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美国家访项目对我国发展民族学前教育的启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美国家访项目是“开端计划”中对于处境不利家庭儿童实施补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学前教育家访的目标、内容、对象、实施主体、频率、保障机制等方面比较了美国与我国民族地区实施情况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美国家访项目对我国发展民族学前教育的几点启示。
  关键词 美国家访项目 民族学前教育 启示
  中图分类号:G619.2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9.01.005
  Abstract The American Home Visit Program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Start Plan for compensatory education for children from disadvantaged families. This paper compares the difference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home visits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in terms of objectives, contents, objects, subjects, frequency and safeguard mechanism. On this basis, it puts forward some enlightenment of home visits in the United Stat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re-school education for ethnic minorities in China.
  Keywords American Home Visit Program; national preschool education; enlightenment
  家訪,是家庭访问的简称,是学校(幼儿园)和教师进行个别家庭教育指导的一种常用的有效方式。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陈鹤琴曾经提出:“幼稚教育是一种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能独立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具体到学前教育而言,家访是一种重要的家园合作形式,它能促成幼儿园和家庭之间的正向联接,帮助教师更好地倾听和观察幼儿,从而为每个幼儿制定个性化的学习方案,提供多样化的发展路径;它能使家长通过与教师的对话,有机会接触到科学的育儿观,并全面了解幼儿在家庭和幼儿园的整体表现;它能使幼儿感受到来自家庭和幼儿园的双重尊重和关注,增进自我的主体意识以及与父母、教师之间的感情,并建立日后与父母、教师顺畅沟通的渠道。
  1 美国家访项目
  20世纪中期,美国政府为了解决当时国内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和种族矛盾,重点强调教育对于消除种族、阶层的不平等和贫困的重要作用和意义。1964年美国国会通过“开端计划”(Head Start Program),这是美国政府首次通过立法的方式来参与对学前教育,其目的在于对贫困家庭的儿童提供补偿教育,为他们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提供一个“良好的开端”。
  “开端计划”致力于父母的参与,创造与家庭和社区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引导全社会去关注和支持处境不利儿童及其家庭和社会环境。它主张让父母积极参与到教育方案的活动中来,提高他们对自身角色的认识以及对孩子的作用和影响力。同时,该计划也从实际出发,致力于帮助父母提高知识水平、理解能力和生存技能,并教给他们基本的育儿知识和经验。
  在此背景下,20世纪80年代美国开展了教育专项行动计划——家访项目(Home Visit Program),主要包括儿童早期开端教育计划、家长教师项目、学龄前儿童父母的家庭教育项目、亲子家庭项目等。家访项目的最终目的在于,真实面对处境不利儿童的家庭情景,厘清他们目前的需求、困境和难题,通过多种手段帮助各家庭提高养育儿童的方方面面的知识和技能,以此实现贫困学前儿童做好较为充分的入学准备,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目前美国依托一些大的国家教育项目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家访体系。
  2 我国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家访的实施现状
  教育部于2016年初颁布实施的最新《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规定:“幼儿园应当主动与幼儿家庭沟通合作,为家长提供科学育儿宣传指导,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共同负担幼儿教育的任务。”“幼儿园应当建立幼儿园与家长联系的制度。幼儿园可采取多种形式,指导家长正确了解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内容、方法,定期召开家长会议,并接待家长的来访和咨询。”
  由于地理位置、历史、政治的影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对缓慢,民族地区学前教育的发展在观念、政策、实践层面均缺乏先进经验的指导和强有力的保障。目前的幼儿园家访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第一,国家和各地区并没有对幼儿园的家访工作做出强制性的明文规定,因此幼儿园只会把它当成一项可做可不做的工作,其执行力度大大削弱;第二,相关条文过于笼统宽泛,不具有可操作性和实践性,通过何种形式沟通、如何进行沟通、具体要为家长提供哪方面的指导等疑惑均没能得到有效解决,因此它所给予幼儿园和教师的指导性也就非常有限;第三,民族地区的幼儿园和教师在家访中还涉及到语言、文化、教养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和沟通难题,这从某种程度上也增加了民族地区教师进行家访工作的难度;第四,民族地区幼儿家长受传统宗教、文化、个人受教育程度等方面的制约,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对学前教育和家庭教育还不够重视,直接影响到了家园合作的水平。
