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夏季常见猪病防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主要介绍了夏季常见的繁殖障碍性疾病、仔猪腹泻病、育肥猪无名高热症、药物中毒等疾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旨在提高养殖效益。
  关键词:夏季;繁殖障碍;仔猪腹泻;无名高热;防治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9)06-0016-01
  夏季高温高湿的环境,造成细菌及其他病原体大量繁殖和虫媒疾病的传播,加上热应激的影响,动物疫病多发。针对夏季常见多发的猪病,应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降低夏季动物疫病发病率,提高养殖经济效益。现将夏季常见猪病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1  繁殖障碍性疾病
  1.1  乙型脑炎
  主要发生于前3胎母猪或公猪,7-10月份为发病季节。乙型脑炎是一种虫媒病毒病,引起母猪流产、死胎、公猪睾丸炎等。乙型脑炎的预防主要是150日龄以上的后备母猪或新公猪,在配种前使用乙型脑炎疫苗免疫。
  1.2  后备母猪发情延迟
  由于热应激造成母猪促性腺激素分泌大量减少,从而使初情期推迟或发情症状不明显。防治措施:①加强后备母猪舍的通风降温;②在饲料中添加VE、VA、叶酸等对性腺发育有促进作用的维生素。
  1.3  母猪返情比例上升
  主要有两方面原因造成,一方面可能是由于热应激造成公猪精液质量下降,使受胎失败。另一方面与后备母猪发情延迟同理,由于热应激使母猪的促性腺分泌大量减少导致受胎失败。防治措施:①做好猪舍通风降温;②采用人工授精,定期检查精液质量;③调整配种时机,避开炎热时配种。
  1.4  母猪产后子宫炎或无乳症比例上升
  主要有三方面原因造成,一是由于高温环境适合细菌大量繁殖,增加了产道或乳房感染的机会。二是热应激使母猪体质下降,容易发生感染。三是附红细胞体和弓形体感染,使母猪的体质下降。防治措施:①接产过程中对外阴、乳房和环境消毒;②母猪产前、后一周在饲料中添加中药催乳和抗产后感染药物;③加强产房的通风降温;④产后注射催产素,防止胎衣滞留引发感染;⑤添加青绿多汁饲料,产后补液。
  1.5  霉菌毒素中毒
  夏季饲料易霉变,母猪采食了霉变饲料就会出现繁殖障碍等症状,尤其是玉米赤霉烯酮,要及时检测饲料中霉菌毒素是否超标。防治措施:做好饲料原料采购质量检查和储存管理,在饲料中添加霉菌毒素处理剂防止霉变,禁止饲喂霉变饲料。
  2  哺乳仔猪腹泻
  许多规模猪场哺乳仔猪腹泻在夏季发病率会增加,根据调查,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①高温高湿环境适合大肠杆菌的大量繁殖,增加了仔猪感染的机会;②猪场夏季没有对新生仔猪保温,昼夜温差使仔猪受凉造成腹泻,或有些产房舍温28~30 ℃,对新生仔猪偏低,容易造成腹泻;③母猪由于热应激采食量减少造成奶水质量下降,使仔猪由于营养不良造成腹泻,或母猪产后感染导致无乳,使仔猪营养不足造成腹泻。防治措施:①新生仔猪保温,猪舍舒适、温暖、干燥;②加强产房环境消毒;③母猪产前、后一周在饲料中添加药物或产仔当天注射预防;④保证母猪优质饲料,以维持正常泌乳量;⑤病猪除使用抗菌药物外要及时补液。
  3  育肥猪无名高热症
  夏季育肥猪会出现散发性发热病,用常规药物治疗效果较差。通常将其称为“无名高热症”。根据流行病学調查和实验室检测,其病原主要是伪狂犬病毒、猪瘟或蓝耳病病毒并发链球菌、副猪嗜血杆菌和附红细胞体等,由于病毒和细菌混合感染导致常规药物治疗效果较差,病因主要为热应激使原本隐性感染的病原体大量繁殖而发病。另外夏季饲料容易霉变,各种霉菌毒素也是重要的激发因子。个别猪群发病也可能与附红细胞体或弓形体感染有关。
  防治措施:①做好通风降温工作,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多维,抗热应激;②发病后及时检测,查明病原,按疗程对症治疗;③做好猪群的猪伪狂犬、猪瘟等传染病免疫。目前伪狂犬野毒感染呈不断上升趋势,蓝耳病和猪瘟也常继发或混合感染,加强基础免疫仍然是最有效的防控措施。同时做好免疫抗体监测,发现抗体水平降低,及时补免补防,确保免疫效果;④禁止饲喂霉变饲料;⑤发现病猪及时隔离、消毒。
  4  药物副反应
  4.1  药物中毒
  夏季附红细胞体和弓形体病多发,猪场一般会在饲料中添加药物预防或治疗。一旦使用剂量过大或时间过长,就会造成中毒,防治措施:①按照药物说明剂量和疗程使用;②一旦出现中毒症状立即停用,饮水中添加多维和葡萄糖,加速药物代谢。
  4.2  急性胃出血
  夏季猪场会在饲料中添加碳酸氢钠,以抗热应激。但剂量过大时,就会引起急性胃出血,严重时会造成胃穿孔死亡。防治措施:①使用碳酸氢钠时每吨饲料不超过500 g;②一旦出现急性胃出血病猪时立即停用碳酸氢钠饲料,选用止血药进行治疗。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49280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