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寿山石收藏热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本文围绕着“寿山石收藏热”这一核心展开,以促成寿山石收藏热潮的成因为全文的切入点。重点就寿山石的艺术本体价值、寿山石的收藏价值以及寿山石的收藏群体三个部分作了全方位的探究,并以此为基点进一步阐述对寿山石市场发展的期待。
  
  目前,随着“寿山石”被中国奥委会定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专用礼品,“寿山石雕”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寿山石的收藏热潮更是步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阶段。
  实际上,改革开放以来的寿山石收藏热,是由香港和台湾的收藏群体直接推动的。1981年,福州寿山石雕刻家作品首次到香港举办展览时,一下子卖了50多万元,轰动了香港。从那时起,台湾收藏家通过香港转手购买寿山石。上世纪80年代后期,台湾商人开始直接前来福州进货。到90年代,港台寿山石热出现持续性的高潮,以至于“香港几乎每天都有寿山石展览”。
  为什么现在掀起了寿山石收藏热潮呢?
  寿山石艺术发展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它以独特的意蕴,融汇了自然美与艺术美的语言,构成了“寿山石文化”。1999年寿山石荣登候选“国石”榜首,促使更多的人加入寿山石爱好者与收藏者行列。
  一种占主导的观点认为,由于中国大陆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相对垂直形的大的“上升通道”。如果观点成立,那么,这个“上升通道”同样适用于寿山石市场。而且,寿山石市场本身还存在着不少利好因素,例如资源的日益稀缺和不可再生性,寿山石文化的传播和收藏队伍的扩大,寿山石产品被列入2008年北京奥运会特许产品,以及寿山石雕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等。
  近几年北京、浙江等地的不少企业已开始涉足寿山石收藏,可以预见,出于形象宣传、保值增值和免税等目的的企业收藏将是一股巨大的市场力量。所以,从长远看,寿山石市场的前景应该是比较乐观的。
  随着经济和文化的不断发展,也随着寿山石雕艺术的不断提高,寿山石收藏成了欣赏、保值、考古、交流、珍藏等一系列重要内容。
  
  一、寿山石价值
  
  寿山石的价值可分为审美价值和使用价值。
  审美价值主要包含材料的天然美和艺术美。自然天成的材料美是寿山石雕艺术的一大优势。《周礼・考工记》中曾提到:“天有时,地有利,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
  由此看出,古人已十分注重工艺美术的材料美了。物质材料有其自身的审美价值,它的审美属性包括其物理、化学的性质和自然色泽、纹理等。
  我国优秀的传统工艺品和优秀的民间工艺品,一般都能使材质美得到充分发挥。寿山石以其绚丽华贵、晶莹剔透的天然色泽和纹理向世人显现它的自身美。福州寿山石开掘至今已有100多个品种,它的优质品种和色相是无与伦比的,尤其是名贵的田黄石、芙蓉石、水坑冻石等。
  艺术价值主要是经过雕刻艺术家的再创作,使寿山石成为一件艺术品,具有观赏性。寿山石最有价值的就是雕刻艺术品。自宋之后,上到帝王,下到庶民百姓,无人不喜欢寿山石的工艺雕品。雕制成工艺品的寿山石有非常高的欣赏和收藏价值。寿山石雕工艺更是无价之宝。寿山原石经工艺加工后,其价格往往是原石的几十倍以至于几百倍。
  使用价值主要是用寿山石雕制成印章,以供钤印之用。此外,以叶腊石为主的寿山石还具有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物理绝缘性和吸水性、悬浮性、可塑性等,被广泛应用于冶金、建材、化工、轻工和电器等工业部门。一系列研究证明,在寿山石中,含有10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本草经院》载:“花乳石,其功专于止血。能使血化为水。”据考,古代的“花乳石”便是寿山石。所以民间利用寿山石粉治疗痱子十分有效。还有人用寿山石粉清热、去烦、解毒。
  
