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林清卿寿山石薄意雕刻作品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产于福建省福州市北峰山区的山脉、水田中的寿山石,脂润晶莹、色彩斑斓,是名贵的雕刻石和观赏石。它种类繁多,开采至今已有田坑、水坑和山坑三大类共一百六十多个品种,其中田黄、芙蓉石和各种冻石是极其珍贵的石种,田黄早在清代就“易金数倍”,现在更是价同宝石。
  
  寿山石具有一定硬度,又易受刀,所以很早就被人们用于雕刻。早在1500年前的南北朝时期,福州地区就有用寿山石雕制的小卧猪殉葬的习俗。唐代,寿山村的广应禅院,寺僧们在山头溪尾采集寿山石,雕刻成佛像、佛珠、香炉、烛台、花瓶和盆、盂、杯、碗之类的供佛用品及生活用具。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考古工作的开展,福州地区的宋墓出土了大量造型各异、雕工精良的寿山石雕人物俑和动物俑,反映出寿山石雕俑在宋代已是常用的随葬用品。元明之际,王冕用花乳石篆刻印章之技艺传至福州,寿山石以其柔而易攻的特性,迅速成为刻制印章的最佳石材之一。此后,在石制印章的发展中,寿山石中的田黄与芙蓉石的优越品性逐渐被人们认识,与昌化鸡血石一道被誉为“印石三品”,田黄和芙蓉石还分别享有“石帝”和“石后”之美称。清初,由于几代皇帝的喜爱及文人墨客的推崇,寿山石身价百倍,钮雕和佛像雕刻蜚声海内外。同治、光绪年间,寿山石雕技艺更加成熟和丰富多彩,并形成东门、西门两大流派,而林清卿就是西门派最有影响的大师,时人尊称其为“西门清”。
  林清卿(1876――1948),福州西门外凤尾乡人。从小聪慧好学。早年师从著名寿山石雕大家陈可应,熟练地掌握了“薄意”雕刻之技艺,在圈中已小有名气。但是他不满意当时“薄意”雕刻的现状,认为这种技艺尚不成熟:风格呆板,题材单一,雕工简单粗糙,且布局和立意都不合章法。林清卿认为,要提升“薄意”雕刻艺术的水平,光有熟练的雕刻技艺还不够,必须认真学习国画原理,只有将画理充分融入“薄意”雕刻中,才能创作出高品位的作品。他选择了暂时放下心爱的雕刻刀,专心致志地拜师学起国画来。多年以后,林清卿掌握了国画的基本原理和技能,转而又拿起雕刻刀,信心百倍地开始了他新一轮的“薄意”创作。由于有扎实的国画基础,同时又借鉴了古代石刻、画像砖以及竹雕留青等传统艺术,加上得到了当时与他交往的文人雅士的熏陶和指点,他的“薄意”雕刻艺术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成为影响深远的一代宗师。“精巧绝伦,真能用刀如笔,在杨(璇)、周(彬)二家别开生面者。”这是书画家、鉴赏家龚礼逸先生对林清卿薄意艺术的评价。在林清卿的影响下,薄意雕刻成为寿山石雕最具代表性的表现手法。
  “薄意”,是寿山石雕的一种很特别的表现技法,它指的是在寿山石表面雕刻一层比浅浮雕还要浅的纹饰,因为这一雕刻层极薄却富有画意,所以被称为“薄意”。著名书画家、金石家潘主兰先生指出:“薄意者技在薄,而艺在意,言其薄,而非愈薄愈佳,固未能如纸之薄也;言其意,自以刀笔写意为尚,简而洗脱且饶有韵味为最佳,耐人寻味以有此境界者。”正是因为薄意雕刻特别讲究画的韵味,有人又把它形容为“刀画”。
  薄意雕刻源于明代寿山石雕的阴刻技法。至清代,经周彬、潘玉茂等许多艺人的改进而趋于成熟。薄意雕刻技法的产生,与寿山石中的田黄、水晶冻等石种太稀贵有很大关系。这些名贵石种,产量极少,得之十分不易,而且原石本身就温润如玉,晶莹剔透,五色斑斓,美不可言,人们视之如珍宝。其原石往往按重量论价,而且价逾黄金。然而,这些天然美石有时也难免于莹润通灵中显现砂格、裂痕、石纹或其它杂质,必须经雕刻修饰以清除回避。拥有者的过分珍惜,给雕刻者带来很大压力,他们为最大限度地保留原石,基本上不对原石作过分取舍,而是依原石现状先设计雕刻内容,然后在原石上作很浅薄的一层雕刻,这样既能巧掩瑕疵,又适于品赏抚玩摩挲,更能充分体现原石材质之美,使美石锦上添花。
  林清卿的薄意特色就在于他能“因材施艺,巧掩瑕疵”,能“利用石病,反见天然”。他的薄意作品题材涉及广泛,而且无所不精,花鸟、山水、人物、鱼虫应有尽有。他将传统的绘画章法、墨韵和意境融入精湛的雕刻技艺中,作品意境深远,格调高雅,有浓厚的笔墨韵味。观其薄意墨拓,宛若欣赏一幅幅韵味无穷的国画。正如画家熊文镛所称赞的:“清卿画石非人之画纸所能及也,是石以画传者。” 陈子奋先生评价林清卿的薄意作品:“花卉之妩媚生动,虽写生家罕能及,山水竹木,亦静穆浑厚。难得在利用石病,而反见天然。”林清卿的努力,使薄意雕刻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开创了寿山石雕薄意技法的新局面,他的成就,后来者至今难以逾越。
  
