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从兵组武器到反坦克平台的跃升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孔凡清 林 翳

  “红箭”8反坦克导弹,是我国于上世纪80年代初研制成功的第二代反坦克导弹,它采用了大威力串联聚能破甲战斗部、红外半主动制导等高新技术,能有效毁伤敌主战坦克、装甲车辆和坚固工事。该型反坦克导弹是一种便携式、轻型远程反坦克武器,被称为一名士兵就可携带和操作的兵组反坦克武器系统(即步兵战斗小组使用的武器系统),其优异的战技性能可与著名的“陶”2式反坦克导弹相媲美。80年代末,我国又将这款世界先进水平的兵组武器搬上了车,研制出“红箭”8反坦克导弹发射车,使其战场机动能力和生存能力大大提高,成为我军反坦克作战的生力军。
  
  “要上车”成为“红箭”8反坦克导弹发展的当务之急
  
  在“红箭”8反坦克导弹研制过程中,国务院有关部门于1979年底提出“‘红箭’8反坦克导弹要上车”的研制要求。1981年初,中央军委的领导同志也指示,要在反坦克导弹定型的同时考虑上车的问题。为此,有关科研单位的科研人员开始着手研究导弹上车的可行性和发射车总体方案。1982年7月,有关科研单位根据国务院提出的履带式、轮式两种导弹发射车都进行论证的要求,同步展开了履带式和轮式导弹发射车的论证工作,其中,轮式发射车选用“跃进”牌NJ221B型轻型越野汽车底盘,车上带弹4发,并安装以压缩空气为动力的气动升降式导弹发射架。
  1982年11月,首辆论证样车试制成功,并进行了无控弹发射试验,共发射无控弹2发,射击精度良好。同年12月12日,样车又进行了有控弹飞行试验,共发射导弹5发,导弹飞行正常并命中目标。试验证明,样车的发射架采用气动方式升降,具有操作方便和升降速度快的优点,但也存在升降装置体积大、可靠性差的问题。1983年5月,决定改用简易机械升降发射架。1984年3月初,研制出首辆安装简易机械式升降机构、带弹5发的初样车。3月中旬,初样车到部队进行了射击表演并征求了部队的意见。3月底,初样车在不同路面上进行了严格的行驶试验。1984年12月,科研人员研制出了3辆正样车并交付军方进行定型试验。1985年1-3月,正样车进行了主要部件鉴定和严格的行驶试验,考核了整车及零部件的刚、强度,同时进行了系统鉴定。1985年5月,在我国某兵器试验中心,该车一次性通过了军方组织的设计定型试验。1985年6-7月,正样车又在海南岛进行了热带地区部队使用试验,取得了良好的试验效果。1986年9月,炮兵军工产品定型委员会正式批准“红箭”8反坦克导弹发射车(WXZ602-1)设计定型。随后,该车装备部队,成为我军反坦克作战的主战装备之一。
  该型导弹发射车以导弹射程远、威力大,机动性好,使用方便,性能可靠和价廉物美而受到部队的广泛好评。同时,其武器系统一“红箭”8筒装反坦克导弹,也以其优异的战技性能而赢得了国外客户的青睐,出口到不少国家。如,某国对“红箭”8导弹进行了沙漠环境条件下的大量实弹发射测试,结果证明该导弹的可靠性和命中概率都达到90%以上,超过西方国家同类导弹,为中国军工赢得了荣誉。另据媒体称,某国特许生产的“克隆版”“红箭”8反坦克导弹曾出口到前南斯拉夫地区,在南联盟解体的内战中取得了骄人的战绩。如,在一次战斗中,交战一方在2000米距离上1发“红箭”8导弹击穿对方1辆T-84主战坦克(苏制T-72坦克的南斯拉夫版)的正面装甲,并诱爆车内弹药致使坦克发生剧烈爆炸,整个炮塔被掀掉。此战例足以说明该型反坦克导弹威力巨大。另有消息说,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之前,美军最担心的是伊军手中掌握了从其他渠道获得的“克隆版”“红箭”8反坦克导弹。当五角大楼开始秘密策划1991年的海湾战争时,美国人得到了一份惊人的报告,说中国的“红箭”8C导弹击穿了北约6层标准靶,静破甲能力达850毫米,而当时美军的M1A1坦克的前主装甲抗静破甲能力仅为830毫米。这就意味着“红箭”8C完全可以洞穿美国陆军当时引以为豪的M1A1坦克的前主贫铀装甲。后来,在得知伊拉克确实没有该型反坦克导弹后,美国人才长舒了一口气。
  
