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兰心诗钞》思想内容概说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兰心诗钞》是鄂西北地区发现的唯一一本社团诗人诗词合集,该诗集共收录王和斋等9人作品359篇。《兰心诗钞》的题材范围和思想内容可以概括为均州风物、民间风习、士人风雅、羽士风骨、古人风度等五个方面,本文对此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研究。
  关键词: 兰心诗钞;思想内容;十堰;均州
  中图分类号: I206.2;I209.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8153(2019)04-0012-04
  《兰心诗钞》是迄今为止鄂西北地区发现的唯一一本社团诗人诗词合集。该诗集共收录王和斋等9人作品359篇,这9位作者同属清代道光年间均州(今丹江口市)文学社团“兰心诗社”成员,其中王和斋、沈吉庵、王丽川、相育堂和贾品三等5人系地方文人、画家和官员,而张印槎(宗源)、徐辉山(贵玉)、周莲斋(复泰)、叶问梅(雪斋)等4人则均为武当道人。《兰心诗钞》于清代道光九年(公元1829年)由“含茹斋”木刻印刷,距今已180余年。
  “兰心诗社”的9位成员,虽分属士人和羽士,但儒道雅集,吟风啸月,诗词唱和,书画交往,演绎出十堰文坛的风雅盛事,留下了十堰历史的艺苑奇葩,难能可贵,弥足珍贵。
  客观地说,《兰心诗钞》的题材范围比较狭窄,思想内容比较局促。个中原因,既不是作者胸怀境界之褊隘,也不是作者学识才华所制擎,而是“兰心诗社”的创作原则所制约。《兰心诗钞》开篇,即为王和斋之《兰心诗墅励规四则》,规定了诗社成员必须恪守的四条原则,从题材内容、作品质量、以文会友、切磋砥砺四个方面开宗明义,分别提出了明确要求和标准。其中第一条“励规”,就是对题材内容的规定:“凡抒写性灵,吟风啸月,以及随时赋景,往来酬唱之作,不必拘意求工,但不犯时讳,不涉穿凿,并远谐谑,绝无讽议,则敬和中隐寓温柔敦厚之意焉。”只准“吟风啸月”“随时赋景”“往来酬唱”,将创作范围框定在狭窄的空间。而“不犯时讳”“绝无讽议”,则让诗社同仁的笔触远离社会政治现实,远离民生状况。一句话,“兰心诗社”的诗歌创作,只谈风月,不论时弊;只写闲情逸致,不事朝野讽喻;只作“小资范”,不涉“大题材”。这一规定,束缚了“兰心诗社”诗人的抒写手脚,限定了他们的创作天地,使我们难以从《兰心诗钞》中看到当时均州地方的政治状况和社情民意,这也是《兰心诗钞》留给我们的一大遗憾。不过,在“文字狱”大肆盛行的有清一代,诗人们以远离政治的方式,以求洁身远祸,全身自保,实在是无可奈何之举,因而也是完全可以理解和原谅的。尽管如此,《兰心诗钞》的思想内容,仍然放射出丰富多彩、摇曳生姿的时代光芒。
  一、均州风物
  沈吉庵、叶问梅、张印槎、周莲斋等人的同题诗《正月十九日游沧浪亭》,徐辉山的《沧浪晚归》《锦屏山晓望》,贾品三的《正月望九日游沧浪分咏》《夏日晚眺》,王丽川、张印槎、徐辉山的同题诗《雨中春树万人家》,周莲斋的《春日江城远眺》《北郊闲眺》,沈吉庵的《静乐宫》《过元岳门》,王丽川的《北村六咏》《北村晚归》等诗,描述了均州地方清新明丽的自然山水和恢宏壮丽的人文景观。
  徐辉山的《沧浪晚归》:
  沧浪同揽胜,四面敞轩窗。翠岫环千树,空亭枕一江。林归知候鸟,竹隐吠人庬。正拟描如画,归来月满艭。
  将沧浪亭周遭景色描绘得空灵幽邃,超尘脱俗。而王丽川的《雨中春树万人家》:
  万家烟火雨蒙蒙,树外云连凤阙通。暗柳明花迷遠近,望衡对宇觉朦胧。碧甍半露参差际,青闼周遭罨霭中。一幅画图归墨染,天然直拟米南宫。
  则为我们再现了一幅直逼米芾画卷的“均州烟雨图”。沈吉庵的《静乐宫》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静乐宫的恢宏壮阔和真武大帝的神光威灵,而其《过元岳门》则以写意的笔触,呈现了“治世玄岳”的质坚工巧和华丽威严。
  此外,《忽逢桃花林》《咏庭兰》《咏绣球花》《榆青缀古钱》《桐始华》《佛手花》《龙爪花》《元和观雷神洞咏桂》《萤》《蛩》《蛙》《蝉》等诗作,记述了古均州的花鸟虫鱼、飞禽走兽,反映了古均州的动植物多样性特征,有一定的认识价值。
  二、民间风习
