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信息化系统在动车组高级检修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信息化系统的应用在动车组实际生产中的作用显得至关重要,信息化系统贯穿了整个动车组的三级修检修工作。随着动车组检修的不断深化,信息化系统的多项子模块被不断开发与更新。通过科学调整维修策略,找到经济效益与运营安全的平衡点,掌握动车组全寿命管理的数据,深化修程修制改革。由计划预防修向数字化精准维修转变是未来动车组检修的发展方向,这就要求信息化系统的应用更加科学,符合服务安全生产管理的需要。
  关键词:信息化系统;动车组高级检修;动车组全寿命管理
  中图分类号:S211          文献标志码:A
  1 信息化系统应用现状
  目前,信息化系统在高级修板块的多个生产环节中得到应用,具体包括5点内容。1)故障的引记与销记。2)检修作业计划的编制、下达、派工与销记。3)动车组履历的修改。4)物料的请领与发放。5)检修记录的录入。信息化系统主要由调度管理、作业管理、技术管理、物流管理、质量管理5部分组成。
  1.1 调度管理模块
  调度管理模块的功能以检修计划的制定与下达为主,又包括交接车管理、转序会审及信息上报等功能。
  1.2 作业管理模块
  作业管理模块的功能主要包括检修记录录入、检修故障的引记。
  1.3 技术管理模块
  技术管理模块的功能主要是对动车组履历进行管理,包括履历修改、技术改造、关键配件的管理等。
  1.4 物流管理模块
  物流管理模块的功能实现了检修物料从请领到发放的无纸化办公,同时也实现了物料库存从主库到各分存库间的合理调配。
  1.5 质量管理模块
  质量管理模块的功能主要是为了保证检修质量,包括首件鉴定、质量记录錄入与检查等。
  2 信息化系统尚需完善的功能
  目前开发的信息化系统,用以上5个应用模块,完成了动车组三级修整个过程的数字化转换,对生产各个环节的原始数据进行了记录,既能实时查看生产进度,又能对各个检修工位的检修结果进行查询。随着检修车数量不断地增加,这些原始数据大量积累后,通过数据统计与分析,形成生产信息,使管理人员更加精准地卡控现场生产,诸如分析同一个动车组故障在多组车中发生故障的概率,从而判定是否将此部件列为必换件。虽然现行的信息化系统能够满足现场绝大部分生产需求,但在检修过程中原始测量数据与试验数据的记录、现场的作业管理与安全管理与等方面尚有不足,这也是信息化系统今后需要逐步完成的功能,具体如下所述。
  2.1 检修过程中原始测量数据及试验数据的记录
  2.1.1 动车组三级修测量与试验数据产生来源
  2.1.1.1 通过使用工装、工具,手动测量所产生的数据
  例如在CRH380BG型动车组尺寸测量作业时,作业人员需要使用卷尺及水平尺等工具,测量出动车组的一系弹簧高度、无风四角高度、无风自动车钩高度等数据;在CRH380BG型动车组过分相系统感应接收器阻值测量作业时,作业人员通过使用万用表及兆欧表分别测量感应接收器各针角的电阻值及绝缘电阻值。
  2.1.1.2 通过安装有维护软件的笔记本计算机读取动车组系统所取得的数据
  例如在CRH380BG型动车组牵引系统检查列车例行试验作业时,作业人员通过使用安装有维护软件的笔记本计算机读取牵引系统温度值、牵引箱冷却水温度和冷却水位等数据,然后与标准数据进行人工比对,给出是否合格的结论;在CRH5G型动车组国产化热轴整列调试例行试验作业时,作业人员通过使用安装有维护软件的笔记本计算机读取轴箱所有传感器的温度数据,然后与标准数据进行人工比对,给出是否合格的结论。以上这些数据是通过对进行试验的笔记本计算机读取动车组信息后进行截屏来保存的。
  2.1.2 目前存在的问题
  作业人员通过使用工装、工具,手动测量所产生的数据,人工记录在手帐上,作业结束后手工录入到信息化系统中相应的检修记录中。有人为填写错误、录入错误的风险,数据的可信度必然大打折扣。
  另外,作业人员通过安装维护软件的笔记本计算机读取动车组系统所取得的数据,对笔记本计算机进行截屏后,保存到计算机中,数据不录入信息化系统中,通过人工与标准值进行比对的方式,判断作业项目是否合格,存在人为误读、误判的可能性,数据的可信度同样也打折扣。上述这两类数据其真实性与准确性对于检修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会直接影响质量事故调查的真实性。
  2.1.3 建议解决方案
  可以使用具有实时传输测量数据的工装、工具,并与信息化系统数据接口进行对接,在作业过程中,实时将测量数据通过接口程序直接填入检查记录中,保证数据的真实性与准确性。
  也可以对笔记本计算机内的维护软件进行二次开发,首先实现从动车组系统中提取的数据自动与事先设定好的标准值进行比对,直接给出试验结果,然后再与信息化系统进行接口对接,实现提取数据与试验结果直接录入信息化系统中,保证了数据的真实性与可追溯性。
  2.2 生产作业管理与安全管理
