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黑龙江省农产品流通效率演进趋势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通过分析国内外农产品流通效率的相关文献,结合黑龙江省农产品流通的实际情况,建立了黑龙江省农产品流通效率测度的指标体系,包括农产品流通速度指标、流通规模指标、流通效益指标和流通经济指标4大类共11项指标,并运用因子分析法对2000-2011年黑龙江省农产品流通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分析,进而得出了黑龙江省农产品的流通效率及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农产品;流通效率;因子分析法;演进趋势;黑龙江省
  中图分类号:F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5)13-3311-06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5.13.061
  Analysis on the Efficienc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Circulation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and Its Evolution Trend
  CHEN Jin-ye, WANG Du-chu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arbin 150030,China)
  Abstract: Based on analysis of the literature related to efficienc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circulation both in our country and abroad, and the reali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circulation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an indicators system was established to measure the efficienc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circulation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The system included four classes of indicators such as agricultural products circulation speed indicators, circulation scale indicators, circulation benefits indicators and circulation economic indicators, with a total of 11 indicators. Through factor analysis of the data on circul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from 2000 to 2011, the efficienc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circulation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and its development trend were presented.
  Key words: agricultural product; circulation efficiency; factor analysis; evolution trend;Heilongjiang province
  近年来,黑龙江省通过不断加大对农产品流通载体如农贸市场、农产品超市、农产品社区商店和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升级改造方面的投资力度,使得黑龙江农产品流通体系发展较快,但仍有农产品卖难、价格波幅较大、渠道单一、流通成本高等问题。所以,对黑龙江农产品流通效率进行实证分析,找出影响黑龙江省农产品流通效率的因素,对于建立新型、高效、安全的农产品流通体系,推进黑龙江省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意义重大。2012年8月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中提出要围绕提高流通效率,加快推进流通产业发展方式转变,有效降低流通成本,全面提升流通现代化水平;同时还提出到2020年流通领域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效果显著,批发零售企业流动资产周转速度加快,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明显降低的发展目标[1]。
  1 相关文献综述