  均州历史悠久,秦始皇实行郡县制,即置武当县,均州因境内均水而名均陵,于公元前221年并入武当县,隶南阳郡。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改武当郡为均州,辖武当、均阳、平陵三县。唐宋以来的各个朝代,均州建置虽屡有更易,但大多数时候仍或州或县,未曾废置。历史的涓流,逐步将均州浇灌成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人民群众尊风俗,重教化,许多民间风俗相沿成习。另外,道教作为中国本地宗教,对均州的民间风俗也产生了深刻影响,尤其是有明一朝,道教被尊为国教,永乐皇帝“北修故宫,南建武当”,将武当山道教宫观扩张得空前绝后,“皇室家庙”实至名归。与此同时,道教的斋蘸祭祀仪礼如朔月、望月、祖师圣诞、重要节日等,也渐成规制,各宫观乾坤道众按制行礼,吸引了民众的参与。在道教的浸润之下,许多本为道教专属的宗教活动,逐渐演化成均州地方的民间风俗。
  《兰心诗钞》的九位诗人,半儒半道,本就是“儒道同室作诗人”(王丽川《咏别墅》句),因此,在他们的作品中,对道俗节日的纪念感怀,对节庆活动的记述描摹,占有较大篇幅。大凡元旦、人日、上元、中元、寒食、花朝、端阳、七夕、中秋等众多节日,都呈现在他们的笔端。据粗略统计,这类题材的作品在《兰心诗钞》中不下64首,约占17.8%。
  元旦,在中国古代指农历正月初一。清道光己丑年(公元1829年),立春与元旦同为一日,实属少见之良辰吉日,引发诗人雅兴。于是,以《己丑元旦立春》为题的同题诗应时而生,由王和斋拟题开题,叶问梅等七人同题附和,共作诗11首,表达梅花报春、爆竹迎春、春风和畅、万象更新的初春景象和万物同荣、年成丰稔、笙歌乐奏、人间太平的美好祈愿。
  以《上元》为题的同题诗五首,为王和斋等五位道俗诗人分别创作。上元即元宵节,因道教传说中的“三官大帝”中的上元天官正月十五诞生,所以元宵节又名上元节。在鄂西北,正月十五这一天,既是民间节日,又是道教庆典。《上元》组诗以浓墨重彩的笔调,描绘了元宵节星月交辉、钲鼓喧阗,张灯结彩、火树银花,笙歌地动、游人如织的动人画面。诗人似乎意犹未尽,王和斋、沈吉庵二人又借用唐人崔液《上元夜》中诗句“何处闻灯不看来”为题,同题分别赋诗一首,记述了“人醉春风”“赏心雀跃”“行向五山”“问柳寻梅”的雅行逸趣。   贾品三、张印槎、沈吉庵的同题诗《箫声吹暖卖饧天》,写寒食节街市村社风情,饶有兴味。饧,糖稀,用麦芽或谷芽熬成饴糖,俗称麦芽糖。以麦芽糖为材料,又可衍生出饧糖、饧饼、饧粥、饧蜜、饧桃等多种甜点。这组同题诗写均州商贩在寒食节肩挑饴糖、沿街叫卖的情景,箫声悠扬,蝶板轻敲;“调饴远递丁帘外,压担香蒸亥市前”;“才随牧笛沿村过,又逐杏花绕巷行”。将节日的市井风情,作“蒙太奇”式映现,将小商小贩的艰辛生活,渲染得诗情画意,风流雅逸。
  三、士人风雅
  “兰心诗社”的九位作者,虽然分属官绅儒道等不同阶层,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都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和诗词书画创作才能,都可被目为读书人,即旧时所称的士人。他们以诗结友,聚集均州,形成一个士人族群,时常聚首诗墅或结伴出行,游历于山水之间,雅集于林泉之畔,把盏品茗,吟诗作赋,对弈抚琴,畅叙幽怀,表现出封建士大夫的传统风貌。清高自赏,重离伤别,吟风弄月,崇尚归隐,酬唱往来,互相欣赏,这些传统士人的典型特征,在他们的诗词作品中得到比较充分的反映。
   《忆相育堂之秦》《寄怀叶问梅》《山居话别诸友》《志别兰心诸友》等10余首诗,表达同一题材,伤离别,怀故人。而冶游观景,曲水流觞,指事为题,同题赋诗,几乎是他们的生活常态。《兰心诗钞》全书中,同题诗题达35个,共创作同题诗130首。同题诗似乎还不能完全展示他们的创作默契,兰心诗人还以“联句”方式作诗12组。所谓联句,是指按照诗律规范,由2人以上共同创作,每人一句或数句,联结成诗。据传,汉武帝的《柏梁台诗》为最早的联句诗,后人据此称联句诗为“柏梁体”。晋代诗人陶渊明、鲍照、谢朓等人都创作过联句。“联句”创作,是兰心诗人创作形式的一大特色,他们时常聚饮行令,联句作诗,少者2人,多则8人,你来我往,共同完成一首诗歌的创作。12组“联句”,记录了诗社成员10次相聚的地点、场景、人员、经过及心境。由此一斑,我们便可以窥见兰心诗人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肝胆襟怀和诗酒唱和、情投意合的风雅气度。