  安全生产是铁路的永恒主题。信息化系统在现场作业管理与安全管理应用方面需要更加完善。例如,动车组高级修静调库内有接触网,有电作业项目与无电作业项目有严格的条件限制。下面从生产实际出发,谈谈如何利用信息化系统来实现生产作业管理与安全管理的控制。
  2.2.1 生产作业管理
  动车组高级修生存作业分为2种,1种是计划内作业,即该作业项目为值班室下达的日作业计划中已经明确的。作业人员可通过设在值班室的工位机直接填写作业申请单,作业项目只能选择该部门当日计划内的作业项目,其作业内容、作业单位、作业人数、计划开始与结束时间等信息无需填写,系统自动生成。另一种是计划外作业,即该作业项目为当日因生产需要而临时增加的,作业人员需要详细录入作业信息。无论哪种形式的作业都需要层层审批,但往往审批人员不在固定位置无法及时对自己分管作业进行审批,如果可以将信息化系统开发制作成手机APP,通过打通数据互联,无论作业人员申请、管理人员审批都会大大减少等待时间,同时审批以及作业信息还可以通过设置在现场的大屏幕实时显示,现场管理人员能够实时了解作业情况,同时还可以通过手机客户端,在手机上实时查看这些信息。   2.2.2 安全管理
  动车组高级修静调库因安装了接触网,其供电作业与断电作业项目有着严格的区分,作业风险极大。为确保进库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信息化系统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现。
  静调库内主要的作业条件是有无高压(接触网是否供电),有无中压(地面电源是否供电),有无低压(蓄电池是否供电)3种。信息化系统中相应设置静调库作业条件子模块。该模块界面中,对每1条作业股道均设有高压、中压、低压3个双色指示灯,红色代表供电,绿色代表断电。这些作业条件的实效性至关重要。以接触网供电为例,现场进行供断电作业后信息系统会根据当前接触网有无电实时更新信息化系统中状态,使各级管理人员能够及时、准确地了解当前供电状态。
  信息化系统要与静调库进库闸机(刷卡方式通过)建立连接,可实时控制作业人员进入静调库闸机时所使用的IC卡的权限。静调库作业申请审批通过后,信息化系统会根据作业时间,自动为作业申请单内的作业人员开放在作业申请时间内的IC卡入库权限。例如,甲班张某和李某,申请從9时至14时在静调库进行作业。申请审批通过后,张某和李某的IC卡从9时起,会拥有进出静调库的权限。作业计划完成时间前半小时,即13时30分,系统会通过网络向此项目的作业负责人发出提醒,督促作业人员尽快完成作业。如过14时00分,甲班张某和李某未及时在信息化系统中录入结束作业的确认指示,信息化系统会立即报警,同时取消张某和李某IC卡进出静调库的权限,现场调度会立即根据信息化系统的作业检修实绩分析张某和李某计划未兑现原因,同时也避免了张某或李某擅自未在申请作业的时间里进出静调库的风险。
  2.2.3 故障分析及精准检修
  在实际的检修过程中,很多配件例如动车组配电柜里的继电器等电器元件,在高级修期间均状态良好,但一旦修竣后,经常发生故障,分析原因有很多配件是运用到一定时间已经达到它的使用寿命,而这个电器元件在动车组修竣后刚好到达使用寿命, 造成动车组修竣质量难以完全确保,建议通过与动车组生产厂家以及配件厂家进行数据互通,掌握配件的使用寿命,根据信息系统统计的动车组运用故障采集,信息化系统自动生成配件更换修程,精确指导生产车间哪些配件在高级修必须更换,哪些配件可以保证运用到下个修程,这样不仅减少高级修修车时间,同样也确保精准提料,降低库存成本。
  在动车组检修期间,经常发生系统配件故障实际为系统自带配件故障,由于生产厂家贸易壁垒,检修单位无法精准地采购系统自带配件,造成现场只能更换整体系统配件,无形中增加检修成本,也加大了更换大型配件所带来的作业风险和质量风险。应该通过跟主机厂进行合作,在信息系统中按照动车组分系统,建立层级关系(结构树),将所有厂家配件按照物料编码规则纳入系统中,同时根据设计图纸编写用户维护手册录入到信息化系统中,一旦检修过程中出现故障配件,作业人员可以根据信息化系统配件所在系统位置,精准查到物料的编码,第一时间进行提料,并且根据用户手册进行精准施修,这样不仅达到了精准提料,避免浪费,也确保了检修质量,提高生存效率。
  3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高铁的迅速发展,动车组检修技术的不断进步,如何利用信息化系统来解决动车组检修生产效率、检修质量、安全生产等方面的问题,是1个关系到动车组检修发展至关重要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张惟皎,贾志凯.动车组运用检修信息化管理探讨[J].铁路计算机应用,2013(1):5-9.
  [2]武建平.动车组高级修计划优化的理论和方法[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0916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