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多轴翼无人机视域下的纪录片航拍影像创作与审美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日益标配化的无人机航拍给影视纪录片带来极具奇观化和震撼力的视觉感观体验,创作者在探索创新多样化低空俯瞰式拍摄技术的同时,更需从艺术高度开掘拓展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实现技术与艺术完美相融,推动无人机航拍影像创作不断走向革新与成熟。
  关键词 无人机;航拍;影像创作;美学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9)237-0105-04
  进入21世纪第二个10年以来,伴随我国民用飞行科技的迅猛发展和快速迭代,小型多轴翼无人机航拍全面进入影视行业,它极大地取代了代价昂贵而功能单一的传统载人直升机航拍路径依赖,给日益勃兴的影视纪录片创作带来了极具奇观化和震撼力的视觉感观体验,深刻改变着我国纪录片产业的制作业态。基于新时代国产纪录片所承载的特殊家国情怀和文化使命,航拍创作者在探索创新无人机多样化低空俯瞰式拍摄技术的同时,更需注重从艺术高度开掘拓展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实现技术与艺术完美相融,推动无人机航拍影像创作不断走向革新与成熟。
  无人机即无人驾驶飞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Drone),是一种无线电遥控或由自身程序控制的不载人小型飞机。无人机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一战末期,最早被用于训练靶机、侦察监视、对地攻击等军工领域。进入本世纪以来,无人机产品样态日趋多样化,在航空测绘、地质、气象、农业、电力、警用、城市管理及抢险救灾等民用领域得到全面推广应用。
  近10年来,伴随深圳大疆公司无人多轴多旋翼飞行器(分四轴、六轴、八轴三种机型)的成功研发及其配套陀螺稳像系统、自动跟踪系统、小微高清运动照相机制作技术、无线传输等技术的成熟,无人机航空摄影作为一种新兴表现手段被广泛应用到我国影视纪实作品的创作中,涌现出了以2014年10集《大美陕西》和3集《飞越山西》、2015年《鸟瞰中国》(上下集)、2017年《航拍中国》第一季(34集)、2019年《航拍中国》第二季(7集)为代表的一批大量采用无人机航拍手法展示的纪录片精品力作,开启了我国影视制作业的全民航拍时代。
  普通载人直升机均在2000m以上高度飞行,航拍时一般降到500m左右高度(再低则存在飞行安全问题,另因飞行速度快近地所拍影像略显模糊),多用于展现名山大川、广袤疆域、莽莽森林草原、浩瀚海洋沙漠等宏大自然景观和宏阔场景地貌,擅长交待大背景大环境。因其取景构图缺乏对比和参照物,载人机所拍影像高度有余而细节肌理和层次感体现不足,片中不宜多用。
  相较之下,无人机飞行高度一般为50m~150m,甚至可以进行低至数米的“贴地飞行”(如《大美陕西-绿色家园》、《飞越山西-山河》中无人机溯流而上拍摄汉江源头淙淙溪流、绮丽霞光映照下的黄河老牛湾壮阔河面),与纪录片航拍影像叙事的最佳高度区间基本吻合,具有体量小、成本低、灵活易操作(仅需飞手和摄影师两人配合即可)、不需申报航线、所拍画面稳定性高等特点,可极其灵活地凌空或穿行拍摄楼群、街道、集会、小区、公园、学校、厂矿、公路、桥梁、原野、河湖、丘陵以及乡村和城市概貌等人类主要活动空间的近地式细节与大全景。其最大优势在于低空及超低空飞行“空中视点”下高度与角度的多维灵活转换性及其一次起降即可摄取关于拍摄主体远-全-中-近-特的立体化全景别素材,为观众呈现基于日常生存环境之上熟悉而陌生的极具冲击力的影像,带来酣畅淋漓的大落差视觉享受和全新审美愉悦。
  1 无人机航拍影像创作的基本方式
