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校企合作在技术学院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校企合作是现代化教育中先进的理念,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应该贯穿于学校的每一个层面,在办学模式、培养模式、教学模式、评价模式等每个层面都应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校企合作的办学理念,才能真正的实现教学育人的使命。本文从本校校企合作应用于现代技术学院的实践过程进行简要分析,了解现代社会企业与高职院校以及二级学院之间的相互需求影响。
  【关键词】校企合作;三循环递进式;实习;就业
  中图分类号: G712;TP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9)19-0170-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19.083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多样化,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和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我国的就业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扩大就业、提高就业质量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是整个社会中充满活力、富有创造力的群体,是国家宝贵的人才储备资源,他们的就业问题是关系千万家庭的希望与幸福。苏州托普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适应用人单位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新需求,服务社会经济的转型升级,同时应对学校生源结构的变化趋势,自2012年9月起,全面实施以“三循环递进式”工学交替为重点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经过五年的不断探索,逐渐形成符合自身优势和地方发展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1 我校现代技术学院在校生实习与就业基本情况
  现代技术学院作为我校第二大专业体系,现设有机械电子类和信息工程类两大专业群,11个相关专业,自2012年实施“三循环递进式”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来,已与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昆达电脑科技(昆山)有限公司、昆山博古特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苏州博众精工科技有限公司等数十家国内大型知名企业合作,均为相关对口专业,大大提高了技术学院毕业生的就业率,据统计,2017年技术学院毕业生就业率为97.94%,选择留在江苏省就业的人数达到一半以上,其中留在苏州大市就业的占毕业生总数的30%以上,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培养了一批技术技能型人才。
  2 我校现代技术学院“三循环递进式”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2.1 理论依据
  我校摒弃了一般的普通高职院校对于学生实习就业的常规模式安排,取其精华,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三循环递进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的人才培养要经过“学校与企业、学生与员工、学习与工作”三个方面的三次递进式循环(简称“三循环递进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工学交替为主要特征,以大力提高职业素养和实践动手能力为目标,以提高就业竞争力和就业质量为目的,改变传统的最后一学年一次性集中实习模式,分为三次不同阶段的实习,通过大一的企业认知、大二的技能提高、大三的综合实训三层递进式循环实习,实现“实习”即“就业”。
  2.2 以企业实习为依据调整实习时间
  我校现代技术学院所培养的学生主要服务于机械类、电子类企业,都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这类企业从每年4月份开始企业的人力需求量会增大,用工需求会持续到10月份左右,但是企业在短时间内又无法招聘到计划所需人才,我校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调整了实习计划,安排机械类、电子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4、5月份开始实习,形成特有的合作模式,即认知性实习:5月-7月;技能性实习:8月-10月;就业性实习:11月-6月。
  大一时开展认知性实习:学生大一时,学校基本以班级为单位安排学生进入企业开展第一轮3个月左右(其中一个月为寒暑假)的认知性实习,实习岗位为普通岗位。这一轮实习的目的旨在让学生了解社会,了解企业的工作环境和自己本专业的工作性质,感受企业文化,锻炼吃苦耐劳的品质,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如安排技术学院大一电子专业的学生去昆达电脑实习,实习岗位是:产线组装。
  大二时开展技能性实习:学生大二时,学校安排第二轮三个月左右(其中一个月为寒暑假)的技能性实习。这一轮实习一般会根据学生所学专业,按照专业对口或基本对口的原则安排,让学生把在校所学的专业知识放到实际工作岗位上去运用,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动手能力。让学生明确目标,清晰自己的职业定位,找准努力的方向。如安排机电类专业学生去博古特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实习,实习岗位是:组装,电控售后技术员。
  大三时开展就业性实习:学生大三时,学校通过举行“校园双选会”,让学生和企业通过双向选择的方式,开始半年以上的综合性顶岗实习。这一轮实习打通实习就业通道,实现“实习”即“就业”。学生在经历过前两轮实习,积累了更多的经验,大大提升了录取率。在2017年校园双选会上,校企合作企业招录了近30%的毕业生,大大提高了我校的就业率。