  李辉华等[2]从影响商品流通效率的诸因素中抽象出流通中实现的价值总量及实现这些价值量所经历的流通时间两个因素,以单位流通时间内实现的价值量来衡量商品流通效率;Kumar等[3]通过调查各流通环节的差价,分析了北方邦哈密尔普尔地区鹰嘴豆不同流通渠道的流通效率;Chahal等[4]通过调查发现,随着流通成本和流通价差的增加,流通效率呈下降趋势;宋则[5]认为流通效率是一个综合指标,通过流通速度、库存率和社会物流总成本占GDP的比重3个指标体现出来;寇荣等[6]探索性地构建了较为全面综合的农产品流通效率分析框架,他们认为农产品流通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4个部分,它们是社会关注的流通效率指标,生产者关注的流通效率指标,流通者关注的流通效率指标,消费者关注的流通效率指标,从不同立场关注的流通效率指标又可以分为种类型的指标,分别是综合效率指标、时间效率指标、成本效率指标和质量安全效率指标。他们认为应以农产品流通主体为中心,分别从农产品流通模式、流通结构、流通技术、流通网络布局和流通制度等角度去分析农产品流通效率;李骏阳等[7]建立了中国流通效率测度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中国流通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了1995-2007年中国流通效率先降后升的演进趋势,并对这种变化趋势的原因进行了解释;孙剑[8]建立了中国农产品流通效率测度的指标体系,认为从总体上看,1998-2009年间中国农产品流通效率呈上升趋势,最后预测出未来中国农产品流通效率将保持小范围波动。总体上看,国内外学者在商品流通和农产品流通相关领域取得了丰富的科研成果,但是国外学者主要研究的是商品流通效率,很少有人对农产品的流通效率进行研究。国内虽然有许多学者在研究农产品流通效率,但主要是提出农产品流通效率的分析框架及评价体系,目前尚未见黑龙江省农产品流通效率的研究[9]。   2 黑龙江省农产品流通效率指标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2.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本研究从流通速度效率、流通规模效率、流通效益和流通经济效率4个方面构建农产品流通效率测度指标体系。
  流通速度效率是指在一段时间内,农产品流经整个农产品市场的数量,客观地反映了农产品流通渠道的效率,如果在单位时间内流通的农产品越多,农产品的流通渠道就越顺畅,流通速度效率越高,反之,农产品流通速度效率越低[10]。因此,本研究选取了农产品批零业总资产周转率、农产品批零业流动资产周转率、农产品批零业固定资产周转率作为农产品流通速度效率测度。
  流通规模效率是指农产品从生产到最终消费,每一笔交易都是以企业或者市场作为交易的载体,企业的规模变化与交易市场的规模变化对农产品流通效率的影响,客观地反映了农产品流通的组织效率,企业或者交易市场的规模越大,组织化程度越高,集中化程度就越高,农产品的规模效率越高[10]。因此,本研究选取农产品批零系数、农产品批发业集中度、农产品零售业集中度作为流通规模效率测度指标。
  流通效益主要是指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的销售额和价差利润的流通,农产品流通过程中效益越好,流通效率越高。因此,本研究选取农产品批零业利润率、单位营业面积销售额作为流通效益测度指标。
  流通经济效率是农产品流通体系相应的经济增加值。客观地反映了农产品流通的产出效率,如果单位的资本和劳动投入获取的产出越大,则经济效益越好,农产品的流通经济效率较高[10]。因此,本研究选取农产品批发业资产报酬率、农产品流通业单位利润所耗成本、农产品批发业人均销售额作为流通经济效率的测度指标。本研究建立了黑龙江省农产品流通效率测度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2.2 数据选取说明
  本研究选取2000-2011年黑龙江省农产品流通效率各个测度指标的年度数据,对2000-2011年间的黑龙江省农产品流通效率进行实证分析。广义的农产品包括农作物、畜产品、水产品和林产品,狭义的农产品仅指农作物和畜产品[11],由于数据采集的困难,本研究采用狭义的农产品概念,文中数据均根据2001-2012年《黑龙江省统计年鉴》[12]和2001-2012年《中国商品交易市场统计年鉴》[13]计算得来,如表2所示。并运用SPSS17.0中的因子分析方法对黑龙江省农产品流通效率演进趋势进行实证分析,各个测度指标数据如表3所示。
  2.3 因子分析
  第一步:因子分析的适当性检定。运用KMO值的决策标准与巴特利特球面性检定法来进行因子分析适当性检定,它们的理论基础都是根据相关系数概念而来。显著水平小于P 0.05,说明差异显著。适合于做因子分析(表4)[14]。
  第二步:求R的特征值以及贡献率。首先收集整理黑龙江省2000-2011年农产品流通效率11个指标所对应的数值,采用统计软件SPSS17.0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通过分析计算得出农产品流通效率相关数据的相关系数矩阵R和其特征向量(表5)。从表5中可以看出,该相关系数矩阵共有三大特征根:5.694、1.995、1.572都大于1且这3个综合因子的累计贡献率达到84.186%。根据因子分析法的定义,仅提取前3个主因子就可以达到黑龙江省农产品流通效率的要求,前3个主因子就可以涵盖全部11个变量的数据特征,后面的因子可以略去[15]。
  第三步:建立因子载荷矩阵,利用方差最大化正交旋转得到旋转后的因子提取结果。对研究农产品流通效率所提取的前3个主因子F1、F2、F3利用方差最大化正交旋转得到旋转后的因子提取结果,如表6所示。表6是运用方差最大化正交旋转方法计算所得的3个主因子的负荷系数矩阵,从表6中可以看出,第一个因子对Xl、X2、X3、X8、X11有绝对值较大的负荷系数,第二个因子对X4、X6、X7有绝对值较大的负荷系数,第三个因子对X5、X9、X10有绝对值较大的负荷系数。