  此外,从具体作品中,也表现出兰心诗人们超然世外、许身山林的雅士情怀。兰心诗墅的社址原在沧浪亭畔,由于山高路远,聚散不便,后移至羽士叶问梅的修炼之所周府庵。周府庵“前植丛桂,后列锦屏,饶多佳趣,足畅幽情”(沈吉庵《兰心别墅赋有序》),成为兰心诗社理想的创作基地。周莲斋的《咏别墅》二首,描绘了兰心诗墅空寂幽深、宁静淡泊的内外环境,这既是兰心诗人创作环境的生动写照,也是他们对创作环境的理想追求,反映了他们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人生襟抱和安贫乐道、耕读传家的人生追求。心追清风明月,身傍闲云野鹤,便是他们理想的生存状态。王丽川诗云:“曾从畎亩怀廊庙,且自烟霞着笠蓑……谂闻耄耋期颐语,种得心田福寿多。”(《诞辰自述》)他又说:“素位无关世外心,超然城市亦山林。”(《春日隐居》之三)王和斋诗云:“相逢林外僧,畅叙轮回道。一笑山海倾,耆英忘已老。”(《自遣》之二)周莲斋诗云:“舒吾泉石癖,曵杖北郊行。道远通秦境,江流远楚城。天空翔鸟翼,岭峻泪猿声。踱过溪桥去,桑荫看耦耕。”这些,既是他们的内心独白,也是他们的真心向往。
  四、羽士风骨
  青灯古卷,夜伴黄庭,是道家的固有形象。羽士张印槎的《秋夜漫兴》:
  寥天雨乍晴,细葛晚凉生。半榻松篁寂,空阶蟋蟀鸣。杯倾荷蘸露,夜午月当楹。兀坐情偏畅,听残玉杵声。
  细针密线地编织了道士夜坐修行图。同为武当羽士的周莲斋,在其《夏夜雨中作》一诗中,展现道人“挑灯兀坐”“卮酒伴月”的清修生活:
  夜雨盈轩润,挑灯兀坐时。泥痕侵细草,鸟羽湿空枝。荫竹帘开早,流云月到迟。深宵无个事,浊酒一倾卮。
  而羽士叶问梅的《绿树阴浓夏日长(二首)》(之一),则似乎在告诉人们,日枕琴书、夜待晓月的清苦静修,并不是一件赏心乐事,多少有些光阴难挨、百无聊奈的郁闷。
  儒道往来,诗酒酬唱,是武当羽士的世俗侧影。在4位武当羽士中,张印槎善琴,徐辉山善弈,周莲斋和叶问梅擅长文辞。早在兰心诗社成立之前,叶问梅就与王和斋以诗结友,诗文往来达十年之久。结社以后,儒道往来更加频繁,诗酒唱和渐成常事。雖然他们仍然固守羽士身份,以课经修行为务,但从他们与地方文人的诗文交谊中,我们能够真切地看到他们以诗人面貌显现的世俗侧影。
  且看周莲斋的《春日南村道中作》:
  为访兰心友,南村御晓寒。轻烟浮远渚,薄雾隐层峦。雨里挥征辔,风前整箨冠。杨花飞送客,飘满衲衣团。
  轻烟薄雾之中,晓寒侵骨的南村道上,一个“挥征辔”“整箨冠”,杨花飘满衲衣的仙道的身影,由影影绰绰,到逐渐清晰可辨,而他此行的目的,是“为访兰心友”。再看张印槎的《首夏闲居》:
  年年忙过送春时,半为花开半为诗。良友持笺祈和韵,道童扫石唤围棋。几杯绿蚁家常宴,一卷黄庭绝妙辞。宠辱无关真个好,其中至味少人知。
  一个亦仙亦凡、亦道亦俗的道家诗人,真真切切地跃然纸上。这还不算,他的《送春(二绝)》(之二):
  九十春光一霎过,者番知己别如何。年年花事酬无限,诗债赢于酒债多。
  在怀念别后知己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欠下的“诗债”。由此可见,他们既是深山古刹中的修真羽士,还是对诗词极端负责的道家诗人。
  怜红惜翠,感时伤逝,是武当羽士的独特个性。“是处红衰翠城,冉冉物华休”。最能勾起诗人的伤感情怀。《兰心诗钞》的4位羽士,他们固然是道家,同时他们也是诗人。他们有诗人的追求,有诗人的才情,有诗人的气质,有诗人的视觉和领悟,因而他们也会感时伤逝、怜红惜翠。这也是他们有别于其他普通道众的独特个性。
  周莲斋的《咏庭兰》,是对兰花的怜爱,《咏月季(二绝)》,是对月季的期许,《咏白芍药花》是对白芍药花的赞美。徐辉山的《二分春色到花朝》,是春天来临的欣欣然,张印槎的《送春二绝》(之一),则是春天将逝的戚戚然。   描山摹水,吟风啸月,是武当羽士的别样风华。《兰心诗钞》中的道家诗人,除了受到《兰心诗墅励规》的制约,同时还受到更为严厉的道教清规的限制。他们在恪守宗教戒律的前提下,栉沐清风明月,纵目山水风物,创作了令人赏心悦目的清词丽句,展示了他们诗道兼擅的别样风华。
