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肉鹅痛风的发生与防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本文从发病原因、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和防治措施等方面对鹅痛风进行了较详细的介绍,以期为该病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治方法提供参考。
  关键词    鹅痛风;发病原因;临床症状;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    S8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18-0186-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鹅痛风也称尿酸盐沉积症,主要是由于采食大量高蛋白质饲料以及代谢紊乱、嘌呤生物合成代谢增加,尿酸产生过多或因尿酸排泄不良而致血中尿酸升高,尿酸盐结晶沉积在鹅关节囊以及脏器表面,导致鹅一系列的病理变化,影响了鹅生长发育,甚至死亡的代谢性疾病。随着集约化肉鹅养殖的发展,鹅痛风频发,给养鹅业造成了很大损失。肉鹅痛风的准确诊断和科学防治,对促进养鹅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发病原因
  1.1    饲料蛋白质含量过高
  鹅属于草食家禽,传统养殖模式以草料、青绿饲料为主。集约化、规模化养殖后,养殖户计划通过缩短商品肉鹅的生长周期,提高饲料报酬,从而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往往在雏鹅育雏、育肥过程中普遍使用高蛋白颗粒饲料(饲料蛋白质含量在21%以上)或自配的蛋白质含量过高的饲料作为育雏精饲料,这往往导致鹅蛋白质代谢紊乱,发生痛风[1]。个别小型饲料加工厂在饲料生产过程中添加尿素等非蛋白质氮源,以增加氮的含量,而食用过多的非蛋白氮源饲料可引起代谢性碱中毒,破坏了尿酸盐胶体的稳定性,提高了血液中的阴阳离子比例,从而引发尿石症及痛风。
  1.2    日粮营养成分比例失调
  集约化肉鹅养殖中,如果饲喂霉变饲料或过多精饲料,易导致排泄受阻,引起发病。日粮中的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成分缺少,钙、磷比例失调,VA、VD缺乏,易导致肾小管和输尿管黏膜发生角质化脱落,引起尿路障碍,从而无法排出体内尿酸。飼料中含有过多的钙,容易在体内生成钙盐,从而导致肾脏受损,影响尿酸排出[2]。
  1.3    药物使用失当
  在鹅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过程中,常大量使用抗生素药物,如大量使用磺胺类药物治疗鹅白痢、出血性败血病、副伤寒、大肠杆菌病等细菌性传染病,导致鹅肾脏受损,尿酸盐排泄受阻,出现通风。
  1.4    养殖环境不良
  饲养密度过大,舍内温度过高及过低、通风不良、潮湿阴暗、卫生条件恶劣,导致霉菌、细菌大量滋生,长时间含有高浓度氨气,可损害肾脏,从而引起痛风。封闭式育雏舍雏鹅运动量较少、缺乏阳光照射,饮水位不充足导致饮水不均匀或摄取过多盐分,造成尿量减少,尿液浓缩,发生尿酸血症,从而引起内脏型痛风。部分地区地下水发生污染,镁盐和钙盐含量较高,尤其是硫酸盐、氯化物和重碳酸盐,易引起发病。在集约化养殖中,鹅群2 000~3 000只很常见,育雏期(1~15日龄)饲养量一直保持20~30只/m2,舍内没有设置分群格栅,春季和夏季梅雨季节温度高、湿度高,冬季温度低、湿度高,加之饲养密度高,潮湿、拥挤,导致雏鹅抵抗力、机体新陈代谢能力下降,很容易诱发痛风病。
  2    临床症状
  鹅痛风分为内脏型和关节型2种,均为慢性经过。多发于1~3周龄的雏鹅,也可发生于仔鹅,成鹅较少。
  2.1    内脏型痛风
