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朱琳

  摘 要 随着我国现代化技术的高速发展,教育行业也应该与信息化进程有机融合,发挥信息化在教学中的更大优势,及时解决传统教学中的不足。高校教师应从教学理念上重视信息化的优势发展趋势,有效整合教学资源,推动“互联网+教育”技术的顺利发展。
  关键词 互联网+ 高校教师 信息化教学 策略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20.01.034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modern technology, the education industry should also be organically integrated with the proces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give full play to the greater advantage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teaching, and timely solve the shortcomings of traditional teaching. University teachers should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information superiority from the teaching concept, effectively integrate teaching resources, and promote the smooth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 education" technology.
  Keywords Internet +; college teachers; informationalized teaching; strategy
  現代教育领域逐渐与互联网技术相融合,这种变革能够促进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高校应积极面对信息化教学中的问题,推动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的提高。教育信息化是整个教育行业发展的必然结果,与时俱进地改善教学模式和内容,能够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1 信息化教学的重要意义
  (1)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当今大学生更加追求个性化发展,信息化教学手段能够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基本需求。网络模式下,高校课堂更加现代化,主要以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重视学生个性化发展。信息化教学手段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改变了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及行为模式,可快速接收新鲜事物,满足了学生对新鲜事物更丰富的求知欲。传统教学模式仅仅利用黑板进行板书,这种教学方式限制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提升。因此,高校采用信息化教学,能够从根本上改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避免了课堂上的枯燥和无趣,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高校信息化教学模式,使得教师能够与时俱进,快速改变教学思想观念,树立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地位,给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空间,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2)培养新时代创新型人才的需要。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够为当代社会提供创新型人才,高校教师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担任起教学重任,为社会培养一批更具现代化特征的实用型人才。高校要想提高教学竞争力,需要从根本上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与时俱进地对大学生实施有效教学,帮助人才实现更大的自我价值。高校信息化教育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个性化的空间,能够激发更多学生自身的潜力,发挥学生更多主观能动性,为社会创造个人价值。
  (3)教师自身发展及学校发展的需要。高校信息化教学需要教师自身具备更专业的能力,能够在教学中创新教学模式,改善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内容,以实现知识结构的优化升级。信息化教学是教师及高校在“互联网+”背景下发展的必然需求,只有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提高信息化教学技术,才能保证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高校实施信息化教学不仅能够减轻教师工作负担,还能提升教学质量,有助于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推进了高校教育整体向信息化方向发展,可促进高校长久的生存。
  2 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现状及影响因素
  2.1 高校教师的信息素养现状
  (1)对信息化有所了解,但对信息化作用不完全清楚。就目前高校教师信息化素养而言,教师虽然对信息化有了一定的认知,然是更深入和细致的内容却没有完全理解。由于现代化信息技术已经普及,教师也早已耳濡目染,但是对信息化的了解还停留在基础表面,对于“互联网+”具体的含义和发展趋势却含糊不清。
  (2)对信息素质培养有需求,但定位不精确。高校大学生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很难产生兴趣,大部分大学生都是个性因素较强的独生子女,这对教师的教学指导带来了更大的压力。现代信息化背景下的学生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都不感兴趣,在课堂上很难真正地进行深入的学习,课堂上玩手机的情况时有发生,无法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由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多为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形式,忽视了大学生的教学主体性,使得学生很难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深入的知识内容,削弱了教学效果。目前大学生对于多媒体形式的教学模式兴趣度更高,大学生对于多媒体互动课程的兴趣度要高于传统课堂,这就说明信息化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改善教学效果。现阶段,信息化教学模式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需要在教学实践中去摸索和完善。
