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文化节目的发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媒体快速崛起、风起云涌,传统的电视媒体和电视人面临着巨大挑战和压力。广播电视报纸作为单一主流媒体的时代早已终结,面对新媒体的冲击,电视行业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和更新。而其中电视文化节目面临着怎样的挑战?作为电视人,该如何应对这种挑战,让电视文化节目更好的发展,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提升?文章主要从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文化节目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谈起,探究新媒体环境下的电视文化节目的发展之路。
  关键词 新媒体;电视文化节目;文化发展;媒介融合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9)231-0025-02
  近年来,新媒体下的电视文化节目可以说是异军突起,对我国的经济与文化都产生了巨大影响。新媒体平台上的文化节目《奇葩说》《晓说》《十三邀》等已经成为国内最具影响的文化节目品牌,作为电视人,笔者也是这些节目的忠实受众,一方面乐见其成,但同时深感新媒体环境下传统的电视文化节目观众锐减,尤其是大量年轻观众被分流到新媒体中,广告收入锐减,影响力已不可和昔日同日而语,面临着巨大冲击和挑战。
  1 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文化节目面临的挑战
  1.1 受众分流、广告锐减
  传统电视媒体在多年繁荣后开始走下坡路,新媒体具有的便捷性、选择性、互动性、移动性等特点使得大量的受众尤其是年轻受众向互联网转移,成为新媒体的受众,而传统的电视媒体由于播放时间固定、缺乏深度全面的互动等问题,受众严重分流,目前电视媒体的受众主要是家庭妇女、老年人等。随之而来的是广告商大量转移到新媒体,广告份额减少,广告收入锐减,不少电视台能够用于电视文化节目的投资也大幅压缩。可想而知,这对电视行业的影响是恶劣的。
  1.2 技术冲击、内容争夺
  新媒体的发展是以数字技术的发展为基础的,其中的数字电视、移动电视、网络媒体、移动媒体更是随着数字技术的充分运用而逐渐发展壮大。内容上,新媒体节目具有双向性、自主性、多元化、参与性等特点,信息传播“短、频、快”,文化节目制作更灵活多样,由于比传统媒体具有更大的草根性,节目的言论和风格尺度也比较大,吸引了很多受众尤其是年轻人。相对于现代的电视行业,电视行业的节目特点过于单一,观看群众越来越老年化,逐渐被新媒体给拉开。
  2 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文化节目面临的机遇
  2.1 价值引领、品质保证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新媒体也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非常多的电视节目在老百姓口中常常谈起,也使得新媒体行业迎来的前所未有的兴旺,但其中还存在许许多多的问题。由于新媒体的海量信息和独特的传播方式,新媒体的节目缺乏足够的约束性和规范性,节目内容低俗,有些节目内容太过于游戏化,过于追求节目效果,使其哗众取宠,不注重负面意义,对社会文化造成了不好的影响。在这方面,恰恰正是传统电视文化节目的优势所在。新媒体的环境下,电视文化节目的优势凸显,热播的《朗读者》《见字如面》《中国诗词大会》《舌尖上的中国》等节目都是电视文化节目的力作。以精准的定位、强大的品牌、多媒体的融合传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度和美誉度,同时也广受年轻人的喜爱,也让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开始喜爱电视文化节目。传统电视文化节目对质量的追求是极致的,也更加有经验,同时更加清楚观众喜爱什么样的节目,这也是传统电视文化节目在新媒体时代冲击下的立足之本。
  2.2 借力使力、融合发展
  新媒体的发展也使传统电视媒体有了新的发展空间,以往电视节目的主要靠短信来互动,在新媒体环境下,受众可以通过关注节目的微博、微信,在视频讨论区留言等方式深度互动。融合新媒体特点,建立媒体资源库,整合信息,前几年电视媒体上播出的节目也可以通过新媒体来观看。比如《开讲啦》节目,通过电视播出后,在央视网上可以看到所有的往期节目,同时还通过喜马拉雅进行音频播出,融合多种媒体传播,从而取长补短,缓解新媒体对电视文化节目的冲击,实现了节目效益的最大化。
  3 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文化节目的功能与价值
  3.1 对经济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快速的发展成了世界第二大的经济体,与此同时,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但相对国际经济影响力来说,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世界的影响确实微乎其微的[2]。不仅对外影响微不足道,国内本身也有所欠缺。所以从国家的文化传播来看,新媒体下的电视文化节目存在重大的价值,电视文化节目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来传播中国的文化,这将提升国家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如《舌尖上的中国》,让世界看到了中国,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的美食,这档节目不仅仅影响到了国内,播出后在各个国家也广受好评,同时也吸引了更多的国外游客来中国消费,其对国际影响是巨大的,同时它的价值也是巨大的。