  画面从张世新幼子建伟双手捧一撑杆挂面掀开门帘走出窑洞的人物俯拍小全景起幅,随着张建伟朝窑洞前的晾架走过去安放晾晒手中的挂面杆,景别徐徐后退拉大,逐渐显现充满乡村生活气息的张家二层窑洞院落全景、镶嵌在西北黄土高坡上的苍凉原生态小山村远景概貌,令人倍感荡气回肠。这是2014年播出的《舌尖上的中国Ⅱ-心传》所展示的陕西吴堡张家山空心挂面制作一节呈现的生动场景。正是从这个曾被误以为摇臂效果的镜头开始,多軸翼无人机航拍悄然“飞入”国内中小型纪录片制作行当,迅疾成为一种具有革命性颠覆意义的划时代影视文化现象。经过业界五年多的创作实践,我国无人机航拍在镜头运动和影像创意方面渐成风格,基本规律可寻。
  无人机航拍的空间运动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四大类。
  一是用于俯拍大全景和远景的“入画”前进式与“出画”后退式直线运动。此时,航模飞行方向与镜头中轴线水平投影重合。其中,当镜头轴线与水平大地垂直时,将呈现一种奇特的鸟瞰视角,多用于展现高楼耸立的大都市、城市立体交通、舟船过江等图景。
  二是用于拍摄路桥、列车、体育场、海岸线等大面积、长距离画轴类主体纵深与长度的左右横向平移运动。此时,航模飞行轴线与镜头中轴的水平投影存在一定的夹角,且当镜头水平微摇时,若摇向与平移方向相反,则可形成一种类似地面大摇臂水平“搓拍”的特殊视效。
  三是用于全角度展示地标性建筑类主体全貌的环绕运动。此时,无人机以椭圆形弧线式轨迹围绕主体盘旋,整个画面背景相应急速旋转更替,既动感十足又美轮美奂。受无线摇控技术对飞行范围的客观限制,环绕运动是无人机航拍采用最多的一种方式。
  四是用于展示诸如大佛、阁楼、宝塔等体量高大类主体的升降运动。此时,向上爬升和向下俯冲是其主要运动特征。其间,一般遵循镜头摇向与航模升降相反方向运动规律,以呈现一种类似地面大摇臂竖向“搓拍”的视效,实现主体低位局部小景与俯拍大全景之间场景环境自由转换。
  基于无人机航拍机位之高、影像之动两大优势造就的空中多维立体化运动摄影优越性,揉合以上四种基本运动,不断探索挑战充满无限视觉冲击与审美张力的“复合运动”航拍飞行方式,应是当下中国航拍界致力创新突破之重。航模从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根”字牌坊起幅,直线后退式贴地低飞,穿过大槐树门洞后陡然加速升成空中俯瞰视角,重沿祭祖园中轴方向直线前进航拍大全景——《飞越山西-岁月》中呈现的这一“?”型无人机航拍轨迹给人们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在全程无人机航拍外宣纪录片《鸟瞰中国》中,“上升+环绕”的大壮阔、“鸟瞰+直降”的大冲击、“直行+环绕+直行”的大优美、“俯冲+直行”的大舒展等复合飞行运动随处可见,它所带来的一个个视角绝妙、震撼人心的航拍画面美得令人窒息。让无人机航拍真正成为一趟“非凡的空中之旅”,成败攸关于此。   另需注意,航拍镜头空间运动方式,还应基于片子所反映时代背景、植根的历史文化及其表现主题的差异性而在航模飞行高度与飞行速度方面有所选择区别。航拍高度与影像气势、航拍速度与画面激情呈正相关,不同高度和速度下的航拍镜头会给观者带来截然不同的心理反应与情感体验。
  2 日益拓展的无人机航拍美学价值
  具有空中多维复合运动自由度的无人机航拍,在给纪录片影像创作生态带来革命性变革的同时,不应只是一种仅仅停留于炫技和感官刺激层面的影像技术的创新与进步,更应将其与视觉语义的深层表达结合起来,[1]将观众带入超越视觉盛宴需求的全新审美境界。笔者立足近五年我国无人机航拍纪录片创作实践的发展,结合摄制《飞越山西-柳林篇》《人文柳林,逐梦新程》等县域高清航拍城宣片的实战经验体会到,无人机航拍影像显著具有三重美学价值。
  2.1呈现无与伦比的动态化大远景“雄浑之美”
  无人机空中俯瞰式摄影(高空悬停除外)以其持续性运动化的独特优势,为远景观念注入了新内涵。远景是纪录片景别中视距最远、表现空间范围最大的一种景别。
