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长期以来,我国教育受单一应试教育的影响,对心理素质缺乏足够的重视,严重影响着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事实上,思想 、道德 、 知识 、 技能 、美感等同属于整个心理系统,它们都服从心理形成 发展中的规律。心理素质在一个人的整体素质中居于基础地位,其作用和影响渗透于其他素质之中。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健康
  我们先看几个典型材料:
  材料一:有一次,松下电器公司计划招聘10名基层管理人员,报名竞争者达数百人。经过严格的笔试之后,用电子计算机记分,评选出前十名优胜者,当公司总裁对录取人员名单逐个审阅时,发现有一位在面试中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年轻人未在这十名之列,松下当即命令手下复查,结果发现,这个年轻人总分名列第三,只因计算机出了差错,把分数和名次排错了,松下立即派人给这位年轻人寄发录取通知书。第二天,公司报告松下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那个年轻人因未被录取而跳楼自杀了,松下闻讯后沉默良久。这时一位助手说:“真可惜,这么一个有才干的青年,公司没有录用。”松下则沉重地摇了摇头:“不,幸亏公司没有录用他,意志如此脆弱的人是难成大业的。”
  材料二:曾被誉为“桑塔纳之魂”的上海大众汽车公司总经理、桑塔纳集团总裁方宏,在事业正处于巅峰之时,由于精神压力过重,突然跳楼自杀。心理学家认真分析后,诊断他患了一个典型的心理病――“隐匿性忧郁症”。
  材料三:湖南某高校自考班学生刘某,女,20岁,经过两年多刻苦努力的学习,已顺利通过了大专自考的大部分科目,而且成绩优秀。就在即将拿到大专文凭的时候,她突然自杀了。人们对她的死感到迷惑不解,后来在她遗留下来的日记中发现了一颗极度扭曲的心灵。家庭关系的不和睦,人际关系的不协调以及学习、生活上的压力和挫折,使她找不到生活的意义和乐趣,情绪极度低落。她在日记中写道:“这个世界上没有人关心我,没有人知道我。也没有人爱我……”孤独和抑郁终于吞噬了这个年轻得生命。
  对以上材料,我们不能不为之震惊。就是因为生活上遇到点挫折、事业上碰到这些阻力,许多大有前途、才华横溢的人才之花凋零了。在令人感到惋惜的同时,我们不能不注意到,心理素质对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多么重要啊!
  在日常生活中,类似的事情和材料还可以举出很多。请你们想一想,在你所接触的环境中,是否有些人(也许也包括你自己),由于不能妥善克服所遇到的困难而张皇失措、焦虑不安?或者由于经受不了所遭受的挫折和打击,而终日烦恼苦闷?也许他们由于在恋爱、婚姻上遭受到不幸打击而灰心丧气、抑郁寡欢,从而丧失了生活的信心,甚至有时还闪现过轻生的念头。你或许不了解为什么有些人总是胆小、怯弱、怕羞、遇事退缩不前:为什么有些人妒忌别人;为什么有些人脾气暴躁易怒,碰到哪怕芝麻大的一点点小事,就会大动肝火。你有时会感到注意力怎么也不能集中,记忆力一天天显著地减退吗?这些情况都是心理素质方面出现了问题所造成的。心理素质的好坏体现在个体心理品质的优劣和心理状态的健康与否两个方面。在遗传与客观环境一定的情况下,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取决于个体自身的努力以及精心的、科学的教育和辅导。学校教育是一个人心理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因而学校开展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整个社会化进程及将来走进社会从事业就业就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大学生在校学习,不仅需要努力学习相应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加强自身的心理素质修养,这样才不至被激烈的人才竞争所淘汰。健康的心理状态与学习的成功也是密切相关的。在它们之间,或在它们的反面,即在情绪的适应不良和学习的低效之间存在着一种复杂的因果关系。心理健康是有效学习的基础,而在各种学习中的发现兴趣和自我提高则是心理健康的一种标志。随着心理卫生学研究的迅猛发展,经过古代和现代对健康的认识的两次质的飞跃,人类日益深刻地认识到人体是生理与心理的统一体,人的健康应包括生理(躯体)健康与心理(精神)健康两个方面。健康的心理往往是拥有健康生理的基础,而健康的生理则是健康心理的保障。所以生理上的缺陷、疾病往往使人产生烦恼、焦虑、忧郁、绝望等不良情绪,正如著名生理与心理学家巴甫洛夫所说:“忧愁、顾虑或是悲观,可以使人得病;坚强的意志和乐观的情绪,可以战胜疾病,更可以使人强壮和长寿。”同时,心理素质的好坏也影响着个人道德素质的好坏,二者有着重叠部分,既是道德素质的内容,也是心理素质的内容,而且,道德素质的形成依赖于良好的心理素质。
  我们可以认识到,心理素质在个人的整体素质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学校在注重学生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能与身体素质的同时,也要高度重视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未来学家曾预言:21世纪,世界上最激烈的竞争,不是工业,不是贸易,也不是科学技术,而是人才素质的竞争。时代对于人才的选择是一种严格的而无声的考验。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显得尤为迫切。然而,总所周知,我们正面临着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全面轨迹,这种社会转型使客观形势发生了一系列新的变化,社会文化变迁频繁化、人际关系复杂化、竞争激烈化、刺激多元化、价值观念多样化、学习生活紧张化等等。这些新的变化向当代大学生提出严峻的挑战,将会给某些大学生带来心里的困惑与矛盾,甚至会形成过重的心理压力。如果大学生们缺乏坚强的意志,缺乏调控自己情绪的能力,就有可能出现社会适应不良,导致心理疾病,对自己拥有的知识和才干的发挥带来严重的障碍。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社会为各种各样的人才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大舞台,同时,对人才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1世纪需要“一专多能”型人才,“国际通用”型人才,“正义奉献”型人才……但无论什么型的人才都必须以良好的心理素质作为基础。作为跨世纪的当代大学生,一定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这样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当代社会,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1] 彭奇林《心理健康教育》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9)
  [2] 俞国良《心理健康教育读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5)
  [3] 王秋梅《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国商业出版社 2014(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09042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