  张印槎的《雨中春树万人家》“烟云雾景”“天真平淡”,俨然一幅水墨丹青,其《题画春山》一诗,又将画中的夕阳古渡、夹岸桃花予以生动再现,仿佛历历在目,其《题画秋山》,让人又见秋山枫染层林、碧流空山、野店云横、夕阳舟归。徐辉山的《沧浪晚归》对沧浪亭畔如画风光的描摹,令人顿生深切向往。周莲斋的《咏别墅(二首)》,对兰心诗墅内外环境的刻画,让人仿佛身临其境;他的《正月十九日游沧浪亭》写兰心诗会的盛况:
  春来邀客荡轻舟,共向沧浪览胜游。四面云山皆画本,一时唱和尽诗流。亭中长啸风生谷,醉里高歌雪满楼。乘兴悠悠忘日暮,沿江渔火照汀洲。
  极其生动地再现了兰心诗人们挥毫泼墨、激情赋诗的醉人画面,其风中长啸、醉里高歌的诗人风度,在这首诗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庶可视为武当羽士道家诗人的光辉写照。
  五、古人风度
  《兰心诗钞》的作者,在“吟风啸月”“随时赋景”“不犯时讳”“绝无讽议”的创作框架下,表达了对古代先贤的追慕。他们借端午、寒食等传统节日的纪念庆典,缅怀屈原、岳飞、介之推等忠臣义士,抒发思古怀远、崇仰孤忠的情怀。令人遗憾的是,这类题材的作品不多,仅有沈吉庵的《端阳怀古》和张印槎的同题诗,以及贾品三的《五日怀古》和沈吉庵的《悼岳武穆》数首。其中,沈吉庵的《端阳怀古》:
  江南江北鼓叮咚,欸乃声传碧浪中。自昔高怀推屈子,于今凭吊仰孤忠。兰桡逐水龙惊蛰,角黍沉波鹢趁风。千古汩罗留爱慕,蒲觞一滴可能通?
  记述端午节人们赛龙舟,擂战鼓,吃角粽,饮蒲酒,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场景。诗人继承屈原的浪漫主义传统,以生动传神的笔触,将龙舟竞渡演绎得波澜壮阔,惊心动魄,表达了对屈原的深切怀念和无限景仰。他的《悼岳武穆》一诗,写岳飞矢志精忠报国、最终蒙冤罹难的惨痛人生,赞扬岳飞居功至伟,气贯长虹,表达了深切的挽惜之意和崇仰之情,思想内容较为深刻。
  纵观全书,由于受到诗社规则和部分作者羽士身份的限制,加之地方文人和深山羽士的阅历眼界所限,《兰心诗钞》的思想内容和题材范围受到很大局限,我们看不到反映当时社会政治现实和民生疾苦的篇什,也没有看到忧国伤时、人生际遇、边塞征战、建功报国方面的只言片语,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永远的遗憾。
  [参考文献]
  [1]王学范,严永金.十堰古代诗歌集[M].武汉:长江出版社,2013(4):373-464.
  [2]王一军.明清郧阳历史文献笺注稿[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4(12):68.
  [3]裴应章,等.郧台志[M].潘彦文,郭鹏,校注.武汉:长江出版社,2013(4):23.
  [4]潘世东.汉水文化论纲[M].武汉:湖北長江出版集团,2008(8):151.
  [5]党居易,等.均州志[M].萧培新,校注.武汉:长江出版社,2011(1):120.
  Abstract: Lanxin Poetry is the only collection of poems written by community poets found in the northwest Hubei province. This collection contains 359 works by nine poets including Wang Hezhai. The subject range and content of this poetry can be summarized into five aspects, such as Junzhou County style, folk customs, scholar style and elegance, scholar style and ancient people’s manners.
  Key words:  Lanxin Poetry; content and thought; Shiyan;Junzhou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0345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