  “红箭”8导弹发射车研制成功后不久,就进行了运载车换型的改进。考虑到“跃进”牌汽车车身较高、体积较大,不利于隐蔽,同时也为便于部队保障(当时部队装备了大量的北京牌越野吉普车),1992年3月,经炮兵军工产品定型委员会批准,“红箭”8反坦克导弹发射车进行底盘换型改进,改用北京牌BJ20320型越野车底盘,其他结构也进行了相应的改进,改进后命名为AFT08A型轮式“红箭”8反坦克导弹发射车。
  
  “一击必杀”成为“红箭”8反坦克导弹发射车的绝技
  
  AFT08轮式“红箭”8反坦克导弹运载发射车(以下简称导弹车),由轻型越野车底盘、反坦克导弹武器系统、托弹架、辅助武器和通信设备等组成。底盘的驱动型式为四轮全驱动,前2轮转向,发动机前置,型号为NJ70H型、四冲程、直列6缸、水冷化油器式汽油机。驾驶室为平头、全金属封闭式。驾驶室内有2个座位,驾驶员位于左侧,车长位于右侧。车长座位后面安装有709C型无线电台,用于与上级联络;前面装有2部862A型电台,用于导弹搬到地面发射时,射手与战车之间的通信联络。
  该车的驾驶室和车厢焊接为一个整体,车体涂有三色伪装迷彩。驾驶室两侧各有1扇车门,车厢中部右侧有1扇侧门,车尾有1扇后门,方便乘员迅速上下车。该底盘的结构型式为边梁式车架结构,传动装置为机械式,由单片干摩擦离合器、四速固定轴式变速箱、开式传动轴、驱动桥和前、后轴组成。转向器为循环球式,装有刚性万向节。行车制动器为鼓式制动(液压驱动),驻车制动器为盘式中央制动(即在传动轴上装一个制动盘),离合器为液压操纵。行走系统采用纵向半椭圆形钢板弹簧悬架,前悬架装有双向筒式液压减振器,轮胎为普通越野花纹轮胎。
  该车的车厢上部原为软篷,后为增强防护能力改为硬篷。顶篷先用两层条形钢板折弯成骨架焊接在车厢板上,然后用薄钢板内外蒙皮并填充软质聚氨脂泡沫塑料,用以保温和隔热。为使导弹发射架能升到车外,在车顶上还开了一个长方形的大窗口,装有两扇分别前后滑动开闭的顶窗盖,射击时将其打开并将发射架升起来,发射后把发射架降下来并关闭顶窗盖,以便于在机动中防尘和降噪。
  车内安装有固定导弹的托弹架,布置在车厢内右侧后部车厢板上,可安放和固定5发简装导弹。导弹的发射支架为立柱式,安装在车厢内底板中部正对顶窗口的位置上,立柱上有升降摇把,射击时打开顶窗,手摇摇把就可以把发射架升高600毫米露出车顶,装上导弹(也可在车内先装导弹再升起),就可以发射了。
  该车有6名乘员,分别是驾驶