  内脏型痛风较常见。发病初期,一般不表现明显症状,主要是营养代谢紊乱,血液中含有大量尿酸,不易察觉。发病后期,病鹅精神沉郁,食欲不振,饮水增加,口角张合无力,不愿意走动,拒绝下水,常伏卧地面或缩立在一旁,羽毛蓬乱,有脱毛现象。病鹅的喙和蹼苍白,排白色稀水样粪便,并附着在肛门周围的羽毛上,有的病鹅泄殖腔周围发炎,肛门松弛,收缩无力。病鹅逐渐消瘦,并且生长发育缓慢,部分病鹅形成僵鹅。
  2.2    关节型通风
  临床症状主要为关节肿大,翅膀和双腿软弱,跛行、行动迟缓、站立不稳,体温可高达42 ℃,病鹅贫血,日渐消瘦和衰弱。
  3    病理变化
  3.1    内脏型痛风
  肾脏颜色变淡或发黄,有白色斑点状的尿酸盐沉着于表面,呈肿大或萎缩;肝脏肿大及淤血,心包、气囊上沉着豆渣样的尿酸盐,有的在肝、脾、心、肠系膜等表面形成一层白色薄膜。输尿管肿大且充满结晶状的尿酸盐。有的肾小管因尿酸盐蓄积而变粗,在肾脏的表面形成花纹,切开可见大量尿酸盐。
  3.2    关节型痛风
  病鹅翅膀、腿、足等的关节有明显肿大变形现象,且有白色尿酸盐沉着在关节的腱鞘、滑膜、关节软骨以及关节周围,有的关节表面呈现结石样沉积,有的糜烂。用刀切开关节后,可发现关节腔内有灰白色粉末样尿酸盐的黏性液体或者干酪样团块状物质。病情较重时,病鹅的关节还会发生破溃和坏死。   4    诊断
  4.1    诊断要点
  重点从发病原因、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检验等方面进行分析诊断。①饲料中蛋白质含量过高,青绿饲料不足,无传染性。②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多雨、潮湿、高热季节多发,呈散发性。③饲养管理不良,存在密度大、水源少、运动不足、日照缺乏等问题。④临床症状为关节肿大,双腿和翅膀软弱,跛行、行动迟缓、站立不稳,触摸关节有痛感,病鹅贫血,日渐消瘦、衰弱。⑤剖检和实验室检查发现内脏和关节有尿酸盐沉积。
  4.2    类症鉴别
  4.2.1    软骨病。相同点:站立不稳,行动摇摆,关节肿大,体温略高。不同点:软骨病为钙摄入不足,或钙、磷比例失调或钙的消化吸收利用降低或VD缺乏,導致骨中钙不足,从而发生软骨病;而鹅痛风则是摄入蛋白质过高、肝脏受损,引起蛋白质代谢障碍或肾脏损伤尿酸排出受阻,导致血液中尿酸过高,引起内脏和关节尿酸盐沉积发生的疾病。
  4.2.2    禽霍乱。相同点:病鹅拉稀,污染肛门周围羽毛;关节肿大,跛行,行动不稳。不同点:鹅痛风为营养代谢性疾病,无传染性;而禽霍乱是传染病,具有传染性。鹅痛风体温稍高,少量发热体温多为42 ℃左右,而禽霍乱体温升高,一般达43 ℃以上。内脏型鹅痛风剖检肾脏表面沉着白色斑点状尿酸盐,输尿管肿大且充满结晶状尿酸盐。关节型鹅痛风剖检在关节腱鞘、滑膜、关节软骨以及关节周围有白色尿酸盐沉着;而禽霍乱在内脏无尿酸盐沉着,但在肝脏有针尖大坏死点或坏死灶。
  4.2.3    浆膜炎。相同点:腿软、拐腿、关节肿胀、拉白色稀粪,心脏、肝脏都有白色物。不同点:痛风育雏期10日龄为高发期,浆膜炎20日龄为高发期;痛风所导致的肝脏、心脏表面的沉积物像石灰,没有膜,挑不起来,浆膜炎有膜,胶冻状,不管厚薄,能够挑起来;痛风病的肾脏有白色尿酸盐,浆膜炎的没有尿酸盐,只肾肿大;痛风病的粪便像石灰样白,没有气泡,不黏,而浆膜炎的粪便黄白,有的带绿色发黏有气泡;痛风病腿肿站不起来,而浆膜炎鹅会摔倒,反肚,两脚朝上成划水状。
  4.3    实验室诊断
  一般通过剖检即可诊断此病,也可通过实验室检测进一步确诊。具体方法:无菌条件下采集气囊、肝等病料组织,接种于血液培养基上,37 ℃恒温培养48 h,没有细菌生长;刮取肠内容物,用生理盐水稀释后,在低倍显微镜下镜检,可见大量针状尿酸盐晶粒,即可确诊为鹅痛风病。
  5    防治措施
  5.1    注重营养平衡
