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对《周渔的火车》七点困惑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尽管电影《周渔的火车》的主创人员在首映式上口径出奇的一致,都彻头彻尾地肯定该片,但观众却表现出了困惑。对此,从巩俐到导演孙周都说,不理解、看不懂没关系,“不需要每个镜头都看懂,关键是对影片中的情感的理解。”这似乎就更令人“不理解”了:看不懂,何来理解?不理解,又何来美感?
  一部文艺作品的成功与否,最权威、最有说服力的因素是读者和观众。如果后者对你这部“高雅”的东西不予认可,那么,无论什么人,把作品评价得如何“深刻”、如何“感性”、如何“美好”,恐怕都是水中捞月、画饼充饥。简单地说,认可的前提,应当是理解。不理解,有疙瘩,没缕顺,谁能为之喝彩?原本,《周渔的火车》有个不错的底层男女爱情故事。沿此线索进行开掘、充实,当可演绎出一段可圈可点、可歌可泣的爱情进行曲。但是,影片让观众看不懂的地方共有七点:
  其一,既然周渔爱那个“诗人”爱得刻骨铭心、神魂颠倒,何以稍遇挫折便“水性杨花”起来,立马与自己原先不爱的“兽医”坠入爱河?观众不禁要问:周渔的爱情属于传统还是现代?属于东方还是西方?影片无力于提供明确的答案。
  其二,即使是周渔与诗人之爱,笔者也不敢苟同。毕竟故事发生在中国,而且好像还不是在现代文明比较发达的大都市,而是在一般的中小城市,或者乡村,故事主人公好像也很传统――就其身份、职业、文化水准等因素而言。何以男女之间,一经见面,便爱得地覆天翻、如胶似漆,连起码的铺垫,过渡也省却了?如此毫无遮拦地直奔“性爱”之主题,岂非一笔抹煞了人与兽的界线?所以,影片中的所谓“激情戏”,除了男女双方当事人“无厘头”地进行一次次的“同义反复”之外,好像再无别的意思。
  其三,周渔的“客车”坠河坠得毫无道理。从画面上看不出周渔为了再度找回与诗人的爱情而搭乘的长途公共汽车,为何会没来由地驶向悬崖,画上一根莫名其妙的抛物线,从此便从观众的视线中消失的起码根据。
  其四,周渔“随风飘逝”后,并未在观众心目中造成悲剧式的痛楚。何故?说到底,就是编导演们在此之前,所做的“功课”不到家、不到位。以《魂断蓝桥》《生死恋》等影片为例,其中也有类似女主人公不幸死去的情节,由于影片事先的“功课”做的到位,得到观众的逐步理解和钟爱,其反响和审美效果是周渔之死不能比拟的。
  其五,周渔死后,影片中又“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来,让巩俐扮演的一个名叫“秀”的短发女子出场,来填补周渔的空档。这个“秀”的出现,实在令观众如我者如堕五里云雾。在首映式上,不少观众提出疑问,请导演、演员回答这一问题。然而巩俐、孙周等却“王顾左右而言它”,只是以“看不懂没关系”、“要的就是这个效果”来抵挡。我以为,周渔死了也就死了,何必画蛇添足,再让“秀”来做秀,况且还是让巩俐变换发型后“重现江湖”,令人不仅诚惶诚恐:这个“秀”,究竟是人还是鬼?其情其境,恍若西方爱情片《人鬼情未了》的翻版或拷贝。这个“秀”,做的委实低劣。它不是一句“这个女人是谁并不重要,只要她是个女人就行”便能糊弄过去的。秀的出现是编导的“一厢情愿”,我认为,倒不如让周渔一个人“将爱情进行到底”。
  其六,主创者们将《周渔的火车》冠以“哲理”故事片,也很牵强:影片的哲理何在?“让我一次爱个够”?“伤心总是难免的”?“一个女人和两个男人的战争”?似乎都很浅薄,全挨不上“哲理”的边儿。仔细研究一番,也难以从影片给定的内容中找到哲理的影子。
  其七,由于观众没有从《周渔的火车》上抓住作品意义的切入点,所以,影片所能给予观众的教益和审美享受毋庸讳言打了折扣。
  当然,这部影片自有其长处:剧中人物对爱情的执著、憧憬(从良好的初衷判断);自然风景的描绘、渲染(这点似嫌不够“唯美”);诗情画意的开掘、追求(好像还不那么专注);导演孙周对电影意象的探索、努力(希望更加理智一些);以及巩俐、梁家辉等大牌明星的精湛演技(今后要更好地把握“度”)等等,都是颇具魅力的。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86177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