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等教育下外语类通识教育内涵式发展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本文通过对通识教育的介绍和内涵式发展战略的释义,分析了我国当先形势下外语类通识教育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并对外语类通识教育的内涵式发展途径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外语类通识教育 内涵式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9.01.021
  Abstract Through the introduction of general education and the definition of connotative development strateg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foreign language general education in China's first situation, and puts forward reasonable suggestions for the connotative development of foreign language general education.
  Keywords higher education; foreign language general education; connotative development
  1 高等教育下通识教育的发展及演变
  高等教育是教育的最高层次,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教育活动,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社会中,所展现出的模式和形态不尽相同, 因此是一个历史的、动态发展的概念。[1]纵观中外教育史,通识教育的理念历经了三次不同的定位。在第一阶段,古代东西方已形成 “自由教育”(liberal education)和“专业教育”(professional education)相结合的双重教育价值观,前者旨在通过开设哲学、神学、诗歌和语言等课程,培养社会精英阶层,而后者注重实用和功利,开设会计、建筑和农业类等科目,依赖并服务于统治阶层。这一时期的“自由教育”可被看作是通识教育的起点。在第二阶段,高等教育逐渐打破阶层固化,由“阶层化”向“大众化”转变,即面向普罗大众的“共同教育”(common education),其目的是培养有共同知识体系和文化背景的一代青年,故而形成民族意识和文化自觉。在第三阶段,随着网络和信息科学技术的爆炸式发展,知识日新月异,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多样化发展。因此,强调现代性、开放性和创新性的“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应运而生。[2]“通识教育”不再是知识的简单叠加,而是基于满足社会发展的“共性化教育”和个人成长需求的“个性化教育”双重构架下的教學模式,旨在培养具有人文素养的创新型专业人才。综上所述,通识教育在不同的历史社会阶段所呈现出的内涵有所不同,因此在研究通识教育时,务必要明确其所在大环境下的社会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
  2 外语通识教育状及现存问题
  早在90年代中期,我国已有少数院校开设外语类通识课程,经过20多年的发展,外语通识课教育逐渐被各大院校采纳与实践。陈坚林教授曾指出外语通识化教育将会成为中国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转折点。[3]它的提出契合“加强国际与交流合作精神”,[4]能够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同时也能“满足学生面向未来、终身学习需要(王守仁)”。[3]
  在现阶段,外语类通识教育已取得一些显著的成果,但其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在课程遴选和设置方面,部分院校在开设外语通识课初期,由于师资薄弱,课程的设置往往以教师个人研究兴趣为主或将已有课程的属性由“校公选课”更换为“通识课”,导致课程类型分散,缺少系统性和连贯性。此外,课程的难易程度差别较大,个别课程内容浅显易懂,其开课意义有待商榷。最后,部分具有鲜明特色的院校,在外语通识课的设置上并未体现出个性化特点,无法达到“通专结合,通而入专”的课程构建原则。在选课方面,部分学生在选课时带有功利性和盲目性,[5]会将上课时间、通过率、考勤和内容难易程度作为选课的决定性因素。由于通识课课时短且学分少,学生对课程的重视程度低,上课参与意识弱,积极性差,迟到旷课的情况时有发生,学习效果与专业课相比普遍较差。在授课模式方面,通识课普遍采用线下授课方式,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因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差,教学效果难以保证。
  由此可见,部分院校现阶段的外语教育通识化改革形式大于内涵,多是结构性的改变,是不成熟的外语通识教育,亟待增强课程的内涵建设。
  3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概念解读
