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林苗两用林的培育及其管理措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本文根据宁国市林苗两用林的实际情况,分析林苗两用林的发展现状,从造林苗培育、造林技术措施、经营管理方面介绍了林苗两用林的培育以及管理措施,旨在为林苗两用林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林苗两用林;培育;管理措施;安徽宁国
  中图分类号    S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13-0131-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市场对绿化苗木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传统造林绿化技术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迫切需要寻求一种新的造林方法。林苗两用林不仅可以扩大造林绿化空间,还能改善森林资源分布不均、生态脆弱的情况,加快城乡增绿增效,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优化结合[1]。近年来,由于安徽省“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等项目的实施,全省林苗两用林快速发展,已成为工程建设的重要经营模式。但一些地方林苗两用林发展过快,同质化现象较普遍,精品化、高效化及多功能化林分较少,少数地方管理比较混乱,存在成片采挖林木作绿化大苗现象,影响工程建设效益。综上所述,提升林苗两用林的培育技术及管理水平势在必行。
  1    发展现状
  宁国为山地丘陵区,地势南高北低,东西山川延绵起伏,地属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为15.4 ℃,年平均降水量为1 426.9 m,全年无霜期为226 d。据统计,全市林业用地面积19.4万hm2,其中有林地面积18.7万hm2,占林业用地的96.39%;森林覆盖率75.3%,林木绿化率75.87%。主要生态林有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灌木林、竹林等[2]。
  林苗两用林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但是在建設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林苗两用林的发展。一是树种结构和培育规格缺乏科学规划。在实际种植中,林苗两用林树种的选择往往受市场供需影响,短期内某个或某种树种增长较大,不利于长久发展。二是信息交流不及时。中小规模林业企业缺乏专业的林苗两用林繁育技术,与大规模林业企业差距较大。多数林业企业往往通过林业站或者网络了解种苗和绿化大苗的销售及技术信息,信息了解不及时。因此,必须加强林苗两用林的培育及管理工作,建立科学合理的信息交流网,促进林苗两用林的发展。
  2    造林苗培育技术
  2.1    树种选择
  林苗两用林的树种以对气候和环境要求较低的树种为主,同时要考虑树种成活情况,因而一般选择乡土树种或者能够适应当地生长环境的阔叶树种[3]。这样既能保证树种的成活率,促进当地林业发展;还能扩大良种种植规模,节约造林成本。考虑到树种多样性,可从外地引进一些适应性强的树种,如七叶树、马褂木等。此外,在选择树种时,既要考虑适地适树,又要考虑树木成材后的用途,可优先选择生长快、用途广的树种。
  2.2    树种采集与处理
  不同树种成熟期不同,如桂花种子在5—6月成熟,无患子种子在9—11月成熟,因而应根据不同树种种子的成熟期特性进行采集。选择健壮母树是保证种苗质量的关键,应选冠形匀称、长势良好、无病虫害且处于壮龄期的母树,种子也应选饱满、无病虫害的种子。种子采集后,应根据季节、气候及种子的生物学特性,采取合适的方法进行储藏。
  2.3    苗圃地准备
  优质的育苗环境是保证幼苗质量的必备条件。苗圃应建在交通方便、阳光充裕、地势平坦、土壤疏松、土层深厚、灌溉和排水方便的地方。在幼苗移植到苗圃前,需对苗圃地进行处理,土壤深耕30 cm以上,之后精耕细作,制作苗床,及时清除掉苗圃地及周围的垃圾、杂物,对土壤进行消毒;根据种苗的生长特性施足底肥,以保证幼苗健壮生长。
  2.4    种子处理
