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种植密度对马铃薯生长性状及黑痣病发生的影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为明确马铃薯的最佳种植密度,开展了不同种植密度对马铃薯产量、生长性状及黑痣病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种植密度5.25万~6.00万株/hm2时,马铃薯产量最高,病害发生情况最轻及商品率高。
  关键词    马铃薯;种植密度;生长性状;产量;马铃薯黑痣病
  中图分类号    S532        文献标识码    A
  Abstract    This experiment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planting densities on yield,growth traits and potato black scurf.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hen planting density was 52 500~60 000 plants per hectare,the potato yield was the highest,the disease incidence was the lightest and the com-modity rate was high.
  Key words    potato;planting density;growth trait;yield;potato black scurf
  马铃薯黑痣病是近年来发病率较高的土传真菌性病害,在宁南山区马铃薯种植区发病普遍,一般造成马铃薯减产15%,特殊年份减产可达到30%以上,严重影响马铃薯产量[1-4]。本试验通过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马铃薯的产量、性状及黑痣病发生的影响,从而筛选出适宜西吉县旱作区马铃薯适宜种植密度,为当地高产优质栽培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品种为青薯9号一级种,由西吉县守强马铃薯购销专业合作社提供。
  1.2    试验设计
  试验共5个处理,分别为4.50万株/hm2(株距为65 cm)、5.25万株/hm2(株距为52 cm)、6.00万株/hm2(株距为44 cm)、6.75万株/hm2(株距为38 cm)、7.50万株/hm2(株距为33 cm)。秋覆膜宽窄行种植,宽行距60 cm,窄行距40 cm。3次重復,共15个小区,随机排列,小区面积40 m2(5 m×8 m)。
  1.3    试验实施
  本试验在宁夏西吉县吉强镇万崖村马铃薯集成技术示范园进行,于4月19日播种,播前药剂拌种,基肥施优质农家肥45 t/hm2、有机肥750 kg/hm2,苗齐后松土锄草1次,显蕾期结合中耕培土追施尿素112.5 kg/hm2,生育期及时防治病虫害。
  1.4    调查内容与方法
  生长期间调查各处理的马铃薯出苗时间、出苗率、分枝数、株高、开花日期等,同时调查根腐病病株率和病薯率,并在收获期进行产量测定,分析确定马铃薯根腐病发生与种植密度的关系。
  出苗率:播种时调查每小区播种数,播种后50 d调查每小区出苗数,计算出苗率。
  出苗率(%)=(出苗数/播种数)×100
  马铃薯株高、茎粗生长指标:在开花期用卷尺和游标卡尺测定株高(茎基部到生长点)和茎粗(主茎基部),每小区随机取10株,取3次重复平均值。
  块茎病情指数:每小区取中间两垄100块茎调查,记录总块茎数、各级病块茎数。黑痣病病薯分级标准:0级为薯块上无病斑;1级为病斑小,病部面积整个薯块面积5%以下;3级为病斑较小,病部面积占整个薯块面积5%~10%;5 级为病斑较小或个别较大,病部面积占整个薯块面积11%~25%;7级为病斑大小均有分布,病部面积占整个薯块面积26%~50%;9级为病斑大小均有分布,病部相连面积占整个薯块面积的50%以上。计算公式如下:
  发病率(%)=(发病块茎体积/总块茎体积)×100;
  病情指数=Σ(各级病块茎数×相对级数值)×100/(调查总块茎数×9)。
  产量和商品薯率:收获时调查各处理进行产量测定,折合单位面积产量及商品薯率(≥0.15 kg/个)。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种植密度对马铃薯生长情况的影响
  由表1可知,不同种植密度处理马铃薯的出苗及生长情况存在一定差异。种植密度为4.50万株/hm2时出苗率最高,为98.5%;其次是种植密度5.25万、6.00万、6.75万株/hm2,马铃薯出苗率分别为98.03%、96.93%和95.67%;马铃薯出苗率最低是种植密度7.50万株/hm2,为94.93%,种植密度 4.50万、5.25万株/hm2与种植密度6.00万、6.75万、7.50万株/hm2间差异显著。
  从马铃薯生长情况看,株高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茎粗和分枝数都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减少;从生育期看,种植密度对整个生育期没有明显的调节作用,生育都为125 d。
  2.2    不同种植密度对马铃薯黑痣病发生的影响
  由表2可以看出,不同种植密度对马铃薯黑痣病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影响。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病情指数趋于先减轻后增加的的趋势。黑痣病病情指数最高的是种植密度为7.50万株/hm2时,为17.24;其次是种植密度分别为6.75万、4.50万、5.25万株/hm2时,病情指数为14.00、11.76和10.25;病情指数最低是种植密度为6.00万株/hm2,病情指数为9.68;不同种植密度处理间的病情指数有显著性差异,种植密度为4.50万株/hm2与5.25万株/hm2之间时,黑痣病病情指数差异不显著。
  2.3    不同种植密度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由表3可以看出,种植密度对马铃薯的产量影响较大,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产量开始呈增加趋势,但密度达一定程度时产量反而降低,且商品率呈降低趋势[5-6]。其中种植密度为7.50万株/hm2和6.75万株/hm2时,产量较高,分别为15 025.0、15 505.0 kg/hm2;其次是种植密度为6.00万株/hm2和5.25万株/hm2时,产量分别为9 980.0、8 640.0 kg/hm2,二者之间差异不显著;产量最低是种植密度为4.50万株/hm2时,折合产量为8 247.5 kg/hm2,且与不同种植密度之间差异显著。商品率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呈降低的趋势,种植密度为4.50万株/hm2时最高,为51.85%;种植密度7.50万株/hm2时最低,商品率为30.23%,其中种植密度4.50万、6.00万株/hm2与其他种植密度处理之间的差异显著,种植密度5.25万、6.00万、6.75万株/hm2间差异不显著。
  3    结论
  本试验结果表明,在种植密度5.25万~6.00万株/hm2时,马铃薯产量最高,马铃薯黑痣病的病害发生情况最轻且马铃薯的商品率高。
  4    参考文献
  [1] 王培伦,马伟青.脱毒马铃薯X病毒再侵染及运转速度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1999(6):36-37
  [2] 姜华年,刘喜才,郭志平.马铃薯高产施肥效果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5(12):2282.
  [3] 凌永胜,沈清景,叶贻勋,等.加工型马铃薯原原种扩繁的种植密度研究[J].福建农业学报,2004(1):24-27
  [4] 肖莉,胡建风.净作条件下马铃薯不同密度群体产量初探[J].贵州农业科学,2003(3):46-47.
  [5] 孙磊,田静儇,于洪涛,等.密度及密度调控方式对马铃薯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中国马铃薯,2018,32(6):345-350.
  [6] 朱江洪,龙风.不同密度对马铃薯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J].耕作与栽培,2018(5):40-4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1730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