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西吉县不同栽培模式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西吉县属干旱半干旱区,年降雨量在380 mm左右,地下水储量较低。合理应用自然降雨、提高自然降水利用率是马铃薯稳产高产的根本途径。为明确适宜西吉县旱作马铃薯最优种植模式,开展了不同栽培模式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机械化起垄地膜覆盖栽培和机械化起垄覆膜集雨垄沟双行栽培均表现高产、大中薯所占比例大,为最优栽培模式,应在今后大面积推广种植。
  关键词    马铃薯;栽培模式;性状;产量;宁夏西吉
  中图分类号    S5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20)02-0056-02                                                                                     開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Abstract    Xiji County is an arid and semi-arid area. The annual rainfall is about 380 mm,the reserve of groundwater is low. The rational use of natural rainfall and the increase of natural precipitation utilization are the fundamental way for stable and high yield of potato. In order to figure out the optimum cultivation patterns of potato in Xiji County,the test of effects of different cultivation patterns on potato yield was carried ou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ultivation patterns of mechanized ridge with plastic film mulching and mechanized ridge and plastic film mulching with furrow and double row cultivation showed high yield and high proportion of large and medium-sized potatoes,which were the optimal cultivation patterns and should be widely popularized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potato;cultivation pattern;character;yield;Xiji Ningxia
  目前,西吉县马铃薯种植模式多样,产量低而不均。为了探讨适宜西吉县旱作马铃薯最优种植模式[1-3],淘劣选优,更好地总结新技术,推动当地马铃薯整体种植水平和产业的提质增效,2017年笔者开展了机械化起垄覆膜集雨垄沟栽培等6种不同栽培模式对马铃薯农艺性状、水分利用、产量的影响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设在西吉县吉强镇万崖村,当地的海拔高度在1 978~1 984 m之间,日照时数2 482 h,无霜期130 d,平均气温6.5 ℃,≥10 ℃活动积温2 398.1 ℃,年降水量365 mm左右(主要集中在7—9月)。供试土地为机修旱台梯田,属典型的黄土丘陵旱作农业区,质地多为中壤,耕层肥沃深厚,有机质含量0.60%~3.46%(平均1.1%),保肥、保水性和耕性好,富含钾素,适合马铃薯、小麦、胡麻种植。前茬为休闲地。
  1.2    试验材料
  供试马铃薯品种选用青薯9号脱毒一级种(由西吉县守强马铃薯种薯购销专业合作社提供),地膜选用幅宽80 cm的微膜。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7个处理,分别为机械化起垄覆膜集雨垄沟双行栽培(A)、机械化起垄覆膜集雨垄沟单行栽培(B)、机械化起垄覆黑膜保墒栽培(C)、机械化起垄覆白膜保墒栽培(D)、机械化露地垄种栽培(E)、露地平种栽培(CK)。不设重复,随机排列[4-7],小区面积320 m2(8 m×40 m)。
  1.4    试验实施