  播种前,根据种子的生长特性,确定种子处理方法以及播撒时间。在种子播撒前,首先将籽粒不饱满、霉烂变质、损坏的种子以及杂质剔除掉,然后对优质种子进行处理。对于容易出芽的种子,播种前在凉水中浸泡24 h,然后用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消毒,晾干备用;对于难出芽的种子,播种前需进行催芽处理,即先将种子放入55 ℃左右的温水中浸泡15 min左右,然后放入冷水中浸泡7 d左右,阴干,沙藏备用;对珍稀树种及从外地购买的种子,需进行发芽试验,以确保育苗成功。
  2.5    播种处理
  林苗两用林育苗周期较长,通常为2~3年。采用开沟条播的方式播种,通常沟宽5 cm、沟深2 cm、行距30 cm。种子撒播在沟内,根据种子大小覆盖细土,一般覆2~3 cm细土;然后浇透水,但不可过量,以防种子泡水过度腐烂;并喷洒丁草胺,用量1 500 mL/hm2,可保证1个月无草;最后覆盖稻草,以防水分蒸发。   2.6    苗期管理
  为提高种苗的成活率,应根据种苗生长情况适时进行松土、除草、间苗、补苗、定苗、施肥以及病虫害防治。在种苗长至3 cm左右时间苗,去密留稀、去弱留壮;待种苗长至15 cm左右时定苗,约在5月,此时植株距离10 cm左右。6—9月苗木处于生长旺盛期,应做好抗旱、除草、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工作。根据种苗的生长速度和培育周期,把握出圃时间,以便进行移植或者销售。
  3    造林技术措施
  3.1    造林准备
  造林地宜选择交通便利、排灌方便、地势平坦、立地条件较好的地段,不宜选择地势低、不宜排灌的地方。种植前需对土壤进行处理,即用挖掘机深挖,打碎土壤,清除石块、树根、杂草等杂物,整平,制作苗床,挖排水沟。同时,注意对土壤进行消毒,以防止病虫害发生。
  3.2    造林密度
  根据造林地地势条件、植株生长特性以及林苗两用林的合理规划,确定植株的造林密度。通常情况下,为了减少工作强度,造林密度以3年内不进行移栽为标准。对于生长速度快的苗木,种植密度以1 650~2 505株/hm2为宜;对于生长速度慢的苗木,种植密度以4 500~4 800株/hm2为宜[4]。
  3.3    造林方法
  通常在每年2—4月进行苗木移栽工作,用于移栽的苗木应为健康、粗壮的苗木。苗木起挖时,将根部制成土球状,运输过程中要保证土球的完整性,避免根系损伤。移栽前,先在造林地挖好能够保证苗木根系舒展的大穴;移栽时,慢慢将苗木放进穴内,填土,踩踏根部,用土培成馒头状。为了保证苗木移栽后能够正常生长,移栽前可在穴内施加适量的复合肥。根据苗木的生长速度确定移栽的密度,通常为行距2 m、株距1.5 m。
  4    經营管理
  4.1    幼林抚育
  林苗两用林成林通常需要3年,3年内要禁止人为或牲畜损伤林地内的幼树。造林地主要进行除草、松土、扶苗、培土等工作,每年2~3次,在除草松土过程中注意避免损伤幼树的根系、茎杆。为了充分、合理利用资源,可在幼树下套种低杆作物,如大豆、花生、中药材等。采用根外施肥的方法施以氮磷复合肥为主的肥料,每年施1次,连续3年。若情况允许,可配施腐熟的饼肥或农家肥。
  4.2    树型培养
  林苗两用林对树型的要求较高,树干要挺直、树冠要饱满,树形不仅会影响美观和林区光照,而且会对其出售造成很大的影响,故培养良好的树型十分重要。萌芽性强的树种需要及时将侧芽剪除,促进顶芽生长,保证树干通直。若管理得当,幼林生长的前3年即可定好干型。待植株生长到一定程度时,需要重新密植。对于已经成型且符合园林绿化要求的树木,可出售移出。剩下的树木继续培育,但要控制植株间的距离,保证林区树木的可持续生长与发展。
  4.3    病虫害防治
  掌握林苗两用林常发病害、虫害的生物学特性及发生规律,提前做好防治工作。防治方法有生物防治、化学药物防治(优先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药剂)、物理防治、综合防治等,根据病虫害发生特点选择适宜、经济的防治方法,及时进行防治,以抑制病虫害的发生发展和扩散蔓延。
  5    参考文献
  [1] 张传宗.林苗两用林的培育与技术管理[J].安徽农学通报,2017,23(17):109.
  [2] 谢意太,张生龙.国有林场林苗两用林培育与经营措施[J].江西农业,2018(6):85.
  [3] 方世和.东至县林苗两用林培育与管理[J].安徽农学通报,2014(17):122.
  [4] 包国强,包敏.林苗两用林培育及效益研究:以青阳县酉华林场为例[J].安徽林业科技,2017,43(2):25-2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49767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