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甘薯高产栽培技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从田块要求、肥料运筹、合理密植、合理促控、防治病虫草害和收获贮藏等方面总结甘薯高产栽培技术,以指导甘薯栽培。
  关键词 甘薯;栽培技术;肥料运筹;地膜覆盖
  中图分类号 S53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0-0036-01
  1 甘薯高产栽培对田块的要求
  为实现高产就要选择土质肥沃、富含有机质、通透性好、土壤疏松、耕层深厚、保水保肥力强的地块种植脱毒甘薯。有条件的进行1~2年轮作换茬。土壤黏性过大或砂性过大的地方要通过增施有机肥等办法来改土培肥。脱毒甘薯生长前期最适宜土壤水分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左右,中期茎叶生长旺盛,田间保持最大持水量的75%~80%,后期以60%~70%为宜。为了满足高产栽培脱毒甘薯各期对水分的要求,要完善排灌设施,使其能排能灌,保证旱时土壤水分供应充足,雨涝期间又能降低地下水渍。高产栽培要因地制宜实行甘薯垄栽,做成深沟高垄,这样可以改善土壤通气条件,以水调肥,保水保肥能力较强。深沟高垄还可增大单位面积土壤与空气接触面,绿色面积也可相应增加,有利于田间通风透光,后期温差大,小气候状况好,能适应和抗避旱、涝、高温等多变环境。一般垄宽可做成70~100 cm,高30~40 cm,垄顶宽30~40 cm,采取1行或者双行耙齿型栽培。
  2 甘薯高产栽培肥料运筹技术
  试验表明,适量的氮肥可促进茎叶生长,使干物质向地下块根运送。过量氮肥会造成茎叶疯长,地下块根数和营养积累量明显下降[1];磷肥促进碳水化合物合成及块根、茎叶生长。甘薯干物质积累有随着磷素增加而增加,并有向根部增加分配量的趋势。钾肥在甘薯增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促进碳水化合物的形成、生物产量提高,并较多向薯块分配。块根数量、积累重量在一定范围有随钾素量增大而增加的趋势。一般认为,每生产1 t鲜甘薯需吸收氮肥3.50 kg、磷1.75 kg、钾5.50 kg。栽培中要满足各元素需要,施用氮、磷、钾三要素的比例以1∶0.8~1.0∶2为宜。当然这个比例也仅考虑了磷肥在土壤中易于固定、利用率较低的因素,而并没有考虑土壤中的基础肥力,要综合考虑,应测土施肥。在肥料的运用上以控氮、稳磷、增施钾肥,掌握前促、中控、后稳的原则。以淮北地区中等肥力基础为例,土壤有机质1.00%以上、全氮0.10%、全磷(P2O5)0.08%、全钾(K2O)1.8%、碱解氮90 mg/kg、速效磷(P2O5)25 mg/kg、速效钾(K2O)160 mg/kg,可施纯N 75~90 kg/hm2、P2O5 90~120 kg/hm2、K2O 120~150 kg/hm2。施肥以基肥为主,肥料以土杂肥和复合肥为主,施量以前期为重。前茬收后可施土杂肥45 t/hm2,化肥可结合整地做垄时集中施入。
  3 合理密植,早栽精栽
  3.1 设计合理的产量构成模式
  甘薯生产主要利用地下块根产量[2]。产量构成由单位面积栽插株数、单株结薯数和单个薯重等因子决定的。要根据高产栽培中选用的不同品种、水肥基础、栽培季节、管理方式和管理水平、主攻单产目标等设计合理的产量结构,协调各因素关系。实践证明,适宜的单位面积株数是保证高产的关键,结薯数对产量的影响大于单薯重。淮北地区高产春薯一般栽植株数应在4.50万~5.25万株/hm2,高产夏甘薯栽植以5.25万~6.00万株/hm2为宜。保证平均单株结薯3~4个,单薯重200~350 g,单株结薯重800~1 200 g,春薯产量可达60 t/hm2左右,夏薯产量可达37.5~45.0 t/hm2。高产田块还要配置合理行株距,适当宽行有利于通风透光,均衡发育。行距一般70~100 cm,可单行也可双行栽植。行距过大过小都影响株距配置和单株发育,不利防旱防涝。
  3.2 精栽早栽
  脱毒甘薯适当早栽有利于充分利用温光水气自然资源,地上地下部发育协调易夺高产。春栽脱毒甘薯在10 cm地温通过15 ℃以上即可栽插,地温17~18 ℃时扎根返苗快。露地一般在4月20―25日可以开始栽植。夏甘薯应尽量早栽,6月20日前后栽插完毕。脱毒甘薯要晴天带水栽插,株行距均匀,在保证成活的前提下尽量浅栽。栽时选用壮苗,不同质量、不同大小的薯苗要分栽,防止大苗欺小苗。
  3.3 地膜覆盖栽培
  早春地膜覆盖可有效提高地温,保温保墒,创造早栽、早发、早结薯的条件。在4月中上旬(较露地栽苗提前10~15 d)晴天浇水栽苗,栽后覆盖地膜,2~3 d后膜内温度较高时破孔放苗,放苗时用细土将破孔盖好。也可以先浇水覆膜,后破孔栽苗,栽后用土盖好破孔。
  4 掌握脱毒甘薯生长规律,合理促控
  4.1 甘薯田间生长的几个阶段