  第四步:计算因子得分信息表。根据表3和表5中的数据可以得出提取的3个因子F1、F2、F3的最终得分信息,如表7所示。
  从表5中可以计算出3个因子的权重:
  F1的权重=51.766/84.186=0.615
  F2的权重=18.134/84.186=0.215
  F3的权重=14.287/84.186=0.170
  根据公因子的权重,可以得出黑龙江省农产品流通效率的计算公式为:
  黑龙江省农产品流通效率:
  E=0.615F1+0.215F2+0.170F3 (1)
  将表7中3个因子的得分代入公式(1)即可得出2000-2011年间黑龙江省农产品流通效率E值,(表7)。根据表7中的数据,可以通过计算结果绘出2000-2011年间黑龙江农产品流通效率演进趋势图(图1)。运用此方法只是对于农产品流通层面的历年情况做比较,得出的农产品流通效率值高低是相对的,从而找出各年份农产品流通效率的相对高低。
  3 结果与分析
  从图1可以看出,黑龙江省农产品的流通效率总体上表现为上升的趋势,流通效率在2011年达到最高水平,2003年达到最低水平。因此可以将2000-2011年黑龙江省农产品流通效率的演进趋势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0-2002年):黑龙江省流通效率在2000-2002年一直保持着上升的趋势,其中2000年、2001年E值都趋近于0,2002年E值大于0,说明在此期间黑龙江省农产品流通效率小幅度上升并且开始进入效率有序状态,这是由于黑龙江省在这段时间加大了农业生产力度,使农业生产脱离了供不应求的局面,从而带动了黑龙江省农产品流通的效率,但是当时黑龙江省人均居民收入较低,缺乏消费能力,农产品消费市场无法扩大,农业企业在农产品流通方面投资小,组织能力较差,经济效益并不明显,同时农产品流通营销理念陈旧,缺乏对农产品销售市场的准确判断,不能够形成长期的销售策略[15]。在2001年以后黑龙江省农产品流通效率有了明显的增长趋势,这是因为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农产品的交易范围扩大了,黑龙江省建立了多种经营方式和多渠道的运作模式,以便更好地适应环境。然而黑龙江省农产品流通体系开发力量薄弱,再加上农产品流通企业改革的难度较大,很难在短时间内提高农产品的流通效率。   第二阶段(2003-2006年):2003年黑龙江省农产品流通效率急剧下降并且E值小于0,这是因为2003年黑龙江省出现了近30年未遇的全省性灾害,2003年春旱出现早,其持续时间之长,范围之广,程度之重是近30年来少见的,干旱严重影响了大田作物的播种出苗和作物营养生长,前期干旱随后多雨、低温、寡照,对小麦、水稻、玉米、大豆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对小麦的影响最为严重[16]。前期干旱致使小麦减产,同时也导致了玉米和大豆发育期延迟,并对最终产量构成了一定的影响,虽然干旱对水稻影响最小,但在后期多雨、低温、寡照的共同作用下,也严重影响了作物的生长,导致农产品总产量以及四大作物单产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由于农产品灾害应急措施的缺乏,推迟了农产品的上市时间,导致农产品质量大大降低,竞争力减弱,内部和外部夹击使得中小型农产品流通企业资金运转困难,频频面临倒闭,从而在很大大程度上降低了黑龙江省的农产品流通效率[17]。
  但是黑龙江省农产品流通效率在2004年又大幅上升,从2004-2006年,黑龙江农产品流通效率得分均处于0值以下,表明这段时间农产品流通效率处于较低阶段。这是由于在这期间黑龙江省传统的贸易、供销企业在农产品流通中的作用已经基本丧失,新的流通组织尚未形成一定的规模。以指导农民生产和流通渠道为主体的农民协会、农产品流通的中介组织发展非常缓慢,大部分农产品流通的中介组织规模小,运作不规范,难以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另外,黑龙江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也非常薄弱,贸易、仓储设施水平普遍不高,加工、包装和保鲜设施欠缺,技术含量不高,市场结构不合理,在全省190多处农贸市场中,大多数都处于集贸市场状态,交易和结算方式都非常落后,特别是黑龙江省地理位置偏远,大型运输、仓储等配套设施建设难以满足农产品流通发展的需要。除粮食外,各地方和各部门缺少疏通农产品流通渠道的有效措施,并且市场管理系统无法满足搞活农产品流通市场的要求,市场秩序急需整治,市场监督管理尚未进入法制化轨道。
  第三阶段(2007-2011年):从2007年开始,农产品流通效率得分处于0值以上,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其中2007年达到流通效率增幅最大,表明这段时间内农产品交易蓬勃发展,农产品市场逐步完善,进一步提高了农产品的流通效率。这是因为在2006年1月1日,中国完全取消了农业四税(农业税、屠宰税、牧业税、农林特产税),在中国延续了千年的农业税成为了历史,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农产品产量猛增,2006年 黑龙江省农林牧业总产值为1 391.1亿元,2007年猛增到1 700.6亿元,2008年增加到2 123.4亿元,2009年达到2 251.1亿元。2007-2011年,黑龙江农产品流通效率一直保持强劲增长趋势,黑龙江省农产品供给短缺时代成为过去式,农产品的大量供给为农产品的商品化打下坚实基础。