  二、寿山石收藏价值
  
  有言“盛世集古董,乱世集黄金”,这其中,寿山石以其色彩丰逸、质地灵通、柔而易攻的特点而成为收藏界的一颗明珠。
  雕制成工艺品的寿山石有非常高的欣赏和收藏价值。寿山石的原石,因为它的质地、颜色、光泽和纹路等,也自有它的欣赏和收藏价值。
  寿山石的原石的收藏早在明朝初年以前就已经开始。因为明洪武年间(1369~1398年),建于唐光启三年(887年)的寿山村“寿山广应院”被焚于火。火后在“广应院”的故址留有许多寿山石,以后被称为“寺坪石”。所以明代徐火勃的《游寿山寺》诗中写道:“划侵故址抛残础,雨洗空山拾断珉。”“断珉”指被“广应院”僧人收藏过的“寿山石”。但其时收藏“寿山石”原石可能不是为艺术欣赏,而是为了雕琢之后制造器具。明末,曹学铨发现并开始收藏田黄石。至清代,“寿山石热”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于是在收藏寿山石雕品的同时,也掀起收藏寿山石原石的热潮。寿山石原石除了可以加工成价值连城的寿山石工艺品外,其本身的质地、纹理、颜色以及所派生的文化都极具收藏的价值。比如说寿山石中的田黄石,因为有“易金十倍”的价值,收藏一块田黄石,便是一个资产的“保险箱”,也可以说是财产的象征。因此从古至今不断有“千金买田黄”或是“万金买田黄”的例子,但更多的收藏是为了艺术的欣赏。现代寿山石收藏家仍有许多热衷于原石的收藏。1982年,美国一个教授“万金买田黄”,便是买了一块重达2万两的田黄原石材。台湾有一个收藏家,专门收藏寿山石中的“芙蓉石”。中国画家齐白石有“百石富翁”的佳话。他穷搜广采,收藏了一千余颗,而且是质量上乘的“中国三大印石”之一的“芙蓉石”,被人戏称为“千石王子”。
  寿山石雕品始见于南朝,但雕技粗糙,除了作殉葬品外,不见有收藏的例子。梁克家的《三山志》说,宋代寿山石开始大量开采,并用于雕刻,精美者作为贡品发运汴梁,成为宫廷的玩物。大者为达官贵人陈列于几案欣赏,小者则为文人雅士手中的玩赏品。宋代的寿山石雕艺术已经达到可供玩赏的水平。于是便有了“收藏”的历史。但大多数为宫廷及达官贵人所收藏。元末,开始用寿山石刻印,并因此有寿山石印钮艺术的产生,收藏寿山石印材和寿山石印钮,成为当时文人雅士的“专利”,并一直影响到现在,形成了一种具有历史情趣的雅风。
  客观的讲,在中国四大名石中(寿山石、青田石、巴林石和昌化石),寿山石的开采和利用是较早的,而且逐渐成为古代帝王君主和上层社会倾心的收藏品,更是有闲阶层和文人雅士的把玩之物,而由寿山石所衍生出来的寿山石文化更是由来已久、日渐精深。
  寿山石作为传统收藏品类之一,具有自身独特而鲜明的个性。首先,寿山石是珍贵的不可再生资源,所谓“天遣瑰宝入闽中”,同时也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背景;其次,寿山石雅俗共赏,收藏的门槛低,历史上就有“上可伴帝王,下可亲庶民”的说法;第三,与书画等其他艺术品相比,寿山石更便于收藏保管。一件成功的寿山石作品,包含了相石艺术、雕刻技法和玩石文化,其创作难度 丝毫不低于书画作品。
  寿山石具有“柔而易攻”的特点,又有一定的硬度,最适宜雕刻器件。据考证,早在宋代就开始用寿山石刻制“佛珠”“香炉”等佛事用物。特别是印章,寿山石中的“田黄石”和“芙蓉石”在中国印石三宝中占据其二,驰名海内外。
  自明朝末年曹学俭发现“田黄石”之后,“田黄石”的价格便有“一两田黄一两金”的说法。全世界都产有黄金,而“田黄石”唯有福州寿山有,于是“田黄石”价格便扶摇直上。清人朱彝尊在《寿山石歌》中写道:“今来商贾索尚三倍,未免瑕渍同梅黑成。”
  20世纪50年代后期,优质寿山石(高山石)每百斤售价400多元。但到了70年代,据史仲鹭《寿山石随笔》记载,在香港一颗重不及三两、石料不成材、石质一般的田黄石,叫价千元以上。1985年在香港举办的“中国书画印石展览会”上,一颗重7两的田黄石,售价高达68万元港币。
  1999年5月在福州西湖大酒店举办的“寿山石艺术珍品拍卖会”上,已故工艺大师林清卿的田黄章估价78.8万元。此外,一些国家级大师作品皆属非卖的“无价品”。
  2005年秋季寿山石雕大型拍卖会,成交165件,成交率达到65%。本次拍卖会标王是一块重达352克的田黄石雕“渔樵耕读”,其成交价为180万元。
  应该说,在中国寿山石已经成了一种文化符号,在投资、收藏和鉴赏的过程中收藏者体味到返璞归真、悠然愉悦的情感,而实际上,寿山石本身所其带来的人生启发和领悟更是不可言喻的,这也正是越来越多的收藏者陶醉其中的缘故。
  
