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普通心理学”教学设计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进行“普通心理学”教学设计:(1)基于“问题”的启发式教学;(2)穿插“活动”式教学;(3)使用视频材料的形象式教学;(4)安排小组作业的讨论式教学。最终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扎实的普通心理学基础知识,培养其对心理学专业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 建构主义 普通心理学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9.01.062
  Abstract Teaching design of general psychology based on Constructivism Learning Theory. (1)Heuristic teaching based on "problem"; (2) Interlude "activity" teaching; (3)Visual teaching with video materials; (4)Arranging discussion teaching for group work. The ultimate goal is to enable students to master the basic knowledge of general psychology, cultiv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psychology.
  Keywords Constructivism Theory; General Psychology; teaching design
  “普通心理学”是心理学专业学生的第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旨在使学生对心理学的基本现象有所理解,重点掌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与学科发展趋势,尽可能激发学生对心理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作为学习者:(1)未接触过专业的心理学知识,凭感觉认为心理学应该比较有意思,可以知道他人内心的秘密,产生好奇心和想学的动力;(2)刚从高中毕业,还未摆脱中学生过于依赖老师的学习特点和习惯,缺乏自主学习的动力和能力。[1]因此,“普通心理学”知识的理论性强,而学习者表现出实践性方面的好奇,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产生落差。这就要求学习者应主动将心理学知识与现实相结合,在现实情境中理解和应用心理学知识,激发学习心理学的兴趣。
  1 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观点认为,学习过程并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每个人对世界的理解却是由其经验和认知来决定。学习不应是教师把知识直接“倒”给学生,学生也不该是被动接收知识,学习应基于学生的信息加工活动主动建构起对客体的认识。[2]建构主义者更重视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新知识的理解,从而在面对未知情境时,能够灵活建构起用于指导活动的心理图式。所以,建构主义者关注个体如何以原有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建构知识。[3]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观;强调以问题为中心,合作学习的学习观。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应结合现实情境采用合作探索等方式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终使学生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构建。[4]
  2 “普通心理学”教学设计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和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主张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实行问题式、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有助于将心理学基础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知识的魅力,激发学习的兴趣,为后续心理学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5]
  2.1 基于“问题”进行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思考
  激发学生好奇心和学习兴趣的一个最佳途径就是让他们遇到有意义的“问题”,且该问题不能轻易解决,让学生努力思考。因此在教学设计上时刻注意设置各种新颖的问题,通过对问题的讨论把要传授的内容组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在学生完全不了解心理学的背景下,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提问学生“你觉得的心理学是做什么的?”等相关问题,引出这堂课的教学内容。在学生各抒己见后,老师对心理学的学科性质、知识体系、学科门类进行系统的介绍,使学生将心理学的常识性认知和科学心理学的知识体系建立关联。例如在讲“心理活动的实质”时,提问学生“你心跳加快了才紧张,还是紧张了心跳才加快”,也可以用一些“你知道你的工作记忆能力吗?“你认识真实的自己吗?等问题引出个体的心理特征——智力、人格这样的主题。在教学过程中,及时采用提问的方式进行不同教学内容之间的切换。讲解完动机的本能理论和驱力理论后,提出问题“为什么人们在吃饱的情况下,看到色香味俱全的美食,又忍不住吃上几口?”自然引出动机的诱因理论。在遇到争议性强的主题时,应预留学生思考和讨论的时间,激发学生思考的动力。比如情绪和认知的关系?注意的发生机制是早期选择还是后期选择?