此外,2009年黑龙江省粮食生产创历史新高,全年粮食总产量达4 353.0万t,比2008年增长了3.0%。四大粮食作物产量实现了“三增一减”,其中水稻产量1 574.5万t,增长3.7%;玉米产量1 920.2万t,增长5.4%;小麦产量116.3万t,增长30.0%;大豆产量591.9万t,下降4.6%。黑龙江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 566元,比2008年增长8.5%,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9 630元,比2008年增长11.7%。仅以每个人每天0.5 kg蔬菜计算,全省约3 826万人,一年蔬菜需求量将在19 130 t以上,再加上庞大的农产品进出口量,使黑龙江省形成了较强的农产品供给和需求网络。与此同时,黑龙江省政府近年来也逐渐增加了对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升级改造投资,2010年黑龙江省投资8 908万元升级改造哈尔滨哈达农副产品股份有限公司、东宁绥阳黑木耳和齐齐哈尔市站前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等18个批发市场,新增销售额25亿元、就业27 160人,带动农户约20万户。截至2011年,黑龙江省已建成约450个农产品批发市场、约1 200个正规自由贸易市场、约300个定期定点式集市,基本形成了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核心的市场体系,也促使黑龙江省农业基础设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随着黑龙江省农产品流通规模的逐渐扩大,农民和农业企业从业人员文化水平的逐步提高,使农产品流通更加现代化,农产品的流通范围更加广泛,农产品流通成本更低,这些都大大提高了黑龙江省农产品流通的效率。
  参考文献:
  [1] 赵大伟.提高黑龙江省农产品流通效率的对策研究[J].物流技术,2013,32(7):7-9.
  [2] 李辉华,何 曙.我国当前买方市场下的商品流通效率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1,23(1):44-46.
  [3] KUMAR R, HUSAIN N. Marketing efficiency and prince spread in marketing of grain: A study of hamirpur district [J]. India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2002(7):390-395.
  [4] CHAHAL S, SINGH S, SANDHU J S. Price spreads and marketing efficiency of inland fish in punjab: A temporal analysis[J].India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es,2004(7):487-498.
  [5] 宋 则.流通现代化及流通业竞争力研究[J].商业时代,2006(4):11-13.
  [6] 寇 荣,谭向勇.论农产品流通效率的分析框架[J].中国流通经济,2008(5):12-15.
  [7] 李骏阳,余 鹏.对我国流通效率的实证分析[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9(11):14-20.
  [8] 孙 剑.我国农产品流通效率的测评与演进趋势――基于1998-2009年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中国流通经济,2011(5):21-25.
  [9] 赵 玮,陈金波.湖北农产品流通效率评价及发展趋势研究[A].中国商业经济学会,湖北省商业经济学会.第六届中国中部地区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武汉:湖北省商业经济学会.2012.
  [10] 段风军.广西农产品流通效率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12.
  [11] 张 磊,王 娜,谭向勇.农产品流通效率的概念界定及评价指标设计[J].华东经济管理,2011,25(4):18-21.
  [12] 黑龙江省统计局.黑龙江省统计年鉴(2001-2012)[M].哈尔滨: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2012.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商品交易市场统计年鉴(2001-2012)[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2012.
  [14] 张 丹.城市社会治安服务公众满意度研究[D].河北秦皇岛:燕山大学,2010.
  [15] 黄洪燕.我国纺织类外贸上市公司竞争力研究[D].江苏镇江:江苏大学,2009.
  [16] 闫 平,季生太,姜丽霞,等.2003年黑龙江省主要灾害性天气及其对作物生长发育和粮食产量的影响[J].黑龙江气象,2004(1):36-38.
  [17] 王昌盛.上市银行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17283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