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分层教学设计与实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在“互联网+”背景下将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针对目前《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利用信息化手段在班内实施分层教学,对教学对象、教学目标和教学评价进行分层。使用“蓝墨云班课”APP对学生分类建组,发布课程资源,加强分层教学管理,弥补课堂教学时间上的不足,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兼顾不同层次学生需求,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的高职毕业生。
  关键词:互联网+;信息技术;教学改革;分层教学;计算机应用基础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9)35-0141-02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高职院校所有专业均需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具有很强的实操性和应用性。高职学生在中学及小学阶段均已不同程度学习过该课程,由于不同地区教学水平差异和学生个体差异等原因,造成高职学生已掌握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差异较大,“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十分不利于因材施教,《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应充分尊重学生基础差异,通过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深化教学改革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在“互联网+”背景下将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可使分层教学的实施变得更容易实现。
  1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实施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目前,高职学校生源构成较为复杂,整体素质不高。有参加高考的普通高中生也有通过“分类考试”的中职生;有城市学生也有农村学生;有经济较为发达地区的学生也有落后山区学生。以我院为例,通过对大一新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首次学习计算机的阶段小学占32.10%,初中占49.38%,高中占18.52%;掌握一些基本知识和常用操作的占45.68%;曾学习过计算机应用基础,但基本不懂的占50.62%;从未接触过计算机的占3.70%。
  不同生源类型和不同基础的学生在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等方面参差不齐,具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差异较大,给教育教学提出了严峻挑战,尤其像《计算机应用基础》这一类实操性强的课程来说,传统的“一刀切”教学模式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相当困难。统一的教学任务会造成基础好的学生“吃不饱”,高职阶段学习的内容已经学过,没有新知识;基础差的学生“消化不了”,上一个学习任务没完成下一个任务又布置下来,长此以往基础差的学生找不到学习成就感,十分容易产生厌学情绪,甚至放弃学习。分层教学是高职教育应对学生差异、实践素质教育的必然选择和最终结果[1]。
  2 分层教学设计
  分层教学是根据学生已具备的知识和能力水平把学生科学地分为几组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主要模式有分层走班和班内分层两种。分层走班模式是根据学生知识和能力水平组成新的教学班,并不打破原有的行政班,只是在学习某些文化课的时候按照各自程度到不同的班上课。它的优点是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情制定适应该层次学生发展的教学计划和目标,降低层次低的学生的学习难度,又满足层次高的学生需求,缺点是教学管理难度较大;班内分层模式是指在班级内部根据学生不同的基础和能力进行分组教学,针对不同组别确定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完成不同层次的教学任务,开展不同层次的教学评价,并不组建新的教学班,该模式的优点是教学管理容易,但是教师上课难度较大,需要兼顾不同层次学生需求。
  笔者所在高职学校基础课教师人数相对较少,除《计算机应用基础》外其他课程大都采取合班授课的形式,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采取分层走班模式在教学管理上难度太大。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慕课、微课、各类手机APP的流行,在“互联网+”背景下实施班内分层教学变得越来越容易实现,我们可运用“互联网+”技术实现以下三类分层。
  2.1教学对象动态分层
  新生入学时首先通过问卷调查对学生的基本情况、基础知识和能力等进行一般性了解;然后再进行上机能力测试,根据上机能力测试结果将学生初步分为A、B、C三个层次,并据此将同一层次的学生固定在机房相邻的机位,以便于教师管理和分类指导。同时,要求每位新生在智能手机上安装“蓝墨云班课”APP,不同层次的学生将被要求加入“蓝墨云班课”APP里相应层次的组。
  学生分层不是固定不变的,应随着学生学習过程中的能力变化和平时测验成绩情况做出调整。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始终使学生处在最合适的层次学习,定期进行层次“升降”,激励学生不断努力学习,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学习氛围。
  2.2教学目标分层
  教师针对A、B、C三个层次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对于A层学生,他们具备较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打字速度较快,对Office三大组件熟悉,或者经讲授后能较快掌握知识要点,教师需制定扩展性目标,培养他们自学、探究、综合运用和科研创新能力,将学到的基本理论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2];对于B层学生,他们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打字速度一般,对Office三大组件仅有一般性了解,综合运用能力较弱,教师需制定实用性目标,要求该层次学生打好基础,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对于C层次学生,他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较弱,对键盘不熟悉,打字速度很慢,基本指法尚未掌握,甚至鼠标操作也不熟练,教师如果盲目要求该层次学生在短短一学期内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能力并不切合实际,应注重调动其学习兴趣,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在突破文字输入关的基础上学会最基本的操作即可。C层次学生一般人数较少,有的班级甚至没有,大多数学生为B层次。
