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五河县现代生态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近年来,五河县着力实施“生态立县,绿色崛起”战略,积极探索具有五河特点的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新路径,被认定为安徽省首批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示范县。本文在总结五河县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五河县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对策。
  关键词    生态农业;产业体系;问题;对策;安徽五河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16-0168-01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近年来,五河县认真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着力实施“生态立县,绿色崛起”战略,大力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建设,积极探索具有五河特点的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新路径,有力促进了农业经济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被认定为安徽省首批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示范县。
  1    五河县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1.1    现代生态农业模式不断丰富
  五河县以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示范县创建为总抓手,着力构建“示范主体小循环、示范区中循环、示范县域大循环”的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体系[1-2],重点打造现代牧业、大新、双忠庙、东刘集等4个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形成了现代牧业“奶牛养殖—沼气—种植(菜、果、粮、饲)”三位一体生态模式、秋实草业草牧结合生态循环农业、新一禾生态农庄“有机肥—休闲生态农业园”生态循环农业、群力蔬菜合作社“牛沼液—设施蔬菜”生态循环农业、沟东酥梨合作社“有机肥—特色果园”生态循环农业、务本源民族畜牧养殖公司肉牛产业菜牧结合生态循环农业、万里红龙虾养殖专业合作社稻虾(鱼)综合种养等一批可复制推广的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示范模式。此外,现代牧业“种养加零距离一体化”产业模式已入选安徽省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典型模式。
  1.2    现代生态农业主导产业体系初步建立
  1.2.1    奶牛生态产业。主要布局在朱顶小溪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示范片。依托现代牧业(蚌埠)有限公司和秋实草业有限公司等示范主体,示范推广“种养加零距离一体化”产业模式和“奶牛养殖—沼氣—种植(菜、果、粮、饲)”三位一体的生态模式,养殖规模控制在4万头左右,重点发展液态奶等奶制品精深加工,提升养殖效益,强化生态保护。
  1.2.2    生猪生态养殖业。重点对生猪规模养殖场进行改造提升,强化生态保护。依托家家乐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兴牧生态家庭农场等示范主体,示范推广“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和“猪—沼—粮(饲)”生态模式,生猪养殖规模控制在23万头左右。
  1.2.3    肉牛肉羊生态养殖业。依托务本源民族畜牧养殖有限公司和腾飞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重点在沿淮特色生态循环农业产业带示范推广“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和“肉牛肉羊养殖—沼气(有机肥)—种植(蔬菜瓜果)”三位一体生态模式。
  1.2.4    粮饲生态种植业。重点在沿淮特色生态循环农业产业带、东刘集与申集种养结合循环农业发展片(以玉米、小麦为主)和三湖湿地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片(以水稻为主)布局11万hm2绿色粮食生产基地,在朱顶小溪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示范片和东刘集、申集种养结合循环农业发展片建设1万hm2的优质饲草基地。
  1.2.5    生态园艺产业。重点布局无公害蔬菜瓜果基地,规模2.33万hm2以上,其中设施蔬菜瓜果基地面积达0.67万hm2以上,充分利用畜禽养殖产生的有机肥,促进县域范围内生态农业大循环的形成[3]。
  1.3    生态农业安全监管全面加强
  实施农产品食品安全民生工程,完善乡镇农产品安全快速检测系统,全县新建农产品安全快速检测系统35套,实现种植业农残快检系统所有农业乡镇全覆盖,畜产品瘦肉精快检系统、水产品快检系统和特色农产品快检系统实现重点乡镇全覆盖,年开展农产品安全检测逾1 000次,实现了重点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
  2    五河县生态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发展生态农业基础仍然薄弱
  农业基础设施历史欠账较多,靠天收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与发展生态农业的要求仍然存在较大差距。
  2.2    农业面源污染仍然偏重
  目前,五河县农业生产方式仍然以小规模分散式的粗放经营为主,化肥施用不合理,大量使用农膜,农药使用不当,尤其是规模养殖产生的大量畜禽粪便不能得到及时有效处理,导致农业生产环境污染仍然偏重。
  2.3    新型主体对生态农业的引领作用不明显
  从农业龙头企业看,引领农民发展生态农业的愿望不强,不敢和农户签订长期订单,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格局尚未真正形成。从农业示范园区看,五河县有1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2个市级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有一些点上的成功实践,但还没有显现出整体效应。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看,真正能够在推广高效生态农业技术等方面发挥引领作用的较少。
  3    五河县生态农业发展对策
  3.1    着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比重,在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增加扶持投入的基础上,大幅度增加县级配套资金投入,确保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增长高于用于“三农”总投入的增长幅度,保持用于農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占农业总投入比例大于40%。整合资金建设重点工程,加大涉农项目资金统筹协调力度,重点突出大新、朱顶、长淮、双忠庙、东刘集等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力争建成一批基础配套设施齐备、生产技术先进、产品竞争力强、经营组织模式先进的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
  3.2    全方位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严格化肥农药监管,在重要水源保护区和流域制订并执行限定性农业生产技术标准,严格规定化肥农药使用时间、品种及方式,从源头上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切实减少化肥农药用量。加大养殖业污染治理力度,将畜禽养殖污染纳入环境统计和污染总量控制,分批完成生猪存栏>300头的养殖企业的排泄物治理,在农村中小规模养殖户中,推广应用简便适用的污染治理技术,实现零排放。积极探索秸秆综合利用途径,引导和扶持秸秆肥料化、能源化、原料化、基料化等综合利用[4]。
  3.3    充分发挥新型经营主体引领作用
  大力培育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核心,以合作社为纽带,以家庭农场、专业大户为基础的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大力扶持设施化投入、清洁化生产、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激励培育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等废弃物循环利用企业,扶持培育农业废弃物收集、转运、配送、利用的社会化服务组织。在抓好农业龙头企业数量扩张的同时,每年选择3~5个龙头企业进行“公司+基地+农户”等先进生态农业发展模式试点示范,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和经验,推动全县现代生态农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4    参考文献
  [1] 陈泽斌.我国生态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8(5):210-212.
  [2] 李培.洪雅县中保镇生态农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雅安:四川农业大学,2016.
  [3] 钱淑琼.浙江省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3):16314-16317.
  [4] 方明.宣城市现代生态农业模式发展现状及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17,23(15):8-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0162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