  2.2 穿插“活动”教学,让学生感同身受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学生亲自去实践了,才更懂其中的道理。如果一味地死读书,苦读书,不仅理解知识有难度反而还会丧失对学习的兴趣。而参与式教学要求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可以激发学习兴趣,最重要的是营造了一种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学生能够轻松自如地去学习。在“普通心理学”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实时加入不同形式的参与式教学活动,教学效果显著。例如,在讲解感知觉现象时,可以让学生体验感知觉的重要性,告诉他们闭上自己的眼睛,捂住自己的耳朵,体验失去感觉的烦恼;在讲差别閾限时,让学生现场参与差别阈限的测查过程;在讲注意品质时,如注意分配和选择,设计双任务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参与;在讲授短时记忆容量时,结合多媒体设备进行现场记忆实验演示;在讲解记忆系列位置效应时,分别让两位同学互相担任实验被试和主试,记忆事先准备的词单,感受系列位置效应是如何发生的;在讲解思维和问题解决的内容时,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解决,并报告解决问题的过程。对于一些学生不能直接体验的心理学实验,可以在实验室进行实验演示,如“表象的心理旋转实验”、“返回抑制实验”等。   2.3 使用视频材料,让学生产生具象
  理解和记忆是知识应用的前提,而形象具体的材料更容易理解和记忆。多媒体教学方式简单实用,具有将抽象知识转为直观化的功能。恰当使用多媒体,将书本上枯燥抽象的概念和艰涩难懂的理论,通过形象具体的材料深入浅出地呈现给学生。如心理生理机制的内容抽象难懂,选用已有动作电位、神经传导的视频材料,使教学更加生动、形象,易于学生理解。目前,网络学习资源非常丰富。Zimbardo教授主讲的“Discovering Psychology”作为“心理学与生活”的配套资料,是美国心理学电视教程中的经典视频。选取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视频,如“心理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感觉与知觉”、“记忆与遗忘”、“动机与情绪”等,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观看,并进行重点内容的讨论与讲解。在课余时间向学生推荐一些其他视频,如BBC拍摄的“两性奥秘”、“人类感官”、心理学纪录片等优秀科教影片。这些视频材料科学而生动地展示两性差异、视听觉等心理学相关知识,让学生直观地掌握了专业知识,同时也自然而然地接纳了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
  2.4 安排小组作业,组织课堂讨论,让学生自主学习
  组织课堂讨论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也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安排小组作业,充分利用学习的合作伙伴,让思想碰撞出火花,更好地丰富学生的知识系统。结合教师的教学经验和具体章节内容,可以在一个学期中安排6次左右的课堂讨论课。例如,“语言只存在人类当中吗?动物是如何使用语言的”、“空间能力存在性别差异吗”、“智力是先天遗传还是后天教育”、“遗忘的因素:干扰还是消退”等等。教师可以事先根据讨论的主题准备相应的资料,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领取,并开展合作讨论学习。在讨论中学生通过与同学和老师的不断交流来获取知识,并学会提供各种证据表明心理学的理论观点和自己的看法。同时,对他人的观点进行评价,批判性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肯定会有提高。
  3 總结
  我国的教育模式逐渐转向对应用创新能力以及核心素养的培养,应从传统的“被动接受”向“主动建构”的教学模式进行转变。建构主义理论及其教学思想符合人才培养的新趋势,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理论指导,主张通过各种教学情境和手段让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对于“普通心理学”,教师应主动借鉴建构主义的教学思想,让学生结合现实问题主动动脑动手,去听去看去做去想去体验、去实际操作。[6]这种新型的教育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普通心理学”的学习兴趣和效率,让新生更快更科学地了解心理学的学科特点和知识体系,掌握扎实的心理学基础知识,为后续心理学专业的学习夯实根基。
  参考文献
  [1] 寇彧,陈宝国.“普通心理学”教学新探索[J].高等理科教育,2007(1):92-95.
  [2] 温彭年,贾国英.建构主义理论与教学改革——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综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5):17-22.
  [3] 禹实.建构主义理论对高校教学改革的意义和启示[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7.21(5):104-108.
  [4] 王湘玲,宁春岩.从传统教学观到建构主义教学观——两种教学观指导下的英语教学对比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6):29-31.
  [5] 田浩.普通心理学教学反思与实践[J].河西学院学报,2011.27(3):87-90.
  [6] 孙桂芹.建构主义理论对高校普通心理学教学模式改革的启示[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2(5):40-4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47212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