  肉鹅痛风主要原因在于饲料的营养失衡,因而提供营养全面、比例适当的饲料是预防肉鹅痛风的关键措施。一要科学搭配饲料,青、粗、精结合,满足鹅正常的生长发育需要。鹅属草食性家禽,应以饲喂青粗饲料为主,降低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增加VA、VD多种维生素,避免饲料中钙、磷水平过高和钙、磷的比例失调,正常情况下鹅日粮中蛋白质水平适宜控制在15%~18%之间,过高的蛋白质水平容易导致代谢障碍。二要选择优质、新鲜的饲料及原料,不使用劣质饲料,饲料及原料贮存加工过程中防止霉菌污染。三要配套建立青饲料种植基地,一方面可以保证足量的青饲料供应,另一方面也能处理鹅场粪污,发展循环生态农业。
  5.2    加强环境管理
  规模化养殖场应建设标准化鹅舍,便于进行环境控制;条件较好的养殖场,可以应用物联网技术,在鹅舍内安装温度、湿度、CO2等传感器,实时监测鹅舍环境状况,人工或自动控制风扇、湿帘等设备,及时处置不良情况,保持良好的饲养环境;增加鹅的舍外运动量,增强机体抵抗力。
  5.3    科学防治鹅病
  在加强饲养管理的基础上,根据当地肉鹅疫病发生种类、特点,科学制定免疫程序,规范免疫接种行为,提高肉鹅抗病能力,不用抗生素预防鹅病。加强鹅场疫病防控措施的落实,特别是消毒制度的落实,阻断传染源,防止疫病发生。在治疗鹅病时,要准确诊断,用药合理,尽量小剂量、短时间用药,避免滥用药物,以减少药物对鹅体内脏的损伤,使鹅保持正常的代谢功能。
  5.4    合理治疗病鹅
  一是及时隔离病残鹅,加强护理。二是降低饲料中的蛋白质以及钙的含量,将日粮中蛋白质水平调整到12%~16%,停喂高蛋白饲料,同时增加青绿饲料的摄入量[4-5];饮水中添加0.3%碳酸氢钠,促进尿酸盐排出。三是对于病情较重鹅可口服补液盐。四是在预防和治疗时,还要做好其他疾病的预防工作,以免发生合并感染,加重病情[6-8]。
  6    结语
  自2017年至今,我国鹅痛风在不同时间、不同区域经常发生,死亡率在20%~80%之间,成为困扰养鹅户的较大难题。有大量检测结果表明,该病由星状病毒引起[3]。一般认为,鹅星状病毒感染会加重肝脏病理损伤,减损肝脏代谢嘌呤功能,能够造成痛风,但鹅痛风是否是星状病毒发生变异引起的目前还不能确认。
  综上所述,目前导致肉鹅痛风症的原因要从营养、鹅体、环境、疾病4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应根据发病原因制定合理的综合防治方案,进行科学防治[9-10]。
  7    参考文献
  [1] 于兰,王成达,吕九云.一例鹅痛风病的诊治[J].吉林畜牧兽医,2017(7):48.
  [2] 陈荣辉.鹅痛风的发病原因与诊治[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7(4):112.
  [3] 姜晓宁,田家军,杨晶,等.导致雏鹅痛风新型鹅星状病毒的分离鉴定[J].中国兽医学报,2018(5):871-877.
  [4] 奚雨萌,闫俊书,应诗家,等.雏鹅痛风发病原因及其防控技术[J].中国家禽,2018,40(23):63-66.
  [5] 李凤莲,丁家麟.雏鹅痛风的诊治[J].中国兽医杂志,2018,54(1):60-61.
  [6] 邵骜骏,李阁,张思旺,等.一例鹅痛风病的诊断[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9(6):86-87.
  [7] 赵钦君,唐志强.雏鹅痛风及其在实际生产中的研究进展[J].家禽科学,2018(9):32-36.
  [8] 马倩.一例雏鹅痛风病的诊治体会[J].畜禽业,2016(10):68-69.
  [9] 王学迁,齐永悦,程素彩,等.鹅痛风的发病原因及防止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3(8):271-272.
  [10] 窦磊磊.鹅痛风的病因、症状、诊断与防治措施[J].现代畜牧科技,2017(1):5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0436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