  党的十八大和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推动和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这一概念的提出表明我国当前的高教发展模式和理念已无法满足未来一段时间内国家对高等人才培养的需求,这一现状亟待转变。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概念,也是一个非常中国化的表述。考虑到汉语具有丰富的隐性特征,因此对概念进行阐述时,要挖掘其字面下的深层含义。“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这一表达可解构为三个独立的词语:“高等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事业或活动。“内涵式”是一种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式,即以通过“增加或充实内涵”为发展的方式。[6]而“发展”则是高等教育改革的目标,这种“发展”既是数量的增长也是质量的提高。在这三个词语中,“高等教育”和“发展”的概念较为常见、明确且具体,容易理解;而“内涵式”是新生词,其含义较为抽象和隐晦,因此对其合理化释义需限定在高等教育发展这一特定的框架内。“内涵式”一词可进一步的分解为“内涵”和“式”。“式”是方式。“内涵”是内部的、层次性的,需要探索和挖掘的含义。因此,将“内涵式”这一概念放置在高等教育所承载的不同层面进行理解是较为全面和合理的(见图1)。   高等教育自上而下可分为国家、高校、教师和学生四个层面,因此,高等教育下的内涵式发展是一个具有层次性的概念。在国家层面,“内涵式”具体表现为高等教育基于需求导向的学科大类结构优化,基于专科、本科和研究生的层次结构优化以及多样化的类型结构优化。[7]优化高教结构是提高高教运行系统和提升产出效益的重要途径之一。从高校的宏观层面上看,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和自主办学体制的完善与深化是内涵式发展的主要内容,其具体表现在教学框架的建构、课程内容的设置和评价体系的深化改革。此外,改善教学环境、优化教学资源的和丰富校园文化也是内涵式发展的体现。教师的内涵式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层面的制度激励和教师主观的自身转型发展,教师应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扩大和深化知识储备,特别是通识类和跨学科类的知识,提高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注重培养师德师风。学生是高等教育的培养对象,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理念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决定性因素。在新的教学模式下,线上网络自主学习和线下探究式课堂需要学生主动地积极参与互动,充分利用课堂发挥其主导作用,寻找兴趣,勇于创新,充分激发个人潜能,增加知识储备与应用能力。
  4 内涵式发展战略下外语类通识教育的发展路径探究
  本段将以高等教育的四个层面为框架,结合现阶段外语类通识教育存在的问题,为外语通识教育在课程设置、考核体系和教师能力培养这三方面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在课程设置上,既要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又要顾及学科门类的均衡性。根据难易程度和课程属性对所开课程进行模块分类,在选课时通过对不同模块所选课程数量的限制,达到课程设置的均衡。学校还可根据授课需求,开设部分线上网络外语类通识课,为学生选课提供更大的选择空间和灵活性。
  在考核方面可具体分为对课程质量的考核及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核两部分。学校应组织专家委员会对所开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材选择和教师资质进行审核。对学生的考核应提高形成性评估比例,并与最终性评估相结合,考核的方式需呈现多样化,可包含:出勤、参与度、表现力、作业、学习习惯、应用能力和考试等。
  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知识储备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课程质量。通识教育的推广,对外语教师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教师可将个人兴趣和学校需求相结合作为出发点,通过参加课程培训和出国深造等方式拓展延伸研究领域,特别是跨学科领域,并逐渐形成该领域的教学科研梯队。
  5 結语
  高等外语教学的通识化发展是外语教学改革的重要转折点,“内涵式”是适应并能促进该改革的正确发展模式。在内涵式的发展模式下,外语类通识教育可通过结构优化和质量提升完成内涵式转变。通过树立教育理念,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优化教学资源,建立运行机制,培育优良的教学文化等具体措施,达到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和质量的目的。因此,可以说外语类通识教育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指明了新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刘海峰,史静寰.高等教育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6.
  [2] 姚震宇.大学通识教育的历史审视、概念辨析及启示[J].市场周刊,2018(1).
  [3] 王哲,李军军.全国大学英语信息化教学改革成果总结暨外语通识教育与课程设置高层论坛会议纪要[J].外语电化教学,2010(5).
  [4]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5] 陈娜,米涛.大学外语通识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新西部,2012(18).
  [6] 别敦荣.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J].中国高教研究,2018(6).
  [7] 杨梦秋.略论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的优化[J].现代教育,2013(1下).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47212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