   薄意雕刻通常用于质佳而材小的美石上,特别多的是用于自然形印章上印台的装饰。如果是有皮的掘性灵石,或是有薄色层的优质灵石,尤其能将其艺术效果发挥的淋漓尽致。但是,方寸之间要用雕刻刀表现一幅韵味十足的“国画”,这就要求创作者不但要有娴熟的运刀能力,还要有深厚的国画基础和古典文学功底。
  相石,是薄意雕刻的第一步。相石就是审石构思。一块未经雕刻的寿山石原料,适合雕刻什么题材,怎么布局,如何突出原石美丽天然的色泽和纹彩而掩蔽它的瑕疵……,这些都是相石时所要反复考虑的。相石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设计方案一经确定,实际上已经决定了作品品位的高低。林清卿十分重视相石过程,他认为:“刻当相石。凡石色俏,则宜花卉;凡石呈裂痕,宜山水,以尽石势。下刀之先,心开一境,以尽画意诗情。”他认为:“薄意以花卉最难,妙在善配巧色;次则山水,以意为之,取其神远;再次则人物,剔透为精。”他的这套相石理论,我们可以从他的作品中领会到。
  这件田黄石之所以被称为“银包金”(图一),是因为田黄的外皮是近乎透明的白色,林清卿就是巧妙地将这一层白皮雕刻成花卉,黄白二色相得益彰,使得黄莹莹、通灵脂润的田黄石犹如披上一件白得透明的薄纱,更加美艳动人。而这件用都成坑石刻制的薄意海棠菊花印章(图二、三),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它的温润、纯净和娇艳,但是它的原石并不是这么可人的。都成坑石又称“杜陵坑”,石质结实晶莹,两石相击,发声如玉,色彩丰富,亮丽夺目。但因石脉多结附于周围的岩石上,矿层浅薄,常有砂粒附着其上,行内有谚语:“杜陵坑,砂成山,有水色,人人贪”说明纯净美艳的都成坑石非常难得。这件都成坑石,水色足,颜色美,石质上好,但局部还是免不了有砂点显现。林清卿在相石的时候,就考虑到这块石料的特点,他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石的形状,在水嫩纯净处不做任何雕饰,仅是铲地磨光;而在砂点显现处,则加以薄意雕刻,他设计的海棠、菊花、蝴蝶纹样,生动美丽,宛若天成,但实际上这些美妙的纹饰还起着扬长避短的作用。他总结的这套“掩拙扬俏”的理论,对后学者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他自已在动刀之前,往往要反复把玩石料、研究石性,有时好几天都不动一笔一刀。他在雕刻“羲之爱鹅”章时,甚至请人买来几只大白鹅养在后院中,天天观察,胸有成“鹅”后方才动刀,刻出的“鹅”人称神品(图四)。
  我们再看这件“夜宴桃李园”作品(图五、六、七),从中可以看出其布局的巧妙,勒线、剔地和开纹行刀精确而又自如。这方印章高4.9,底面长4.6、宽2.7厘米,可以说材质并不大,但是林清卿在此用刀“画”出了场面宏大的夜宴场景:园中假山怪石嶙峋,树影婆娑;果实累累的桃树、李树上张灯结彩,树下七个高士围桌畅饮,或坐或站、举止洒脱,个个酒酣意浓、兴致正高;一侍者正端着一壶酒一路小跑着赶来……,众多的景物、人物清晰地展现在方寸之中,丝毫没有杂乱之感,而人物的雕刻颇具古意,树木花草也各具姿态。这件作品原石是块白色的高山石,凡有砂格、裂纹之处,都已被山石和树木所遮避,因此,我们看到的是如此美妙的“画卷”,林清卿相石的本领和用刀的功力确实不同寻常。
  
  剔地,是薄意雕刻中十分重要的步骤。林清卿剔地的本领非同一般。他特别注重剔地的分寸,认为如果剔得太深,不但刺手,而且流俗;太浅,又缺乏立体感。他认为,剔地的用刀很关键,如果用半圆刀,景物不够清晰,如果用平刀,景物和底地呈直角,又显得火气太重。因此,他多用小圆刀剔地,这样既可使景物明显又可使底地成为有机的依托。这件薄意渔乡山水水晶冻印章(图八、图九),就很好地体现了林清卿剔地的功力。水晶冻石,是寿山石的名贵品种,又名“晶玉”,石质通透灵澈、光泽润亮,剔透如水晶而温润如玉石,其通透处几乎可以隔石观物。在这块近乎透明的水晶冻上作薄意雕刻,作者剔地能力的高低就一览无余了。作品描绘的是夏日的渔村生活,近处是停靠岸边的渔船、悠闲自在的人们、婀娜多姿的树木,远处是一座座房屋和远山……狭小的空间里表现的内容非常丰富,能做到景物层次分明、清晰生动实属不易,从拓片上看,仿佛是一幅生机盎然的水乡风情画,这都归功于林清卿恰到好处的、富有空间感的剔地本领。这种剔地效果最难模仿,因而现在也成为鉴定林清卿作品的重要依据之一。
  林清卿一生创作了大量薄意作品,如今收藏于博物馆中的每一件作品都被视为国家重要的文物而备受珍惜。他的艺术成就至今无人能超越。
  作者:陈邵龙 (副研究员)
  工作单位:福建博物院
  联系电话:13665024043
  Email:SL57651@yahoo.com.cn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85917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