  (3)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目前高校教师的资质、年级等都各不相同,教师对于信息化相关的培训接受度也良莠不齐,这就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信息化能力有限,影响了教学质量。高校相对年轻的教师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会快一些,信息化教学水平也会较高,而年纪较长的教师信息化教学程度就稍微较弱,教师整体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一大因素。   (4)对教师信息化素质提高的重视度不高。目前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然传统观念较重,没有将提升自身信息化素质放在首位,导致大学生上课积极性较差。传统教学内容、模式等都无法满足现代化学生的学习需求,在课堂上学生很难集中精神去听讲,导致学生学习质量下降,影响了教学质量。大学生无法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主要是因为课堂本身的吸引力不足,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内容都无法吸引到学生的关注,他们更愿意去使用网络实现自我需求。高校教师似乎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现象的严重性,若学生很难在传统的教学中学习到东西,就失去了教育的真正目的,大学生也就失去了个人价值。高校教师由于长期采用传统教学模式,重新学习和接受信息化教学模式的熏陶比较困难,因此很多大年龄的教师并不愿意主动学习信息化教学方法,导致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2.2 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影响因素
  (1)外部因素。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有限,就外部影响因素来说,高校没有提供更加优秀的信息技术资源平台及相关的技术指导,导致教师的信息化能力十分局限。高校虽然已经逐渐将信息化相关设施引入到教学中,但是却缺乏深入的贯彻和指导,教师无法真正的学习到信息化知识,影响了教学综合能力和水平。由于高校对于信息化的相关引导缺乏,使得教师很难加深对信息化教学相关内容,对于教师的培训教育也十分有限,也没有对外引进先进、优秀的信息化师资力量,降低了高校信息化教学质量。高校信息化教学程度发展的速度较慢,没有形成一种信息化教学环境,学生很难融入到信息化学习模式中,限制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2)教師个人因素。教师个人信息化教学能力也受其自身因素的影响,由于教师对事物的认知水平和教学水平各有不同,他们对待信息化教学思想的影响程度也不同。接受过信息化系统训练的教师通常能够更好地开展信息化教学,他们更习惯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而还有一部分的教师受信息化的影响较小,教学方式依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高校基于教师进行的信息化培训内容,各个教师所吸收的程度各有不同,因此在教学实践中采用的信息化教学程度也参差不齐。教师在高校信息化进程中占重要地位,教学习惯与信息化教学能力相辅相成,若教师自身不善于使用信息机化教学设备和相关资源,就很难从根本上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
  3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
  3.1 转变教师理念
  随着互联网与教育相互融合,高校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从根本上认可信息化教学的有效性,才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的教学理念直接影响着高校整体信息化发展程度,应该从教师的教学理念入手,重视信息技术的贯穿和应用,保证教师在教学中有效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施教。高校应该强化对信息化教学理念的宣传、推广,鼓励教师意识到“互联网+教育”技术的优势,不断丰富教师的教学经验,进而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此外,高校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改变传统的思维观念,与时俱进学习先进的教学手段和信息化技术,在教学中提升自身的信息化能力,保证学生逐渐愿意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不断强化自身信息化教学能力,可以实现教师专业自身的良好发展,促进教师水平的综合提高。高校可邀请具有高素质信息技术能力的专业人员,前来高校进行讲座,纠正教师对信息化技术的局限认知,强化教师的信息化水平和个人综合能力。
  3.2 完善教师评价体系
  高校为了促进“互联网+教育”与教学之间的有效融合,首先需要重视教师评价体系的深化改革,重视教师评价的推动性作用,促进教师信息化教学主动性提高。高校应科学优化教师评价标准,将信息化教学纳入其中,督促教师信息价教学能力的改善,利用客观教师评价,激励教师不断提升信息化水平。高校应有效利用教师评价体系,让教师能够积极地投入在信息化教学中,改善传统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综合水平。
  3.3 健全教师培训体系
  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校应重视对教师进行有效的信息化培训,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在校教师的实际情况,高校应定期为教师安排相应的信息化相关课程,丰富教师的信息化知识体系,跟上时代对教学的需求,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高校的信息化培训课程要面向全体教师,确保每位教师都能够从中获得信息化水平的提升,改善自身的教学思维和方法,提高信息化综合素养,促进高校教学信息化进程的有效推进。高校可采取相应的信息技术考核,通过考核的教师才可运用信息技术相关内容进行教学,这样能够让教师以身作则,提高信息化教学质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综上所述,高校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的需求,对“互联网+教育”技术具有更高的期待值,应该重视教师信息化能力的培训指导,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水平,才能保证高校整体竞争力的提升。高校教师应当将信息技术与教学课程有机融合,优化教学评价体系标准,为教师进行信息化教学创造良好的环境,进而促进教师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沈玮玮,董昌州.“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数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9.6(60):63-64.
  [2] 李华忠,王晓红.“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胜任力提升探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9(08):71-74.
  [3] 苏姝.“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路径探索[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8.20(05):41-42,7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173402.htm