  传统的远景拍摄,仅管都是择高处或搭平台高机位取景,力求对事件进行宏观表现,但相对于无人机航拍而言,它所能提供的左右摇拍扇形视域、远近推拉点射视域、轨道单侧移动视域以及摇臂有限高程复合升降视域,总体而言均是一种趴伏于地面上的平面化观察视效。
  无人机航拍对传统远景镜头的再造,不仅在于其与生俱来的空中视点优越性,更在于空中多维运动摄影自然形成的基于“时间连续”先后性之上的“空间绵延”动态性过程(升空后可连续直飞20s左右),从而使诸如河海山岳、群众集会、万马奔腾等大地理大物象大环境的巨大体量与海量数量得到“鹰的视觉”般一览无遗、连绵无尽的均衡运动大全景展示,让观众真正体会到一如舒展画卷般持续呈现的雄伟气势与宏大规模“并行之美”的感染和启示,令人震撼、惊奇,沉迷、醉美。而这种由无人机航拍所铸就的雄浑浩瀚审美体验,是普通地面固定机位近暗远亮、近清远糊光线透视下“亲近而疏远”的单调程式化远景拍摄永远无法企及的。
  2.2呈现生命律动的“自然之美”
  宗白华在《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中指出,“物象呈现着灵魂生命的时候,是美感诞生的时候”。[2]无人机航拍以其独具的空中俯瞰式跟拍优势,擅长记录和表现以活的生命群像为主要表征的“自然之美”,为纪录片注入扣动人心、超以象外的生命观照。
  无论是《大美陕西-大地之歌》中渭河上逐水群飞的水鸟的精灵,毛乌素沙漠里健硕奔跑的野牛的血性,还是《鸟瞰中国-源远流长》中澜沧江上数十条龙舟齐发、600人合力开桨的激奋,西双版纳傣族泼水节10万人集聚城市广场大打“终极水战”的淋漓,及至《飞越山西-家园》中高新区校园里数千学子集体演绎盛大课间操的活力,《辉煌中国-绿色家园》中徜徉千岛湖畔绿色山水画中骑行一族的轻盈。
  从原生态动物到主宰天地万物的人类,在无人机自动锁定主体的鸟瞰跟踪航拍视域下,呈现为一种音符般跃动的点状生命体或仅可辨识物种基本轮廓的流动生命线(这在国家地理、探索频道的纪实类节目中有更生动的展现)。观众通过多元色彩的唯美影像,凭借视听感官近乎身临其境地认知大自然丰富的生命现象,感知“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生命节奏激情迸发、生命本真的幽情壮采充分绽放,并从具体物象中超脱升华,从而达到中国古典文学的审美至境——意境所追求的那种活跃着无限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审美层级。
  2.3呈现自由俯瞰的“抽离之美”
  《家园》(Home)中有一句经典台词:即便是你再熟悉不过的地方,从空中鸟瞰也会震撼到你。豪无疑问,无人机航拍为芸芸众生打开了一目俯瞰生存大地的“天眼”,同时更以其极具视觉震撼的“两极镜头”将人类世世代代恣意“飞天”遨游的梦想变为光影现实。
  在BBC推出的《人类星球-河流/城市》(Human Planet)中,摄影机从主体头顶上方变焦拉开,同时飞行高度缓缓提升,在此双重“疏离”视效共同作用所呈现的影像中,仅靠高低两条纤细绳索命悬一线“搭桥”跨过湍急湄公河渔猎的山酿,穿行喜玛拉雅大峡谷险象环生冰河之路送子女上学的斯坦金,立于赞比西河维多利亚大瀑布顶端搏命般捕鱼的约瑟法特,领着驼队艰难跋涉在干涸米尔吉斯河谷找水的利马盖,在贫民围堵的城市垃圾厂撑起后兜卸载的垃圾转运车,渐渐缩成汹涌大河背景上、皑皑群山夹峙下、金色瀑布水雾中、浑黄死寂山谷底和无尽垃圾绵延河岸边一个个移动的小黑点。
  从近地“放大镜”式透视下的细微到高空“望远镜”式俯察下的宏大之间极速变幻,透过这一超级航拍“拉镜头”鲲鹏展翅扶摇直上的表象视炫,观众将油然而获一种对人类生存和人与自然关系深层哲思的“抽离式”美感体悟——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永远是渺小的,[1]但保护地球、改变人类命运就掌握在人类自己手中。这种独特“抽离”审美享受,将伴随无人机附带航拍相机电动推拉功能的普及而得以更好实现。
