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国当代陶瓷文化主流缺少时代元素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陶瓷制品是最简单而又最复杂的制品类型。陶器是人类最早的改造自然的成果之一,陶器的出现是新石器时代的标志(一般认为新石器时代的三个基本特征:制造和使用磨制石器;发明了陶器;出现农业、养畜业);也正是由于陶瓷历史的悠久,几乎每种艺术都能在陶瓷制品中找到位置,甚至连音乐也能通过陶瓷乐器得以体现,陶瓷文化也因此变得多姿多彩。
  而时代也在陶瓷上烙下印记,如魏晋南北朝时,从印度传入的佛教风行于中国南北,瓷器上就普遍出现反映佛教境界的莲瓣纹,更出现了制作工艺复杂的莲花尊;中唐时期的“秘色瓷”,由于封建统治者和士大夫的重视,被赋予了一种特殊的精神内涵;宋代官窑青瓷通过社会士大夫的品赏,至宫廷后又使青瓷努力追求恬静、含蓄、意趣微妙的士大夫精神境界(如开片就是表现之一);明清时的官窑瓷器处于封建统制制度没落之际,封建统治者阶级为了粉饰太平,渲染封建社会繁荣昌盛的景象,努力使造型向大型化、复杂化。
  然而,国内当代陶瓷文化主流却缺失了时代元素,丧失了多样性。纵观各类陶瓷制品(商业化批量生产的日用、陈设产品瓷以及艺术收藏陶瓷),看似繁花似锦,但细细品味,多数却在进行着一个个模仿秀;对传统进行的复制,对市场主流的模仿。
  一方面当代中国文化氛围缺乏创新,而陶瓷文化在文化结构和系统中属于工艺文化,因而属于文化的基础。从陶瓷文化在工艺文化中的地位来看,陶瓷文化是工艺文化的典型。中国素以瓷国著称,在西方人眼里,瓷器最能反映中国的文化精神。陶瓷文化现状正是当代中国文化现状的一个缩影。
  另一方面市场大环境造成创新的艰难。由于国内消费者对陶瓷文化欣赏、认知有限,盲从现象严重,为了适应市场需求,陶瓷从业者不断地复制经典、复制过去、复制主流,以此作为卖点,得到消费者认同。什么样子的陶瓷制品好卖,一时间千军万马齐过独木桥,直到将其做滥、做死。在陶瓷从业者思想里,创新成为一种冒险。然而缺乏创新内涵的陶瓷制品,最终成为纯靠价求生存的普通商品。高端日用陶瓷市场早已被国外品牌占据,MadeinChina成为廉价的象征。
  当代陶瓷文化主流功利性,创作、创造者们缺乏思考的时间。一方面不愿意承担创新所需要承受的代价,另一方面没有思考意识。原本走在创新前沿的国内艺术家们,在不断地重复自己、复制自己,逐渐丧失了创新的动力,没有勇气去突破自己。
  然而,随着中国文化的复苏,尤其是民族自信心的建立,中国文化正朝着新的方向发展,政府也在近期工作报告中强调增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可以预见陶瓷文化在创新方面会有所作为。近几年来,也涌现出不少的中青年陶瓷艺术家们,在用作品进行尝试、沟通,由于其非主流性,导致得不到市场的认可,发展环境目前不容乐观。但相信随着主流文化确认好自己的位置,陶瓷文化一定能在不久出现真正反应时代的大繁荣。笔者认为,以下两点是美好未来的基石。
  第一,对传统的继承和思考。传统文化是发展的基石,无论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文化,吸收之后才能发展。但单纯的继承或者否定都是片面不可取的。八十年代的模仿是精神的,朴实的,粗糙的;而九十年代的模仿是功利的,浮华的,且做工精致。技术与操作进步了,而精神却衰萎了。一味的否定传统,则走入了另一个极端,在一味的否定中再也找不到合适的路。
  第二,对当代文化的分析。当代文化随着社会发展的稳定而逐步趋于稳定,主意识形态以人为本,追求个性、追求品味,对流行多变。市场化经济促发的中国城市的真正蜕变是20世纪90年代历史境遇的重要表征之一。工商业文明孕育下日趋成熟的都市不仅仅意味着支柱产业、巨额财富、高消费以及纷至沓来的机遇和挑战,它同时还意味着传统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的愈加苍白无力和新的观念意识、新的欲望和生命的勃勃生机。对于当代文化的特征,人们下过各种各样的定义;信息社会、商业社会、平民文化、多元文化乃至“后现代文明”、“后工业文明”等等。如果从社会活动的环境结构看,当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都市化――当代文化的各种要素都以城市为中心,而城市本身则在这种因素的作用下日渐生长、膨胀成巨无霸式的文化怪物――超级都市。都市的意义不仅在于提供了当代文化活动的环境,而且本身也成为当代人观察世界、领悟世界和欣赏世界的焦点,当代的审美活动与都市文化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陶瓷艺术创作者应适应社会飞速发展、流行元素不断变化的特点,创造出更多具有时代气息的作品(产品),使得陶瓷文化能跟上社会主流文化,真正实现大繁荣、大发展。一方面要理性思考,精心构架;另一方面要感性发挥,勇于尝试、突破。相信伴随着越来越多的新思维、新元素的融入,陶瓷文化将走向又一个辉煌时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85979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