地发挥推动教育事业、社会进步的功能。
  
  (作者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解放日报科教卫部记者)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80843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