员、车长、射手、副射手和2名装填手。车厢内左侧有一排座椅,可坐4名乘员,其乘坐的顺序是:第一装填手、副射手、射手和第二装填手。另外,发射车上还配有2支7.62毫米冲锋枪,用于自卫,放置在后车厢板右侧的枪架上。
  导弹车的武器系统包括“红箭”8反坦克导弹武器系统和辅助武器(2支冲锋枪)。“红箭”8导弹武器系统由“红箭”8简装反坦克导弹、车载发射装置、地面发射装置、红外测角仪、控制箱和一级检测仪及电池盒等组成。
  “红箭”8反坦克导弹,存放在运输、存放和发射一体化的导弹筒内,弹重11.2千克,直径120毫米,导弹全长为875毫米,采用串联聚能破甲战斗部和压电引信,可以攻击100-3000米范围内的装甲目标或防御工事。它是一种管式发射、光学跟踪、有线半自动红外制导导弹,制导方式为目视瞄准、手柄操作、有线制导,控制方式为燃气扰流片,射速2~3发/分,静破甲威力达800毫米以上(改进型导弹破甲威力更大),命中概率大于90%,可以击穿三代主战坦克主装甲,其串联战斗部可有效对抗爆炸式反应装甲。它的发射方式非常灵活,既可在履带式或轮式车辆上发射,也可在武装直升机的导弹挂架上发射,还可在地面使用三角架进行跪姿或卧姿发射。是我军反坦克作战的主打武器。
  据称,在“红箭”8的基础上,我国又先后研制出多款改进型导弹。其中,“红箭”8A主要是提高了战斗部威力,动破甲能力可有效击穿北约三层标准靶。“红箭”8C是为有效对抗爆炸式反应式装甲而研制和开发的,其战斗部前部加装了触杆,可保证导弹的战斗部在最佳炸高起爆。最近几年,我国又相继推出“红箭”8的最新改进型导弹――“红箭”8E和“红箭”8L。“红箭”8E在射程和威力方面都有较大幅度提高,运用了新型火箭发动机技术,使导弹射程达到了4000米,新型串联战斗部的静破甲威力增至1000毫米以上,足以使爆炸式反应装甲成为聋子的耳朵――“摆设”,成为名副其实的主战坦克克星,“一击必杀”的坦克狙击高手。“红箭”8E还配备了数字式制导系统和热成像瞄准系统,提高了制导精度,并具备了全天候作战能力。“红箭”8L是“红箭”8的轻便型号,武器系统全重只有22.5千克,两个人就可以携带,该弹虽轻但破甲威力却与“红箭”8E旗鼓相当。该型导弹也配备了热像仪和数字式制导系统,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面对战场上的火、光、烟、雾、扬尘、爆炸物等干扰,它毫无惧色,仍然是百发百中,一击制敌。它还首次采用了卧姿发射技术,射手可以趴在地上通过潜望镜进行瞄准,最大限度地减少射手的暴露,提高了战场生存能力。其电视测角仪采用了复合抗干扰技术,具有较高的抗干扰能力,加上还配有高集成度的数字式制导装置,其制导精度也相当高。“红箭”8L的热像仪还能一镜两用――既能进行导弹的跟踪和红外测角,还能同时用它进行热像观察和瞄准,大大减轻了武器系统的重量。“红箭”8L还有一个绝招,就是发射装置可以自动识别、发射和制导其他型号的“红箭”8系列导弹,无论什么型号的导弹都能打,既增强了导弹分队战术运用的灵活性,也极大地方便了部队的保障。
  车载发射装置就是导弹的发射平台,其主要作用是固定和发射导弹,自上而下分别是:上架和护板、回转体、调平机构、升降机构和踏板等。上架就是导弹的发射架,平时放在上架运输箱内,战斗时由箱内取出安装到回转体上,由升降机构升出车顶发射导弹,简装导弹就装在上架的导轨上。红外测角仪和护板装在上架左侧。控制箱就在上架的托架内,行军时与上架一起存放在上架箱内,射击时与上架一起安装。导弹发射完毕后,可将上架降回到车内装填导弹,也可在升起状态下直接装填导弹。护板是一块隔在简装导弹和射手之间的防护板,用于在发射导弹时保护射手不受导弹尾焰的伤害,射击前挂在上架运输箱的左侧,发射时装在上架上。回转体装在调平机构的上面,主要用于支撑和回转上架,并可操纵上架进行仰俯。以便射手进行瞄准。调平机构装在升降机构的上端,由上座板、下座板、带双向棘轮机构的大螺母、螺杆和传动手柄等组成,其主要功能是当战车在侧倾坡上发射导弹时用于调平上架,使其侧倾角不大于9度。升降机构由升降体、导向体、闭锁体、传动箱和手柄等组成,安装在车厢中部底板上,用于将上架升出车外和降回车内,其最大升降幅度可达600毫米。它的左侧是红外测角仪运输箱,右侧是上架(带控制箱)的运输箱,这两个箱子正好将升降机构护在中间,起到保护和加强升降机构的作用。踏板是射手在车上立姿发射导弹时站立的一块板子,直接搭在左右两侧的上架运输箱和红外测角仪运输箱上,前后用专用的支座固定和限位。