  三、寿山石收藏群体
  
  一位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接触寿山石的收藏家说,当时由于大家只是把寿山石当作印材,因此寿山石价格较低。这位收藏家曾以5元钱购得一块小田黄石,时至今日价格已达4位数。在全国掀起收藏热的大背景下,藏家的收藏观念转变是寿山石市场走高的重要原因。
  收藏观念的转变,带来了寿山石市场的觉醒,以福州寿山石收藏市场为例,收藏的人达到几万,从事寿山石雕刻的从业人员也由最初的百人跃升到目前的近万人。玩者甚众,业者甚众,越来越多的寿山石精品被玩家收藏而退出市场,加上福州市人民政府出台《福州市寿山石资源保护办法》,大大减少对寿山石资源的盲目开采,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新品种寿山石的开发。两方面共同作用下,福州寿山石收藏市场上流通的寿山石精品、新品慢慢减少,最终导致寿山石价格走高。
  然而,寿山石的收藏需要相应的专业知识和鉴赏能力,从新手到老手要经历一个过程,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新手一定要注意多读、多看、多摸、多问、多体会和多总结。
  寿山石艺术品的收藏由于收藏者的文化素质、艺术修养、欣赏水平、个人爱好以及经济条件、家庭环境等诸多因素的不同而各有偏好。由此,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收藏与鉴赏群体。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重工艺类”,即“重工艺而不重石种”;二是“重石种类”,即“重石种,不重名家”;三是“重兼容类”,即“既重石种,又重名家之作”。这类收藏家,既追求寿山石的石质,又要求工艺精湛,是属于比较高层次的收藏者。他们追求的是“先有美石,后求雕艺”。
  寿山石雕的艺术价值除了好石质外,主要是雕刻艺术。雕刻家创作的完美艺术品,必须遵循艺术创作的规律。艺术构思必须融情感于物,在娴熟的艺术技巧下,得心应手地发挥创造才能,只有这样,才能天工巧夺,创作出有高度审美价值的工艺美术品的意境。巧夺天工的寿山石雕艺术形象可视可触,相石运刀周密审察,不留人为痕迹,给人以似自然物象又非自然物象之感。在朦胧的精神感受中,留下值得咀嚼的情调和韵味。因此收藏之趣,先于鉴赏。无论是“重工艺不重石种”还是“重石种不重名家”或是“既重石种又重名家”,我们在收藏和鉴赏寿山石雕作品的时候,只有在文化艺术的氛围中,才能领悟到它的真正的内在价值。
  目前,更多的收藏者喜欢把寿山石的收藏定位于一种高投资回报率的投资理财方式,这主要是依据寿山石的发展历史和近些年寿山石价值的整体攀升趋势。因为寿山石资源越来越少和其不可再生性,所以目前中国市场上寿山石的价格每年都以30%左右的幅度增长,即每三年价格涨一倍,这其中又以“万石之王”的寿山“田黄”为尊。精品“田黄”的市场价每克已经攀升到了8000~10000元人民币,听起来像是神话,实际上这是正在发生的事实,相信这种投资回报率没有人不会动心。
  其实,寿山石市场的变迁正是艺术品市场大背景的组成部分和具体体现。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港台收藏群体在全球艺术品市场中联合导演了“中国旋风”,寿山石热也于此时发动。近年来大陆艺术品市场中的“海外回流”愈演愈烈,反映了基于旺盛需求的中国艺术品资源的新一轮整合过程,而寿山石的“回流”潮也适时涌现。
  当今,业界有所谓的“回流”潮,成为这两年寿山石收藏界广受关注的现象。
  由于购买力旺盛,许多人在形容上世纪80年代末台湾客人收购寿山石的大手笔时,用了“扫货”这个词。据说,十几年前荔枝矿洞刚被发现的时候,一寸见方的荔枝石章料,台湾客商“都是整箱整箱地买”,以至于石农背地里讥笑他们“钱多人傻”。
  如今,“回流”潮的出现似乎证明了大陆收藏群体的购买力更加旺盛。一批拥有人脉关系的“掮客”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专门做起了回流的生意。港台收藏家在赚取几倍甚至几十倍利润后,可以反过来笑话大陆买家比他们更“傻”。当然,这些新买家绝不是有意扮演“冤大头”,他们也是看中了寿山石将来的升值空间。
  与此同时,收藏队伍中最近也出现了一种“以时间换空间”的短线投机行为,一些买家在买下高价的寿山石作品后,并不把作品抱回家,而是寄放在店里,等到有人出更高的价位时,就转手获利。而店家也乐得以此增加货源与利润点。
  如今一些寿山石雕刻家从台湾收藏家手中加数倍,甚至10多倍价格购回自己的作品。这也形成一种收藏回流热。
  寿山石价格的飙升,与炒作行为的介入也分不开。据业内人士透露,随着近几年芙蓉石大量出产,一批资金较充裕的福清、平潭人进入寿山石商界,通过联手垄断石源,炒作芙蓉石。现在的价格趋势是,荔枝直追田黄,芙蓉直追荔枝。
  由于寿山石市场很不完善,时下寿山石市场虽然生机无限,但市场上以次充好、假冒伪造、冒充名家等现象时有发生,使得寿山石爱好者望而却步,寿山石收藏市场需要及时到位的规范。而通过将寿山石雕逐步引进艺术品拍卖市场,不但使寿山石得到更广泛的市场认同,同时规范了寿山石雕的交易,使藏家能通过拍卖得到,促进寿山石市场健康发展,其作用是多方位的。
  
  (黄宝庆 福建省工艺美术学会常务副会长、高级工艺美术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85987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