  3 美国与我国民族地区实施家访的差异
  比较美国和我国民族地区的学前教育家访工作,有着诸多显著差异:
  (1)从家访的目标来看。美国的家访项目主要是希望通过政府的力量,帮助相关机构与贫困家庭建立横向联系,并向家长灌输儿童发展方面的知识和经验,多方面推动处境不利儿童的发展,帮助他们做好一年级的入学准备,强调教育起点上的公平。我国民族地区的学前教育家访则主要是加强幼儿园与家庭的沟通合作,使儿童能够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现阶段的学习和生活。   (2)从家访的内容来看。美国的家访项目内容全面丰富,且每个具体项目各有侧重,有的项目强调儿童的全面发展和父母教育,有的项目强调父母参与儿童教育的重要性并提供各种亲子互动活动,有的项目会侧重于贫困家庭的健康保健。我国民族地区的学前教育家访内容较为单薄,主要是对幼儿的兴趣、爱好、饮食习惯、认知情况及其家庭结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等做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和沟通。
  (3)从家访的对象来看。在我国民族地区的普遍情况是,教师的家访主要是完成与家长的交流,幼儿在场与否并不重要,即使幼儿在场其参与度也很低,有的甚至认为幼儿的在场会干扰到家访工作的正常进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的家访不仅要求幼儿在场,而且还把幼儿置于一个中心位置,家访首先是教师对幼儿的亲切对话与互动,其次才是和家长的交谈以及对其家庭环境的细心观察。
  (4)从家访的实施主体来看。在美国,进行家访的教师必须在家访之前接受专业的培训,并制定一份完整的家访计划。家访的实施过程中,教师除了正式的交流和深度访谈以外,也会设计一些温馨的小细节来增进与幼儿和家长的情感联系,例如教师在家访时会带一些书、纸、蜡笔送给幼儿,会带教学计划给家长看,还会带上照相机给幼儿拍照。我国民族地区的家访教师缺乏一个专门的培训和指导,使得家访工作有很大随意性。
  (5)从家访的频率来看。美国的教师一般会在幼儿进入幼儿园之前通过家访与家长有初次接触;教师每学年会组织至少三到四次的常规家访;遇到特殊情况如幼儿生日、生病、出现情绪波动或认知困难、幼儿园有重大情况等,教师也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家访。因此美国教师家访的频率很高,家园沟通较为频繁。在我国民族地区,幼儿园教师家访的频率要小很多,有的幼儿园甚至几乎从不组织教师进行家访,仅仅是靠幼儿注册时家长填写的登记表对其家庭有一个简单的粗线条认识。
  (6)从家访的保障机制来看。在美国,家访属于教师的额外工作,因此政府会专门安排一笔经费保障。据资料显示,“加州新近动用了1500美元为在工作时间之外对学生进行家访的教师给予补助”。在我国民族地区,由于经济基础薄弱,加之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从国家层面到地方政府,并没有开辟专门的经费用来补贴家访,也没有专门的经费用于对教师的家访培训,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导致家访制度无法确立、家访工作缺失的重要因素。
  4 美国家访项目对我国发展民族学前教育的启示
  4.1 构建以政府为主体的教育保障体系
  美国的家访制度是在国家对处境不利家庭儿童实施补偿教育的基础上逐渐完善起来的,主要是采取了政府立法、提供资金支持、专门教育立项等手段和措施来确保其顺利开展。我国民族地区的学前儿童,与发达地区相比亦处于弱势地位,这就需要以政府为主导,构建较为全面的教育保障体系。政府可以通过学前教育立法、设置专项经费和专门教育项目,加大扶持民族地区学前教育的力度,为当地幼儿园开展家访工作提供必要的法律和物质保障。此外,政府对于民族地区的贫困家庭儿童应给予更多关注,应依据幼儿家庭的现实经济状况,积极推行学前教育减免和资助政策,从而保障贫困家庭幼儿接受学前教育的权利,促进教育起点上的公平以及社会的和谐发展。
  4.2 发挥以社区为补充的辅助功能
  在美国家访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社区同样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也应充分调动广大社区/村的积极性,发挥其补充辅助功能,为民族地区幼儿和家长提供更多的服务。一方面,社区/村可开办“家长课堂”,免费发放幼儿饮食、健康、教育方面的学习材料,面向全体社区居民不定期地邀请学前教育工作者开展系列讲座活动,并免费提供专业的育儿方面的咨询、答疑和辅导,以此推动当地家长的育儿水平和觉悟。另一方面,社区/村应不断地优化周边的人文环境和教育氛围,并能有效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经济发展现状和地域特色。有条件的社区/村还可以集中资源设立儿童活动中心或场所,并投放适量的书籍和游戏器材供幼儿玩耍,为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
  4.3 完善以幼儿园为主导的家园合作模式
  美国家访项目强调通过家访服务来提高家长抚育子女的能力,让家长积极参与到儿童的教育中来,从而帮助处境不利幼儿做好入学准备。在我国民族地区,由于幼儿家庭语言、文化背景、教养方式等的复杂性,幼儿园在与家庭的沟通合作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幼儿家庭的民族语言、文化与传统,并针對不同民族背景的家庭采取差别化的对待。其次,幼儿园要重视对幼儿家庭进行不定期的家访。家访作为一种面对面的正式沟通形式,能够最充分地体现家园沟通的本质精神,我们必须切实认识到家访在幼儿园工作中的重要性,不断规范家访工作,使其向程序化、常态化发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47212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