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分析射击心理训练及发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本文首先分析了模拟训练的作用及其应用,并总结了模拟训练对运动员心理素质养成的影响,最后射击运动员正式比赛的不良心理状态和心理状态调整要点和策略,为射击运动员日常训练和比赛发挥提供资料参考。
  关键词:射击;心理训练;发挥
  1984年7月29日,在23届奥运会上我国选手许海峰在射击项目中获得金牌,为新中国实现了奥运史上零的突破。射击作为我国传统优势项目,为我国挣得了多项荣誉。射击心理训练与比赛发挥联系紧密,如何提高运动员模拟训练水平,降低运动员正式比赛中心理问题的出现几率,更是射击日常训练的工作重点之一。
  一、对模拟训练的认识
  模拟训练是运动员心理训练的一种主要方法,具有目标性突出、增强运动心理负荷,激活心理刺激应激水平,积累参加比赛经验的效应。通过模拟训练,把训练当成比赛,在生理,心理紧张反应条件下去培养打10环的实践能力,才能实现运动技能上台阶。模拟训练是运动员训练射击技术和培养心理素质的重要阶段,但由于射击项目训练过,比赛较少。因而单调枯燥的模拟训练,日久天长将会消磨运动员的心理斗志,使其在正规比赛中无法找到比赛的节奏,致使比赛中无法发挥实力,导致比赛失利。
  因此,长期的低负荷训练并不是科学的训练方法。随着国内运动员在射击运动领域面临的竞争压力日渐加大,我国射击领域已经意识到依托传统的低负荷高频次训练对运动员心理状态的巨大影响。因此,科学的设计训练,要求运动员在训练中不仅能够通过传统训练掌握射击技能,还要求在训练中通过模拟比赛的节奏和气氛,对运动员参赛时的心理状态进行模拟训练。
  二、模拟训练的应用
  模拟训练是射击项目运动员训练的主要方式,虽然这种方式存在一定弊端,但仍然是目前最有效、最科学的训练模式。模拟训练在射击运动员日常训练中的应用,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模式。
  1、指标练习
  指标练习是高水平射击运动员练习心理技能水平的重要手段。指标练习可以单组、单发进行,甚至涉及到环数的小数点,从而引发运动员高度关注每一枪运动过程的质量和结果。因此,运动员的心理紧张程度是可想而知的。指标练习在训练课中可以灵活的安排,但一般是在运动员当时训练状况较好时进行。
  2、对抗练习
  对抗练习是一种带有竞争性质的、培养心理抗衡的练习,与在心平气和条件下的一般训练有很大的不同。对抗练习方式有利于调动运动员的训练积极性,启动运动员思维的主动性,有助于培养积极进取的精神。而且,这种方式的练习具有广泛性的特点,在训练中可以穿插进行。对抗性练习既在平时的训练中加强了训练内容的组合,又能及时进行自我评估,同时增加了训练的趣味性,调动了训练情绪。对抗练习可以临时请其他运动员当观众,增加紧张气氛的场景。
  3、考核练习
  考核练习是比较正规、完整项目的练习。一般在一个阶段训练结束后进行,具有项目的完整性和综合性。考核练习有利于帮助和促进运动员把技术技能,心理技能运用到要成绩的意识之中,着重考核运动员的竞争实力、心理稳定状态等等。
  三、模拟训练对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影响
  模拟训练,也称“比赛模式化训练”或“比赛适应性训练”。射击项目的模拟训练是在单时的训练中有意识,有目的地尽可能创造类似比赛的场地环境、人文环境等,形成紧张的氛围,让运动员在较高的心理负荷上进行训练。其主要方式有:指标练习、对抗性练习、考核练习、决赛练习等。按照比赛的日程安排进行的训练是比较完整的模拟比赛训练。其目的是缩短训练和比赛之间存在的“质”的差距,提高运动员在有心理压力的情况下的实践能力,以适应比赛的需要,并有利于比赛发挥好成绩。
  心理技能持续稳定是发挥技术技能的重要支撑,对高水平运动员而言,心理技能的训练是他们的重点。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意识要等同比赛意识。在平时训练中,必须不间断地“给运动员造成心理压力,锻炼运动员能够承受更大的心理负荷,扩大他们心理的可耐受范围。这样,对发展射手的竞技心理品质十分有利”。训练就是要不断地利用方法和手段增加运动员的心理负荷,特别是平时训练时难以深刻感受到的竞赛时的高心理负荷,不断地提高心理负荷能量及增强心理稳定的水平,积累处理问题的经验,有利于在比赛中发挥和创造更好的成绩。
  四、正式比赛不良心理状态分析
  运动员在面临正式比赛时,很容易情绪出现波动,心理状态受到影响。射击项目是对技术和心理素质综合考核的项目,正式比赛中运动员一旦出现不良心理,则会对比赛成绩带来直接影响。笔者针对射击项目运动员在正式比赛中的表现进行分析,认为在正式比赛中运动员的不良心理状态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过分的激动状态,心理过程表现出头脑不清楚,心神不定,往往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因此,必须控制适宜的比赛动机和期望水平,加强适应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
  第二,淡漠状态,心理过程表现出情绪低落,信心不足,意志消沉,对比赛不感兴趣。对这样的运动员应采取激励动员和积极的语言暗示,模拟比赛,临赛前早做准备活动,调动参加比赛的积极性。
  第三,盲目自信状态,心理过程表现为过高地估计自己,对困难估计不足,浮躁不冷静,是一种虚假的自信状态。对这样的运动员要使其客观地全面分析自我,对困难的估计要多一些,头脑清醒地参加比赛。因为考核是完整的, 又是按比赛的模式进行的,这样,运动员的心境就带入了考核之中,从而,心理技能就有一个“完整项目”的练习过程。 在考核练习中,可以设置经济性的奖罚制度,增加运动员心理负荷的份量。
  五、正式比赛不良心理状态的调整策略
  运动员在准备参加比赛时是否处于最佳心理状态与比赛发挥有很直接的关系。射击项目非常重视运动员比赛心理准备,特别地强调对运动员参加比赛心理状态的调控力度。
  良好心理准备状态的主要标志是具有稳定的自信心,相信自己的技术和能力能够在比赛中充分发挥出来。另外,运动员要学会掌握自我调节心理状态的方法。如:自我暗示法、调节呼吸法或转移注意等方法。提高运动员的自我控制能力,及时解除赛中出现的紧张情绪。对比赛目标而言,应建立适宜的目标,目标的制定应既有利于充分动员运动员的机能潜力,又能够为运动员所接受,不致于形成思想包袱,避免目标过高,给运动员带来心理压力。赛前心理准备的目的是增强运动员的心理稳定,建立积极的心理定势。做好运动员参加比赛的心理准备以及赛中的心理状态调控,就可能减少运动员因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导致的比赛失利,从而使运动员在比赛中出色发挥水平。
  综上所述,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射击运动的项目发展,提高我国射击运动水平,一定要正视射击项目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利用科学的模拟训练,实现运动员日常训练中技术与心理素质的双提升,为运动员正式比赛中正常甚至超常水平的发挥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高卓君, 高豪. 如何提高青少年射击队员心理训练――以海宁市体校射击队进行切入分析[J]. 中国科技博览, 2014(47):27-27.
  [2]黄刚. 业余射击训练中心理训练问题的探索与研究[J]. 体育时空, 2015(1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12074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