  凭借日新月异的科技创新不断实现技术突破,满足日益增长的大众纪录片审美需求不断提升艺术品味,无人机航拍影像创作的独特魅力及其美学价值正在技术与艺术的日益融合中得到释放和显现——这是一场已经掀开,远未落幕的美学探索之旅。
  3 规避航拍影像的空洞化审美局限
  美是相对的,任何审美都有其先天局限性。尽管无人机航拍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生疏而奇特的观察角度、陌生而新颖的影像构成,但因其长时间动态化、连续性地呈现大景别、大景深的宏观影像,缺乏对主体必要的局部细节性展示及其特定意韵烘托,很容易导致观者审美疲劳。故此,设法规避无人机航拍的空洞化审美局限应是同大胆采用无人机航拍拓展纪录片表现手法同等重要的实践课题。
  首先,解决这一问题常用的办法,就是在无人机航拍影像间隙画龙点睛式地穿插进地面常规拍摄的细节与特写画面,实现航拍的雄宏崇高之美与地拍的寫意秀媚之美之间巧妙结合转换。其间,注意有三。   其一,地拍画面尽量要拍成小推、缓拉、慢摇等运动镜头,以使其与空中航拍流畅实现“动接动”。若为固定画面,则其取景构图中一定要含有动态性元素,或为前虚后实的变焦、延时拍摄中的云加速、车流加速、时光流逝等,包含特定动势的特制导引示意性动画亦可采用。
  其二,要克服“精航拍”而“粗地拍”的惯性思维。地拍时一定要上架,或借助轨道、摇臂等专业器材来获取最佳运动影像,以保证全片画面品质。
  其三,插入地拍畫面要少而精。若为大型航拍纪录片,一处插入不宜超过3个,否则可能冲淡航拍影像叙事的宏大审美效应。
  其次,在无人机航拍的前期拍摄和后期剪辑两个环节上适当加以创新,也能收到必要的增色和改观效果。前期拍摄时,创作者应尽量巧妙利用地形条件创造有前景的起伏,如让无人机冲过横亘于眼前的一条山脊线航拍整体山系、越过一丛防护林带航拍田野、跨过与中轴交错的一座立交桥航拍宽阔主街、插过亮丽楼宇一角航拍繁华都市等,均会让人收获别有洞天的冲击性视觉转换体验。后期剪辑时,可借鉴《鸟瞰中国》中按景别由大到小“切割式”剪辑运用升降环绕复合运动方式航拍的山巅金色大佛和少林塔林对决战的新颖手法,或可对一个航拍镜头适当间有段落加速,从而形成一种基于全素材过程的大落差跳跃性视觉观感,力戒一个连续长镜头漫漫走到底。这样,也能一定程度调动人们的收视兴趣。
  另外,由于4K高清级无人机航拍具有独特的高空远距离“无隐私”观瞻优势,航拍时要尽量避开主体周围的杂乱环境,对其他影响纪录片主题价值体现以及可能引发意识形态等争论的细微物像也应有所回避,以期片子臻于完美。
  4 结论
  任何纪实性影视作品“一经采用航拍手段来制作,就注定了要被赋予一种史诗式的基调。”[3]致力以“上帝之眼”突破地面拍摄在影像内涵和画面意蕴表达方面存在的短板,不断探索实践无人机航拍空间表现的艺术语言、造型特征和运动规律,形成同厚重传统文化底蕴与博大精深哲学理念相谐调、适应现代国际传播语境、彰显“中国梦”时代主题,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无人机航拍影像创意与美学特征,为国产纪录片创作插上“飞翔的翅膀”,更好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当是新时代航拍纪录人亟待提升的职业品格和价值追求。
  参考文献
  [1]李苏惠.浅析航拍技术的美学意义[J].安徽文学,2011(10):166-167.
  [2]宗白华.美学散步[M].1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26-27.
  [3]谭华孚.离开,是为了更好地命中[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0(2):82-8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49448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