  学生通过不同阶段的实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大大提高了职业素养和动手能力,同时也获得与社会员工同等的劳动报酬,解决了他们自身甚至家庭的经济困境。同时这样的灵活安排方式给企业解决了燃眉之急,真正做到了学校与企业的无缝对接。
  2.3 与企业共建订单班、冠名班
  我校在实现“三循环,递进式”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同时也借鉴德国“双元制”的经验,探索校企“双主体”全程育人模式,为用人单位订制培养人才。
  現代技术学院通过两种方式进行探索:1)与匠准集团合作订单班即“匠准班”,学校选择合作4年的优秀合作企业博古特机电设备有限公司,面向2017级新生开设订单班,学校与企业共同拟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组建师资团队,共同解决学生的日常管理及实习就业问题。同时企业也为学生提供丰厚的奖学金及助学金、订单班学生优先进入企业就业、在校时间纳入企业工龄计算等一系列优惠政策。2017年年初,匠准集团向我校捐赠了220万元的实训设备供学生实习实训。2)与昆达电脑科技(昆山)有限公司合作冠名班即“昆达班”,在学生就业前半年左右的时间,在专业对口的班级组织有意向的同学进入该班级学习,学习企业的先进技术,将在校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2017年,技术学院成功推荐8名应届毕业生进入该企业的技术岗位,并带动了其他26名学生在该企业就业。在苏州市开展的首批现代职业教育定点实习企业和校企合作示范组合的评审活动中,我校现代技术学院申报的“昆达电脑科技(昆山)有限公司”成功入选,这是技术学院多年来坚定实施“三循环递进式”的人才培养模式重要成果体现。   2.4 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保证实习的稳定
  实习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如何应对突发问题、解决问题、维护整个实习期的稳定是对我们合作企业、实习与就业中心、二级学院、驻点老师的考验。在实践过程中,我校形成了一套相对健全的校企合作管理机制,职责划分明确,更好更快地解决突发问题,保证实习的稳定。
  如何维护、提高实习稳定性,在这几年的不断实践探索中,我们发现:1)一个好的驻点老师对整个实习的稳定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2017在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实习期间,由于企业安排的不妥善,学生对住宿问题抱有很大的意见,第一天就有很多学生表示不想实习,二级学院驻点老师第一时间赶到宿舍,安抚学生情绪,做好学生工作,同时及时向企业反映问题,团体协作,迅速全方位跟进问题、解决问题。在之后的3个月实习期间,驻点老师全程陪同学生实习,遇到问题能第一时间找到企业第一负责人,处理及时,减少问题的影响,同时也能在生活上给予学生一定的关怀,驻点老师会经常去宿舍看望学生,通过微信、QQ等不同方式了解学生工作、生活情况,走进学生,帮助他们排解工作上的压力,维护整个实习期的稳定。2)企业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对实习的稳定性影响也很大。在2017年,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完善了对实习生的管理机制,责任到人。企业在工厂区域导入企业负责人,出现问题责任到人,第一时间处理好问题;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听听学生的意见;实习期结束评选优秀实习生。这一系列的管理办法大大提高了实习期的稳定性。在2017年两轮实习中,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的流失率大大下降,基本无流失。3)实习与就业中心要做好企业和学校之间的桥梁作用,做好企业与学生、辅导员之间无缝对接,确保实习的稳定。
  针对进一步提高实习的稳定性,我认为:1)要进一步加强对驻点老师的考核,目前对驻点老师的考评依据主要是每一轮实习结束时企业对于驻厂老师的评分、流失率这两个方面,较为片面,可适当细化,从学校多个部门、企业方、实习学生评比等多方面综合考评。2)驻厂老师也要多去企业走动,多跟企业交流,目前有不少企业反映基本见不到驻点老师,往往出现问题不能及时找到老师。3)定期举办校企合作交流会,通过交流,把好的经验分享给大家,定期把问题集中交流讨论下,信息互通,同时对于工作中表现优异老师也要给予适当的嘉奖。
  在坚定推进校企合作过程中,我校现代技术学院在近几年中共计进行十几轮校企合作,为近20家企业输送近3000名人才,企业遍布长江三角洲地区,共20几名教辅人员参与,学生流失率逐年下降,企业满意率相比提高,赢得了政府和企业的一致好评,让学生满意,让家长放心,大三毕业就业率明显提高。这是对我院多年来重视校企合作育人的充分肯定,是我校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五年来的重要成果体现。
  【参考文献】
  [1]熊惠平.高职教育实行“订单培养”的困难与问题[J].职教通讯,2005(3):11.
  [2]成长群.大學生就业问题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0.
  [3]许爱华.大学生就业困难成因探析及就业指导对策[J].出国与就业,2010(7):20.
  [4]申凯,雷芳.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2(33):92-93.
  [5]刘燕斌.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思考[J].中国劳动,2013(1):9-11.
  [6]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课题组.2015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J].大学生就业,2016(10):34-4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49846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