  3.2 对文化的影响
  自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文化现象,价值观混乱,信念缺失。这使得观众变得精神不够饱满,这种缺失也使得国人的幸福指数大大下降,这就更加需要一盏明灯为国人照亮前进的路,而这盏明灯为电视文化节目就再好不过了[3]。如《见字如面》《见字如面》是黑龙江卫视一档以明星读信为主要形式的文化节目。旨在用书信打开历史节点,带领观众走进那些依然鲜活的时代场景、人生故事,去触碰那些依然可感的人物情状和社会风物。节目选取的书信,无不蕴含并体现出中华传统文化的理念、智慧和神韵。比如萧红写给弟弟的《有你们,中国是不会亡的》,既流露出姐姐对弟弟的浓情厚意,又以点带面地表达出节目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对于观众来说,既有故事性,又有美感,在潜移默化中完成了文化的?传播。
  4 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文化节目的生存之路
  4.1 顺应大势、融合发展
  面对数字化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电视媒体只能直面新媒体的冲击,顺应大势,融合发展。电视文化节目历经几十年的发展,累积了内容和人才的优势,在节目的策划、拍摄、编辑、包装等各个流程有强大的制作力量,有着庞大的受众群体。这些优势仍然是新媒体不具备的。然而,体制机制的不灵活、传播方式的单一,节目制作成本高等问题也是制约电视文化节目发展的劣势。在这种情况下,需要电视人调整思路,融合发展,走“全媒体化”的路子,拓宽节目的互动方式、播出平台和推广方式,通过和新媒体的深度合作来实现传播的最大化。如中央电视台的文化节目《朗读者》,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借助爱奇艺、央视网等网络平台播出,借助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宣传推广。数据显示,自开播以来,互联网视、音频客户端累积播放次数超10亿,微博话题收获了高达14.1亿和1.2亿的阅读量,累计超300篇10万+文章刷爆朋友圈,可见其火爆程度。让电视文化节目与互联网、现代的各种新媒体手段乃至线下的“朗读亭”结合起来,成为电视文化节目融合发展的典范。
  4.2 电视事件、引爆热点
  如今的电视媒体要学会“搞事情”,就是通过电视事件来引发受众关注。电视事件是以特定的主题活动为平台,集互动、参与、营销于一体,让受众参与到节目中来,激发受众的思考和认同,产生轰动效应。尤其是作为常态化播出的电视节目,容易产生审美疲劳,流失观众,所以电视事件的策划完成就至关重要。比如中国黄河电视台《西口在望》系列纪录片,瞄准“走西口”这一歷史题材,全方位解读其历史文化内涵及现实意义,是迄今为止国内外全景式反映?“走西口”这一历史题材的惟一的文化纪录片。节目在开机前就召开了盛大的开机仪式,在移民们走西口的目的地内蒙古包头市种下了一颗“在望树”,这一电视事件引发了人们对走西口的关注和对节目的期待,成为一段时间以来的热点话题。节目在当地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好评,这样的电视事件无疑是值得类似的电视文化节目借?鉴的。
  5 结论
  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文化节目挑战与机遇并存,电视人在深感压力的同时更应审时度势,客观看清传统电视文化节目的优势和劣势,顺势而为,敢为人先,融合发展,借鉴新媒体的优势为我所用,拥抱新技术,全方位互动、多渠道播出、多平台推广,做出有广泛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品牌节目。
  参考文献
  [1]杨辉.优秀文化类电视节目的传播价值与创新路径探析[J].新媒体研究,2018(24):89-90.
  [2]娄艳阁.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发展思考[J].出版广角,2018(22):55-57.
  [3]邢晓秀.探析现阶段少儿电视节目发展现状及优化策略[J].传媒论坛,2018(21):63,65.
  [4]余海龙.浅析电视文化类综艺节目创新发展之道——以央视《中国诗词大会》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8(20):220-221.
  [5]陈亮.从《国家宝藏》看电视文化类节目的发展策略[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8(6):107-108,130.
  [6]陈硕,李昭语.新媒体环境下中国电视文化节目的发展研究[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47396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