  秋季深翻土地25~30 cm,试验于4月26日种播,播种前施磷酸二铵300 kg/hm2、尿素225 kg/hm2、有机肥750 kg/hm2。处理A、B垄面(集雨面)宽40 cm,垄高15 cm,人工点播,株距40 cm,播深20 cm;其中,处理A垄沟(种植带)宽60 cm、垄沟播种2行、行距50 cm(窄行距30cm,宽行距70 cm)、播种密度49 995株/hm2,处理B垄沟(种植带)宽30 cm、垄沟播种1行、行距70 cm、播种密度35 700株/hm2。处理C、D为主推栽培模式,进行起垄覆盖地膜,垄面宽60 cm,垄沟宽40 cm,垄高15 cm,每垄种2行,行距50 cm(窄行距30 cm,宽行距70 cm),株距40 cm,播深20 cm,播种密度49 995株/hm2。处理E为常规起垄露地栽培,其余栽培措施同处理C、D。CK为常规栽培模式,人工种植,行距50 cm,株距40 cm,播深20 cm,播种密度49 995株/hm2。采取覆膜栽培膜上覆土技术,待苗齐后除垄间杂草,露地栽培,到苗齐后苗高15~20 cm时浅培土1次,集雨沟栽培在7月中旬进行培土处理(垄变沟、沟变垄),其他管理同大田。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栽培模式对马铃薯出苗的影响
  從表1可以看出,出苗率最高的是处理A,其次是处理B。处理C和D有烧苗现象,烧苗率分别为9.6%和3.1%;其他处理没有烧苗现象。从生长势看,处理A、B(覆膜集雨沟栽培)春季集雨效果好,生长势旺盛。
  2.2    不同栽培模式对马铃薯生育期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出苗期、现蕾期、开花期最早的是处理C、D,处理A、B、C、D(覆膜栽培)出苗、现蕾、开花较其他处理(露地栽培)早出苗4~11 d,成熟期晚3~9 d。
  2.3    不同栽培模式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从表3可以看出,不同处理产量表现为处理A>处理C>处理D>处理B>处理E,处理A、C、D、B、E分别较CK增产为51.40%、40.91%、34.60%、31.13%和14.62%。其中处理A(集雨覆膜垄沟双行栽培)马铃薯产量64 068.75 kg/hm2,增幅51.40%,增产最为显著;处理C(起垄覆黑膜保墒栽培)产量59 631.25 kg/hm2,较CK增产17 312.5 kg/hm2,增幅40.91%;处理D(起垄覆白膜保墒栽培)产 量56 959.38 kg/hm2,较CK增产14 640.65 kg/hm2,增幅34.62%;处理E(露地垄种栽培)产 量48 506.25 kg/hm2,较CK增产6 187.50 kg/hm2,增幅14.62%。说明不同种植方式马铃薯产量差异十分显著,机械化起垄覆膜集雨垄沟单双行栽培,7月中旬采取覆土处理,结薯个数明显增加,但单行栽培种植密度低,其产量较双行栽培较低。
  2.4    不同栽培模式对马铃薯经济性状的影响
  从表4可以看出,结薯个数以处理A、B最高,较CK分别多高37、43个/10株,大于150 g大薯数以处理C为最高,较CK高22个/10株;小于75 g的小薯数以处理A为最高,较CK高21个/10株;商品薯率以处理C最高,较CK高16.1个百分点。
  2.5    不同栽培模式对马铃薯经济效益的影响
  从表5可以看出,处理A(覆膜集雨垄沟双行栽培)马铃薯产值38 441.25元/hm2,纯收入27 491.25元/hm2,较CK增收10 800元/hm2,处理C(黑膜保墒栽培)纯收入25 428.75元/hm2,较CK增收8 737.50元/hm2;处理D(白膜保墒栽培)纯收入23 825.63元/hm2,较CK增收7 134.38元/hm2。
  3    结论与讨论
  旱作中节水保水栽培成为西吉县旱作机械化马铃薯的主攻方向。本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平种栽培相比,不同起垄栽培模式生育期缩短,明显加快了生育期进程。其中机械化起垄覆膜集雨垄沟双行栽培和机械化起垄地膜覆盖栽培马铃薯均表现高产、大中薯比例大,为最优栽培模式;覆膜集雨垄沟单行栽培模式经济性状、长势、商品薯率良好,但种植密度低,产量和经济效益低,还需进一步试验。
  4    参考文献
  [1] 王海燕,高祥照.我国旱作农业现状、问题及发展建议[J].中国农技推广,2010(9):35-37.
  [2] 马福莲.西吉县马铃薯不同栽培模式试验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1(22):22-23
  [3] 刘慧萍,刘东川,牛通,等.西吉县旱地马铃薯不同栽培模式丰产性比较试验[J].中国农技推广,2019,35(2):33-35.
  [4] 郭树根,陈朱侃,黄洪明,等.不同栽培模式对马铃薯产量及商品性的影响[J].上海农业科技,2018(6):88-89.
  [5] 张慧,黄洪明,吴美娟,等.不同栽培方式对春马铃薯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J].湖南农业科学,2018(11):16-18.
  [6] 冯梅,陈小花,李丰先.干旱半干旱区不同栽培模式对马铃薯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19(18):48-50.
  [7] 李宝娟,姬小英,魏兰芬.永靖县旱作区马铃薯不同栽培模式比较试验初报[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9(10):46-4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1271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