  对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在班内实施分层教学最关键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在课堂上高效组织教学。我院机房使用的伽卡他卡电子教室不具备分组演示功能,按组分发学习任务书会占据宝贵的课堂时间,而使用蓝墨云班课可以解决这一问题。教师授课前通过蓝墨云班课将不同组的学习目标与任务发送到相应组中,要求学生课前预习,明确课堂上即将学习的目标任务;教师授课时按照教学大纲进行讲授和演示;在实操环节,学生可通过蓝墨云班课查看学习任务,并按要求完成任务。   2.3教学评价分层
  在分层教学模式下,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对学生的考核和评价也必须进行分层。《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主要在机房进行,实操性极强,期末总评考核成绩包括平时成绩、实操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三个方面,在平时成绩和实操成绩的评定时制定不同水平的标准,实操测验时通过伽卡他卡電子教室发布不同层次的测试试题,充分调动程度较差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避免产生过于严重的挫败感,顺利通过期末考试。使用蓝墨云班课可进行阶段性测验、检查教学资料学习情况等,并生成评价报表,作为阶段性教学评价材料。
  3 分层教学实施
  3.1教学改革试验对象的选择
  新生入学即开展计算机操作能力问卷调查及能力测验。选择2个班作为教学改革试验班,实施分层教学,2个班作为对照班,与试验班比较实施分层教学后学习效果差异情况。试验班与对照班学生在入学时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整体差异应较小,以便于实施分层教学后客观地比较实施分层教学与未分层教学的优劣,得出有价值的结论与建议。
  3.2辅助教学平台的选择
  本试验选择使用蓝墨云班课手机APP辅助分层教学。蓝墨云班课是一款免费的非常优秀的SPOC平台,即小规模在线课程平台,教师可以通过该平台开展课堂内外即时反馈互动教学,通过在云端创建的班群和班课空间,为学生提供课程订阅、消息推送、课件、视频、作业和资料服务,可以辅助教师有效地开展分层教学。在蓝墨云班课中,教师可以清楚地了解发布的教学资源哪些学生看了哪些学生没看,还可以对没看教学资源的学生进行提醒;具备自动化考试功能,提前录入测验题目,可在课后进行计算机理论知识测验,不占用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大大提升学生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理论知识储备,为学好这门课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教师也能及时掌握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情况,对测验成绩较低的学生进行督促;教师可选择部分实训内容让学生充分发挥创造力和主观能动性进行作品创作,并利用平台发布作品由教师点评和学生互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Word章节的图文混合排版和PPT制作都是不错的可由学生自由发挥的实训项目。
  3.3班内分层教学的开展
  在实施分层教学之前,首先由教师在蓝墨云班课APP中新建班级,并在班级中建立小组A、小组B和小组C,要求班内每位学生加入班级,然后教师根据问卷调查和能力测试情况将学生编入相应的组,以便于发布不同的学习目标和任务,课堂教学的时候不同组别不同层次的学生便能很方便地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解决班内分层教学任务发布的关键问题。
  教师提前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主要内容制作成微课,每个微课包含一个或几个知识点,时间控制在10分钟内,上传至蓝墨云班课资源库中,方便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学生实实在在看到教师的操作比起书上的文字更加直观、形象,在此基础上将大大缩短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时间,可以花更多的精力在学生的分类指导上,尤其是辅导C层次的学生。这一层次的学生因为基础弱、学得慢,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跟不上学习进度很容易自暴自弃,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尤其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心理状态。学生若忘记教师的演示操作步骤,也可以通过观看微课巩固练习。
  4 结束语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在班内实施分层教学可以解决目前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这一非零基础课程所采用的教材、教学计划、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等“一刀切”的问题。在“互联网+”背景下,采用微课、教学平台等信息化手段使得班内分层教学具备可操作性,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均能得到一定提高,最终提升教学质量,也使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开设更具意义。
  参考文献:
  [1]朱卫芳.高职院校分层教学的困惑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2(17):100-101.
  [2]任洁,刘旭峰,梁冬.分层教学方法在高职院校分析化学课程中的实践[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8(07):82-84+134.
  [3]邓满英.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分层教学设计与实施——以服装设计专业行政班为例[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13(36):140-142.
  [4]安锦锦.“互联网+”时代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电脑与电信,2017(04):69-70.
  【通醒编辑:王力】
  收稿日期:2019-09-10
  基金项目:2017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教学质量工程项目
  作者简介:谭雪(1980-),女,重庆永川人,本科学历,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等;高俊(1981—),男,宁夏石嘴山人,本科学历,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李小娟(1989-),女,回族,宁夏平罗人,本科学历,助理教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王文莉(1989-),女,宁夏同心人,本科学历,助理教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1234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