  甘薯田间生长分为扎根返苗期、分枝封垄期、薯蔓同长期和茎叶衰退薯块膨大期等阶段[3-4]。在扎根返苗期,春薯要求栽后3~5 d扎根,8~10 d返苗并开始展叶,30 d开始出现分枝。这期间以营养生长为主,大部分根系已形成,不定根生长量占总量的60%以上。在分枝封垄期,春薯栽后30~35 d、夏薯20~25 d主蔓出现分枝,地下块根形成,地上茎叶逐步覆盖垄面。这一阶段,生长中心从营养生长转到营养生长和营养积累并进,茎叶光合能力增强,同化物增多,是搭好丰产架子的关键时期。春栽脱毒甘薯在栽后70~75 d,夏(下转第43页)
  (上接第36页)
  栽40~45 d,田间由封垄到茎叶生长最大值,块根也相应膨大,新老叶更换。此期易造成地上和地下部养分分配矛盾,要注意调控。历时1个月左右,甘薯生长进入茎叶衰退和薯块膨大盛期。这时叶面积系数平稳下降,养分转向地下薯块积累,块根增速达最大值。脱毒甘薯田间各期生长发育要求有一定绿叶面积和合理的土上、地下生物产量比例,要获得高产必须掌握脱毒甘薯的发育规律。根据田间生长进程,加强田间管理,促成早发快长,以夺取脱毒甘薯高产。   4.2 加强田管,合理促控
  发根返苗期主要是营养生长时期,要早管促早发,及时查苗补苗,促证全苗,松土保墒,通气增温,必要时轻施苗肥;分枝封垄期叶面积系数要逐渐达到3左右,管理上保持土壤水分,防旱防涝。封垄前要结合锄草,中耕培土1次,适当追施肥料,促茎叶稳健生长;从封垄期到茎叶高峰期,叶面积系数要控制在3~5之间。此时,正值盛夏季节,气温高、湿度大、阴雨多、光照不足,易于徒长,如遇伏旱,营养体不足,也难以夺取高产。要及时做好防旱排涝工作,雨水多湿度大时要提蔓散湿。8月上旬,肥力较大的田块,为防止徒长可用15%多效唑600~750 g/hm2对水750 kg/hm2喷施,或用乙烯利250 mg/kg喷洒,以抑制茎叶生长。
  4.3 保叶防衰,增加薯重
  甘薯在茎叶生长达最大值时,叶面积系数4~5以后,长势要平稳下降,才能有较多的叶面制造养分向根部输送,增加薯重。如果在下降后期忽视管理,功能叶过早衰老,将严重影响结薯。因此,后期保叶防衰十分重要。生长过旺要继续化控。一般薯田看苗喷施0.5%尿素溶液、0.2%磷酸二氢钾、2%过磷酸钙浸出液,也可喷施膨大素、助壮素等。根据苗情喷施2~3次,保证绿叶面积系数维持在3以上。
  5 防治病虫草害
  脱毒甘薯整个生育期间要采取措施保证茎叶生长,以便有一定的叶面积制造养料。病、虫害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黑斑病的防治,种薯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浸种3~5 min,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蘸苗基部10 min,栽苗地采用二次高剪苗。甘薯根腐病在局部地区发生,即开花烂根病,俗称“火龙”,要选用抗病品种,如皖薯1号、皖薯4号、徐薯18等。虫害主要有甘薯麦蛾、甘薯斜纹夜蛾和甘薯天蛾等。做好虫情测报,发生时适时防治。可用辛硫磷、敌百虫等农药在3龄前喷杀。田间杂草结合中耕清除,也可用12.5%拿捕净1 200 mL/hm2对水750 kg/hm2喷防,也可用拉索300倍液或除草醚等实施化学除草。
  6 适时收获,安全贮藏
  脱毒甘薯收获产品是地下块根,块根是营养体之一,一般品种没有明显的成熟期,只要温、湿度和光照适宜就能继续生长增重。试验证明,甘薯生长后期在地温18 ℃以上,气温和水分适宜,甘薯1 d增重鲜薯可达约600 kg/hm2。所以高产栽培应更重视收获前田间管理,充分利用收获前的光、热资源,增加产量。要考虑加工需要、季节、后茬等因素,根据当时的气象趋势灵活运作。当地温下降到15 ℃时,块根停止增重,如果块根长时间在9 ℃以下将会受冻害,因此要掌握温度变化,适时收获。淮北地区可在霜降前气温10 ℃、地温18 ℃以下时开始起收,枯霜前一定收完入窖。收获时要掌握晴天适墒,轻起轻运,上午起收,下午入窖。
  甘薯安全贮藏的要点是把好入窖关,杜绝坏烂、虫、病薯块进窖;薯窖要有保温、散湿、通风条件,又要便于检查温湿度。入窖时薯块用多菌灵或保鲜粉水液浸蘸。入窖1个月内注意降温、排湿,温度控制在15 ℃左右。中期注意保温、窖温控制在11~15 ℃之间,发现坏烂薯块要及时拣出。开春气温回升,要稳定窖温在13 ℃左右,注意选晴天开启通风窗散湿,以防薯块坏烂和防止薯块发芽,直到出窖。
  7 参考文献
  [1] 杨新笋,周开平,唐小斌,等.鄂薯5号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05(3):33-35.
  [2] 王银成,徐滋森,冯云.浅谈红薯种植与施肥[J].农民致富之友,2013(20):71-72.
  [3] 杨燕,唐萍,王建军,等.云南高原红薯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3(25):10507-10508.
  [4] 房伯平,张雄坚,陈景益,等.我国甘薯种质资源研究的历史与现状[J].广东农业科学,2004(S1):3-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17234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