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交流架空输电线路电磁环境影响理论计算与测试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开展110kV交流架空输电线路电磁环境影响理论计算与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理论计算结果与监测结果基本吻合,其分布规律和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其中理论计算结果更为保守。输变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采用理论计算结果来反映输电线路电磁环境影响是合理有效的。
  【关键词】架空输电线路;电磁环境影响;理论计算;测试
  中图分类号: TP311.1;TM75 文獻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9)05-0083-005
  0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工矿企业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迅速增长。国家加大了城乡电网的建设和改造力度,逐步营造一个稳定、安全、有效的用电环境[1-2]。目前,我国的输变电项目建设已经进入了成熟期,这期间输变电工程在推动社会与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对环境带来了一系列影响。
  输变电工程投入运行后,电磁环境影响成为主要环境问题,也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目前,电力工程环境问题所引发的纠纷与争议日益增多,生活在输变电项目周围的人们对其产生的电磁环境影响具有一定的恐惧性[3]。社会各界、各有关部门及公众对输变电工程建设带来的环境影响给予了高度关注,并且输变电项目的规模、涉及范围、复杂程度愈发加大,由此对输变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输变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对高压输电线路电磁环境影响通常采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工程》(HJ24-2014)附录C、D推荐的计算模式对输电线路的工频电场、磁场进行理论计算[4-6]。然而实际输电线路所处环境复杂、变化多样,环评阶段的理论计算结果能否全面反映项目建成后的实际影响还需经过实际测试结果的验证。因此,开展输电线路营运期工频电场、磁场监测,通过监测结果验证理论计算结果的合理性、有效性,对提高输变电项目环评结论的可靠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四川省典型的远距离电力输送方式——110kV交流架空输电线路为例,计算不同电压等级、不同导线排列方式下输电线路的工频电场、磁场,并分别进行相应电压等级、导线排列方式下输电线路工频电场、磁场的现场测量;将理论计算结果和监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期得出理论计算和实际监测的数据分布差异。
  2 输电线路电磁环境影响测量方法
  2.1 监测方法
  根据以下标准或技术规范确定电磁环境现状监测方法。
  (1)《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和方法》(HJ/T10.2-1996);
  (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工程》(HJ24-2014);
  (3)《交流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监测方法》(试行)(HJ 681-2013)。
  2.2 监测仪器
  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场强度监测仪器采用PMM8053B EHP50C(zysb162-3),仪器经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检定,在检定有效期内。
  2.3 监测布点
  以档距中央导线弛垂最大处线路中心的地面投影点为测试原点,沿垂直于线路方向进行测试,测试间距为5m,顺序测至边相导线地面投影点外30m处(110kV线路)、50m处(220kV线路)止。
  2.4 测试线路
  110kV输电线路典型的导线排列方式有三角排列、水平排列、垂直排列(单边挂线)、双回垂直排列4种,按导线排列方式选择测试线路如表1所示。
  2.5 监测期间环境条件及运行工况
  线路监测期间天气状况列入表2,线路运行工况参数见表3。
  3 输电线路理论计算结果与监测结果对比分析
  按照1.1、1.2列出的预测模型以及表3列出的线路运行工况参数分别计算不同导线排列方式下输电线路的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同时对输电线路正常运行工况下的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进行现场监测;计算高度及监测高度均为离地1.5m。
  3.1 110kV代岳线
  110kV代岳线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理论计算结果与监测结果对照如表4、图1、图2所示。
  3.2 110kV广安II线
  110kV广安II线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理论计算结果与监测结果对照如表5、图3、图4所示。
  3.3 110kV徐九线
  110kV徐九线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理论计算结果与监测结果对照如表6、图5、图6所示。
  3.4 110kV侯西二线
  110kV侯西二线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理论计算结果与监测结果对照如表7、图7、图8所示。
  3.5 理论计算值与监测值的比较分析
  从图1~图8可看出,对于不同导线排列方式的输电线路,线下1.5m高处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理论计算值和监测值的分布规律基本一致,均呈现出随与导线距离的增加而逐渐降低的变化趋势。同时,由图中可看出,线下1.5m高处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理论计算值高于监测值,这种规律在高值区尤为明显,说明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理论计算值更趋于保守。随着与导线距离的增加,理论计算值与监测值逐渐趋于一致。
  由于理论计算值高于监测值,用理论计算值可以比较保守地反映输电线路运行时线路下的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因此,采用理论计算结果来反映输电线路电磁环境影响是合理有效的,能够很好地支撑输变电项目环评结论的可靠性。
  4 结论
  (1)对不同导线排列方式的输电线路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进行理论计算,同时进行了现场测量,结果表明:理论计算结果与监测结果是基本吻合的,其分布规律和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其中理论计算结果更为保守。
  (2)输变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采用理论计算结果来反映输电线路电磁环境影响是合理有效的,能够很好地支撑输变电项目环评结论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1]高鹏.变电站与输电线路的电磁环境影响水平分析与测试评估——以部分220kV及110kV输变电设施为例. 四川环境,2014,33(3):54~60.
  [2]陈德育.110kV输变电工程电磁辐射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生态与环境工程,2013,3:217~218.
  [3]郭鑫,张晓鹏.220kV输变电工程电磁辐射对环境的影响分析.电力学报,2009,24(3):259~260.
  [4]谢安,史郁,周旋.220kV输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研究.环境科学与技术,2009,32(3):189~193.
  [5]曹建军.输变电工程的电磁环境影响分析.机电信息, 2013,9:29,31.
  [6]徐晓东.高压输变电电磁辐射污染分析及防护研究.绿色科技,2013(5):250~251.
  [7]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工程(HJ 24-2014).
  图7 110kV侯西二线工频电场强度理论计算与监测数据比较图
  图8 110kV侯西二线工频磁感应强度理论计算与监测数据比较图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47260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