  另外,导弹车还配有一套完整的地面发射装置,用于将导弹搬到地面上进行隐蔽发射。它由上架、下架和护板等组成,上架和护板与车载发射装置共用。下架由三脚架、回转体和高低机组成,其主要作用是支撑上架,其回转体可使导弹回转,其高低机可使导弹俯仰,赋予导弹射角,方便射手搜索和跟踪目标。下架不用时放在车厢内左后角的位置上。三脚架就是整个发射装置的“腿”,三个支腿的打开角度可以调节,这样就可以让射手很方便地根据自己的身高,将导弹调节到最佳高度。
  红外测角仪和控制箱就是导弹的“眼睛”和“大脑”――前者用于跟踪和测量导弹的飞行轨迹,后者用于向导弹发出修正指令对导弹进行制导,射击时都装在发射装置的上架上。另外,发射车还配有一套导弹检测设备,即一级检测仪。它是导弹发射前的电性能和电信号的专用检测仪器,配有专用电池盒,平时该装置和电池盒放在车厢后部右侧地板上的支架内。
  导弹车的发射和制导过程是这样的:当导弹分队(通常编6~8辆导弹发射车)通过电台受领了“猎杀”敌主战坦克的指令后,通常成一路纵队迅速沿道路向指定的发射阵地实施快速机动,到达发射阵地后,各车迅速利用隐蔽和平坦的地形停车,并将车首对正发射方向占领阵地,尔后全车乘员分工协作,迅速完成各项战斗准备:车长指挥驾驶员停车,并及时观察战场;射手迅速将发射装置的上架安装在回转体上,并用升降机构将上架迅速升起来露出车顶,副射手协助射手将红外测角仪、控制箱和护板安装好;2名装填手从车内的弹架上取下1发简装导弹,将其插入上架的导轨内并将其锁定。当导弹装填好后,射手使用昼(夜)瞄准镜目视搜索和捕获敌坦克,锁定目标后,按击发按钮发射导弹。当导弹上的发火电路接通后,位于导弹后部的小剂量发射药点火,将导弹从导弹筒中推出,同时,在发射药的反作用下,发射筒向后抛出(由于后抛发射筒有一定的动能,所以导弹发射时车后不能有人和其他遮挡物,以防伤人或发射筒回弹伤着乘员)。导弹飞出一定距离后,主发动机(亦称续航发动机)点火,使导弹以稳定的高度、速度和姿态向目标方向飞去。导弹发射后,射手用瞄准镜的十字线始终压住目标中心。导弹飞行中,发射架上的红外测角仪捕获到导弹尾部喷出的红外烈焰,并计算出导弹尾焰航迹与射手瞄准线的偏差值,再将此数据送至控制箱进行导弹修正量解算并给出修正指令。修正指令通过导弹尾部拖着的一条长长的制导线传给导弹[制导线为高强度的金属导线,长长的导线缠绕成一个可放线管(类似于风筝的线盘),一端连在发射架的控制箱上,另一端与导弹上的控制系统相连,导弹飞行中,线管上的导线被不断拉出,使飞行的导弹始终与控制箱相连。这种制导方式称为有线制导。海军使用的有线制导鱼雷的制导原理与此相似]。当导弹接到修正指令后,其控制系统即操纵燃气扰流片(相当于飞机上的飞行控制舵),及时修正导弹的飞行偏差,如此循环往复,直到命中目标。
  有线制导反坦克导弹虽然容易出现制导线被挂断等问题,但是,这种制导方式具有很强的抗电子干扰能力――对方的电子干扰对它几乎不起作用。红外跟踪测角方式也具有较强的抗光电干扰能力――战场上的一般光源和热源,如火堆、信号弹等很难迷惑它的“火眼金睛”。另外,这种制导方式技术成熟、可靠,成本低廉,容易大批量装备部队。就导弹跟踪测角方式而言,目前还有电视测角的方式,也就是导弹尾部装有一个特殊的信号管,在导弹飞行过程中不断发光,电视测角仪接收到信号管发出的信息后,就可以测出导弹航迹与瞄准线的偏差,再通过指令系统修正导弹的飞行弹道。据说,由于该制导系统只对信号管的光点敏感,所以其光电对抗能力更强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04769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