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行走美利坚(之三)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洗手间里
  
  看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只要看她的卫生;看一个国家的管理水平,只要留意她的细节;既看文明、又看管理,那就看看她洗手间里的细节。
  在美国十天,少不了进进出出各种场所的公共厕所。其实,美国的公共厕所与中国的没什么两样。就硬件来讲,国内沿海城市的厕所基本赶上了美国标准。要说差别,还就在一些细节。
  在美国的大多数公共厕所,在进门处都设有一个翻板式的简易婴儿床:50×100公分的一块硬板,安装在侧墙上,离地约80-90公分。做得也很巧妙,平时折叠上收,覆于墙面,不占空间;需要时,90度下翻,拉成一张小床。怀抱婴儿者方便时拉出来使用,非常人性化,我们看到的男厕所里也同样配有。为了防止孩子在离手后会翻身跌落,设计者还精心设计了一个航空式的安全扣带,在小床的拦腰位置,真感叹其用心、用意。
  工厂是一个特定环境,其厕所也想得非常周全。我们在美国知名的英特尔公司新墨西哥工厂,也“参观”了一间厂区厕所。因为是生产工厂,所有员工进入生产现场都有戴安全帽等工程装束的要求,所以这里的厕所在进门处的侧墙上特意设计了一个存包存物架。进去方便的人,顺手都可以把安全帽、提包及文件袋等物品放在存物架上,避免了每一个人都能体会到的那种尴尬和难堪。
  不仅如此,在英特尔公司还有更让人感慨的情景。在我们上面介绍的这间厕所,在每一个方便的位置上都精致地贴着一张印刷小宣传单。上面赫然写着,方便后“洗手的方法”。让人喷饭的是,这个“超低级问题”居然被像模像样地列出四条:
  1、洗手时,一定要用洗手液,不用洗手液等于白洗;
  2、洗手不仅要正面洗,还要反面洗;不仅要洗指缝,而且还要洗指甲;
  3、洗完后,不能甩手,不能损害环境,要用擦手纸擦干;
  4、关水龙头时,要用擦手纸包着手柄旋按,避免两次污染。
  还没说完,接下来还有一行黑体字:
  如果你要了解更详细的方法,敬请查看:www.***.intel.com或者www.*****.in-tel.com。居然公司自家的网站上都有。
  洗手方法,这是幼儿园里最初级的教育内容。如果这是在中国,肯定会被国人认为是小瞧了自己,甚至会反感,认为这是一种人格侮辱。而在堂堂世界级的美国英特尔公司,却被堂而皇之、平平静静地贴在了那里。
  
  另类“上帝”
  
  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除了卫生的评判,还有对弱势人群关怀程度的评判。初到美国,什么都很新奇,坐在酒店房间的窗口,眼睛就好奇起楼下停车位上的一道道白色划线。发现偌大一个停车场,最好的位置竟然都让给了残疾人停车。再细看,残疾人车位都比正常车位大一倍,让行动不便的残疾人有更宽裕一些的周转位置和空间。更细致的是,车位左右两边都留出了通道,它已考虑到残疾人或残疾手推车会在汽车的任意一边上下。
  更让人眼馋和羡慕的是影剧院里的残疾人专位。我们在知名的好莱坞影视城参观,恰逢上演世界名剧精彩片断《阿拉丁》。据说,随剧情演进,可以看到真人在空中飞翔、而且会惊险地冲进观众台,再从一排排观众的头顶上“零距离”飞离,十分刺激、非常诱人。这是一个能坐1000多人的大剧场,容量很大、吞吐速度也很快。但是,在此排队等候的人更多,广场上超过3000人。看样子起码要等一个半小时以上。我们分几路在烈日下排队等候着。
  就在这焦虑不安中,我突然发现剧场右侧有一条长长的沿廊,沿廊下有一条长长的小通道,小通道穿过人山人海的人群队伍,从熙熙攘攘的广场外围直通上千人期待着的剧场大门。此时,正有几辆残疾手推车像贵宾一样,在无数道目光的检阅下,不紧不慢地穿行而过。剧场大厅有一台正在等候着的垂直电梯,几辆残疾车转身像谢幕一样备受尊敬地消失在关启的电梯门背后。电梯上注有残疾人专用标识,所有人都很自觉,没有一丝“借光、讨方便”的念头。
  一个多小时后,我们终于等来了排队上楼、进入剧院。剧院自然很豪华,我的位置也不错。但当我坐定下来,凝神一看,发现更好的位置在剧院二楼前排两侧,那里各建有一座凌空的看台,近距离、无遮挡、直视点,有点像西方电影里看到的“贵族包厢”。我心里暗想,一定是留给大亨大鳄、元首贵宾的!恰恰相反,这却是专门留给残疾人的。我们看到座位的后方,正对着上行电梯的大门,他们在这里无障碍地上下。
  特别让我们“吃醋”的是,歌剧开演后,主人公阿拉丁与相爱的公主忘情地乘着“飞毯”,自由地飞翔在剧场上空时,居然只与他们“零距离”交流。那可是这场名剧真正让3000多人傻等一个多小时的最大噱头和卖点啊!
  这不禁让我感叹:在中国,顾客正被商家别有用心地奉为花钱的“上帝”,而在美国,残疾人毋庸置疑地成为人们心目中和社会关怀下的“上帝”!
  
  房门与锁
  
  在美国,少不了要多看看城市风貌,看看有特色的建筑物。你在美国的许多城市都会看到这样一幕:一些挺有特色、挺有历史的建筑物外墙,凌空悬挂着一个个用钢筋焊成的户外逃生舷梯,活像一只可爱的红苹果,被人咬了一口后,再粘上一张不伦不类的创口贴。起初,我们也很不习惯,觉得挺可惜。后来听人介绍,这是美国强制保护公民生命的应急疏散措施,才知道美国人的这一“败笔”背后居然有如此深刻的人性关怀和立法涵意。
  这种人性细节在美国,还体现在成千上万座的房门和门锁上。在美国,所有的大门都是往外拉的。我们进出一些商店或饭店,总是下意识地用力把门往里推,结果撞出了许多不和谐的杂音,让美国人频频回头。从商业的营销心理讲,向里推,顺手、简单、本能、无障碍、容易让人接受,更何况符合人性本能也是对顾客的一种尊重和欢迎嘛!据美国人讲,这都是为了消防和应急逃生。按照美国人的理解,在人们遇险逃生时,才更应照顾到他们的顺手、简单、本能和无障碍。
  他们的门锁有很多是推板式的。在国内,这种门锁还不多见。说它推板式,是因为它的锁形、锁面,既像一块扁扁窄窄的前后推拉的抽屉板,又像一块细细长长的8厘米左右的装饰铝条。它覆在门板后面,由于视觉明显、接触面大,任何人只须轻轻一推,锁芯运动,锁舌收缩,哪怕再沉、再重的大门也会被轻松打开。按美国人的解释,这种门锁是“超人性化”的:一是它受力面积大,推锁时用力最小;二是它锁面目标大,匆忙逃生时速度最快;三是它受力点多,逃生时身体的任何部位只要触碰到它就能顺利打开。这对遇险后肢体受伤无法开锁、组织营救时腾不出双手的当事人来说,在生命的无奈和绝望中无疑多了一双上帝的仁慈援手。这种门锁即便在无险的正常工作中,也是好处多多。如果你满手东西,无法开锁,你不妨背过身来,幽默地动动你的屁股。
  这些是美国人的智慧,堆砌起来,也成为美国人的细节文化。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86196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